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在新时代青年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意蕴

2022-03-18朱先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四史理想信念价值观

朱先平

(洛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对我国发展和民族复兴至关重要。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结构转型和剧烈变迁,新型的文化因子强化了青年的独立意识和主体意识,培育了竞争意识和契约精神,但多元化社会思潮也带来了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 家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淡薄、 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问题。 因此,面对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复杂发展态势,加强对其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刻不容缓。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中指出: “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 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1]在“四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当下,探索“四史”教育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意蕴意义重大。

一、 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发展现状

青年价值观包含青年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看法、 理解与评价。 正如马克思、 恩格斯所说: “人们的观念、 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 人们的社会关系、 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 ”[2]青年价值观也会随着社会转型发展而不断变化。 伴随着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大变迁,一方面,青年面对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信心满怀,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自主意识、 创新意识、 进取精神不断增强; 另一方面,受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出现政治信仰迷茫、 理想信念模糊、 价值取向扭曲、 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

(一)新时代的新成就和新使命激发了青年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独特的自主创新意识

成长于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目睹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当代中国社会中无比自信的一代,在价值认同上体现出深度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情感领域体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立足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的目标导向下,广大青年以无比自信开阔的胸襟包容和接受新的理念、 新的思想,自我意识和自主创新理念不断增强。 坚持党的领导、 奉献新时代、 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成为不少青年的价值选择。

1.新时代的新成就催生青年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青年在目睹当代中国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改革和发展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制度以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信心满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的自信更加坚定。 热爱祖国、 关心政治、 奉献社会,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成为不少青年的价值选择。 此外,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加快进行,青年的政治觉悟和民主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在价值取向上,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的权重进一步上升。

2.新时代的新使命激发青年强烈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作为我国社会转型和体制变革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当代青年在市场环境中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更强,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当代青年的自主意识进一步觉醒。 新时代的新潮流、 新使命和新特征激发了青年的创新创造需求、 提供了创新创造环境。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阶段特征和现实要求,青年在价值选择上更加趋向于对竞争、 创新、 奋斗精神的崇尚和追求,其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展现,于回望历史、 把握现实、 面向未来中自主自立、 开拓创新、 勇往直前。

3.新时代的新特征增强青年对不同价值理念的包容度和接受力

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以及文化传播媒介的多元化,文化交流和观念碰撞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变得更加便捷,各种思想文化和不同价值观念利用网络平台广泛传播。 在各种新式媒体交互传播的文化氛围下,新思想、 新观念的涌入开启了广大青年的心门,青年的思想活力和思维能力在不同观念的碰撞中被进一步激发,对不同思想观念的包容性和接受力增强,为其形成符合时代潮流的新的价值理念创造了新的条件。

(二)新时代的多元文化和错误思潮冲击青年核心价值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使命感

随着新时代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快速转型,又受到新媒体环境下文化消费主义和泛娱乐主义等文化因子的深刻影响,当代青年的价值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价值功利化和碎片化导致精神缺失、 理性不足、 自我迷失,国家民族意识淡化,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与此同时,成长于改革深入推进时期的当代青年,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对我国社会发展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之间的关系缺乏辩证的、 理性的认识,对新征程中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和成熟的思考,积极奉献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紧迫感、 责任感、 使命感有待进一步激发。

1.新时代大众文化以其世俗性、 娱乐性的特征对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认同形成冲击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推进和文化生产消费市场的日益繁荣,大众文化蓬勃发展。 一方面,大众文化以世俗化的生活方式为切入点,通过不断向青年灌输一种世俗琐碎的文化态度、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消解青年的责任意识和崇高观念,容易使广大青年在关注世俗琐碎中丧失或弱化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崇高理想的不懈追求。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停留在对生活和事件的浅层反映、 感性认识上,将复杂的现实生活作简单化、 模式化的描述与诠释,缺少对生活和生命的终极拷问、 理性反思,受其影响的青年会出现深层反思能力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缺失,进而冲击青年对核心价值理念的心理认同。

2.新时代新媒体助力下的信息多元传播方式对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青年发布和接收信息的重要场所。 在网络上不同价值理念的冲击下,部分青年原有的价值判断标准被消解,出现价值评判标准失范和价值选择混乱等问题。 在当下泛娱乐主义的信息洪流中,一些网络平台为了吸引眼球提升流量,秉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娱乐导向,使低俗文化大肆蔓延。 青年在娱乐方式上热衷新鲜和刺激,其原有的价值理念更容易被这种泛娱乐主义淹没,进而逐渐失去敬畏之心。 更有甚者,在其影响下是非不分、 善恶不辨,在娱乐化的氛围中自我放纵,将传统价值观念抛之脑后。

3.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消解青年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感

