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寻根之旅

2022-03-07李剑叶

中国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文化设计理念火炬

李剑叶

摘要:火炬传递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中的重要仪式。其传递着代表和平与希望的火种,而火炬作为这个仪式中最重要的“礼器”,除了展现奥运精神外,还需体现主办国的文化精神、国家形象和城市风貌等。笔者团队在此认知基础上展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的设计工作,并一步步突破思维限度,确立“飞扬”火炬以及火炬相关物品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关键词:“飞扬”火炬 中国文化 设计理念

一、追寻“意象之美”:“飞扬”火炬的设计历程

2020年5月,笔者所在的团队参与竞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设计项目,共提报了五件作品——“瓷火之美”“冰雪律动”“岁寒三友”“银装飞天”“傲雪升节”。其中,“瓷火之美”经专家团和组委会评审入围了前十名,获得晋级资格。

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火炬设计都受到专家和民众的高度关注,设计的创意、概念、形式和细节会被反复解读和讨论。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第一轮竞标之前便从火炬传递的仪式到象征意义、从民族到文化、从形式到功能,做了大量火炬设计研究,也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发布的视觉景观系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然而在设计哲学和方法论上却没有做过多的讨论。因此,在第一轮的设计中,设计师基本上使用的是直觉式的设计方法,其所能抓住的表达点(立意)有局限。例如,提到中国式设计,人们通常会非常迅速地联想到水墨山水、明式家具、故宫红墙等视觉语言。直觉式设计基本上就是在代表性视觉符号中寻找表达的元素。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祥云”火炬就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纸卷轴和云纹等设计元素,既是中国文化符号化表达的典范,也是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次高度概括的视觉符号呈现,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开放对话、积极交流的姿态。笔者在与设计小组成员对符号化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之后,产生了一些疑问:该如何将中国文化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和中国人骨子里观照天地自然的审美经验更好地展现给世界?换言之,在2008年“祥云”火炬的设计基础上,如今的奥运火炬在设计方法上要有什么样的突破和进步?这样的疑问促使我们不断找寻火炬设计的新思路。

在寻找设计思路的过程中,我们想到了“意象之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很多有关“意象之美”的讨论。例如,唐代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其描述为“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老子《道德经》中说“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中国书法讲究分间布白、计白当黑,以留白来营造意境和灵动之美。中国传统戏曲舞台的抽象布景会留给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也是营造意象之美的方式。经过一场文化寻根之旅,我们发现中国传统美学观普遍认为艺术的内在意蕴真实存在,但很难被视听感官直接挖掘和用有形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需要审美接受主体用心去感受。这给我们的设计团队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于是我们将“瓷火之美”中间的陶瓷芯设计部分隐去。雖然陶瓷是一种能够使人联想到中国的材料符号,但这种联想过于具体。隐去陶瓷芯的设计,让火炬产生了一个负空间,整体造型变得自由飘逸。而这个突破也推动了火炬燃烧方式的改变——火焰必须在内外飘带的缝隙中燃烧,并沿着飘带边缘形成盘旋升腾的火势。凑巧的是,此次冬奥火炬的设计要求之一是使用清洁环保能源,力求实现绿色奥运。氢气燃烧后可化为水,是零排放的清洁环保能源,燃烧前需以气体的形式高压存储,然后通过减压阀减压输出至燃烧管道。我们设计的火炬恰巧可以完美地满足氢气的储存和燃烧方式,让科技和设计得以完美结合。

通过系统的文化梳理,我们确定了设计意义的三个层次:立意、形意、技意,分别从文化含义、形式符号和技术呈现三个方面层层框定设计定义。之后,设计团队集中精力设计火炬的外观,以寻求最合适且最合理的表达方式。由于我们是一个以工业设计师为主的团队,设计风格普遍倾向极简主义。长期以来的造型习惯,很快使我们滑入了极简主义的“陷阱”,以螺旋向上的造型“撞脸”了中关村“生命”雕塑,同时设计方案整体显得太过机械、理性,无法准确表达最初的立意。由此可见,过于追求极简主义、机械化和理性化易导致千篇一律,这也是现代设计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议题。

