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冬无炭”虚实考辨

2022-03-18臧菊妍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儋州苏轼气候

臧菊妍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

苏轼的贬谪史可谓是灌注其血与泪的历史。他与友人的往来书信见证了一路居黄、惠、儋的心路历程。其中,《与程秀才书》一文有这样一段书写,“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1]1628记录初至儋州时期诗人所面临的窘迫处境。其后诸多学者在叙述苏轼寓儋生活时,亦时常提及此况,但从未有学者详尽分析此语的真实性。尽管文中极尽表述居儋之苦,却有言过其实、虚实相间之嫌。其中尤以“冬无炭”为甚。本文拟对上文所表之况作一番虚实考究,通过对儋州气候、取炭之用、州物民俗、居儋境况分析对比,来探讨诗人对于“冬无炭”表述的虚实,进一步观察诗人真实的寓儋生活。

一、儋州气候

儋州,古时亦称儋耳。《宋史·苏轼传》中记载“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2],可见其生存环境的恶劣。但此类记载只能证明儋州所存物品的匮乏,却无法证明其居住气候的适宜程度。方志中关于气候的记录较为详细,但关于海南的方志记录甚少,《万历儋州志》中“海南有地方志,始于晋代盖泓纂《珠崖传》1 卷;这部著作后来散佚,盖泓始末未详。隋、唐二代,海南复郡,但没有志书;到宋代才有《琼管志》《琼州图经》等方志,但都没有传世。……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志资料是王佐纂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 年)的《琼台外纪》,这些资料部分保留在唐胄的《琼台志》中。以后,府志、县志等亦多有散佚。”[3]1即说明海南地方志的现今保存情况。宋时方志的散佚会造成笔者对当时气候状况的模糊了解。但为了尽量贴近还原当时情况,明人所撰《琼台志》的气候记载值得重视。《琼台志·气候篇》[4]75中详细记载了海南气候,原文写道:

广南通号炎方,气候竟与中州不同。盖以濒海,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阳气泄,故四时常花,三冬无雪,……一岁之间蒸湿过半,盛夏连阴即复凄寒,或可重裘,盖阴常偏胜而然。在此卷记录中可见,海南气候环境较为复杂多变,既有着四时常花的阳气,也有着盛夏连阴即复凄然的阴湿之气。如此,便符合苏轼在《记海南菊》中所提到“岭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独后开”[1]2366的阳气外泄之景。无独有偶,其所在环境也符合苏过《志隐》中“天地之气,冬夏一律。物不凋瘁,生意靡息”[5]1300的寓儋环境叙述。同时,苏轼在《书海南风土》中提到“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6]123的阴湿之状也有呈现。但正如《琼台志》中记载,“四时常花”证明其地阳燠之气的外泄,“盛夏连阴即复凄寒,或可重裘”的阴湿之气也并存于海南地界中。以此可知,海南气候属于四季阳燠与阴湿的交织。

再者,《万历儋州志·星候志》[3]20中也出现了对于儋州气候的记载:

儋在南陲,山崇海濆,燥湿交蒸,故阳气每泄,阴气每溢,微独冬夏裘葛相反。旧志:冬则挥扇,夏则袭裘。即一日之内,一身之间,冷热互见。是以人腠疏多汗体倦,脚气之患,不时有也。

由上可见当时儋州气候之恶劣。在儋州气候中存在冬夏相反甚至一天之内冷热互见的情况,由此会生出诸多疾病。最常见的脚气之患就最易在这种冬夏相反、一热一冷的环境中产生。并且,《万历儋州志·节序篇》中还提到“凡冬夜暖,雨”[3]46,可知海南气候冬日温暖这一特点。

还有,在同为记录海南地方风土的《崖州志》[7]16中也出现了相似的描述:

琼与中州绝异,素无霜雪,冬不冻冰,草木无凋,四时花果,水土无他恶。……大抵其热以炎蒸,其寒以风雨。其生常早,其肃常迟。天以阳施,地以温感。是谓炎蒸,其常也。故曰“四时皆是夏”。风嘘雨噏,虽夏亦寒,其暂也。……十月水始涸,蛰虫坏户,草木黄落之类。然肃而不严,气不收敛也。……惟地处南极,渐进赤道。阳气宣灼,上下熏蒸,炎燠尤最。盖亦去日不远之故也。

