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路径探析

2022-03-18李心欣

关键词:网络思政路径探析四史

李心欣

摘    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四史”教育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中具有全局性意义,深入开展“四史”教育也是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任务。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网络环境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四史”教育与网络思政相结合的可行性,进而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的应用路径。

关键词:四史教育;网络思政;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3-0090-03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1]。《意见》中同时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加强高校“四史”教育是推行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帮助广大青年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独特性。同时,网络育人作为新时代创新的育人方式,通过构建示范性、引领性的网络阵地可以充分利用育人新形式,收获良好育人效果。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网络时代对“四史”学习途径的创新,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从“四史”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广大青年学生的理论知识教育是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将“四史”与理想信念等教育相结合,能够帮助青年学生追根溯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完善学生党的理论知识结构

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历史教育相结合是目前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主要方式。目前,各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包括“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原理”等。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对于党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要与历史相结合,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教育实践中,从我国的工人运动到高等教育事业,都在講历史,通过历史故事推进党的理论知识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目前正处在知识理论构建的夯实阶段,将“四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加强学生对党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党员来说,通过学习“四史”可以构建更为完整、完善的党理论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将“四史”经典与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更加坚定作为新时代党员青年的自信,肩负起历史使命。

(二)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

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任。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政治立场,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将“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

通过加强“四史”教育,能够让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更加明确当今生活来之不易,更能体会我党在革命建设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从而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榜样力量。对于党员学生来说,开展“四史”教育不仅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储备,更加强了党员学生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同时对自身的使命与责任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使其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发扬时代精神,将个人的前途和国家发展相结合,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

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是指“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推进“三进”工作要联合高校思政课这一主要途径。引导大学生学习党的先进理论知识离不开思政课这一主阵地,同时高校思政理论课也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坚持以党的创新思想引领高校理论课构建,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将创新的理论知识带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性工作。

随着中国共产党理论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当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内容也在与时俱进,力争将最新的理论知识带给学生。在“三进”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进学生头脑”,使学生真正领会理论知识的精髓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也倡导我们要在读原著、学原文的同时领会其历史意义、时代意义,真正领会共产党精神。此时,“四史”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出处和来龙去脉,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举措[3]。

(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局建设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代表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经验和养分,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的来源。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立德树人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的青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远影响。一方面,“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共同推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让广大青年懂根源、知来路,引导大学生明确所肩负的使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势,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讲“四史”不仅是讲历史,而是将“四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正确导向,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融会贯通。

二、“四史”教育与高校网络思政结合的可行性

通过上述论述可以看到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全局性建设、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历史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将“四史”教育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结合更是时代要求,能收获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历史角度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始终贯穿“四史”内容,无论是日常主题教育还是党课学习,“四史”始终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理论来源之一。随着时代进步,高校逐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推动了“四史”教育的逐步深化,共同推进了思政教育目标的完成。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高校逐步重视潜移默化的作用,借助网络开展主题党日、党史学习、党史知识竞赛、党员学习心得交流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四史”是主要的理论内容,因为“四史”不仅是讲历史,更是通过历史讲政治。在高校思政课方面“四史”也占据主要地位,1949年10月,新中国历史中出台了第一个高校思政课课程方案,把原 “新民主主义论” 划定为文科学院的公共必修课,随着时代发展,“四史”课程也被逐步列为重点。党的十八大之后“四史”教育开始更加全面地融入高校课程,从出台相关文件要求高校在设定必修课模块时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内容等,到2020年将“四史”教育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式,我们能够看到“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理论相通。综上所述,“四史”教育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历史可行性。

(二)理论角度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成熟、推动新中国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史,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世界共产主义发展的实践史,它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更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历程。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四史”教育不仅是历史教育,更是以历史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教育。“四史”教育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网络思政教育是“四史”价值的时代体现,具有较强的理论可行性。

从毛泽东提出“如果没有历史和革命理论是不可能取得斗争胜利”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深化历史教育,再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四史”教育和民族复兴相关联,我们能看到“四史”教育在时代发展中的可行性。如今,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更是依托“四史”作为开展教育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必然性和时代意义。因此,“四史”无论是在党的理论教育还是高校思政教育方面都是重要部分。“四史”自身的价值也与高校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在理论方面具有可行性。

(三)实践角度

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论断对高校来说提出了育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4]。在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时,简单枯燥的理论论述远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发展需要,此时“四史”教育可以通过历史脉络,用历史和社会实践论述道理,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历史规律。同时,“四史”也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正确历史导向,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政治观。

随着时代发展,高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也与网络结合起来,高校通过线上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与主题分享交流会等方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思政教育更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网络将党理论知识从课堂带到身边,丰富了理论教育方式。“四史”作为理论教育内容,仅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其与网络思政相结合,通过相关学习平台进行理论学习、视频讲解、知识竞赛等,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理论知识以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充分利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阵地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路径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将“四史”教育融入网络思政教育不仅能够丰富“四史”教育途径,同时可以丰富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本文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结合丰富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探析“四史”教育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应用路径,从而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

(一)多方位加强师资力量

目前高校中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难以承担“四史”教学的任务,因此,想要将“四史”教育融入网络思政教育,提高师资力量是关键。针对思政教师来说,高校应因校制宜配齐师资队伍,定期组织培训与集体备课,引导高校思政教师提高“四史”教育的知识储备与网络教学能力,让“四史”教育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合,吸引更多学生加入到“四史”学习中。同时,高校也可不局限于本校的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其他学校优秀师资力量,借助网络平台,将优秀的教师队伍“引进”到本校课堂,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优势。

(二)全方位提升学生意识

“四史”教育能够有效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离不开受教育者的意识提升,只有受教育者真正意识到学习“四史”的重要意义以及网络思政育人的优势才能充分将二者有机结合。学生的意识需要全方位提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日常引导、班干带头、开展相关活动等方式,扎实推进对学生“四史”的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要积极学习“四史”、勇担使命,在“四史”中汲取青春力量。同时,在日常中可以将网络思政这一途径有效引入到学生中,引导学生了解网络思政的相关平台,了解网络平台的育人优势,鼓励学生积极加入网络思政的平台队伍,做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与看齐意识。

(三)多形式丰富“四史”教育素材

网络平台具有便捷性、时效性和多元性等特点,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四史”教育,可以突破原有的传统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四史”学习。一方面,高校可以借助学校、学院等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开展“四史”教育专题,通过重温红色故事、云游红色基地等方式,讓受教育者通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参与性;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依托校史教育,录制独具特色的“四史”教育素材,通过身边人讲述红色故事,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同时,针对高校中的党员群体,可以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资源,通过学习、打卡等方式,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育人的优势,实现多形式丰富“四史”教育素材。

(四)分层次开展“四史”主题教育

利用网络开展“四史”主题教育,不同于线下主题活动,借助网络平台高校可以分主题、分批次、分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开展网络“四史”主题教育可以以年级为抓手,分层次实现以史化人的目标。针对低年级学生,“四史”主题教育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传承红色基因为素材,加强网络“四史”教育的感染性。针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自学的方式,学习历史、讲述历史,学以致用,在网络背景下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四史”学习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袁秉达.学习“四史”的深刻意蕴和战略意义[J].党政论坛,    2020(7).

[2]邝艳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研究:文献综    述[J].时代农机,2010(5).

[3]周良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常    态化探究[J].延安大学学报,2019(5).

[4]魏玉娟.应用型本科高校立德树人的文化路径探析[J].辽    宁师范大学学报,2019(2).

1886500520280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路径探析四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