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思想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启示研究

2022-03-16孙舒然

科学咨询 2022年20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助困难

孙舒然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他在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时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的落地。2014年 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施精准扶贫,瞄准扶贫对象,进行重点施策。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阐释了精准扶贫理念[2]。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调研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3]”2017年 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4]”“精准扶贫”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这些关于“精准扶贫”思想的重要论述,给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新的思考方向。

高校资助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其主要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学生。为了能使这些学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国家高度重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而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认识到其扶贫资助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积极承担扶贫助困、资助育人的重大使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涌入民办高校,但由于民办高校的学费普遍比公办高校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经济困难更加急迫,加之民办高校在已有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政策体系下仍面临诸多困境,怎样正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掌握知识、改变命运,是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精准扶贫”思想的提出为民办高校资助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精准扶贫”思想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精确扶贫对象,摸清致困原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针对性扶贫政策,实现精准扶贫脱困。从“精准扶贫”思想的内容上来看,主要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

“扶持谁”。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5]”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对扶贫工作又提出了“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由此可见,明确“扶持谁”,坚持“六个精准”就是要求将扶贫对象精准化,达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发力,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要求与主要途径,为精准扶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谁来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5]”《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的出台初步建立起我国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落实脱贫责任的工作格局,实施东西深化结对、“百县万村”行动、“万企帮万村”等扶贫行动,将“谁来扶”落到了实处。

“怎么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5]”五个一批是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怎么扶”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精准实施帮扶工作,其核心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村因贫困类型施策,逐村逐户制订扶贫计划。逐步建立起以需求导向为基础,落实导员参与,实施有效对接的扶贫脱困体系。

“如何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5]”2016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的意见》,该《意见》对扶贫工作的相关退出标准、程序及考核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扶贫人口的退出提供了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5]”实现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是扶贫工作的根本。“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帮助贫困人口在精神上强大起来,实现精神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才能建立长效的脱贫脱困机制。由此可见,“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指导价值不仅体现在构建综合性扶贫脱困治理体系上,还体现在发展内生型反贫困等重要方面。实现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终战略目标。

二、“精准扶贫”思想对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的新要求

“精准扶贫”思想是我国扶贫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方案,它不仅为我国开展减贫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民办高校做好学生精准资助育人工作提供重要遵循和新要求。

坚持精准细化资助工作理念。“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按照“六个精准”的基本工作要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首先要精准识别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是做好资助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民办高校有着学费普遍比公办高校高的特点,入学的学生家庭情况也差异悬殊,有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不了解扶贫资助政策,没有按时申请或提交相关材料,而错失资助。有些学生或因自身与周围同学家庭经济条件相差较大,而产生自卑心理,怕被同学嘲笑而隐瞒家庭情况,主动放弃贫困生认定;但有些同学恰恰相反,本身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却在提供相关材料时造假,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拿到补助后更加挥霍。这些情况无疑给学生资助工作的认定加大了难度。“精准扶贫”思想则要求,首先要进行精准认定,要从“一看生活用品,二生活作风,三看家庭成员结构,四看家庭劳动力强不强”,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精准了解学生真实的家庭情况,在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时做到精准、客观、公正,才能真正做到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坚持分类施策,因人施策。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实施资助政策时都存在“大水漫灌”的“粗放式扶贫”现象,缺乏“精准扶贫”思想中分类施策、因人施策的工作理念,不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分配。民办高校资助工作是我国教育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能够在现实意义上缩小不同学生群体在接受高等教育上的资源差异,推动教育公平,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公平。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开展独具特色的项目帮扶、职业技能帮扶、就业帮扶等,让资助工作实现“精准滴灌”,切实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细化扶贫资助工作考核机制。“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是“精准扶贫”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完善的考核制度是确保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有力保障。民办高校在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同时,还要及时听取受资助学生的反馈意见,资助措施能否满足学生需求,加强和健全学校考核及学生监督机制,对资助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使资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充分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