火炬外形设计过程中的“形不达意”一度使团队陷入了困境。但好在在笔者和相关专家、小组成员的不断讨论中,团队逐渐突破固化的思维壁垒,意识到火炬的造型要更自由、奔放、有生命力,要摆脱固化的机械和理性主义思想。这样的思考很快便打开了笔者的思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遵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之道,并且善于向自然学习,而让火炬的外形如植物一般浑然天成,充盈着生命力和向上的力量,就是我们想要的设计效果。自此,经过多番打磨、锤炼,“飞扬”火炬的外形设计有了相对令人满意的方案。

如植物一般浑然天成的火炬外形体现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而这一理念也是中国向世界传达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因此,从“飞扬”火炬的外形设计中体现出的理念对当下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飞扬”火炬有机生长且具有内在力量感的外形设计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解读:笔走龙蛇的线条有书法气韵,和北京冬奥标志“冬”系出同源;红色线条随火炬转动而上下贯通,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也代表着永恒的火种,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与力量;火炬自下而上,从寓意吉祥的祥云纹样逐渐过度到剪纸样式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既是设计上的巧妙创新,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会愿景。

二、系出同源:“飞扬”火炬相关物品的设计历程

火炬设计的范畴包括火种灯、火种盆、火炬钥匙等相关物品,而这些火炬相关物品在整个火种传递仪式中也有颇重的分量。

火种灯需要在各个传递城市之间穿梭,需要在火炬接力过程中保障火种不熄灭。火种灯如何“恰如其分”地展示火种、保护火种,如何更好地配合接力仪式和展现主办国的文化底蕴、精神风貌,也为设计团队带来不小的设计挑战。在设计火种灯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火种灯和火炬的主次关系,以避免喧宾夺主,然后我们从中国传统灯具中寻找设计灵感,并最终在“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上找到了创意灵感。长信宫灯出自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宫廷,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我们取其基本范式,通过设计、调整灯罩、底座的比例,使其既符合火种灯的内部结构需要,又展现出现代的审美比例。火种灯罩、底座比例优雅,富有古典风范,便于手持携带。雪花飘落于玻璃表面,象征着冬奥会,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在火种灯顶部,如同凝固的熊熊火焰,象征着奋勇拼搏的奥运精神。

火炬接力火种盆以“承天载物”为设计理念,创意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青铜礼器——尊。其造型风格与火炬、火种灯系出同源,和谐一致。火种盆采用了尊的曲线造型,基座沉稳、势若座钟,象征着“地载万物”;顶部舒展开阔,迎接着神圣而纯洁的奥林匹克圣火。火种盆外壁的祥云纹由下而上化为雪花,象征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与2022年冬奥会的精神传承;红色丝带飘逸飞舞,环绕向上,象征着开放自信、联结世界的愿望,与火炬设计和谐统一;红银交映的色彩象征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激情的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火炬及其相关物品在设计上有很好的体系化表达,有一脉相承的设计语言和结构范式,也有不断重现的标志性细节和材质纹理。更为可贵的是,这套设计很好地融合了整个冬奥形象景观设计体系,与会徽、服装、场地景观等设计元素互相辉映。

三、小结

火炬是一个民族当下精神气韵的具象表达,也是跟世界的一次设计对话。针对“飞扬”火炬,有媒体人这样说:“她更柔美,更柔和,更自然,更舒展,更自信。2008年的火炬將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集于一身,让世界认识雍容、不断发展的中国。而今天的火炬,我们看到丝带飘扬,它代表的是一个更自信,更现代,更进步的中国。2008年的火炬代表当年的中国,这就是当今的中国。”如果说“祥云”火炬的设计回顾和发扬了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是一次文化符号设计的大成,那么今天的冬奥火炬设计则面向未来,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滋养下提出了新的观念,是对中国文化精妙含蓄且深思熟虑的设计表达。笔者认为,当中国设计在全球步入更加未知的境遇之际,应该从哲学和方法论层面向世界做更多的阐述和输出。

猜你喜欢

中国文化设计理念火炬
传递火炬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看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
《小火炬》“我是插画王”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