由此可见,其地“渐进赤道”是海南气候的形成原因。《儋州志》中虽提到“夏则袭裘”,但只是暂时的“风嘘雨噏”,总体气温偏高。综上所述,海南其地由于渐近赤道,故气候较为温暖。

总的来说,海南气候确与中州大不相同。其“冬夏裘葛相反”,“一日之内,一身之间,冷热互见”,“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阳气宣灼,上下熏蒸,炎燠尤最”等诸多偏暖的气候特点均可表明苏轼在《与程秀才书》中所提到“炭”的必要性不大。正如以上资料所显示,冬季的海南由于“渐进赤道”,整体气候偏暖,甚至到了“冬则挥扇”的程度,原则上诗人并不需要额外的取暖辅助,所以对于海南的冬天来说是“冬不需炭”,也可以说是“冬无炭”。若以此看,“冬无炭”像是诉说海南气候的适宜。但是,按照文中“大率皆无”的表述,“冬无炭”并不是用来说明海南四季如春的气候,更不是来向友人表达生活的舒适,而是为了表达诗人居儋的窘迫。那么,为何诗人要以“冬无炭”来强调这一违背常识的问题呢?原因可能要从其自身的身体状态考虑。

二、取炭之用

苏轼在冬日如春的海南,竟发出“无炭”的感慨,原因大抵分为两种。一种是借“无炭”来渲染环境艰苦,还有一种是自身身体的不适,真实需要“炭”来取暖疗养。第一种关于用“无炭”来渲染环境艰苦的猜想,其实可以在后文继续探讨。所谓“大率皆无耳”,就是作者想表达的最终意思。笔者想在这一部分深入探讨的是第二种原因,即苏轼对于“炭”的必需性。

首先,苏轼善于养生及用药,“炭”用来煎药配药。他意识到岭南之地瘴气横生,非长久生存之地。其《书海南风土》[6]123中有对岭南瘴气的描述: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然儋耳颇有老人,年百馀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

宋时的朝廷上下,谈瘴色变[8]。从以上叙述可知,苏轼本身对岭南的卑湿气候很了解。以至于苏轼在去儋州前已经做好了“无复生之望”[8]的准备。抵儋后,苏轼看到了“天低瘴云重,地薄海气浮”[9]2144的景象,开始探索养生之道,即适应这种气候,“习而安之”。《万历儋州志》中提到“人身备四时之气,调和乃无疾病。儋列宿严方,都居奇绝,似乎偏得一候。”[3]22由此说明宋时儋州并非养生之地。苏轼也是因为这种四时未备的气候,才开始探索自身养生之法,《旦起理发》[9]2141《午窗坐睡》[9]2142《夜卧濯足》[9]2143便是居儋期间诗人的常态。

除自身常习养生法外,苏轼还有对于瘴疠所致疾病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凡瘴疾,皆因脾胃实热所致”[10]28。在《苏沈良方》中苏轼也有专用于治疗瘴疾的“木香丸”[10]27和解暴热化痰的“龙胆丸”[10]65等药方,可见其对医术的精通。《苏沈良方》中,另有许多药方都提及对“炭”的使用。现列举如下几例:

以木炭皮为细末,研令极细,如无炭皮坚炭亦可。粥饮调下二钱,日四五服,以鲠下为度。(《治诸鲠》)[10]101

取河阳石炭心,如无只用光明者,为末,新水下,立止。又法,鼻左衄用绵塞右耳,右衄塞左耳,神应。余亦曾用之。(《治鼻衄方》)[10]71

除以上处方中提及的“炭”外,在煎药过程中也需要“炭”。《苏沈良方》“小还丹”处方中,提到煎药时“四面湿纸封,慎勿令气泄。炭火四面缓缓烧时,于水中蘸铫底,少时又烧,频蘸为善”[10]83。在“金液丹”药方中,有“上固济药罐子,约厚半寸,置平地,以瓦片覆罐口四面,炭五斤拥定”[10]34这样的煎药方式。还有治下疰脚疮的“火府丹”,其方法是将药末置于羚羊肾中,净麻缠定,再用炭火炙熟。[10]95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配方中的一味药,还是作为煎药主体,“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苏轼对于“炭”有着极大的需求性。

