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法律意识培养研究

2022-03-17黄新根李弘雯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农村经济农民

黄新根 李弘雯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法治建设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而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对其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仍普遍缺乏,存在着较严重的法律失衡情况,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现状,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进一步提升农民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民;法律意识;培养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間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党中央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这一层面出发,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的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从而深入推进农村的依法治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因此党提出了加强农村法治教育的具体举措,有助于农民树立法治观念,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美丽乡村的建设和发展。毋庸讳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法治是关键,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成为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法律意识之间的关系

(一)农村经济发展为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二者逐渐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特别是一些更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当地农民长期还处于较为封闭的环境之中,较少关注外面的世界,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而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发展。如果出现了矛盾纠纷,农民通常习惯按照村规、民俗来处理。诚然,我国也有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经济水平较高,有着便利的交通和物流设施,注重外商投资和人才引进,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他们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明白如何以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可见,农村经济发展为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法治社会的推进过程中,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对社会稳定能够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出现邻里纠纷或是家庭矛盾时,如果农民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就可以避免矛盾过度激化,普通的民事纠纷也不容易演变成刑事案件。当人们之间的纠纷减少之后,人们就会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二是在签订农业合同时,如果农民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他们会更容易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所以,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法律意识的增强,投资的效率也会不断增加。三是在经济纠纷产生时,如果农民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可以避免采取一些违法暴力的手段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民法律意识提高之后,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农民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它包括三个要素,分别是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以及法律评价。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对乡村振兴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法律素养,让他们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用好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现。当前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着力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的任务之一。

首先,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程度,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就是看该国的公民,特别是农民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意识。当前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的法律意识对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未来发展都有着很大关系。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乡村振兴,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

其次,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其中重要的一项“乡风文明”,主要体现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对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细分,可以看到它包含农村的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生态建设等多种类型。农村法治建设,就是要求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进公平正义感,从而推动乡村治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再次,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乡村。要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的乡村。一个和谐的社会有着许多特征,其中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民主法治。推进乡村振兴,必须把法治建设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把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作为重中之重,让农村发展向着法治化方向迈进。因此,有针对性开展法治教育,向广大农民普及法律知识,让他们了解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

最后,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农民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对法律也有了新的诉求。由于农民法律意识的缺乏而导致利益受损的情况较为普遍,今后要不断提高对法律的重视程度。在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农民通过普法教育,增进法治观念,改进陈规陋习,这对于维护其自身合法的权益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特别是我国前后开展的五次普法活动,对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的法律知识比较欠缺

当前,农民的法治教育程度还有待提高,欠缺必要的法律知识,对法律的认知能力还比较低,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理解较为片面,更多的是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是非曲直,缺乏利用法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些都不利于农民建立起对法律的信任关系。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许多农民对法律未有足够的重视,更多的是凭借村规民约、乡风民俗、家族传统等来维持秩序,在平时生活中也很少涉及国家法律。因此必须加大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使农民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才能真正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二)国家制定的法律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我国农村的立法更多的是管理法,主要是对农村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的法律,直接涉及农民具体权益的不多。比如广大农民所熟知的《农业法》,它规定的是农业的基本生产经营制度和总的法律原则,对单个农民的具体权益涉及较少。在立法过程中,尤其涉及农民具体权益的法律,也很少参考农民的具体意见,导致一些法律条文不接地气,可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差异化法治环境,无法满足部分农民个性化的法治需求。

(三)农村的法治实施环境还有待改善

如果法律无法正常运行,那么再好的法律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农村的法治实施环境还存在着许多缺陷,不利于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比如,农村的部分执法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执法效率较低,还存在一些越权和滥权的情况。而且农村的司法机关独立性较差,有时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行政机关的干扰,导致一些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容易让农民失去对法律的信任。还有一些法律在实施时,没有考虑到农村的承受能力。由于我国农村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重要,当农民之间有人遇到了难题,更多的是借助自己的人际关系来解决,而不是首先想到法律手段。而法律的实施所假定的却是陌生人的社会,与我国农村实际现状还有所出入。

四、农民法律意识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大力发展农村普法教育

农民法律知识欠缺是造成法律意识缺乏的重要原因,因此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对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在农村开展法律知识学堂,在法治教育内容上坚持全面普法和精准教育相结合,法治教育方式上,坚持传统方式和新型媒体相结合,通过不定期开展“法治下乡”等乡村普法活动,让更多的农民都参与进来,改变他们对法律的认知,从而学会以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当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才能够谈到精神层面的建设,而各种文化和教育设施不断充实和完善,这样就为农村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农民的法律意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农民才能从中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从而产生对法律的需求,并有意识地提高和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

(三)大力提升农村执法水平

好的法律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能否得到广大农民的信任,就要看法律怎样贯彻执行。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法律所体现的公平正义,进而就会影响人们对法律的看法。因此,要加强农村的执法工作,必须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杜绝腐败和以权压法的现象发生,让法律能够高效执行,从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设法治乡村。

五、结语

近年来,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在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民的法律意识也正在逐渐加强,农民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提升,为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洪彩.五维重构:推动城郊村率先振兴的策略与路径研究——对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考与建议[J].临沂大学学报,2021,43(01):87-95.

[2]王莹滢.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研究[J].现代交际,2019(01):51-52.

[3]陈满玉.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法治素养提升的路径[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0,18(02):59-61.

(作者單位:黄新根,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李弘雯,中共新余市委党校)

2296501705273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农村经济农民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耕牛和农民
浅谈大学生网络行为中的法律意识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农民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