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育的后现代分析

2022-03-15张启专

读与写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类信息技术教育

张启专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 云南 芒市 678400)

甲骨文(教),意为长者手把手教孩子学习知识,孩子头上的爻既表示知识,也表示通过教导,孩子获得智慧。(育)意为女人生养,会意字。《说文解字》对其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1]“育,养子使作善也。”[2]正如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道:“幸福只有与理性存在者的道德性精确相称、理性存在者由此配享幸福时,才构成一个世界的至善。”[3]教育是人类文明永恒的追求,自从人类族群所积累的经验智识超过客观环境控制范围,为了延续族群生存经验,把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动意识观念传递给下一代的任务就已经产生,而当人类有意无意的运用诸如语言、肢体动作直至运用身体之所及的工具来实现某种观念的传递时,客观上已经运用了教育技术。“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康德)”,“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存在即被感知(普罗泰戈拉)”,“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获得智慧和幸福是教育存在的意义。从教育到人的发展这一过程即是教育,教育客观上表现为过程。教育技术承载着人的发展。

1.人类教育与教育技术的互动历程

1.1 古典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初创阶段,教育与教育技术的互动就是如此的和谐美妙,与火的发明使人类走出茹毛饮血一样,语言、文字的创造使人类有了自我这一概念。语言、文字的出现是重要的教育技术变革,人类本能的从自然界获得食物生存,恶劣环境使得族群的出现,延续种群的生命的本能使得长者在活动中传播上一代积累的生存经验。从最初的几个表示恐惧、疼痛、饥饿的固定声音,逐步扩展到族群的信息交流符号。这种符号化的思维还创造了文字,人类文明的生存组织系统越趋复杂,由于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星星点点铺开。

这时的教育活动从应对危机的环境中产生,在追捕围猎中奔走相告,在夜幕里篝火旁总结,在族群祭祀活动中宣誓。教育显示出一种对知识的畏惧,仪式中隐含着某种天意,人类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首先发现了这一股神秘的力量。这一阶段的互动可作如下分析:

混沌神秘的生存环境与蒙昧状态的族群意识,互动产生的夹杂各种复杂仪式的神秘知识,族群中极少数个体萌发了智慧这种能动意识,运用语言、文字来实现沟通传递,能言的生存经验,不能言的生存意识和观念,这种观念在当时明显带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得出的生存经验和人类自我产生的思维意识,反观客观世界与内在心灵,他们发现,这种内在心灵与外在环境有这某种联系,一切的图腾、神话传说都产生于此。教育的技术性与观念性互动以语言、文字的创建和使用为不同文明形态构建基石。

1.2 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结构是产生相应教育技术的基础。教育与农业社会相适应。文明演进总是依赖于客观的自然地理环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爱琴海文明、南亚次大陆文明、东亚文明在大江大河流域、湛蓝色海洋岸边孕育着农业社会的辉煌。帝国组织系统日益复杂,政治统治观念逐渐系统化,笼罩在统治阶层头上的神秘光环越来越变为高贵身份的证明。复杂社会结构下,统治者需要熟练掌握帝国正常运转的精英管理者。学校随即以承担某种神圣使命而从族群社群长老中独立出来。培养帝国管理人才,传承那些流传已久的观念、共同的情感体验、诸多已知或未知的秘密,文明的独特性由此而逐渐形成,乃至于当今多元文明相互交融能有如此繁盛局面。

这些文明技艺的创造与帝国发展进步相互促进,精英不再仅从世袭贵族中产生,人才来自更广泛的社会,这得益于礼崩乐坏的天下秩序走向重建的过程。帝国创造的活力后劲十足,造纸术的发明、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产生并传播,人类社会正在改变松散懵懂的状态。自我意识成为生活体验的直接感知者,虽然他们把诸如君权神授、上帝、神秘主义、因果报应之类视为真正存在的理由。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

文明孕育于独特的环境之中,群分的社会化人类以自我互动创造自存于社会结构的世界,并通过有目的的利用“学校”场所、造纸术、印刷术等外在工具技术,达成知识观念传承,社会的有机演化发展。此时此刻的我,正是通过人类共有的自我意识回想超越于时空界限的观念并予以表达。

