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高压氧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的影响分析

2022-03-08李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高压氧功能障碍血清

李艺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南阳 473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其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脂质沉着、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钙化、管腔堵塞等引起的心肌缺血[1-2]。冠心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影响该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肥胖和遗传因素等[3]。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4]。现阶段冠状动脉搭桥术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有效手段,其可以为缺血的心肌组织重建血液通道,改善患者血氧供给,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5-6]。但由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手术时间较长,术中麻醉会引起诸多中枢神经并发症,其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记忆减退、执行功能受损、注意力降低、并伴有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并且为社会和家庭增加了负担[7-8]。相关研究表明,高压氧处理可以对缺血-再灌注过程起到保护作用,减少该过程中造成的心肌损伤,脑损伤情况[9-10]。但高压氧处理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如何,仍缺乏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着力于探究术前高压氧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12 月期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收的80 例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1)纳入标准:①依据《2019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管理指南》,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11];②经术前检查,需要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者;③年龄在18 岁以上,75 岁以下者;④身体耐受,可以接受手术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2)排除标准:①既往精神疾病史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术前认知功能障碍者;④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管意外者;⑤再次手术或合并瓣膜手术者。对照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37~69(53.01±8.1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5 例、大专以下25 例。观察组男24 例、女16 例;年龄39~70(54.51±7.90)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2 例、大专以下2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2、方法

(1)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①常见合并症治疗,如给予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治疗,将血压、血糖、血脂调整到比较正常范围之内;②进行呼吸锻炼和戒烟准备;③进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消除紧张情绪,保持充足睡眠;④合理营养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高蛋白质食物消除负氮平衡,为术中、术后的恢复做准备;⑤药物调整,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以保护心功能,维护好水、电解质平衡。(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5 d 开始进行高压氧处理:患者进入高压氧舱(NG220/650A,宁波高压氧仓总厂)后,封闭舱门,开始缓慢升压,待氧仓压力稳定至0.25 MPa后,给患者佩戴面罩吸入100%纯氧,持续吸入30 min 后,摘下面罩休息5 min,再次带面罩吸入纯氧30 min,然后再休息5 min,并缓慢调节氧仓压力至0.15 MPa,患者再次吸入纯氧30 min;1 次/d,持续5 d。

3、观察指标

(1)血清Tau 蛋白、磷酸化Tau 蛋白(pTau)及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水平测定: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 周,分别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晨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两组Tau、pTau、Aβ1-42 水平。Tau 试剂盒购于上海市瑞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Tau 试剂盒购于上海科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β1-42试剂盒购于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2)认知功能评估[12]: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该量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计算、语言、命名、延迟回忆、抽象思维以及定向力,量表总分为30 分,分数越低,说明认知功能越差,低于22 分为认知功能障碍。(3)不良反应: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心力衰竭、排尿困难、中耳气压伤、胸痛等。

4、统计学方法

导入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au、pTau、Aβ1-42、MoCA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Tau、pTau、Aβ1-42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血清Tau、pTau均降低,Aβ1-42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血清Tau、pTau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β1-42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比较(ng/L,± s)

表1 两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清Tau、pTau、Aβ1-42水平比较(ng/L,± 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处理措施;pTau 为磷酸化Tau 蛋白,Aβ1-42为β-淀粉样蛋白1-42;a为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0 40 Tau术前60.21±10.34 60.79±10.28 0.252 0.802术后1周51.16±7.69a 42.13±6.45a 5.690<0.001 pTau术前44.21±6.18 43.89±5.70 0.241 0.810术后1周38.78±5.49a 31.03±4.26a 7.054<0.001 Aβ1-42术前77.99±10.74 78.10±10.26 0.047 0.963术后1周89.25±11.46a 118.19±13.58a 10.300<0.001

2、两组MoCA总分及各项目得分情况比较

术后,观察组MoCA 总分高于对照组,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注意与计算、语言、命名、延迟回忆、抽象思维、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MoCA总分及各项目得分情况比较(分,± s)

表2 两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MoCA总分及各项目得分情况比较(分,± s)

注: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处理措施;MoCA为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40 40 MoCA总分22.91±3.96 26.98±3.10 4.776<0.001视空间与执行能力3.48±0.56 4.04±0.78 3.688<0.001注意与计算4.56±1.09 5.31±1.25 2.860 0.005语言2.57±0.22 2.94±0.26 6.870<0.001命名2.81±0.27 3.09±0.31 4.308<0.001延迟回忆2.75±0.41 3.03±0.54 2.611 0.011抽象思维1.56±0.34 2.18±0.57 5.908<0.001定向力5.18±1.02 6.39±1.33 4.567<0.001

3、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8,P=0.032)。

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12.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不良反应比较[例(%)]

讨 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后使冠状动脉狭窄或微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心脏的局部表现[13-1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改善,传染病等传统疾病的发生比重不断下降,但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率逐年上升。冠心病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常不易被察觉,当冠状动脉管径狭窄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心绞痛、突发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等,增加了死亡的风险[15]。临床主要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正向救治的效果,挽救大部分人的生命。但由于手术治疗时间较长,风险较大,术后极易造成一系列神经功能系统疾病,从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据相关研究表明,认知功能障碍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后常见的神经功能疾病之一,目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16]。大量研究结果表明,Tau、pTau 以及Aβ1-42 等颅脑损伤标记物可能参与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17]。但尚缺乏大量研究证实。高压氧处理是在高压环境下给予患者高浓度氧的一种治疗手段,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多种脏器及颅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已广泛应用于脑瘤术后脑水肿、重型颅脑损伤等疾病治疗[18-19]。但关于高压氧处理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鲜有报道。故本研究着力探究了高压氧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血清Tau、pTau 及Aβ1-42 蛋白水平的影响,并观察其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效果。

Tau蛋白是在神经系统广泛表达的微管蛋白,其可通过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来维持其各自神经功能,Tau蛋白的磷酸化是维持正常神经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Aβ1-42是与认知功能下降相关的神经毒性物质,其神经毒性作用可使Aβ 1-42由可溶性变为不溶性,聚集沉积在细胞外,刺激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产生炎性因子,加重脑部炎症反应,因此血清Tau、pTau 水平的异常升高和Aβ1-42 水平的异常下降是脑部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信号。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血清Tau、pTau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β1-42 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高压氧可以改善患者脑部神经损伤。分析其原因,高压氧处理可以提高组织血氧供给,改善闭塞或栓塞血管远端组织的缺氧状态,促进毛细血管开放和功能恢复,从而减轻组织水肿。另外,在高压氧条件下机体组织的氧供应充足,可以促进机体代谢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减轻脑部神经受损。进一步研究表明,观察组MoCA 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高压氧处理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原因可能归咎于高压氧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血氧浓度,对脑部神经功能发挥了保护作用。另外,高压氧处理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表明其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术前高压氧处理能有效抑制术后血清Tau、pTau 水平的异常升高和Aβ1-42 水平的异常下降,从而有效缓解术后认知功能损伤,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高压氧功能障碍血清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幽门螺菌感染胃炎患者血清miR-155表达与IL-6表达的相关性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ED治疗不能光靠补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清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有效防治轻度认知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