创新资助育人模式。“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6]。要想从根本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贫困,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就需要对受助学生加强思想引领和文化教育,激发他们脱贫信心,通过创新资助模式,提升他们走出贫困的方法和技能,提升他们脱贫的能力。因此,民办高校资助工作需要注重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资本,在育人模式上加强创新,实施“志智双扶”,帮助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做到真脱贫。

三、民办高校资助工作目前出现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精确,缺乏精准的认定机制

精准认定是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过程中存在认定标准模糊的问题,尚未建立统一科学的认定标准[7]。首先我国幅员辽阔,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民办高校普遍采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标准作为评判依据,缺乏统一标准。其次,随着国家诚信体系的不断构建,目前很多高校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开具相关材料时,审核把控不严,有些地方由于人情关系,甚至未经考察直接盖章,导致学校难以核实。再次,学校主要通过学生自主申请-班级评议小组审核评议-辅导员审核-学院审核-学校审核等程序进行认定工作,辅导员或资助工作者缺乏对申请学生的实际调查走访,无法精确识别学生实际的家庭经济情况。

(二)管理不精确,缺乏动态管理机制

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资助金发放后,普遍缺乏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及后期家庭经济条件变化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特别是部分省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业上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没有及时进行指导,资助管理体制不健全。第一,受资助学生群体情况的复杂性导致资助工作量庞大,而一般学院多由辅导员来兼职,没有足够精力与贫困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跟踪交流,无法做到专员专事,同时也缺乏专业、系统的资助培训。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信息量较大,目前还没有较好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管理,主要依靠学生每年认定时的自主更新,缺乏监管,很难达到精准化管理。

(三)资助内容重物帮扶,轻精神扶志

首先,目前民办高校资助工作多重物质帮扶,而对学生学业、心理、社交等方面欠缺指导[8]。其次,学校资助工作者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扶志指导较少,没有通过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价值观教育,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学生的朋辈育人职能发挥较少,学生之间缺少交流,缺乏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帮助、自我实现的综合项目平台[9]。再次,资助育人的主要是通过诚信、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开展,育人工作仅停留在活动组织层面,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帮助学生激发他们自强自立、勇于摆脱贫困的信心。特别是缺乏对贫困学生就业技能的培训指导,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发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深刻改变。

四、“精准扶贫”思想对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一)精准认定资助对象建立

“精准扶贫”思想要求民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家庭经济情况出发,精准认定帮扶对象。在进行贫困生认定时,不仅要看相关证明材料,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实际走访调研,较远地区不方便走访的也要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谈心交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观察,一看生活用品,二看生活作风(包括个人收入及消费情况),三看家庭成员结构,四看家庭劳动力强不强(家庭成员中是否有残疾人、无法劳动者),同时听取班级同学的意见,多维度收集学生信息,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助理他们健康成长。

(二)精准实施资助政策

当前,我国发布的资助相关政策及意见均未明确规定详细的贫困生认定及评选办法,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在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因人施策,有效施策,根据学生不同需求,合理设置资助项目。不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经济资助,还要挖掘学生发展性需求,通过资助项目的设立,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与校外企业、单位联系,设立学生资助工作的校外培训基地,定向将经济困难学生向企业输送,给经济困难学生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

(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对于在校受资助学生,要将学生家庭经济信息、学生思想动态、身心健康、工作学习等情况进行及时更新。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去向和职业发展的跟踪反馈,逐步建立起资助工作的大数据平台,为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支撑,为资助育人的有效调整提供依据。

(四)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

“精准扶贫”思想对资助工作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民办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多由辅导员担任,但对于资助工作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学校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修等方式,提高资助工作者的职业能力,提高资助队伍的稳定性,构建一支长效的、专业化资助管理团队。二是,目前关于受资助学生情况的具体记录方式还处于比较传统的阶段,亟须构建一个多维度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工作学习情况、日常表现情况、就业发展情况进行录入,利用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为资助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三,组建一批兼职资助队伍,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资助项目辅导,依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提供多种不同的帮助。

(五)提高育人手段,深化精神扶贫

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助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感恩诚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业管理、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育人工作融入帮扶中去,让资助与育人同向同行,最终实现学生从受助到自主再到助他的积极转变。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