APP下载

公立医院预算前资产清查问题披露及解决对策

2022-03-21任聪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公立医院

任聪

摘   要:我国公立医院应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定期展开预算前资产的全面清查,对清查出的问题及时披露,强调资产在用状况,做好预算申报的基础性工作,督促职能部门制订相应整改方案。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物资、耗材、药品和人员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归纳总结,厘清解构各环节隶属关系,找出共性问题反馈给决策层,确保公立医院各项资产价值真实完整有序管理,为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公立医院;预算前资产清查;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5-0133-03

引言

随着运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加强专用设备、一般设备、耐用品、卫材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我国公立医院尤其重视资产清查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对清查过程中发展的问题及时披露,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制订整改方案。为提升资产清查效率,邀请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开展资产清查工作,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设计资产清查工作方案,按“什么人”、“干什么”及“怎么干”逻辑顺序,从人员分工到工作细节流程及时间安排和清查顺序;依照《预算前资产清查工作岗位对照表》、《资产对接单》和《工作计划表》,全方位周密部署资产清查工作,对清查工程中发现出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汇总,同时结合专业会计师建议及各执行小组的《问题汇总》,督促各个科室、机关和部门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实现公立医院资产有序管理。

一、公立医院资产分类情况

(一)固定资产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是开展各项医疗服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一般包括专用设备、一般设备与计算设备等。根据使用情况,其处置方式按照折旧期满已停用分两个步骤进行报废处理,第一步院内报废,第二步上报卫健委和同级财政审核、审批或备案。故此,固定资产设备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处理程序与标准进行报废处理。

(二)物资耗材及药品

我国公立医院常见物资耗材包括一般物資、耐用品和卫材等,其中耐用品包括物质耐用品和器卫耐用品两种。一般物资和卫生材料的资产处置,一般采用直接核销方式;耐用品采用定额管理、以旧换新方式。药品基本有着严格的管理、存放与支领程序,对于毁损药品,按审批流程核销。

(三)各类人员

我国公立医院用人形式存在着多种类型,如在编人员、助理人员、返聘人员、规培人员、临时人员等。严格遵循医疗人事管理制度,按照定岗定编的原则来开展医疗人员岗位与数量清查;各类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按照国家法定年龄退休退职,实行属地化归口管理。

二、资产清查前准备工作

公立医院应做好清查工作开始前的各项准备。公立医院抽调人事、财务、审计、后勤、行政、设备、计算机中心等资产管理科室的专业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协助下,组建资产清查执行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组织资产管理员、维修人员、审计以及使用科室各司其责,从而摸清资产使用状态,确保账实相符性。专人负责贴资产卡片,确保资产账卡与账账相符,并在清查过程中把资产信息SN码及时录入资产管理系统,为后期的管理维修工作做好准备。

三、资产清查的常见问题

(一)固定资产问题

专用设备问题,主要分布在资产字典、资产分类、设备报废、账务管理、账务管理与交接移库等环节中。资产字典环节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分类不准,资产对接单应合并同类同名打印。资产归类问题表现在分类口径不一、同款设备资产的名称多样等。设备报废时,存在大量在用的已报废设备、部分报废处理不及时审批、报废库混乱难清点等问题。在账务管理环节中,问题主要集中在有帐无物、有物无账,其中有物无账体现在已报废再用、入库不及时、固定资产库资产不能出库及厂家无偿投放等原因,出现了账外资产,从而导致账实不符。交接移库问题表现在干部交接资产不清、门诊和病房设备混用未做移库处理、返厂维修缺移交手续,以及资产入库手续不全等。

一般设备问题,集中在床位问题、分类问题、口径不一、账务问题与报废问题等环节中。床位问题中账面额定床位与实数不符,出现了加床管理失衡、床位利用率失真问题。分类问题形成的原因在于,由于国家政策调整,造成了部分一般设备资产限额由800元升至1 000元(专用设备由1 000元升至1 500元),原属专用设备调整后,改为一般设备或器卫耐用品,这就需要逐步报废后消账而出现了分类标准不统一情况。口径不一体现在医院自制一些资产设备归属于一般设备,而同名称、同型号且金额相近的部分自制台柜属于物资耐用品,这就导致了登记口径不一致的问题。账务问题主要是有物无账(未及时出库)形成新科室的账实不符。报废问题则是大量毁损、停用、折旧期满拟报废设备等待处理。

