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脾虚痰热证临床观察

2022-03-04姜迎欢戴燕玲刘本华赵凤林杨德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泻心汤苯磺酸脾虚

姜迎欢,戴燕玲,刘本华,赵凤林,杨德钱

(1.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级本硕连读生,湖南 长沙 410208;2.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重庆 垫江 408300)

颈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共同发病机制有脂质浸润、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学说,两者常常互为因果,相互交织。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早期即开始出现颈动脉硬化且斑块的发生率为52.3%,而多发斑块占其88.8%。若早期不加以控制,后期常常会形成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1]。本研究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脾虚痰热证具有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心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合颈动脉硬化脾虚痰热证患者,采用Doll’s临床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5.34±8.22岁;病程(3.67±1.80)年;高血压I级32例,II级8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6.34±8.91)岁;病程(3.62±1.57)年;高血压I级29例,II级1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2]中颈动脉硬化诊断且为轻度狭窄及以下,及《内科学》原发性高血压I、II级(低、中危)诊断标准;②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符合脾虚痰热证证中医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

观察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康仁堂颗粒剂)。药用法半夏10g,黄连6g,干姜6g,黄芩10g,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0g,陈皮10g,瓜蒌皮15g,炙甘草6g。每日1剂,共2袋,早晚各1袋,每周共5剂,餐后0.5h开水冲服。

两组均服药12周,期间均嘱低盐低脂饮食、每周至少3次中等强度锻炼。

3 观察指标

中医主症由无到重分别计分0、2、4、6分,次症由无到重分别计分0、1、2、3分,统计总分,计算疗效指数[3],疗效指数大于等于70%为显效,疗效指数30%~69%为有效,疗效指数小于30%为无效。

记录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LDL-C、TC、TG、IL-6、hs-CRP。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9.56±4.31 13.88±6.04*观察组 40 20.1 ±4.84 11.03±3.35*t/W -0.536 1416.0 P 0.593 0.049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 (mm,±s)

表3 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 (m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1.38±0.22 1.29±0.23*观察组 40 1.39±0.20 1.31±0.22*W 1603.5 1566.0 P 0.872 0.6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TG TC LDL-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57±0.79 1.52±0.52* 5.52±0.94 4.56±0.88* 3.12±0.46 2.31±0.25*观察组 2.33±1.01 1.14±0.49* 5.59±0.79 4.00±0.99* 3.20±0.45 1.99±0.23*t/z 1.164 3.415 -0.354 -2.507 -0.722 5.93 P 0.248 0.001 0.724 0.012 0.47 0.000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hs-CRP(mg/L) IL-6(p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40±1.10 2.59±0.78* 9.11±1.66 6.94±1.47*观察组 4.76±0.79 2.11±0.73* 9.21±1.66 6.20±1.44*t/z -1.681 -2.724 -0.262 2.273 P 0.097 0.006 0.794 0.026

两组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三大常规、肝肾功均未见明显异常,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肌肉酸痛甚至溶解、胃肠道严重不适等不良反应。

6 讨 论

颈动脉硬化属中医“眩晕”、“中风”、“厥证”范畴。也有医家根据其形成机制认为其归属“痰浊”、“血瘀”,或者根据其病发部位将其归属“脉痹”、“人迎脉积 ”[4]范畴。病机为正气亏虚、气血失调,致痰、浊、瘀、湿、毒阻碍血脉。治疗当补益正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清热泄浊、通脉疏络等。

重庆气候湿热、饮食辛辣油腻特点,饮食内伤脾胃生湿成痰,外合湿浊之气,内外合邪而多成脾虚痰湿质。痰湿积久入血化浊,郁久生热,或炎热气候贪凉喜冷郁热于内,痰热不化必碍血酿毒,成积成痈。脾生痰湿,积久入脉化浊四布,循经流于多气多血之胃经人迎处,更易化热化火酿脓成痈。总成脾虚痰热、气血失和病机。治当以和法调中健脾、清热化痰,故予以半夏泻心汤与小陷胸汤合方去大枣,加白术、茯苓、陈皮治疗。方中半夏为君药,少佐干姜,“半夏……辛则开结,平则降逆……所以结与逆者,由其有停痰留饮,乘阳微以为患,半夏体滑性燥,足以廓清之也”,“干姜,气味辛温,体质坚结,为温中土之专药”,故以半夏散痰结、降饮逆,少佐干姜以复脾阳使痰邪不可干。黄芩、黄连、瓜蒌为臣药,“黄连,主热气...调胃,厚肠...黄芩为之使”,“黄芩,主诸热……疗痰热,胃中热……消谷,利小肠”,芩连并用,泄热除湿,调节肠胃;“栝楼实之长,在导痰下行……然能导之使行,不能逐之使去”,故以瓜蒌皮和芩连相伍,导痰携热从肠中而去,使邪有出路。参、草、术、苓、陈皮为佐药,茯苓渗湿健脾,守而不走,白术渗湿助运,走而不守,补而不滞,健脾祛痰。陈皮助半夏加强燥湿化痰,气顺痰消。全方共奏温中健脾、导痰清热、开降气机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半夏泻心汤具有改善血糖血脂紊乱、上调抗炎因子水平、调节IL-6等作用[5],还有显著调节肠道菌群作用[6];陈皮与半夏配伍可能通过PI3K和p-Akt通路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7]。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颈动脉硬化脾虚痰热证可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具有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作用,对于延缓动脉硬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泻心汤苯磺酸脾虚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浓硫酸磺化苯酚合成对羟基苯磺酸工艺研究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缬沙坦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高血压治疗中及对舒张压的影响分析
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对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半夏泻心汤干预“菌-炎-癌”致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