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2022-03-11杨南龙

北方论丛 2022年2期
关键词:无产阶级自我意识主体性

[摘 要]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在大学时期追求主体的自我意识哲学,《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开始探索无产阶级主体的革命作用,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转而研究作为劳动主体的工人的异化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确立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了无产阶级主体的历史使命,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展开对资本的主体性批判,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成熟。通过研读不同时期的马克思的文本,发现可以从主体性的视角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主体性 自我意识 实践 无产阶级 资本

[作者简介]杨南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DOI编号]DOI:10.13761/j.cnki.CN23-1073/C.2022.02.003

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马克思没有系统地阐述过主体性问题,但是主体性的思想以潜在的、连续的方式存在于马克思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通过研读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文本,发现可以从主体性的视角呈现出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演变的历史逻辑。

一、主体性思想的萌发:主体的自我意识哲学

“自我意识”是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思想特质。马克思加入青年黑格尔派后,也自然追求自我意识哲学。大学时期,马克思翻阅了很多關于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确定了博士毕业论文的选题《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以此来弘扬自我意识的作用和表达对主体的意志自由的向往。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运动是由受到不可抵抗的外力和规律支配的运动造成的,原子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碰撞和排斥的现象,是因为原子运动有其必然的规律。伊壁鸠鲁则认为,原子的运动存在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下落过程中的直线运动,第二种是原子之间相互排斥运动,第三种是偏离直线的运动。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原子运动学说方面最大的差异是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运动。以往哲学家都认为,伊壁鸠鲁抄袭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只不过对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进行了一些细枝末节的修改。但是马克思不同意以往哲学家的看法,他创造性地解读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的学说,阐述了对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思考。马克思指出,“偏斜所表现的规律贯穿于整个伊壁鸠鲁哲学”[1]35,这反映了伊壁鸠鲁的哲学观及其人生观。原子“偏离”了存在的所有受限制的方式,表明了这是一个能够自我决定的自由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伊壁鸠鲁把原子从必然性和规律性中解放出来,不仅“改变了原子王国的整个内部结构”[1]38,还帮助人们重新唤起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马克思认为,哲学所指向的方向是没有最终限制的自由,伊壁鸠鲁所强调的关键正是实现自由的可能性,是打破命运必然性的束缚。因此,马克思称赞伊壁鸠鲁是打倒众神的普罗米修斯般的英雄,“反对不承认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1]12。马克思称赞伊壁鸠鲁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其中原因就在于伊壁鸠鲁表现出来的对人的自我意识的极度推崇。但是,“伊壁鸠鲁在哲学中感到满足和幸福”[1]24。马克思也清醒地意识到伊壁鸠鲁哲学存在的缺陷,即伊壁鸠鲁的自我意识是在哲学沉思中和人的自身中寻找心灵的宁静,而不是让哲学面对现实世界,同外界事物发生紧密联系。由此,马克思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1]76的观点,把主体的自我意识看成是与现实对立的进步动力,试图去构建合理解释现实世界的理论框架。不难看出,这时马克思还处在黑格尔思辨哲学的阴影下,所谓的“自我意识”哲学也没有脱离近代主体的意识哲学的框架,从而无法说明“自我意识”是怎样转变为实践的力量。

二、主体性思想的探索:无产阶级的出场

在《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经历了“物质利益”的苦恼,“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2]588。按照黑格尔的国家哲学,国家是实现自由和伦理观念的主体,国家应该遵循自由和理性的原则,但现实中普鲁士国家的官僚制度及其管理工作带来的混乱现象与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马克思发现,在私人的物质利益面前,法律的尊严被无情践踏,国家沦为私人利益谋利的手段。国家的这种内在矛盾让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国家哲学产生了动摇,推动他去寻求现实国家和黑格尔倡导的国家精神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之道,不得不重新研究黑格尔的法哲学,这为马克思以后清算黑格尔的国家哲学观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认真研究了黑格尔关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两者的关系问题,形成了无产阶级作为革命主体的思想,提出了“人的解放”的问题。在黑格尔看来,近代的市民社会是由原子式的孤立个人组成的,总是处于分裂和冲突状态中,是“个人私利的战场”[3]309,是“私人利益跟特殊公共事务冲突的舞台”[3]309,要想扬弃这样的市民社会,只有从市民社会上升到政治国家才能结束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分裂,实现绝对精神在更高层面的统一。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国家神秘化了,所谓“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观点实质上是颠倒因果关系的做法。黑格尔把“现实的主体”即家庭和市民社会变成了观念的“非现实”因素,“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正像天国对尘世的关系一样,也是唯灵论的”[4]173。马克思重新颠倒了黑格尔关于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它们才是真正活动着的了;而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4]10。因此,马克思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结论。