计算机设备问题,集中在归类管理上,体现在计算机设备错按一般设备管理、部分资产对接单缺录计算机设备,相同商品资产名称多样与资产分类口径不一等。账务管理问题体现在存在自购、报废再用及新领未及时入账,形成账实不符的账外设备问题。

总的来看,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共性。在报废问题上,报废资产挂账或已报废再用数量大(原因多为院内资产报废未完成或财政报废审批中)。在账务问题上,门诊和病房设备混用未做移库处理;自购(多为计算机设备)、新领未及时入账、报废再用以及厂家无偿投放形成账外资产。资产账实不符、权责不清,部门间(使用部门与实物管理部门)难协调。在归类管理问题上,同款资产名称近似称谓多样,清查辨识有难度。分类口径不一,相同名称设备有时属于一般设备,有时又属物资耐用品;前期属专用设备,后期属器卫耐用品或是一般设备。其他管理问题中,加床管理整体流程失衡、房屋建筑物房照手续不全与账实不符无法核对等。

(二)耐用品问题

物资耐用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棉织品(分为床品和工装)耐用品定额管理弱化。物资名称与分类随意,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期品名不同,常以货物批号代替规格型号;人员变动时工装(如白大衣)的账面未作及时调整;使用科室床品按“棉被”或“被罩”混合管理。办公耐用品账实不符情况普遍,账多物少(因新设科室账在公共设施办未调账);有账缺物或有物无账(均无原因)耐用品;还有大量拟报废未审核各类柜体。物资耐用品分类顺序问题,资产对接单应按购买时间罗列清查物资,而数据未按类别编辑;大类应参照床、桌、柜、台、凳、椅、电器、棉织品及其他进行整理,再按小类具体名称、规格、批号等,依购买先后顺序打印对接单,减轻盘点难度。门住混库、物损报废及时性差,如门诊专家诊室的诊察凳,属于各病房出门诊专家诊时的公共物资,账面却在某一病房(涉及归属认定)。

器卫耐用品问题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物资字典维护错误,因为管理系统升级而导致了部分维修配件分类有误。清查时器卫耐用品不在使用科室,多为患者在检查使用中、消毒中、医生日常在用而清查时不当班、术中使用、病房物资放门诊使用等。部分账实不符,如总量相符,但单品名称分类的数量不符,有物无账情况(开科就无账、自购、报废未拿走、回收再用),原因不明的账多物少或有账无物情况,以及大量拟院内报废未审核的器卫耐用品等。

故此,耐用品资产清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集中体现在:门诊耐用品应进行属地管理,解决混乱现状。耐用品定额管理失衡,超定额以及报废后重复使用现象较为普遍。对桌椅板凳类的物资耐用品,同一物资,在不同时间的名称前后应一致,即物资字典入库名称和实物一致。对器卫物资多且专业性强的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监护室、神经外科),应进行器械包台账管理,制定交接制度,破损器卫耐用品及时报废。

(三)人员问题

人员在清查过程中的问题体现在账实不符与住院规陪学员两个方面。科室人员数量存在账实不符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返聘人员、科室内部住院门诊轮转、调转出科、出外培训未入会计账;产假和病假人员未入账者与在编在科未入账者等。对参与医院绩效统筹管理的住院医生规陪学员,该类人员使用和信息管理其出科与入科流转,有待院方配套相应管理措施,临床用人的预算方科学统一,科室新增人员的合理性才能加以研判。

