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创设

2022-03-03郭婷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大班幼儿幼儿教育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自主性游戏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充分保护了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文章通过反思优化前的自主性游戏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自主性游戏的创设过程,并以班本自主性游戏“彩虹医院”的创设为例,从游戏主题的选择到游戏内容的不断衍生,以及幼儿自主性的表现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主性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01-0040-03

引  言

《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大班幼儿的自主性体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育环境的支撑,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开展好自主性游戏是增强幼儿自信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开展自主性游戏现存的问题

(一)自主性游戏“不自主”——游戏中教师预设的痕迹过多

为了达到环境优美、游戏常规“井然有序”的目的,部分教师不敢放手让幼儿设计游戏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没有真正地尊重幼儿的喜好,往往是自己预设好游戏内容;在材料的提供上,过多地提供了成品材料或教师自制的游戏材料;在环境的创设中,没有给幼儿预留创设空间……众多因素让自主性游戏未能充分体现自主,在教师束手束脚的同时,也限制了大班幼儿对自主性游戏的开发与创造。

(二)自主性游戏“太自主”——游戏的支持不够,游戏情节的延续性欠缺

部分教师在引导幼儿创建好自主性游戏区域,确定好自主性游戏内容后,把开展游戏的任务完全交给了幼儿,不再参与。貌似充分自主游戏的背景下,幼儿周而复始地摆弄着游戏区仅有的一些玩具,出现了对规则懈怠、对内容感到枯燥无趣的情况。久而久之,教师进入游戏区看到的往往是满地乱扔的玩具和奔跑打闹的幼儿。

没有教师的观察与引导,没有丰富材料的提供与支撑,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已演变成放任。在自律能力相对薄弱的影响下,游戏情节无法延续,幼儿在自主预设的游戏中的热情也逐渐降低,进而班级自主性游戏出现“虎头蛇尾”的现象。

综上所述,自主性游戏的主体是幼儿,游戏内容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设置的。但是,受幼儿年龄和能力的限制,自主性游戏必须有外界条件来支撑。它离不开教师的观察与适时指导,也离不开游戏材料的提供与支持。在谨记这些要求后,笔者积极对大班的自主性游戏进行了开发与创设,并将过程进行了梳理和记录。

二、大班自主性游戏优化——以自主性游戏“彩虹医院”创设为例

(一)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求同存异,确定自主性游戏主题与游戏框架

《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1]。自主性游戏的开发要从幼儿的兴趣点和实际情况出发,在创设游戏前,教师应引导幼儿对本班级的游戏内容现状进行回顾。教师要通过个别幼儿访谈、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方式发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在已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与幼儿共同商讨游戏的规则与玩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适时指导,给予游戏延续的支撑,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以“彩虹医院”创设为例,本班在中班年龄段并未开设“医院”游戏,但对于“医院”这个主题,幼儿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的。通过从定期体检到突发受伤、生病等过程中与医院的接触,幼儿对医院医生、护士的角色是有所了解的。新学期,班级的位置进行了更换调整。由于园部整体的设置调整,教室的走廊顶头空出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可以用来给班级增设一个游戏项目。在设置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客观地了解幼儿的游戏兴趣点,设置了调查问卷,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引导家长在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幼儿日常游戏的兴趣点。调查问卷共发放37张,收回37张,其中有18名幼儿选择了医生、护士的游戏,有10名幼儿选择了买卖商品(超市、奶茶店、蛋糕店、汽车店)的游戏,有5名幼儿选择了警察游戏,还有4名幼儿选择了玩成品玩具(乐高、串项链、轻黏土)等。

在回收调查问卷后,教师将结果进行了统计梳理,并告知幼儿结果。教师引导幼儿从班级实际出发,将统计结果与班级现状相结合。幼儿通过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决定在空区处创建一个以“医院”为主题的游戏空间。

确立好游戏主题后,教师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从医院的名字、准备开什么医院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教师引导幼儿进行了积极的讨论。最终,幼儿通过投票给小“医院”命名为“彩虹医院”。

(二)自主性游戏环境边玩边创设,材料边玩边积累,有“缺陷的”环境和材料能引发幼儿的深入探究

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的,幼儿与周围环境尤其是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是幼儿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彩虹医院”刚成立,环境和材料都有着很大的“缺陷”。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边玩边创造。经过幼儿一系列的改造,“彩虹医院”游戏变得越来越丰富有趣了。

1.自主性游戏环境边玩边创、从无到有的过程,记录了幼儿在自主性游戲中成长的轨迹

《指南》中指出,要引导幼儿体会标识、文字符号的用途。“彩虹医院”的名字是班级幼儿通过投票的方式得来。幼儿为医院的标牌设计了很多标志,每位幼儿都积极参与到设计中。但是,大的游戏标志只能选择一个,到底选哪个?这又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于是,教师抛出问题:游戏标牌有什么作用?幼儿通过积极讨论,选择了一幅上方有加号、下方有白云的彩虹作品作为游戏的标牌——“医院”的特有标志。

