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引外联 双翼并举
——中高年段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2022-03-18念小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桂花课外阅读读书

念小明

(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福建 平潭 350400)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积极探寻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点,内引外联,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1],努力做到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拓展与延伸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将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技能,有效地应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提升阅读能力。

虽然统编教材已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缺少互相关联和渗透的课内外阅读收效甚微,学生大多处于被动阅读状态。因此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将加强课内外阅读紧密衔接作为切入点,向“内”在课堂上积极探寻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引入和文本内容相关联的课外阅读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强化、对于文本内涵的感悟理解;在“外”则注重阅读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创设各种渠道推动课外阅读技能的迁移运用;做到内引外联,双翼并举,不啻为推动学生乐于阅读、实现自能读书的有效抓手和引擎。

一、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反思

笔者随机调查了五年级40 位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通过分析主要数据发现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存在如下问题:

(一)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不足

50%左右的学生因教师赶教学进度,在课堂教学中缺少文本内容与课外阅读的有效关联。学生没有足够的技能储备,无法顺利对接课外阅读。

(二)课外阅读的渠道尚未畅通

70%的学生缺少课外主动阅读的意愿,一般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硬性布置。找不到感兴趣的课外阅读书籍,家、校中也没有合适的阅读氛围,无法进入阅读状态。

(三)缺少阅读策略的指导和内化

在阅读技巧上,能够进行课内外有效转化的学生不足10%,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时囫囵吞枣,只关注精彩情节,无法将课内已学过的技巧运用出来。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一)找“点”衔接,加深文本感悟理解

学生阅读的发展点、支撑点依托于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根据文本特征及学生需求,找准课内外阅读的衔接点,从多元视觉找准学生阅读的“最近发展区”,适时适度地拓展,引领学生扩大阅读面,帮助学生感悟文本内涵。

1.以原文内容、相关背景为衔接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适时链接文本的时代信息、背景资料,将文本置于大背景下,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整体感受能力,拓宽对文本和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为更全面了解课文服务,让语文素养的培育落实到位。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课,老舍以极其高超的外貌描写,为我们展示了意气风发的祥子的神态、心情和性格。课文多处的细节描写为表现人物形象加分,如祥子把衣服扎进腰里,把裤腿扎起,显出他“直硬的背”,就像“一棵挺脱的树”,那么自信、精神。祥子总在傻笑,他爱惜自己的脸,尽管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他并不英俊。无论是从外形,还是内在,老舍极力塑造了刚到北平时的自信、强壮、对生活充满憧憬的祥子形象。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此时教师引入《骆驼祥子》中梦想破灭后的祥子外貌描写,引导学生重点阅读“他低着头,弯着背……”“他脸色发黄,不显得足壮……可没什么表情”,通过两相对比着读,读出了一个梦想破灭之后的心如死灰的祥子。读着读着,学生明白了,作家老舍愈是把刚到北平时的祥子描写得愈自信,愈能为他后来的悲惨经历设定了一个更加鲜明的对比,人物因梦想破灭而沉沦的命运则更让人叹息。

2.以“阅读链接”为衔接点

和以往的各种版本语文教材编排不同,统编教材在一些课文之后以篇章或片段形式安排有“阅读链接”栏目,它在内容上与单元主题相扣,在表达特点上和单元阅读要素相契合,它和单元导读、课后习题、课前阅读提示、交流平台一起组成助学系统。在教学中,将“阅读链接”作为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对理解课文、领会阅读策略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作者琦君反复强调故乡的桂花香飘十里,哪里的桂花都比不上。写了故乡的桂花带给她太多太多美好的记忆,那“弥漫在桂花香里的村子”“摇桂花的快乐”“桂花迷人的香气”“诱人的桂花糕”无一不在她的心中萦绕。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联系课后的“阅读链接”(选自琦君的《留予他年说梦痕》),边读边思考:作者一次次地强调桂花的香,一次次地回忆和桂花相关的事情,实际上是在想念什么?读罢学生明白了,琦君难忘的是家乡,难忘的是快乐的童年生活,学生也自能理解“借物抒情”的表达方式带来的妙处,教学难点也迎刃而解。

同册第四单元的“爱国情怀”单元,选取了四篇时代不同、人物各异但都彰显爱国情怀的课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后面有“阅读链接”即《七子之歌》等,并给出阅读要求:读“阅读链接”,体会下列文本在情感表达上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相近之处。学生通过梳理,感受圆明园的宏伟、美观和它巨大的历史价值,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燃起了对八国联军肆意破坏圆明园的憎恨。有了课内学习的铺垫,再自读课外“阅读链接”内容,通过动情朗诵、讨论交流,感受课内外阅读文本在情感表达上的相近之处,它们都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也都表达了对帝国列强的痛恨,而且通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和互为补充,学生对帝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种种行径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激发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学习”的爱国情感。

