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课堂革命”提升学生课堂满意度

2022-03-18苗玲玉韩光坤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堂革命教学资源学院

苗玲玉,韩光坤

1.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23;2.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自2014年开始,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进行了“课堂革命”的顶层设计,分层次、分阶段构建了课程育人机制、课堂教学运行与评价机制、课堂质量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各类课堂按照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的原则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一、构建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的课程育人机制

(一)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每年持续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四大主题教育”,坚持用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加理解认知;举办“轨道交通大讲堂”活动,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深入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成为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模范践行者。

(二)深化基于实战背景下的思政课分层次教学改革

建立思政课教师深入各系担任辅导员工作制度,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谈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矛盾,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从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的延伸[1]。

(三)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提升职业素养养成

开发“结果导向”的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突出职业素养养成教育,让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入脑、入耳、入心,从而自主内化成日常行为。

(四)启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注重关键能力培养

充分发挥两个课堂联动育人作用,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建立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第二课堂和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乐观心态和自强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关键能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耳、入脑、入心、入行。

二、构建以学习效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机制

(一)课程开发与建设

学院组建“设定”环节工作队伍,参考《悉尼协议》范式优化课程体系框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形成“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整改”循环改进、动态调整的课程开发机制[2]。

(二)特色精品课程建设

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学院开展特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鼓励教师开发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数字教学资源。各级督导员通过随机课堂督导与监控,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提升,是否促进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3]。

(三)国际互换网络课程建设

学院与美国沃什特诺社区学院通过网络教学、课程互换、学分互换等形式进行合作。以国外教师远程网络授课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配以便捷的网络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参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讨论。定期开展考核,可以更好地判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学生成绩、学习进度等综合指标,为其制定更合理的课程安排。网络课程授课,将充分地共享双方的优势教育资源,同时节约了单独开设课程所需的教育教学成本。

三、构建以共建共享为目的的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机制

为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资源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避免硬件设备闲置,学院建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机制[4]。教学资源建设由课程团队负责人牵头进行,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方案、课堂教学设计及配套教学资源开发。负责人组建教学资源建设团队,制定资源建设规划,分配资源建设任务,进行资源管理,如设置资源适用范围、资源发布,以及资源的更新、清理、删除等。具体实施上,一方面,学院强化校内外培训机制,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行微课制作的培训,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微课制作校本培训;另一方面,学院自主开发了资源共享管理平台,进行资源建设、资源管理、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信息反馈显示,学生对教师们开发的数字教学资源普遍感觉实用、易学,对课程满意度逐年提高[5]。

四、构建以结果为导向的课堂评价机制

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阵地。学院构建了以结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学生学习效果为目标的量化评价机制[6]。

(一)课堂评价形式

采用两级督导制,即院级兼职督导员、教学系部二级兼职督导员,通过巡课、随机听课、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管理平台等形式,实时对所有课堂进行质量监控与督导。

(二)课堂评价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根据课程性质和类型设定了10类评教卡,对课前任务、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课后辅导、课程思政、师德师风等方面设定质量监控点,对课堂进行育人评价、教学评价和效果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定期进行增值评价。

课堂评价关注教师是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有机融合,是否引导学生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对课程思政实施不仅要看思政点挖得是否准确,还要看实施得是否灵活,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满意度。对师德师风不合格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平台

学院运用大数据云教学管理平台,实时监测师生课堂教学动态,对课堂教学活动基础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和对照分析,实时进行教学异常预警、出勤预警和挂科预警,自动生成老师、学生和课堂三个角色的多维度、多数据项的云教学质量基础数据报告,供各级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分析,让信息技术成为课堂质量管理的支持和保障[7]。学院还自主研发了GPI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课程信息管理、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管理、教学质量信息评估、教科研信息管理等各环节的数据实时共享和流程协作。通过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所提供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及时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保障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五、打造持续提升质量为动力的评比激励机制

(一)每年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评比

学院把备战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发展,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原则,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选拔评审工作,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

(二)定期组织微课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

学院每年组织微课等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活动。对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认定教科研考核分数,并择优向省教育厅、行业推荐参赛作品。

(三)每年组织院级特色精品课程评选

为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程建设,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课程团队,学院每年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课程建设评选活动。

(四)不定期组织教学单项奖评比活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更好地展现出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严谨务实的教学态度,进一步规范课程质量管理考核资料,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每学期组织至少一项教学单项奖评比活动[8]。

(五)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教学评比活动

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激励战斗在教学一线的专兼职教师,引导教师严谨务实地开展线上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果,2020年开展优秀线上教学评比活动,注重对教师日常线上教学过程考量,从学生学习任务单、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学生信息反馈四方面内容进行评定。

综上所述,学院不断探索“三教改革”,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的“课堂革命”:在课程育人上,创新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9];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新时代教学转变,从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课后辅导学生,向线上线下多形式混合教学转变;在课堂评价内涵上,从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向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转变,从以期末考核为主评价向全过程量化考核评价转变;在评价方式上,从传统评价向利用大数据云教学管理平台等第三方评价为主的评价转变[10]。

猜你喜欢

课堂革命教学资源学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从细微处做实小语“课堂革命”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浅析如何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推行“课堂革命”
浅谈APP学习软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海盗学院(7)
为明天的课堂做准备
学院掠影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