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生态农业 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

2022-03-17沈蕾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沈蕾

摘要:文章分析了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优化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力度、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发展绿色新型农业模式、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健全农业部门服务机制、推广农业技术的使用。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现代化农业体系

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明确了以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发展,但建设生态农业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解决好存在问题、不断完善优化。

一、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首先,发展生态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将农业种植与生态旅游等产业结合。一方面,农民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有效扩展生态农业产业链;另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生产技术的改进,提升了农产品产量和种植效率,大大降低农民生产投入成本,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其次,实施生态农业符合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作物秸秆、牲畜粪便等作为有机化肥代替农药、化肥等使用,能有效将农业生产废弃物,通过农业生产技术,转换成为农业生产肥料,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减少农药残留,实现绿色无污染种植。

二、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目前,生态农业发展呈现以下三方面趋势:

第一,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强化对农业资源开发和保护。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机械化集约生产方式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机械化生产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资源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同时,在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应用时,相关工作人员逐渐转变工作思路,依照农业发展适度性原则,提升了对农业资源保护力度。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逐渐转变。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农业生产更加注重对自然资源利用,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分析研究不同农作物的立地条件、生长规律,结合先进生产技术,减少对资源的破坏,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增加农业发展经济效益,并将农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使传统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模式。

第三,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加强了对各生产要素的管理,使各要素协调发展。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减少了农业发展局限性,使生态农业生产综合性协调发展。例如,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社会、人力等资源进行协调利用,农民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建立生态农业生产新型模式,充分体现出所有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利用价值,实现当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三、优化生态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农民、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共同完成,为此应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力度,让更多主体深刻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政府工作人员在基层农村进行宣讲、广播等多种渠道,传播生态农业相关理论知识,让农民正确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的影响,通过思想意识的转变,有效提升农民对实行生态农业的接受程度,促进生态农业相关措施顺利落实。其次,在宣传内容方面,应强调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让农民群众正确认识到保护环境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开展,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农业生产活动,减少出现由于不科学农业种植操作(如过度砍伐林业等)造成水土流失等问题。最后,政府在进行宣传工作中,应结合受众主体,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提升受众接受效果。如面对文化层次不高的农民,可使用广播、宣讲方式帮助其更好理解,而面对合作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新媒体等进行生态农业相关知识传播。

(二)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

农民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时,农业资源利用率得以大大优化。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农业资源主要包括土地、水源、肥料、农业生产工具、农作物种子等,这些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是农业发展质量的直接相关因子。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对农业资源利用应做好以下方面:针对土地资源,需要农民正确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划分使用,减少人为随意破坏土壤结构和随意开垦荒地、林地现象,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等危害。针对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农民应选择符合绿色生态种植理念的种植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针对水资源方面,农民需要优化升级灌溉技术,通过滴灌、喷管等先进灌溉设备技术,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中对水资源污染和浪费。并且,政府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水资源质量管理,减少由于人为操作不当造成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针对农业物资的管理,政府工作人员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化肥、塑料膜、农药等可能对田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的物资数量,农民使用农业物资时,必须对农业物资开展合理规划。例如,农民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种类化肥,使用塑料膜进行农业生产时,需要根据农业用地标准等管理措施进行生产活动,对使用过的塑料膜按照相应规定及時处理,减少对环境破坏,在生态农业各个环节中加强对环境保护。

(三)发展绿色新型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建立绿色新型农业模式。为此,需要农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使用先进农业生产理念,结合先进设备和技术,在进行农业生产同时,做到保护和治理环境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相关专业人员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以及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进行相应研究和应用。另外,推广绿色新型农业模式,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生态特征,有针对性采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例如,我国不同地区进行农业生产,会受到如降雨量、气候气温、土壤性质、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造成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如南北地域比较显著农业生产差异,即不同农作物成熟季节和一年成熟次数,以及种植农业和畜牧农业种植差异,政府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引导时,需要综合性进行农业生产因素把握,建立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的因地制宜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以优化生态农业,助力农业经济高质高效发展目标。

(四)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

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推进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现代化农业体系需要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在农业日常生产活动中要增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和应用程度,提升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及网络信息化水平。政府在现代化农业体系下通过农业生产技术革新来降低对生态环境依赖和破坏,积极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业从业者经济效益,并通过农业技术发展积极调整农作物生产布局,优化农业产品产业结构,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农业产品产销渠道,丰富农业销售内涵。另一方面,现代化农业体系需要积极利用外国先进农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对我国现有农业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建立集约化农业模式,并有意识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

(五)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政府部门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具有重要引导意义,可以有效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首先,政府部门可以结合当地生态农业建设情况,出台相应管理规定和支持政策等,帮助农民更好理解生态农业相关内容知识,使农民能结合相应指导思想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对此,政府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成功案例和管理制度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改进完善。并且,结合生态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关联性,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政府应发挥经济宏观调控功能,合理控制农产品售卖价格,确保其能保障农民经济收入,提升其发展生态农业种植积极性。其次,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时,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生态产业链建立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农民需要政府资金投入对其进行支持,但结合政府发展有限财政情况,需要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相关企业进行投入资本和派遣专业人员进行农业生产指导,在生态农业产业链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农民与企业合作,最终经济收入按照投资和技术等因素占比进行合理收益分配,通过政府和企业资金等方面帮扶,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产业链,提升其农业经济效果。

(六)健全农业部门服务机制

健全农业部门服务机制能有效帮助生态农业建设发展,通过监督指导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科学、稳定发展。农业部门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会深入基层农业市场中,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和对农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管理进一步优化农产品价格管理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如土地流转效率等。在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农业部门服务派遣专业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农民增强生态农业建设科学性。在机制管理方面,农业部门在工作范围内,应优化认证机制、市场准入制度、生态农业保险机制等,通过机制管理,有利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另外,农业部门需要结合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情况,制定不同管理制度,如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区,需要农业部门加强对环境治理保护方面开展相应管理制度制定。在其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中,把水利水电设备维修、严禁乱采乱垦行为、对农产品加强质量检测等方面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通过做好管理工作,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七)推广农业技术的使用

使用先进的科技生产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重要革新手段。但由于农民对先进生产技术了解较少,文化素质不高,学习积极性较差,需要由政府派遣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由专业人员对当地气候、地理地势、特色产业进行综合性规划,有效提升生态农业建设效果、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高效高质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例如,在农业种植中使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机械化种植农作物,能减少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消耗,减少农业生产中投入成本。另外,专业人员通过农业技术指导,有利于帮助农民转变种植思想,避免出现盲目性种植,减少出现农民对当地自然环境破坏,科学提升农业生产作业经济效益,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可以使农业生产转变其发展方式,政府通过调整农业模式、农业发展体系、转变产业结构等方面,农民结合相应的政策、资金、生产技术等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能有效的提升生态农业建设效果,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促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振春.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1):15-16.

[2]马吉巍.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研究[J].山西农经,2020(23):47-48.

[3]李印朵.生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20(34):31-32.

[4]谷裕,郭映霞.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举措[J].南方农机,2020,51(22):56-57.

*基金项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项目“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综合治理及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2066500783315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
我国农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概述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