其次,《苏轼诗集》《苏轼文集》《东坡志林》等书中可见,苏轼曾多次提到自己身体之疾,对“炭”的需求更加迫切。张子川在《苏轼涉病诗研究》中,详细记录了苏轼所提及的多种病症。其中包括痢疾、疮、疖、咳嗽、头痛等偶发性疾病;噎嗝、风痹、痔疮、内障眼等慢性疾病。[11]同样,刘增继在《苏轼究竟死于何病》中推测出苏轼最有可能患有“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而致死。[8]此二者的描述已经大致可以看出苏轼的病疾,其中多是未入儋时便患有的慢性疾病,如“内障眼”“痔疾”等。而岭南时处瘴疠之地,阴湿的环境则加重了慢性疾病。

关于岭南岭南瘴气形成的原因,《崖州志·气候篇》[7]16中有如下分析:

惟黎峒中有瘴气,乡人如其地,即成寒热。李广美《广南摄生方论》云:岭南濒海地沉,阳燠之气常泄,阴湿之气常盛。……昼则多燠,夜则多寒。天晴则燠,阴雨则寒。此寒热瘴疠所由作也。

同时,此篇中还有“岭南瘴气,寒热所感。邪气多在营卫皮肉之间”[7]17的论述。以上分析均可以使读者明白,岭南之地“阴湿”异常,入其地之人即成寒热。常人尚不可康健,更何况已是暮年病身入儋的苏轼呢?果不其然,《苏沈良方》中记录了苏轼初谪岭海时,痔疾复发的状况。文中提道:“吾始得罪迁岭表,不自意逾年无后命,知不死矣。然旧苦痔疾,至是大作。呻乎几百日,地无医药,有亦不效。”[11]以简单的“痔疾”来讲,其最根本的病因是“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11],故能看出诗人本身体质的虚弱。本着“夏伏阴,冬伏阳”的养生理念,身处岭海之地的苏轼,需在冬天备有“炭”来祛湿除瘴才能避免热毒复发。正因为没有做好祛湿除瘴的养生法,苏轼才会“积年瘴毒致热毒转甚”[8],最终辗转病榻。

“炭”一方面作为煎药配药的材料,一方面又是诗人在岭海之地除瘴祛湿的必需品,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那么,作为贬官至儋的诗人,自身又十分需要“炭”,为何不在海南本土寻找此物呢?为何在书信中提到“冬无炭”呢?为进一步确定“冬无炭”的虚实,笔者需进一步考察海南的物产特征、地形以及诗人真实的居儋境况。

三、州物民俗

上文提到,儋州冬季气候适宜,并无“炭”的取暖需求,但诗人自身确实遭受着疾病困扰。这就解释了为何他会在冬季如春的海南,发出“无炭”的慨叹。但是,若海南本土产“炭”,便说明诗人对“无炭”的抱怨为虚,只是为了渲染居儋“大率皆无”的艰苦环境。就此,笔者想从当地的物产及民俗特征来辨析“无炭”的虚实。

海南在宋代地处于蛮荒之地,“儋州这样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封建统治者惩治政敌逆臣的最险恶荒徼。”[12]处于此蛮荒之地,一切生活物资只能就地取材,所以生存难度大小与当地物产丰富与否相关联。笔者查《万历儋州志》中“土产”[3]30一类,发现儋州物产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儋州物产丰富。儋州的物产涉及了“稻、黍、粟”等农作物,也有“芝麻、韭菜、生菜、甜菜”等蔬菜,也有“槟榔、椰子、龙眼、荔枝、波罗蜜”等水果,甚至还有“半夏、何首乌、车前子、马蹄草”等药材。除食用药用之外,儋州的植被种类也很可观。《儋州志》中就收录了“木槿、刺桐、木犀、茉莉、枫、乌木梓”等数十种植被。以上可见其物产品类的多样性。

第二,生物种类多样。在儋州的土产中,出现了“海鸥、秦吉了、五色雀、鸠、啄木、翡翠、雉”等飞禽,“山猪、猴、兔狸、獭、豪猪、野牛、穿山甲”等走兽,还有“鳗、沙鱼、海猪、河豚、乌贼、龟”等水产。以上生物涉及飞禽、走兽、水产各个方面,可以说是海南生物多样性的体现。除此之外,“琼芝、琅玕、海石花、鹦鹉杯”等海产物品,也再次证明着海南的地产丰富。

