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小古文,探寻语文素养提升新路径

2022-03-16徐霞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古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徐霞

【摘要】小古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小古文“读”的训练,让学生在熟读中疏通文字,在精读中理解文意,在品读中锤炼思维,用多样的形式探索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新路径。

【关键词】小古文 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古诗文教学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该如何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反复吟诵、熟读深思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熟读文言,多样形式读成诵

文言文特殊的语言表达是学生理解文意、培养阅读兴趣的“拦路虎”,让学生读通、读准文言文,是小古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师在课堂上要采取多样的形式,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对停顿,读出节奏”,落实教学目标。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看道邊李树多子折枝”一句,“折”是多音字。如果学生拿捏不准,教师不妨带着他们结合插图辨析字音。插图中,树枝上挂满了成熟的李子,累累果实压弯了树枝,由此不难理解,这里的“折”意为“弯曲、压弯”,应读“zhé”。插图是对文章的注释和补充,是帮助学生自学小古文的有力辅助。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可让学生自主诵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句中画出停顿,读出小古文“字断音连”的韵味来。

在读出节奏感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句子大意,对字音的高低、长短进行调节,尝试进行唱读,学生如临其境,就能读出韵味、读出意味。

以读助识,以读促悟,以多样的形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开了学生认识小古文的新天地。

二、精读深思,多元勾连理文意

1.多样方法解文意

在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中,中年级的学生要能基本掌握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文中插图、观察字形等学习方法。学习新课时,教师应当引导他们将以上方法进行综合运用,进行学法上的点拨与总结。例如:

师:哪位同学能猜一猜 “诸儿竞走取之”这句话中的“诸”和“竞”是什么意思呀?说说你的理由。

生1:“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诸”可以组词“诸位”,我猜“诸”应该就是“一些”的意思。“竞”可以组词“竞赛”,这里的“竞”应该是“比着、争着”的意思。

师:没错,组词是一种快速理解小古文意思的方法,还便于我们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呢!

生2:我想“诸儿竞走取之”中的“走”应该是“跑”的意思。我是从“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字猜想的。

师:是的,联系学习过的古诗也是理解小古文大意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联系古诗,也可以借鉴成语,比如“奔走相告”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

通过生生讨论、师生交流,学生熟练地运用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

2.复述文本讲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在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中,学生要“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反复诵读是“复述课文”的前提,学生只有在读懂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梳理故事情节,抓重点、补留白,有层次地将故事讲清楚、讲生动。最后通过文、白对比,学生能够发现小古文言简意丰的特点,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的凝练、简洁。

3.个性阅读展想象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抓住人物动作,善用对比展现画面、表现人物性格。学生在顺利复述的基础上,可以再加上自己想象的人物神态与语言,让故事更加有趣、生动。“几个孩子看到路边垂挂下来的李子果实饱满、色泽鲜艳,个个都想着赶紧冲上前去大饱口福。有的已经垂涎三尺,有的正跳起来够树上的果实,还有的居然找来了木棍和布口袋,正准备大干一场。而一旁的王戎却一动不动,显得格格不入。”书中的寥寥几笔,在学生的想象中已然变成了小小的剧本,如果再演一演,在言语中揣摩角色心理,在演绎中透露人物性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

三、品读人物,课外迁移重思维

1.多层朗读,将思维引向文本更深处

学生在熟读深思中品鉴《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沉着冷静的人,当别的孩子一窝蜂去摘取果子时,他却有“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独特见解。学生通过自主品悟,发现了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在反复诵读中读懂了王戎,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向王戎学习,争做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在反复诵读中,学生的情感被熏陶了,领悟也提升了。

2.迁移运用,在举一反三中尝试创编

在品读小古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拓展性练笔,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模仿、迁移中进行体会,在触类旁通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更加简洁、精练、形象。另外,小古文的语言常常“言已尽而意无穷”,在结尾时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发挥想象,依托文本,尝试进行续编。

3.广泛拓展,将思维向文本外辐射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王戎是聪慧少年的典型,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其他一些聪慧少年的故事,比如:回顾三年级学过的小古文《司马光》,拓展阅读小古文《称象》、《许衡七岁讲良知》……用群文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熟读、精读、品读,是学生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也是发展个体语言、发展个性思维、丰富个体体验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读书体会,不断探索、不断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孙雨亭.以“标”导之 以“趣”贯之——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板块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9(28):78-79.

[2]蒋桂红.指向儿童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古文教学策略探寻[J].教学研究,2020(04):10-1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医药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3183501908264

猜你喜欢

小古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小古文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