四、公立医院预算前资产清查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健全资产清查内控制度

将资产管理与领导责任相结合,建立分管领导、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为主体的三级负责制。建立资产管理问责制,强调“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质检员”,作为流程管控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固定资产處置与报废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资产采购、分配、调拨、处置报废各环节的审批制度,导入流程管控机制使其固化。对账实不符资产物资明确处理办法。嵌入风险管控意识,各报废库设置会计账便于清查,使内控管理成为规避风险、整合资源、降耗增效的有力推手。强化耐用品定额管理的以旧换新方式,强调科室自查、维修部门审核、行政流转报废及时。新增定额需走流程。建议工装类按照定人定期定额管理,毁损更换履行审批手续;床品类报废率设置为20%或30%,按毁损程度2—3年报废。

(二)提升认识,厘清混库

门诊和住院混库科室应落实主体责任。资产管理部门、维修部门和使用部门定期对资产明细和资产卡片、资产SN码的录入等进行自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对住院部和门诊分别放置的资产,科室根据属地原则区分管理,便于摸清资产家底,精确成本核算。对公用设施和计算机中心库的计算机设备(包括报废库和维修配件)应进行分类管理。优化加床管理,在加床流转调拨前,应在公共设施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并办理出入账,并上报财务科备案。

(三)优化模块流程,夯实字典维护

同款设备,相同资产名称在不同时间的名称前后一致。统一资产管理系统大类,小类按发票名称录入,即物资字典入库名称和实物一致。落实字典维护,全方位信息管控。相同资产分类口径不一,需系统逐一梳理比对,多方协力完善字典名称使基础数据准确。细化HERP固定资产模块软件操作基本流程中,资产盘点、资产转移、资产处置的系统模块具体操作,提请审计和监察部门共同审定流程。

(四)科学预算,申报标准化

每年按资产使用情况安排采购计划和维修维保计划,精确合理配置,避免过度采购。临床科室专用设备预算可按以下五类进行申报:心电监护设备、单双道注射泵、各类常用车(护理车/抢救车/担架车/病历夹车/担架车/不锈钢输液车)、心电图机、科室专属设备。职能部门在科室申报前,提供型号、名称、型号间区别与联系,缩小临床科室参考范围,满足各部门对资产配置标准的动态了解,使得预算申报标准化。

(五)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

医院日常资产物资全部管理人员有七类:实物部门资产管理员、资产维修主管、公用设施管理员、使用部门负责人、仓库保管员、财务会计以及运营系统管理员。资产物资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有八个:设备科、行政科、信息科、药剂科、人事科、财务科、审计科和监察室。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建立自查制度,实物管理部门对资产多方流转及时登记,使用部门加强保管意识,避免无用资产随意处置。完善公用设施管理办职责权限流程落实资产处置。财审部门依据资产管理系统数据,择期实地核查资产物资。清查前,提取折旧期满固定资产以备查。依托医院运营管理系统,各岗位紧密合作,资产变动限时上报,及时系统变更,做到各环节相关人员信息实时共享。对一级库房要求及时入库,无发票者按随货同行入库;对二级库要求月末及时出库且账实相符。

结语

公立医院开展预算前资产清查工作,应将资产在用状况与预算申报纳入资产账实相符性的清查设计,推动资产、预算、财务管理与维修现状合力挖掘信息,使得运营管理资源共享,解决全方位资产清查需要,破解资源配置存在差异,为电子盘点和电子对账埋下伏笔。厘清资产管理部门职能分工,将分属设备科、信息科、行政科的维修维保主管整合。梳理公共设施管理办及其对应报废库的隶属关系。改变历次清查前由资产管理员输出系统数据,变更为财务会计编辑后打印资产对接单,形成会计管账、资产管理员管物的清查格局。做好物资字典维护和HERP固定资产模块软件操作基本流程的固化,规范资产管理员的数据录入,强化财务会计验收,形成资产基础管理三部曲,助力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   方骏,李先茜.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考核指标设计及其意义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20,(12):71.

[2]   王琳.大数据下公立医院加强资产管理的探讨[J].会计师,2021,(2):107.

[3]   刘玉莹.试论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20,(5):96.

[4]   成艳华.内控视角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优化路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23):10.

[责任编辑   兴   华]

3193501908269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公立医院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卫计委:鼓励地方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改革
公立医院总医疗费平均增幅须在10%以下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改进策略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医药:3500家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