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数学实验开启学生智慧

2022-03-14杨元元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规律建构

杨元元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数学实验深度变革教学方式,將数学知识从静态转为动态,从结果转为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思考中做数学、在做数学中思考,启思明理高度融合,师生共同经历数学思维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探索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旨在打开师生数学思维,让师生体验数学实验带来的教学思维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数学课堂智慧转型,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摘要:小学数学 数学实验 学生智慧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以数学概念、公式、计算等为主,不少师生将数学固化认知为计算学科,以致数学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数学实验是师生借助实验工具和材料,通过操作实验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将数学实验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以更直接、丰富的体验,呈现数学知识的观察、操作、思辨等过程,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因此,借助数学实验构建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系统,师生尝试利用数学实验,转变数学知识形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化结果为过程。通过实验的操作,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在数学的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提高教师素养,使数学课堂绽放思维之花。

一、借助数学实验,建构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概念是开启学生智慧的第一步,是数学教学重点。然而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往往使得师生面临一定的教学困难。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小学数学教学应充分引导学生,将实验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形式,积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吸引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将外部实验操作在潜移默化中转为内部数学思维活动,实现数学概念的具象化和内化。

数学概念源于两方面:数学理论的多次抽象;客观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反映。借助数学实验建构数学概念是一种高效教学形式,学生在数学实验操作中把握数学概念本质,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在具体的数学实验工具支撑下,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从动作表征转化为图像表征,帮助学生获得数学概念思考、操作和探究的直观经验,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引发抽象思考,循序渐进完成数学概念的初步建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本质,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在平面四边形概念教学中,整体把握平行四边形在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概念认识中的重要作用。教师设计验证型数学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概念及特征。在数学实验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框材料,并提出猜想“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学生利用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木框,对木框进行动态调整,得出验证结论:当平行四边形木框角度调整为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为长方形,且符合平行四边形特征。由此得出教师提出的猜想是成立的。对活动木框的动态调整,帮助学生理清平行四边形概念的脉络,并加强学生对不同平面图形数学概念的系统化联系。

二、借助数学实验,探索数学规律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探索数学规律的教学策略,围绕探索数学规律的教学活动,基于已有数学知识,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现象背后的本质,探寻规律,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借助数学实验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亲自参与数学实验,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引领学生直达数学本质,透过数学现象,关注过程体验,总结数学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规律具有普遍性,也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索数学规律并非简单的教学活动,需要从特殊到一般进行高度概括抽象,需要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不再是单纯的教师输出,更需要学生深度体验。在小学数学实验中,“提出数学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实验需求”的教学思路,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数学实验,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导引数学实验方向,为师生创造数学规律探索机会,将数学课堂教学推向深入。以实验证据链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利于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在反复数学实验中让数学规律植入师生头脑,沿着数学规律轨迹,深化师生探索数学规律活动,让学生探究数学规律有方向、有依托,实现师生探索数学规律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数学实验,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主动学习,享受快乐。数学实验作为一种自主、有效的建构和探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将数学问题放置在熟悉的经验或知识架构内,把握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深入探究数学问题,在实验中解决问题,掌握新知。

在数学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思考,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并思考数学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解决数学问题,顺其自然地形成“问题场”。学生置身其中,在实验操作中解决数学问题,产生主动意识,分析为什么、怎么办。围绕数学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数学实验活动,引领学生由外到内,探索小学数学的本质,经历这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循环往复,体验数学学习趣味,点燃数学思维火花。

在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实验活动——和学生比赛画圆,选出数学成绩最好和画画能力量强的两位学生,并给学生准备了伸缩绳等材料。在数学实验中,教师在黑板上固定一个点,拿着手里的线,慢慢地画出漂亮的圆。而学生们却用了很长的时间,画出“不圆的圆”。比赛结束后,班里细心的学生说出“比赛不公平”,拿着实验材料指出问题所在:学生用伸缩绳画圆,导致在画的过程中无法固定统一的长度。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圆的特征,学生进行思考后,主动提出一些问题:为什么画圆要有固定的点?圆和这个固定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用固定长度的线来画圆?不固定不同长度的线为什么画不出圆?学生能够在比赛活动中,观察出数学问题,并结合探究数学规律,解决数学问题,挖掘数学本质,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实验能为教师提供数学思维转化契机,创新教学活动组织方式,优化数学教学资源,实现数学课堂深度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支点,引导学生在数学实验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自主建构数学概念,科学探索数学规律,有力解决数学问题,达成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在数学实验中,师生在做中享受教与学,有效突破数学概念建构的思维障碍,将探索数学规律和数学教学内容有机连接,寻求数学知识与数学实验的融合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实现教学迁移,重构数学课堂教学场景,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智慧。

参考文献:

[1]翟运胜.从小学数学的视角谈数学实验的育人价值[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6):117-120.

[2]张瑜.融入数学实验 发展核心素养——从小学数学实验“种子的发芽率”说起[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5):109-110.

[3]潘修銮.指向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0(14):56-58.

[4]刘如鹤.从“教动手”到“学探究”——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价值追求及实施策略[J].名师在线,2021(5):43-44.

责任编辑:赵潇晗

3642500338241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规律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找规律
建构游戏玩不够
找图形
巧解规律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