以上两点,无论是物产还是生物种类,都证明着儋州虽在偏远岭南,却非前人描述中那般荒僻。“土产”繁杂丰富,不应被诗人定以“大率皆无”的观念。如此,我们便可以断定“冬无炭”是诗人顾影自怜地抱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若仔细查看《儋州志》土产一类,发现并无“炭”之类取暖用品,可见此地确实无“炭”,苏轼“冬无炭”的描述确乎真实。同时,笔者继续查阅与儋州同属海南的崖州“土产”,发现在《崖州志》中除与儋州相同分类的物产、水产、飞禽、走兽之外,金石类值得注意。崖州产金银等物,也产“水晶石、铁树、砚石、宝石、磁石”等珍奇石类,却无“炭石”相关记录。由此可见,无论在《儋州志》还是在《崖州志》,都不曾有“炭”,故海南土产中确实“无炭”。本土无炭,如若当地民众能够在外处采炭、购炭,甚至转运至海南卖炭的话,那“无炭”的真实性便会大打折扣。故此处应进一步探讨海南的民风民俗问题。

《万历儋州志·民俗志》中记录了儋州民众的风俗习尚。其中习尚篇[3]42有一段叙述值得关注,文中提到“习礼仪之教,有华夏之风。专务农业,不事商贾。……妇女负贩,俗有古风。……买卖鱼菜等物,量物估值,少用秤”的民俗,还提到“儋俗固种种,其民岩耕溪饮,业专甚少,无商贾四远之慕,亦眇陶朱”的民风。在百里不同俗的海南,笔者还需观察其他州县的风俗,才能对海南的整体民俗情况做大致的概括。我们且看《崖州志》[7]35中对其民俗民风的记载:

民风朴茂,不喜华靡。衣服宫室,概从简略。士兼耕读,农务种植。……

安土重迁,不事远贩。惟货土产,槟榔、椰子,及沙糖、生油、藤板、皮张、沉香、益智、艾粉等物。

此段描述中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当地人“不事远贩”,即不会从外处奔波贩卖回海南物品;二是其贩卖物品有限,只有当地个别土产,种类不够丰富。由此可知儋人“不重商贾”,崖人“不事远贩”的两地民俗。除以上两地外,《正德琼台志》中还记录了多地民俗民风。有“男子罕事农桑,惟缉麻为网罟,以渔为生。子孙世守其夜,岁办鱼课。其在崖者,或种山园置产。自相婚娶。养牛耕种,妇女织纺布被为业”[4]149的疍民,也有“采鱼办课”[4]150的番人,还有“田土膏腴,竞种槟榔”[4]151的会同县人、“以织贝为业,不事文绣。城市以织造藤器为业”[4]151的万州人。

由上可知,海南民众大都依照本土特点来决定自己从事的职业。除崖州人贩卖货物之外,其他州县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的人居多,但崖州人也只贩卖“槟榔、椰子”等土产。如此,便可以解释为何苏轼在本土不能获得“炭”这种必需品。首先,儋州甚或海南地区并无此物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极强的诗人,在儋州也只发现了一些“苍耳、海漆、益智花”[10]117等药材,并无“炭”之类取暖用品。其次,由于海南民风“不重商贾”“不事远贩”,所以苏轼可以从当地人那里采购“炭”来使用的这种假设也不成立。上文已说明,海南本土民众依海而生,无甚副业。就算诗人愿意出钱购买,当地人也“不事远贩”。当地可以买到的只有一些鱼、菜、纺布等日用品。由此可见,苏轼在书中所言“冬无炭”的真实性又有所增加。

就以上情况,我们暂时可以推翻诗人能够从海南本土得到“炭”的猜想。那么,本土既然得不到“炭”,为何不从盛产炭的中原地区购买呢?非本土居民可以从别处贩炭来海南吗?这便是笔者下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即海外购炭猜想是否合理。

四、居儋境况

从以上物产可以看出,海南本土没有“炭”的出产、收购以及售卖。但是,若诗人确实需要“炭”,儋州之地运输较为方便的话,“炭”可以在他处获得。抑或诗人有足够的积蓄,也可从盛产“炭”的地区获得此类物品。就此,可从运输条件、诗人生存情况等方面再作考察。

中原地区能够买到“炭”,为何不去那里采购呢?其一,儋州的地理环境不具有便捷优势。苏轼诗中有此描述:“四周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9]2109同样,《万历儋州志》地形篇也记载了此处地形特征:

珠崖如囷廪大,在中州西南万里,鲸波浩荡之外。南望连山,若有若无。四郡一岛,中盘黎峒。昌江黎阜,拱辑映带。[3]24

上述可见整个海南岛的地貌特征。海南省属于岛屿区域,其与内陆隔海相望,苏轼当时所贬谪的儋州就处海南岛的西北方。《苏轼文集》中提到“别遽余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1]1626,可见当时海上运输是到达儋州的唯一途径。并且,《万历儋州志》地理志中记载:“飓风起西北,挟雨,海水须臾高溢十余丈,漫屋淹田。即无大雨,江水涨浥,则田畴积咸,连年失耕,沿海图分最苦之。”[3]25可见居儋境况的恶劣。上文提到,儋州位于海南岛西北方向,故在“飓风起西北”的描述中笔者推断,飓风侵袭时,儋州的作物及生态会受到最直接的损害。从以上叙述可知,首先,其他地方来的物资必须经过海上运输入儋,而海上运输的船只不常有。其次,飓风侵袭之困扰使得苏轼的居儋境况雪上加霜。海上运输这唯一的入儋途径,如若遇到飓风侵袭,自是来往两岸次数更加缓慢。由此,在儋州生活的苏轼如遇极端天气,其生活物资的获取只会更加不便。

其二,苏轼的财力不足以支撑其购“炭”。不妨来想,即使海外运输困难,若苏轼本身财力足够支撑,可从内陆购买“炭”之类的生活物资。那苏轼自身财力状况究竟如何呢?

《苏轼文集》中提到“别遽余年,海外穷独,人事断绝,莫由通问。舶到,忽枉教音,喜慰不可言”[1]1626,我们以此了解到作者的生活境况,即“海外穷独”。正因为海外生活物资匮乏,才有《与程全父十二首》所写 “副以糖冰精面等物,一一铭佩,非眷存至厚,何以得此,悚怍之至”[1]1626的感激之情。苏轼生活上靠朋友接济之处不止于此,“与王古(敏仲)简,催求变卖折支,以为赴儋之用。”[5]1262就记录了他赴儋之前的窘迫生活。在到达儋州之后,情况更加不容乐观,不止有上述程全父等友人送来的生活物资“糖冰精面”等,还在信里提出“彼土出药否?有易致者,不拘名物,为寄少许”[1]1627等向友人寻求物资援助的请求。同时,诗人不仅求助于友人,也依靠当地民众为其解决困难。《宋史·苏轼传》中记载“初僦官屋以居,有司尤谓不可,轼遂买地筑室,儋人运甓畚土以助之”[2]一事,可看出诗人的困窘。回至购“炭”本身,朱熹《论木炭钱利害劄子一》中所载“都昌民户,逐年长养园林采柴烧炭,每斤值钱五文至六文止”[13],便可看出宋时“木炭”价钱。木炭价格如此,更遑论石炭价格。苏轼作为贬官至此之人,每月的俸禄大约折合人民币3500 元。每月除月银之外,只有2 石粟可供食用。[14]可见其财力的不足甚至匮乏。诗人的基本保障“米”“面”“药”等尚不满足,更不可能买到类似“炭”等较为贵重的物资。

苏轼寓居的儋州不具有地理优势,生活物资的获取也只有海上运输一种路径。外在条件使得“炭”的获取面临极大困难。试想,若面临飓风侵袭,“衣”“食”等生活物资已不便取得,更何况“炭”之类取暖用品呢!以上地理环境的不便不足以说明诗人的困境,其自身所匮乏的财力才更能证明他的窘迫。对外不具有便捷条件、自身不具有财力支撑,此二类能使他稍得安稳的条件都不具备,加之岭海本土“炭”资源稀缺,居民“不事远贩”“不重商贾”的风俗,诗人当然在岭海内外都无从获取“炭”这一物品。由是,笔者可以确定,苏轼对“冬无炭”的描述真实可信。

五、结语

儋州气候四季如春,若凭此认为诗人不必使用“炭”来取暖,便忽略了诗人对于“炭”的真实需求,读者亦难免以为文人士子善于夸张、好博关注。纵观苏轼一生仕宦生涯的起伏,疾病总是如影随形。所以,本文无论是从取炭之用还是居儋环境来看,“炭”对于诗人是重要的,“无炭”的控诉也是真实的。文人士子都善以虚实相间来博同情,笔者以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全面的。此篇目的便是通过对“冬无炭”虚实的考辨,使读者意识到这位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旷达任性思想的诗人,他所处的贬谪之地,是何等险境!他叙述的真实程度,只增不减!他在岭海的生活,何等艰难!

猜你喜欢

儋州苏轼气候
从善如流
儋州鸡产业发展的思考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儋州宣言——2017年12月16日“苏东坡与文化儋州”全国专题学术报告会通过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