1.3 工业社会。在1500年前后,人类事实上进入了突破跨越发展的阶段,这比之于古代文明的“轴心时代”①④突破更加具有可触摸感,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跨越,前者使人类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后者使人类进入思想观念大解放的时代。18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系列的技术发明变革,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改良蒸汽机、火车……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沿头赶上,科学技术在更广泛的世界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空间。机器的轰鸣声从此不再停下来,人们围绕机器做着不同层次的运动,社会不再需要仰望星空的思想者,工具化的人类终于被机器利用了,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教育由此真正成为培养掌握专业技能的产业化活动。工具理性目的的科技革命进程正塑造着剥离了灵魂的异化人才。围绕机器生产的工厂制社会正在确立,城市化生活成为中心,生存的规则秩序正在以欧美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此我们看到,工业社会教育工具性的重要特征。工业化的大学,班级教学模式,制定课程大纲作为教育目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每一届学生毕业,迅即输送到各个岗位和机器融为一体,事实上成为机器的一部分。

狂飙突进的大工业时代,交通通讯技术把世界折叠成可随意触摸的魔方。物理性质的时空界限被打破。除了心灵距离,人与人之间以没有任何秘密。资本主义经济主导了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文明进程。存在必有存在的理由,工业社会的存在需要相应的思想理论给予解释,教育与教育技术变革深受时代思潮的影响,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都在为这个时代构造理解模式。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在环境的刺激与个体行为间的反应。“斯金纳箱④”[4]实验对强化教学的研究,为训练改变个体行为提供依据。认知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的过程。”[5]与强调练习与强化不同,认知主义心理学家研究重点转向个体如何通过大脑进行信息加工,建构意义。布鲁纳、奥苏泊尔、加涅和进一步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代表皮亚杰等。在科学就是真理一统天下的时代,强调知识的唯一性、确定性和可复制性是工业社会的发展基础,对教育的思考难以逃脱时代束缚。各种技术广泛运用于班级教学,教师把确定的知识通过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展现给所有学生,最后在以事先确定的达标程度予以考核结束教育。学生就像是一批批从教育工厂制成的产品投入工厂工作。人被异化、物化、工具化,社会发展终将是不平衡的。

1.4 信息社会。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标志着信息社会已然出现。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教育体系逐渐建立。本文并非讨论信息技术的教育(技术教育领域),仅就教育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化进行分析。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深刻影响了现代教育的面貌,不断颠覆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2.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征

客观世界是如何存在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解读,世界是或是由水、由沙子、由数字、由气、由阴阳构成等等。很明显21世纪世界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界。知识不再被精英垄断,教育过程体现着技术运用的深刻、广泛。

2.1 电子数字化。对客观世界的抽象理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理解性符号体系的建立,语言文字中的语法规范,概念逻辑体系的建立,政治结构中的等级秩序,文化系统中的生活理念,诸如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礼仪伦理。电磁感应理论的产生为人类认识利用电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子电荷传递信息技术应运而生,电报为复杂社会信息传递创造条件,这一过程可表示为图一:

图一 信息转换过程

信息电子化编码传递到能相互交互需要符号的逻辑数理化过程,数字数理逻辑的运用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的电子数字化。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数的钟情深深启发了后人对数字的理解与运用。

2.2 信息符号程序性。计算机技术由普通物理机器进一步发展到电脑技术,得益于数字信息程序的编写与机器融合,汇编语言,C语言等软件与物理电子机器硬件结合。代码符号源源不断转换着能感知的世界,并通过电子计算机创造多元化的信息世界。代码世界连接着人的观念世界,并产生社会分工,信息表现为逻辑上的统一与可理解,但并不是必须。因为和人类社会一致,专业化已经解构了信息的整体性,想象力、创造力成为衡量信息社会优劣的重要依据。基于教育的可操作和可复制,信息技术教育体现出信息化背景下的程序性。程序表达为一套先后规则。以数理逻辑为基础,形式多样。

2.3 网络化。电波连接着所有计算机,信息在不同时空随时参与建构。这种方式影响到教育行为的改变。教育过程跳出时空限制,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固定在冷冰冰的教材和教室里。这种信息交流进一步扩展了教育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特征可作如下演示:

图二 网络化教育情境示意图

注: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信息技术教育层级示意图,学生从不同环境获得信息,由A到B区域可以看到教师、网络、图书馆、学习社群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室、网络课堂、远程课堂、自主学习为学生个体独立处理信息并完成内化的阶段,C区域表示学生在吸收内化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视野,获得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可表示学生学习区域由教师到学校到国家再到全球的整体过程。

信息化网络结构建立起了信息技术条件下新的教育形态。学生身处多元环境中,各种信息渠道的贯通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型教师身份需要重新定位,教师对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研究要求提高,不仅教书,更要育人,教师引导能力成为重要的能力指标,运用信息技术新发明于教学,真正达到通过技器传道授业。由于学习方式的变化,深入研究学生知识结构、家庭教育、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兴趣偏好等等成为教师能否把控教育的基本条件。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为学生发展提供强大支持,不容乐观的是,学生心智认知的不成熟影响了鉴别判断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信息源,检索搜寻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对教师的要求有了质的提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需要传递一种科学的认知方法,注重的是思维过程的培养。

2.4 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已经使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智能化、自动化已逐渐接近人的思维。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智能化表现得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软件编程在设计教育活动方面日趋复杂多元。逐渐取代传统教育低效无用的方法,大大扩展了教育的边界。以信息技术平台为中心的互动学习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智能化而得到优化。云教育时代正在创建。个性化、多元化、多对一的学习辅助模式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5 虚拟化。由于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人类能够通过计算机编程与网络智能化构造出不同的思维世界,虚拟化正是人类思维世界的投影,现代教育的过程性思维[6]与虚拟化的环境相互促进②。虚拟化超越了传统教育的情境创设,教育主体不需要在同一时空,甚至可以不存在,在网络化的学习平台上构建共享式学习交流群。虚拟化空间背后有科学的程序设计、云计算等技术支撑,是最大限度的融合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的学习空间。

2.6 有机多元性。信息技术无论如何智能先进都必然要通过个体学习者体验获得做出评价,学生个体并非能充分按照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育目的。因为个体千差万别,任何预设的学习环境都有人和物的局限性。用固定的结果不可能有效检测个体学习成效,学生在与自身外在环境的互动中表现出系统的有机性。为了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让个体感受到像植物根须吸收营养的动力一样,自我激励,茁壮成长。有机性意味着整个教育过程是充满生命力的,有理性的指引,精神的鼓励,心灵的和谐,甚至是善意的谎言。多元评价理论应该成为信息技术教育条件下的监控手段。

2.7 全球全息即时性。当今世界全球化是不可回避的存在,全球视角已经深入到研究领域的任一层面。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在时空范围上取得突破,更在于本身信息技术教育结构具有了全球全息化特征。教育活动思维的边界创造性的实现了全球统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群,社群到国家,能够以即时互动的形态参与教育活动。信息社会全球体系成为人类不得不接受的生活形态。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试图弄清楚教育的真实图景,哲学、心理、文化等诸多视角解读着对教育的把握与理解。正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样,教育是永无止境的话题。通过梳理,从技术演进的视角回溯教育与技术的互动过程,分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人类教育可能的方向,社会总是历史的存在着,又在现实的关照下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也许过程才是存在的本质,研究教育就是理解过程。只有人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才具有意义和价值,由此创生“新人文精神”。

3.“新人文精神”的产生

3.1 后现代困境下的出路。现代化的魅力在于给人类一个发展即可幸福的目标和模式。西方世界在资本主义大旗下,经过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文化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文化冲锋,构建起以自由、民主、理性、科学为圭臬的世界观。标榜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了对世界的霸权。历史在不断进步,人类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世界,科学理性就是人类认识和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近代以来人类“创造”的现代文明世界。