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问题的解决让马克思转向投入市民社会中去寻找“物质利益”问题的根源,也为马克思思考人的自由与解放找到了方向。可以说,“对黑格尔政治哲学的批判,合乎逻辑地延伸马克思对民主政治的思考,以及寻求改变现状并能够承担起普遍性这一解放任务的现实主体的思考”[5]135。当时德国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治解放,但在马克思看来,政治解放是不彻底的,没有让人克服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心理,没有将人从不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政治解放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归结为利己的、独立的个体,另一方面把人归结为公民,归结为法人”[4]189。政治解放没有结束人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分离状态,只是市民社会中一小部分人的解放,是资产阶级的自我解放,不是普遍的解放。这时国家还没有废除出身、等级、文化程度和职业的差别,“相反,只有以这些差别为前提,它才存在,只有同自己的这些要素处于对立的状态,它才感到自己是政治国家,才会实现自己的普遍性”[4]172。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市民社会的局限性,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马克思以德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为例,分析了德国未来的解放道路问题,首次提出了实现“人的解放”的主体力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认为,“这个阶级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的头脑和社会的心脏。”[4]211这个阶级指无产阶级。只有在市民社会中形成一个以无产阶级作为革命主体时,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也就是说,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4]213。无产阶级的强大武器就是哲学,“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4]214。总之,马克思在对市民社会进行批判的过程中,确证了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主体力量,从而在政治思想上初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三、主体性思想的转折:劳动主体的异化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深入地剖析市民社会,更加确信人的自由和解放问题应该到市民社会中去寻找。马克思吸收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劳动理论、黑格尔的异化逻辑以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创造性形成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并从“异化劳动”的视角来批判和解释市民社会。日本学者山之内靖说,这时期的马克思“从将市民社会作为丧失了主体精神的非人性的异化世界来把握的否定观点中摆脱出来,出现了通过在异化的原点来发现劳动主体性来重新把握市民社会所包含的能动性作为异化的原动力的新观点的萌芽”[6]210。

马克思观察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对立现象,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得工人阶级的劳动出现异化。工人是劳动的主体,产品是由工人的生产劳动创造出来的,但是产品并不归于工人所有,而是被资本家占有,最终工人沦为机器和资本的奴隶,资本家也出现了异化,“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4]349。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个特点。首先是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生产创造出来的商品越多,他就越陷入贫穷,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4]268其次是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行为相异化。劳动对于个人的主体来说,不再是“需要的满足”,而是变成了“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4]273。工人在劳动过程中,不是从劳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而是在不断否定自身,贬低自己的价值。再次是劳动者同人类本质相异化。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覺的活动,异化劳动使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4]274。人被降低到动物的层面,人的主体性在不断丧失。最后是人同人相异化。“人同自己劳动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4]274异化劳动使人成为统治人的力量,不仅工人本身没有获得自由,资本家也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让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给人的主体性本质造成的变化。人作为主体,由生产创造者降为工具和手段,这体现了劳动主体在近代市民社会中的异化现实。虽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主要研究劳动的否定方面和消极影响,但是为马克思后续研究中把异化劳动问题的解决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联系起来提供了方向,是马克思确立人的主体性思想中重要的一环。

四、主体性思想的确立:实践主体与“现实的个人”

众所周知,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摆脱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影响,完成了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彻底清算,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重要概念,并把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实践作为“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这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从而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自由和解放的思想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实践概念,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科学的实践概念,实践被提升为哲学的首要原则,因此确立了人在对象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马克思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499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表现为客体和主体、受动和能动的对立,而实践是人的活动,是从主体理解的活动,是对人自身主体力量的确证。马克思指出,要认识到现在所形成的世界并非完全是纯粹客观的,它受人类实践活动的影响,是人的主体力量的对象化呈现。人通过实践活动把主体的内在主观意愿现实化和具象化,让作为客体的世界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人呈现出意义和价值。因此,马克思说,必须要从主体的能动方面或能动的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施密特认为,“马克思以实践概念为中介,既恢复了唯心主义的生产因素,也恢复了外在存在不依赖于意识的因素,这时候世界的构成问题,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采取了唯物主义的形式而得到复活。因此,马克思以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又以唯物主义的方法批判了唯心主义。”[8]119马克思通过实践这个中介,深刻揭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完成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认为,实践活动的全部基础和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7]519“现实的个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即“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519。这是马克思和黑格尔以及青年黑格尔派之间的区别所在。“现实的个人”还要具有社会属性,单个的、孤立的状态不是人的本质,人也不是离群索居的个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01,是不同个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共同生活状态下的具有社会属性的存在物。这是马克思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指认,也让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区别开来。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现实的个人”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想了解“现实的个人”及其宗教、意识的状况和起源,就必须对人类历史进行深入考察,从历史的视角去理解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认为,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世世代代的人类的历史活动创造出来的结果,我们享受了前人的创造的历史成果,我们的生产活动也将为后人创造新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反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完全脱离的观点,也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脱离现实的思辨哲学。“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没有从历史的前提出发,因此称他们为没有前提的德国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尝试从最基本的历史前提开始对人类历史进行认识。这一部分的内容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是他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他们的历史观即新历史观也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9]70-71广松涉认为,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视角转向处于历史诸关系中的人,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来重构理论时,也就是说以生产关系为基轴结构性的进行重新规定时超越了近代世界观的主客体二元对立模式,才真正创立了唯物史观[10]76。简言之,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历史时,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真正确立,也为后来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五、主体性思想的深化: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在马克思看来,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那么无产阶级也可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最终达到人的自由和解放。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论述了无产阶级作为革命的主体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过程,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追求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指出,随着近代大工业的蓬勃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逐渐形成,无产阶级开始了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起初无产阶级对资本家的工厂机器进行破坏,斗争也处于自发的相对分散状态。随着无产阶级人数的迅速增加,越来越具备团体的力量,斗争的形式也不断走向成熟,无产阶级逐步从一个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从各地分裂分散的斗争状态演变为自觉的大范围的联合斗争。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经常性爆发,更多的工人变成赤贫者,工人的贫困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连最低的生活保障也没法维持。可以说,工人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比历史上任何一个被统治阶级所受到的剥削和压迫还要严重。无产阶级在看清了眼前的现实状况后,发现“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2]42。也就说,无产阶级要实现自身的自由和解放,就要废除私有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改变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的方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同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必须要建立属于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即共产党。共产党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中流砥柱,“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2]44,始终代表着整个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马克思主要从共产党的性质来论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2]45那么要如何消灭私有制呢?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首要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控制国家机器,实行普遍民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无产阶级在争取自由和解放的过程中,既要懂得争取世界各地处于进步状态的各个党派的力量,又要时刻注意保持无产阶级自身的独立性。无产阶级要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消灭私有制,带领人类进入真正自由平等的共产主义社会。正如马克思所憧憬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53。

