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随手动 妙“剪”生花

2022-03-05贾丽敏王云霞张俊琴

山西教育·幼教 2022年2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对折折纸

贾丽敏 王云霞 张俊琴

楼道文化长廊是幼儿每天的必经之路,最近,越来越多的幼儿被楼道里陈列的教师的剪纸作品所吸引。“这些剪纸作品可真好看!”“你们看,那是一只熊猫。”“老师,我也想试一试……”于是,幼儿带着好奇和兴趣开始了他们的剪纸之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才能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为了更好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领域教育教学的应用,我们决定围绕幼儿感兴趣的“剪纸”开展课程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从了解、欣赏、折纸、画稿、剪纸、创意、展示等七个维度由浅入深走进剪纸文化,了解剪纸的由来和历史发展,感知不同折纸方法所剪出的不同作品并尝试自己进行创作。

了解——剪纸的发展由来

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我们组织幼儿走进了灵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展馆讲解员用幼儿能听得懂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他们讲解剪纸的起源、发展以及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欣赏——美丽的剪纸作品

我们邀请灵石县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剪纸协会会员刘计军走进幼儿园,现场为幼儿和教师表演剪纸,使大家能够近距离感受剪纸艺术的神奇与魅力,欣赏剪纸作品的创意与精妙。此外,我们还通过楼道文化长廊、PPT展示等方式,引导幼儿欣赏、了解不同类型的剪纸作品。

折纸——剪纸的多种折法

教师引导幼儿从学习“对折剪纸法”开始,了解纸的对折与剪纸图案的关系,探索对称均衡的造型特点。随着幼儿的逐渐掌握与熟练,教师又引导他们学习三角形折剪法、四角形折剪法、五角形折剪法、六角形折剪法以及团花剪法。

画稿——探索剪纸画法

为了帮助幼儿掌握画剪纸图案的技巧,教师先引导幼儿了解并找到“中心点”,在中心点两边的直线上画上花纹。以“入口、出口”“进去、出来”等简单清晰的语言帮助幼儿熟悉画法,以三角形、月牙形、水滴形、心形等简单的图案引导幼儿尝试并感受剪纸的乐趣。

剪纸——学习剪纸方法

幼儿根据自己所画的图案进行剪纸,了解到所画的线条就是小剪刀走过的路程。幼儿在剪的过程中发现,简单的花纹方便操作,容易剪下,而复雜的花纹、脱离边线的花纹则很难剪下,甚至无从下手。结果自己的剪纸作品要么花纹太少,要么坑坑洼洼,若是折纸错误或者画的方向错误还会导致花纹断开。幼儿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不仅发现沿着“中心点”两边画上“进去、出来”的花纹是非常方便剪下的,还逐步感受到了剪纸的粗浅原理。如,对折后可以剪出对称图案,连续折剪法中边线要有连接的地方,四折法便于剪出方形花纹,六折法则容易剪出团花图案等。在剪纸的过程中,幼儿从尝试错误到逐渐掌握,最终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创意——创作剪纸作品

当幼儿掌握了折、画、剪的基本步骤后,教师鼓励幼儿进行独立创作,并在区域当中投放充足多样的材料、工具供幼儿使用,引导幼儿可以通过同伴交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展示——剪纸作品展览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探索与努力,幼儿基本都能够独立进行剪纸活动,有些幼儿甚至能剪出十分精妙的剪纸作品。欣赏之余,教师与幼儿一起将他们的剪纸作品布置在班级中、走廊里进行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把剪刀,剪出中华古韵今风。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幼儿从不了解剪纸到走进剪纸,从不会剪纸到能够进行创意剪纸……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积极主动、共同进步,始终保持着对传统手工、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热爱!

(责任编辑:牛丽真)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对折折纸
好玩的纸
剪纸作品欣赏:晨练
剪纸作品赏析
众志成城抗疫情·剪纸作品
指尖陀螺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折纸鹦鹉
折纸
折纸图形
折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