尽管人类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但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于20世纪上半期,随之而来的冷战,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无力解释自由、民主、平等价值为何专享于资产阶级,人类文明中的良知、道德、审美消失无踪,万能的上帝在最需要拯救的时候依然没有出现,“上帝死了”,“人也死了”。一股以反思现代文明合理性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兴起,反传统、反理性、解构、多元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席卷而来。很多学者认为,后现代并不能称为一种思潮,因为本身内部并不统一,其次也没有明确的旨趣追求,在破坏现代文明根基上用力甚大,而鲜有建树。本文认为,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的背景中可以发掘出信息技术教育视角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前瞻性指导意义。信息时代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价值。

3.2 信息时代的生态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带来教育领域改革的热闹过场,知识就是力量,以科学知识为重心的教育主导当代中国教育多年,弊端显而易见,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由此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然而,反观这宗教育观念下培养的“人才”,知识多了,技能丰富了,人文素养缺失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迟迟不能落实。学生成了一个个“容器”,教师不断往里“灌输”,学生会考试了,工具性价值显现,人文性缺失。教师方法手段多样,知识总量不断增加,教书本而不会育人,重器略道。信息时代越来越需要新的教育理念支撑,“生态教育”③理念可在缺失的人文精神领域重新拾起教育的热情。徐湘荷在生态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指出“生态教育强调系统的平衡,倾向于人文视野”[7]信息技术教育塑造了“新人文精神”。

3.3 “新人文精神”特征。

3.3.1 命运共同体的关怀。信息是信息社会的存在。信息在越发智能先进的技术工具中进行传播转换并连接到人本身。各种符号化的信息以可以被理解的语法规则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石里克在他的哲学宣言《哲学的转变》中把《逻辑哲学》时期的维特根斯坦看做是实现“语言的转向”这个决定性转变的“第一人”。”[8]不论现代哲学理念如何解读,信息已然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信息社会把全球人类紧紧的统一在一起,在这一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从技术上的全球化必然带来对信息技术教育特质的深刻理解,教育在培养具有高度认同感的命运共同体的关怀。后现代思潮在揭示文明进步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人类心中埋下了挥之不去的危机感,幸福是什么?以人为中心如何体现?千百年来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拷问和仰望中冥思。

3.3.2 普遍平等的存在意识。发展是人类现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建立的基石,也是人类继续努力的动力。21世纪的总危机在不断挑战着原有的社会体系,全球化就有逆全球化,民主自由就要极权专制,富裕与贫困,健康与疾病,原子能与核武器,基因与生化品等等。信息时代在逐渐创造能理解自我的观念体系,教育在此明确表现为普遍平等的存在意识。每个主体在信息充盈的时代逐渐趋向于外在的同一,机会的均等,知识、认知在自我可持续的发展和创造,智慧性的因素在萌发。教育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同时,本身即是一种目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再约束教育的目的,而是更加关注过程,信息的优化重建,教育的生成性将成为课堂研究的重点。

3.3.3 和谐互动的自我价值。发展的本质是人的解放,人类从自然中解放出来,产生最初的人文精神,《周易》贲卦“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9]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新人文精神”一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现代思潮在破坏性的反叛过程中整合原有碎片,构建信息时代的存在,和谐互动的自我价值应是当代教育过程中不断扩展深化的课题。

孟建伟教授在《教育与人文精神》[10]一文中指出,当代教育发展方向应该是从知识教育向人文教育转变,科学与人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更是创新型社会建立的基础。人非工具,教育是人本身的发展需要,并非目的。在越来越碎片化、计量化的科学研究范式框架下,以哲学的思辨重回问题的基点,对当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来说是必要的。

注:

①一种有个能够通过触发杠杆传递给里面老鼠食物的箱子,老鼠在多次由无意到有意识吃食物的行为强化过程。详见: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127.

②A.N.怀特海创立过程哲学,产生于20世纪现代性危机凸显的西方,并引进教育领域与实体静态教育思维相对立。强调教育是“过程”,世界处在相互关系中,自我创造着有机的整体。详见: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3.

③20世纪80—9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以包华士(C.A.Bowers)、大卫·奥尔(David W.Orr)、格瑞高瑞(Gregory A.Smith)、温德尔·拜瑞(Wendell Berry)为代表。

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的概念,以解释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3世纪在北纬30°区域的东西方同时出现人类思想观念的重大突破,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佛陀,苏格拉底等。

猜你喜欢

人类信息技术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题解教育『三问』
探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