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程度、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3-17张莹张玲玲热依娜吾甫里

河北医药 2022年1期
关键词:系统性程度癌症

张莹 张玲玲 热依娜·吾甫里

晚期癌症患者伴随疼痛的比例高达60%,其中死于疼痛的患者占25%,癌症疼痛从天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多个方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晚期癌症患者面临的最大痛苦[1]。研究表明大多数癌症疼痛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足够的疼痛控制[2]。镇痛药是临床治疗晚期癌癌症疼痛的主要方法,除此以外,护士精心的护理干预对疼痛患者具有重要意义[3,4]。有研究表明,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轻其疼痛程度[5]。系统性疼痛护理,对癌痛药物系统应用做了进一步完善,是常规疼痛护理的补充,但目前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笔者所见较少。本研究以186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在癌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癌症疼痛患者186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细胞学、影像学证实,符合晚期癌症诊断标准,伴有明显疼痛症状[6];(2)年龄20~75岁;(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预计生存期<3个月;(2)疼痛症状不明显;(3)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癌痛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观察组:男51例,女42例;年龄20~73岁,平均年龄(51.72±2.47)岁;主诉疼痛程度分级(VRS)[7]:2级13例,3级46例,4级34例。常规组:男49例,女44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52.13±2.76)岁;疼痛分级:2级16例,3级47例,4级30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基础护理,同时予以常规疼痛护理措施,遵医嘱进行药物止痛,同时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患者疼痛。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1)药物镇痛管理:采用VRS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合三阶梯止痛方案给予相应镇痛药,重度疼痛患者使用强阿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中度疼痛患者用弱阿片类加非鸦片类止痛药进行止痛,轻度疼痛患者以非阿片类止痛药为主。同时对患者进行镇痛宣教。(2)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内心的忧虑和想法,据此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而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安慰。患者情绪低落式时,家属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同时由护士指导其宣泄负性情绪,以减轻心理压力,缓解疼痛。另外,可结合实际情况,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少其对疼痛的感受强度。(3)环境护理:舒适的环境可以将患者生理及心理异常情况降低至最低程度。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及时打扫病房,确保病房空气流通。(4)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护理人员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为患者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取得的任何成绩给予鼓励,不断增加其治疗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变化情况,采用VRS法评估疼痛程度, VRS 评分为0分表示无痛,1~3 分表示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7]。

1.3.2 负面情绪: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HAMA包括14个项目,总分>29分为极重度焦虑,21~29分为重度焦虑,14~20分为中度焦虑,7~13分为轻度焦虑,<7分为没有焦虑症状。HAMD评分7~17分为轻度抑郁,18~24分为中度抑郁,≤25分为重度抑郁。

1.3.3 生活质量:采用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包括健康状态、自我认知、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方面的评价,满分为60分,<20分为生活质量极差,21~30分为差,31~40分为一般,41~50分较好,51~60分为良好[8]。

1.3.4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包括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为0~3 分,评分越低,睡眠质量越好[9]。所有观察指标所需评估量表提前打印好,由专业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询问患者具体情况后填写,最终集体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组疼痛程度比较 干预前,2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NR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下降,观察组NR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疼痛程度比较 n=93,分,

2.2 2组负性情绪比较 干预前,2组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HAMD评分显著下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负性情绪比较 n=93,分,

2.3 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QOL评分与干预前比较显著上升,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QOL评分比较 n=93,分,

2.4 2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评分与显著下降,观察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睡眠质量比较 n=93,分,

3 讨论

肿瘤细胞一般呈膨胀性生长,这种生长状态下形成的肿块会压迫周围组织,并堵塞肠管、淋巴管等各种导管,进而引发疼痛,多见于晚期癌症[10]。另外,放疗及化疗等治疗方式也会导致疼痛发生。持续剧烈的疼痛不仅加重病情,还会给患者造成强大的精神压力。现有的医疗技术还不能满足癌症患者无痛需求,每天仍有很多患者在遭受癌症疼痛的折磨。大多数癌症患者在疼痛的不断折磨下,出现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11]。及时解除疼痛是癌痛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目的之一。研究表明,实施针对的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疾病治疗[11,12]。

系统性疼痛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实施集成化和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涵盖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对疾病的认识等,较常规护理具有高度科学性和针对性,对提高治疗依从性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改善护理效果,最终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癌症患者引发的疼痛受诸多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及护士方面的因素。性格外向者疼痛阈值及疼痛耐受力高,自我应对能力、社会支持及认知因素等也对癌症疼痛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心理因素和护士方面的因素是可控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可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干预,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据此,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包括镇痛管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及自我效能的提高等内容。药物治疗是癌症疼痛治疗的主要方法,本研究采用三级阶梯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镇痛,与此同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介绍镇痛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进而提高镇痛效果[13]。研究发现,对自己病情认识度较高及性格乐观的患者往往疼痛较轻[14,15]。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是促进患者舒适的必要条件,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身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评价,根据患者自我效能理论制定相应干预计划,有助于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改善疼痛。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干预后 NR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2组HAMA、HAMD评分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说明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前者更有助于缓解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是评价癌痛控制结局的一项有效指标。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患者QO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通过一系列疼痛管理措施,使患者健康状态、自我认知、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得到有效改善。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更加明显,观察组通过实施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措施,使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者有利于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系统性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缓解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面情绪,促进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对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系统性程度癌症
BCAA代谢异常与癌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FBP1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体检发现的结节,离癌症有多远?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癌症“偏爱”那些人?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