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泥”有约,开启创意探索旅程

2022-03-05王倩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作游戏幼儿

王倩

超轻黏土是除橡皮泥、陶泥之外的一种新的手工材料,它有环保、无毒、色彩丰富、易成型、易保存的特性。在日常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对超轻黏土的强烈兴趣。与“泥”有约,遨游轻泥世界,能使幼儿的艺术表现、科学探索、语言表达等能力得到发展。

(一)共探储存方式

轩轩从小盒子里取出轻泥想做花朵,但发现轻泥变硬不能用了,他询问了其他小朋友,大家也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于是幼儿对轻泥的储存方式展开了探讨,并到材料库中、活动室中寻找不同的储存工具进行尝试。他们找到了包括纸盒、塑料盒、铁盒、翻盖的盒子、旋盖的盒子、掀盖的盒子等容器,将轻泥分别放到自己找到的储存容器中,然后将储存器放在窗台上、柜子里、桌子上进行观察,并用便笺纸进行了相关记录。怎么记录呢?幼儿通过讨论最终决定用高楼的方式进行表征,楼越高说明轻泥越硬。幼儿经过探索发现,旋盖比翻盖、掀盖的密封性能更好,内有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较好,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比放在柜子里更容易干,盒子里的轻泥越少越容易干。幼儿通过自己的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探索出了轻泥的有效储存方式。

(二)共探摆放方式

活动中轻泥都是放在买来时的塑封袋中,幼儿可以在桌面上展开小型创作,也可以在地面上开展大型创作活动。大型作品创作区的幼儿因为需要大量轻泥,所以需要多次取泥,而桌面区的幼儿需要同时打开多个不同的袋子,不够方便怎么办呢?幼儿开始尝试将轻泥进行大、小盒分装。大盒装可以放在大型作品区等需要大量使用轻泥的地方,小盒装可以在桌面游戏时使用,微小型的作品创作幼儿采用了小型分类密封盒进行储存,既方便又直观。同时幼儿还将轻泥按照不同的颜色分类摆放在柜子中便于取放。通过该活动,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分类能力等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相较于其他手工材料,轻泥具有高弹力、重量轻和无毒无味等优势。它质地柔软、不粘手、可塑性强,而且色彩十分鲜艳丰富,能够供幼儿随意调配出自己喜欢的色彩,能够自然风干,并且风干后不会出现裂纹。这些特点都很适合幼儿展开自由创意制作。结合轻泥的特性,幼儿开展了各种特色活动,通过搓、碾、压、揉、戳、切、粘、切、印、擀、拉等,发展了小肌肉动作。

(一)粘一粘

晨间游戏时,萱萱不小心将白色和绿色的轻泥粘到了一起。她发现颜色混到了一起,于是扯了扯、揉了揉,白色变多绿色变少了,再揉了几下绿色又变少了。她又取了一些蓝色轻泥和在一起粘了粘,说:“这样像地球。”萱萱沉浸在粘的游戏中,不断调整并发现泥的变化。小伙伴们看着有趣极了,也纷纷加入了她的游戏,进行“地球”创作,并大胆想象绿色的是草地,白的是云,蓝的是水,咖啡色是土地。追随幼儿的脚步,教师顺势在科学区提供了各色轻泥和记录单让幼儿发现轻泥粘黏、变色的秘密并进行记录。幼儿利用轻泥能够互相粘黏混合的特性,从无目的的自主混色游戏到有目的的主题混色创作再到混色科学探索,从而关注轻泥色系和明度等变化。同时,幼儿在探究中还发现轻泥可以与瓦片、石头、木片、贝壳、纸张、树枝等几乎任何材料进行粘贴,于是开展了更为多元的轻泥创作。

(二)拉一拉

豆豆在取轻泥的时候发现:“好长呀,拉都拉不断。”轻泥特有的延展性决定了它可以通过拉扯变形成不同的造型。幼儿由此展开了讨论:“开始拉的时候粗粗的,后来就变细了。”“像蚕宝宝吐的丝。”“有点黏黏的,有的时候会粘在手上。”“你越拉它就越长,拉不断。”“拉一下要这样扯一下才会断开。”瑞瑞一边说一边演示。拉的动作引发了幼儿深度的探索,他们发现用不同的方式拉会让轻泥发生不同的变化,幼儿总结了取轻泥的有效方法并把经验分享给同伴。与拉相关的有趣活动应运而生:拉一拉,通过想象创意,一盘盘形象美味的拉面就完成了;拉一拉、卷一卷,变出了娃娃卷卷的头发;拉出长长的海浪,拉出电线、绳子等。拉一拉真是创意无限大。