由此可见,教材中的课后“阅读链接”正是为了实现学生阅读技能的迁移运用而编排的环节,教师要理解其设计意图并用好它,重视加强课内外阅读的“横向联系”,形成有效的阅读合力。

(二)内化阅读策略,加强迁移运用

阅读的本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学生的阅读习得需要经历一个内化、深化的过程,最终才能实现自能读书的目标。所以仅仅教会学生读通、读懂文本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促进阅读策略内化,并且做到灵活自如地加以迁移运用。

如“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应该掌握的一项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学生不仅需要学会提取重要信息,还要学会对具体事例加以提炼和概括,更要学会在分析归纳中去提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关于这方面阅读能力的方法指导,统编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直至六年级均有涉及,各学段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有“给文章各部分列出小标题,概括长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策略学习,学生可以将它应用到课文学习中。在进行《小英雄雨来》《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课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人物+事件”和“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的方法来提炼各部分内容的小标题,随后再用小标题串联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又如《芦花鞋》一课,可以用“人物+事件”来提炼小标题:一家人编制了101 双鞋、青铜坚持雪天卖鞋、城里人买走10 双鞋、青铜卖掉脚上穿的鞋子。也可以关键词“卖鞋”为线索来概括小标题:编101 双芦花鞋、卖掉90 双鞋、卖掉10 双鞋、卖掉最后一双鞋,再运用小标题串联法概括主要内容,这样无疑是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随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迁移和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如阅读《爱丽丝漫游奇境》《绒毛猪的秘密》等,放手让学生运用抓住“人物+事件”、抓住“文中关键事件”的方法来概括故事内容,学会说故事梗概,通过不断地将这种方法迁移练习,逐渐实现阅读策略的内化,掌握阅读时抓住内容要点的方法与技巧。

此外,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辅助性的阅读技能,要重视除精读方法以外的略读与浏览等快速阅读方法的传授,教学生用这些方法来阅读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以适应当前大容量的信息时代的阅读需求;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运用“猜读”“跳读”法,直接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地方,对于自己阅读能力接受范围外的不理解地方可以大胆猜测,以保持对阅读的热情和兴趣。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用上“制作阅读单、画思维导图”的阅读方法,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综合、分析的交替训练中,加强思维训练。所以“我们如果能给学生一个装满策略的‘工具箱’,才能使其在面对一篇文章时,可以从‘工具箱’灵活地选取工具”[2],实现自能读书的目标。

(三)用好“快乐读书吧”,开启课内外阅读通道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文内容编排,编排了一册一特定主题的“快乐读书吧”,这些彰显了课内阅读与课外衔接一体化的代表性栏目,体现了统编教材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特征。

1.推荐书目,开展有意识阅读

“‘快乐读书吧’依据课标的课外阅读总体目标任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知识基础能力水平,有计划地在各册次推荐不同难度、类型的读物。”[3]根据“快乐读书吧”设置的阅读主题,教师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有意识地推荐阅读相关书目,打破了以往阅读的盲目性,契合了课程改革的方向,达到了实现课内外阅读一体化的要求。如四年级“快乐读书吧”安排有“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主题,旨在激发学生科普类作品阅读的兴趣,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想”,感受阅读科普类作品的快乐,培养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改变当前小学生对科普类作品还涉及不多的阅读状况。在推荐阅读中西方不同内容、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延伸阅读,继续推荐阅读李四光、高士其和贾兰坡的科普类作品,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普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

2.丰富阅读形式,激发阅读兴趣

营造良好的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的阅读环境,学会乐于与他人分享课外阅读成果是“快乐读书吧”教学环节的目标和方向,可以从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交流形式上入手。

(1)采用“制定个人阅读计划,课前提前读—课中大家说,分享阅读成果—课后延展阅读”的流程,激发阅读兴趣。

(2)通过评选“阅读之星”“知识达人”、积攒“阅读积分卡”等激励方法引导学生乐于阅读,从小种下读书的种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通过举办读书推进会、制作阅读小报、介绍阅读心得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成果展示。

(4)倡导亲子阅读。鼓励家长踊跃参与读书活动中来,实现亲子间多种形式阅读的互通互联与共享。低段的家长与孩子们同台演读故事,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分享亲子阅读中的收获;中高段始终倡导着家长与孩子共读好书,共享书趣的理念,开展读书分享会,实现父母与孩子的共成长。

三、总结

探究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相关策略,需要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应积极寻找课内外阅读的契合点,架设起二者间的互通桥梁,做到内引外联,多元举措,让学生充分感受阅读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阅读素养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桂花课外阅读读书
桂花
做桂花糕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桂花蒸
打桂花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