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

2022-03-07张美荣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蓝光照射间歇新生儿黄疸

张美荣

摘  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對照组患儿进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进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采用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间歇;持续;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4-0035-03

新生儿黄疸主要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血清胆红素指标升高,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黏膜组织黄染。依据患儿病因,可将新生儿黄疸划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黄疸无需针对性治疗,症状即可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则会对患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利影响,需及时对症治疗[1]。蓝光照射是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主要方案,其主要优势为操作简单、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间歇与持续性治疗为蓝光照射的主要方案,关于二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尚存争议,本研究汇总评估菏泽牡丹人民医院儿科患儿的各项资料,分析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的相关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菏泽牡丹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中,男25例,女15例;日龄8~28 d,平均日龄(18.53±2.71)d;早产儿17例,足月儿23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日龄7~29 d,平均日龄(18.66±2.78)d;早产儿15例,足月儿25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②符合蓝光照射治疗指征;③家长同意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肝炎等因素引发黄疸者;②合并严重感染及其他无法配合研究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基础性对症治疗方案,静脉注射VC注射液(生产企业: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937),剂量为100 mg/d,分2次完成注射。指导患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生产企业: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口服,10 mL/次,2次/d。

维生素B2(生产企业: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621),口服0.8 mg/d。如患儿合并ABO溶血贫血,需实施输血及抗感染治疗。两组患儿均行蓝光照射治疗,采用蓝光照射治疗仪(生产企业:湖北仁旭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B-400)辅助治疗,治疗期间采用黑色棉尿布保护患儿会阴部,采用黑色眼罩保护患儿眼部,将患儿置入光疗箱内部实施蓝光照射治疗。

对照组患儿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12~16 h后暂停8~12 h。研究组患儿行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持续照射3~5 h后暂停2~4 h,全部依据照射及暂停时间行循环治疗干预,两组患儿总治疗时间均为4 d。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后4 d测定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

评估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治愈: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指标恢复正常;有效:黄染部分消退,血清胆红素指标降低;其他评估结果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后皮疹、腹泻、发热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皮疹+腹泻+发热)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指标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为(288.94±42.23)μmol/L,对照组患儿血清胆红素为(288.75±42.19)μmol/L,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0,P=0.984)。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为(154.48±21.75)μmol/L,

对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为(154.29±23.08)μmol/L,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7,P=0.969)。

2.2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出现皮疹及腹泻各1例,发热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儿出现皮疹3例,腹泻4例,发热及脱水各2例,食欲减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000,P=0.025)。

3  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也称为新生儿黄疸,主要指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机体组织及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继而导致巩膜及皮肤黏膜黄染。新生儿受年龄等因素影响,血脑屏障尚处于发育初期,相关功能不完善,如病理性黄疸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导致患儿智力及听力发育异常,为此,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方案[3]。

蓝光照射治疗的基本原理为蓝光可被胆红素分子特异性吸收,其中450~460 nm波长的蓝光吸收效果最佳。通过蓝光照射可诱导人体内间接胆红素发生改变,使其内部成分中脂溶性ⅨaZ转变为ⅨaE的水溶性异构体。ⅨaE能够通过肾脏随胆汁进入肠道内部,也可通过肾脏经尿液代谢,使患儿体内血清胆红素含量显著降低,进而促进皮肤组织黄染等症状消退[4]。

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均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模式,黄疸患儿机体对光疗的反应可随光疗强度的提升显著增强,如光疗反应强度进入稳定水平后,增加蓝光照射治疗时间及整体强度无法促进光疗反应增强,且蓝光光线照射时间过长可导致患儿体内修复状态的染色体损伤,进而引发皮疹、腹泻及发热等多种不良反应。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采用间歇性治疗方案与持续性治疗方案均有显著临床疗效,间歇治疗方案可缩短单次光照时间,降低照射总体强度,有助于降低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治疗安全性。

统计汇总本研究中的數据资料,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这与齐文芹[5]研究结论一致,提示间歇或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案。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安全性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综上分析可知,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间歇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均有显著疗效,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新然.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及苯巴比妥片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早期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特别健康,2021,17(1):108.

[2]李明明,陈小华,李锋.蓝光照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特别健康,2021,17(13):24-25.

[3]刘彦娥.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应用蓝光照射联合早期抚触的临床效果研究[J].母婴世界,2020,16(15):91.

[4]杨庆.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J].系统医学,2020,5(17):105-107.

[5]齐文芹.蓝光照射结合抚治疗新生儿黄疸对黄疸指数、有效睡眠时间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7):1200-1201.

猜你喜欢

蓝光照射间歇新生儿黄疸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出现窦性停搏1例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