理想信念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在思想政治领域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核心和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 获得启发、 汲取力量,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 骨气、 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 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3]当前,以历史虚无主义为首的多元社会思潮杂糅交织,多股异质思潮打着“学术考证”和“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企图通过歪曲中国近现代历史、 污蔑党和国家重要领袖、 丑化典型英雄形象来消解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部分青年受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和新时代历程产生怀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重大成就和奋斗目标产生困惑,个别青年理想信念漂浮、 爱国情感淡薄、 政治方向移位。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青年价值观的发展现状,要引导广大青年强化价值认同,培育深厚的家国情怀、 强烈的责任意识、 崇高的奉献精神,自觉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等多元思潮的冲击,就要以当下开展的“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挖掘“四史”教育在青年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意蕴。

二、 “四史”教育在青年价值观培育中的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四史”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四史”学习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通过“四史”教育的契机,对其进行历史观、 民族观、 国家观、 文化观等方面的正确引导,不仅可以帮助青年在对历史的科学解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且可以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对青年的消极影响,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一)在回望历史中强化政治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共同的历史观具有整合价值观念、 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 对当代青年进行“四史”教育,其核心目标并非通过系统的历史教育促使青年知悉历史人物、 了解历史事件、 把握历史规律; 而是以学史为现实途径,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化青年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 强化青年个人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情感连接,整合青年价值观念,做到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以“四史”教育为抓手,引导青年在学习党史、 回望红色政权建立的艰难历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历史叙事的方式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最终强化青年对党的政治认同,固化“听党话、 跟党走”的价值选择; 教育青年在学习新中国史、 回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艰难探索中体会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厚植爱国情怀,激发青年热爱祖国、 奉献社会的使命担当,使其能够自觉抵御来自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思想侵袭; 指导青年在学习改革开放史、 回顾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壮丽史诗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胆开创、 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通过实践叙事的方式深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进一步坚定青年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总而言之,通过“四史”教育,可以帮助当代青年形成共同的历史观,从而进一步整合价值理念,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在大历史观的视野下体悟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强化青年热爱祖国、 奉献社会的深厚情怀和价值选择。

(二)在总结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选择

理想信念被称为“精神之钙”,理想信念的树立关系到青年的人生方向和价值选择。 “四史”教育,可以使青年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 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者的光辉事迹和其间形成的精神谱系,引导新时代青年从光辉事迹中获得人生启迪,从伟大精神中获得奋斗动力、 明确未来努力的方向。 从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到铁人精神、 焦裕禄精神,再到特区精神、 抗疫精神,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具体精神内涵固然有所区别,但总结一系列精神谱系,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是对祖国、 对人民一如既往的奉献精神。 在革命先烈和时代精英身上所体现出的这种崇高理想信念和为祖国、 为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成为新时代青年价值选择中最耀眼的指路明灯,指引青年在多元价值观交互传播的今天廓清迷雾,在人生日常中崇尚伟大,在价值抉择中选择奉献。

可见,“四史”中所蕴含的精神谱系以及在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和新时代各个时期涌现的革命先辈和英雄人物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滋养。 以“四史”教育为抓手,可以引导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浸润下拒绝躺平、 不懈奋斗、 不畏艰险、 迎难而上; 在英雄人物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在新时代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目标,启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三)在借鉴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

通过“四史”教育,青年可以在穿越历史隧道中领略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回望共和国经历的风雨历程,认真解读成功密码;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波澜壮阔实践中体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总结党史、 新中国史、 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使青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面对的问题、 困难和挑战各不相同,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精神武器,以奉献社会、 服务人民为宗旨,在传承前人优良传统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实事求是、 开拓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获得了披荆斩棘、 勇往直前的动力,最终在前进道路上战胜挑战,完成时代交予的光荣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风险。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是时代际遇对当代青年发出的强烈呼唤、 给予的光荣使命。 以“四史”教育为抓手,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青年、 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 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青年、 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青年、 用党的伟大精神鼓舞青年,可以引导青年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主动把自己的前途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筑梦新时代的接力赛中敢于创新、 勇于担当,在未来的画卷中书写以奉献为底色的亮丽篇章。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青年在梦想的感召和奋斗精神的激励下,与主流价值导向的整合趋势进一步增强; 另一方面,青年价值观受全球化条件下多元社会思潮(尤其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和影响,在发展变化中潜藏着重重危机,亟须引领和培育。 通过“四史”教育对青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新时代青年在回望历史中强化政治认同,厚植爱国情怀; 在总结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明确价值选择; 在借鉴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践行使命担当。 因此,在“四史”学习教育实践中,应积极构建“四史”教育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切实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4月25日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待: “坚定不移听党话、 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4]

猜你喜欢

四史理想信念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