六、主体性思想的成熟:资本的主体性批判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通过对商品、货币和资本的详细剖析,揭示出资本统治和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存在形式,即资本的“主体性存在”。马克思从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细胞形式的商品入手,抽丝剥茧地逐层分析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生性矛盾,得出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即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马克思进一步把工人的劳动区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商品补偿资本家的预付成本,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残酷剥削工人,从而实现了资本早期的原始积累。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是一种独立于劳动并同劳动相对立的存在,“是劳动既作为主体又作为客体的结合”[11]121,工人“建立起来的共同劳动或结合劳动……既表现为他人的客体性(他人的财产),也表现为他人的主体性(资本的主体性)”[11]121。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资本的主体性”概念。可以看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变换了主体叙述的视角,从有形的具体主体转向分析无形的抽象主体,体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拓展深化。

在馬克思看来,资本的主体性本质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资本家和工人都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地位。“资本家只是作为人格化的资本执行职能,资本表现为人,而工人只是作为人格化的劳动执行职能,这种劳动对于工人是一种痛苦,是一种消耗。”[11]469资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概念,而且是“主体化”的资本,资本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资本”,实现资本增殖是资本家的根本目的。因此,资本就要不停地创造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12]269。资本通过支配和控制活劳动,无限度榨取工人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工人及其自身的劳动都变成了资本增殖的工具和手段。马克思愤慨地指出:“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的一切增长……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也就是只会使支配劳动的权力更加增大;只会使资本的生产力增长。”[13]267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一切都被资本化了,资本作为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获得了对“活劳动”的统治权,从而资本的统治就是“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换而言之,我们现在正受“抽象”的统治,而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把人从“抽象”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使劳动回归人自身本性,使“资本的主体性”回归人的“主体性”。

馬克思对资本的主体性批判,实质上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让人处于一种不自由、被强制的困境中,而要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就必须要摆脱资本的“抽象”统治,终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与前面马克思的无产阶级主体的革命思想形成了呼应。

纵观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大学时期追求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哲学;《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转向研究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发现了无产阶级主体的革命力量;《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创造性提出了“异化劳动”的观点,分析了近代市民社会中劳动主体的异化现实及根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现实的个人”的概念,并把实践作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存在方式;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作为革命主体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过程和追求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历史使命;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强烈批判了资本的主体性特质,提出了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理念。虽然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研究的主体性角度不一样,但是研究的主题和方向始终没有变,追求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想贯穿了马克思革命战斗的一生。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聂锦芳.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日]山之内靖.受苦者的目光:早期马克思的复兴[M].彭曦,汪丽影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德]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欧力同,吴仲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10][日]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于 冰]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Evolution of Marx's Subjectivity Ideology

YANG Nan-long

Abstract:The issue of subjectivity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rxs ideology.Marx pursued the philosophy of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in his university years, and began to explore the revolutionary effect of the proletarian subject in the period of Rheinische Zeitung and German-French Almanac.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Manuscripts of 1844, he turned to the alienation of the worker, which as the subject of labor. In the Outline on Feuerbach and the German Ideology, he established the idea of considering “realistic individual” as the subject of practice,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described 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the proletarian subject, in the Capital and his Manuscripts launched the subjective criticism of capital, marking the maturity of Marx's subjectivity ideology.Through reading Marx's texts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find that Marx's historical logic of pursuing human freedom and mind emancipation can be presen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bjectivity.

Key words:Subjectivity The Self-Conscious Practice Proletariat Capital

猜你喜欢

无产阶级自我意识主体性
马克思贫困化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浅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
读列宁的《论我国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