(三)碾一碾、压一压

同样利用轻泥的延展性,幼儿探索、发现了碾压的乐趣。在创意活动中,圆圆取了一大团轻泥,用手一边压一边向前推,发现泥变得又薄又长,他用四个手指向前推压,发现轻泥上留下了几个手指痕迹,他又用一个手指一边向外画圈一边碾压,惊讶地说道:“这个好像蜗牛身上的花纹。”当幼儿发现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碾压,如用手掌压住轻泥向前推压、利用手指压住向前推压等,轻泥就会发生不同的状态变化时,如同圆圆一样对轻泥的多种探索便会不断发生,于是有了抽象的大海、草地、山坡、沙滩……

(四)挖一挖

利用轻泥质地柔软可塑性强的特点,幼儿对大块轻泥进行了“挖”的操作。他们探索使用不同的工具开展“挖”的游戏,如树枝、棒冰杆、小榔头、木片等,并对挖好的作品进行想象与创意制作,完成了洞洞房子、大嘴巴的人、隧道、小蚂蚁的家、大锅等作品。月月说:“越是细小的东西挖出的洞洞越小。”毛毛说:“洞洞很小很小的话一会儿就不见了。”聪聪说:“洞洞挖得太大旁边的泥就会塌下来。”小昕说:“轻泥会粘在棒冰杆上拿不下来。”“棒冰杆上涂点水,挖的时候就不粘了。”“用纸棒挖的时候特别粘。”针对如何挖,幼儿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不仅制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还将作品与其他区域活动产生联动,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的多元发展。

(一)数学

幼儿通过轻泥作品的再利用,将小盆花作品放到益智区进行分类、统计活动。比如感知发现花朵的数量和基本特征,能根据大小、颜色、形状、花瓣数量等进行分类统计。

(二)艺术

幼儿通过作品的展示布置提高了空间布局能力。利用作品展开欣赏和评价,活动中,幼儿关注作品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关注作品的构图与表现形式,分享创作经验,从而提升了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社会

角色游戏时幼儿将作品区变成了商店,客人结伴去挑选自己喜欢的商品,于是轻泥作品成为了幼儿友好交往的媒介。

(四)语言

幼儿利用创意作品开展了故事创编活动,能够根据作品内容大胆创编有趣的故事。如:一家人去海边度假,妈妈穿了漂亮的红色裙子躺在海边,宝宝对树底下的爸爸说:“快看树上有苹果,苹果爸爸被海浪冲走了,苹果妈妈边保护宝宝边救爸爸。”生动有趣的故事创编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使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连贯性和完整性都得到了发展。

有效的环境创设能够支持、促进幼儿的发展,成为幼儿创作的有力支架,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幼儿。为此,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了独特有效的创作环境。

(一)游戏形式的创设环境

幼儿利用轻泥开展各种点、线、面的游戏,然后生成游戏参考图布置到环境中。以点为例,幼儿关注到了不同形态的点,有大点、小点、方点、圆点等,便将点进行不同的排列組合并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如点点驼背背、点点排队、点点转圈、点点爬高山、点点钻山洞等。以童趣、游戏的方式创设隐性环境,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为后续创作打下了基础。

(二)多层次的欣赏展示区环境

在主题创作“花”的时候,教师在欣赏区呈现了名画、花朵照片、花朵绘画作品等,引导幼儿从多层面展开欣赏,同时在欣赏区的旁边布置展示区,呈现幼儿作品、亲子合作作品等,营造良好的隐性环境,促使幼儿可以从同伴的作品中吸收创作经验,助推幼儿的深入创作。

与“泥”有约,幼儿在与轻泥的多元互动中,走进了轻泥的世界,踏上了创意探索之路,获得了艺术、语言、科学、数学、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丰富、有趣的旅程吧!

猜你喜欢

创作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Jazz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幼儿画刊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