教师在“彩虹医院” 附近提供了许多板子,告知幼儿板子是提供给“医院”用的。在两年的游戏经验中,幼儿大概知道了板子的用途。“医院”还未正式提供诊疗服务时,幼儿画了好多幅自己想象中的医院的作品,并把它们挂在板子上。在“医院”提供诊疗服务后,面对角色分工的冲突,幼儿商讨着最好的解决办法。《指南》中指出,要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在教师的观察引导下,一幅幅规则图陆续出现在“医院”里。幼儿在矛盾中能够学习交往的技巧,而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医院”游戏环境,从无到有:醒目的标志牌;医生、护士工作内容的儿童画;“医院”各科室的功能图;进入“医院”后标有注意事项(禁止抽烟、轻声说话、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等)的简笔画等。游戏环境的丰富充分记录了幼儿在游戏中成长的轨迹,展示了他们是如何形成游戏规则、丰富游戏内容的。

2.自主性游戏材料边玩边放,建立“游戏素材资源库”,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1)准备材料的过程也是游戏

在“彩虹医院”的门口,幼儿将家长帮忙收集来的纸箱摆成一排。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将收集的材料分类放在纸箱中,并在纸箱上做上他们认为可以用来区分的标记,包括纸张类、玩偶类、布类、袋子类、绳子类、瓶子类等。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过程是十分忙碌和烦琐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交流、有协调、有相互帮助,也有相互学习。在幼儿看来,准备这些游戏材料的过程也是游戏。

(2)游戏材料的使用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

大班幼儿对物的替代已经非常明显。他们常常在游戏中根据材料的某一特征进行替代。在“彩虹医院”中,幼儿在“游戏素材资源库”中选择用纸条搓成团放进瓶子中作为药丸,还将纸条作为创可贴贴在“病人”的伤口上。在缺少病人,或需要做手术之类的游戏时,他们还会从游戏素材资源库里选择动物玩偶给它们“做手术”。

在游戏过程中,游戏素材资源库的材料越来越多,幼儿使用材料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在幼儿的操作下,“彩虹医院”的游戏材料不断完善:塑料袋绑在棍子上,棍子绑在小椅子上,“吊水瓶”完成了;收集的药盒、药瓶在彩色即时贴的标注下分成了发烧药、止咳药、止泻药等;将收集来的废旧洗澡盆、沐浴露、洗发水瓶子放在一起,变成宝宝洗澡中心;将收集的种子、树皮等材料用纸打包,变成“中药”;将收集的身高测量广告画、测视力纸、体重秤放在一起,变成了体检中心。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产生,游戏材料也在不断丰富,幼儿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和发展,简单的游戏中蕴藏不简单的发展内容

1.基于幼儿的兴趣,丰富幼儿相关经验,使其在游戏情境中学习和发展

医院游戏是幼儿园游戏中常见的游戏之一。每个幼儿都有去医院的经验,但是他们的经验是浅显的,往往只停留在打针、吃药、输液上面。他们对医院这个场所是有所畏惧的,一方面很害怕自己生病进医院打针,一方面又对医生、护士的角色充满好奇。如何既能满足幼儿对医院游戏的兴趣,又能丰富医院游戏的内容呢?

(1)在每天的分享与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游戏的反馈进行经验推广。比如,针对“医院的听诊器只有两个,可是有四位医生。”“医院都有哪些医生?他们都主要负责看什么病呢?怎么看呢?”这些问题,教师可以播放相关课件,重点介绍医生的不同工作内容。

(2)每周积累一点点。结合幼儿兴趣点,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与身体健康相关的活动,可以让幼儿每周了解一个主题。例如,第一周了解了口腔医生的工作内容,第二周观察了拔罐的場景等。

2.顺应游戏情节的发展,给予及时的观察与帮助,让简单的游戏中蕴藏不简单的发展内容

“彩虹医院”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游戏。在创设的过程中,这个“医院”开始只有一个“门诊”和一个“药房”。游戏中不断出现新的游戏情节:腿摔骨折了,怎么包扎?牙齿痛,应该怎么看?妈妈怀孕了,要看肚子里的宝宝等。这些新的情节又会引发出诸多新的问题。对于在游戏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要引导幼儿及时捕捉到,并帮助幼儿梳理问题,启发他们对游戏新的思考。在他们的游戏停滞不前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与帮助。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幼儿通过反复尝试体验到成功;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提高创造性使用材料的能力;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让简单的游戏蕴藏不简单的发展内容。

(四)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的支持策略

1.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指南》中指出,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投放到游戏区中的材料,教师大多会预设一定的教育目标。教师发现幼儿的游戏并没有按照预设的目标开展时,不应轻易干预和盲目打断,而应在一旁耐心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思考和判断,反思投放的材料为何会引发幼儿不同的游戏行为,从而考虑是否介入及如何介入等。在耐心观察的基础上,教师要保护他们的探究愿望和好奇心,给予幼儿适时的引导,帮助获得新经验。这种心理上的支持能够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做游戏的旁观者、支持者,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指南》中指出,要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是角色分工问题,有的是材料不足的问题,有的是游戏中的规则问题等。当这些问题发生时,教师要将问题抛给幼儿,在引导幼儿积极讨论解决方法的同时,做好游戏的旁观者、支持者。

当幼儿对药品有兴趣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通过集体研讨丰富幼儿的经验。部分幼儿对中西药的区别产生兴趣,教师为这部分幼儿提供调查表,让家长协助幼儿了解中西药,并将其融入“彩虹医院”游戏中。

结  语

我们走在研究幼儿游戏的道路上,要想走得远、看得远,还需要不断学习、研究,也要学会细心观察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内心世界,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游戏世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郭婷(1983.12-),女,江苏南京人,任教于南京市江宁区瑞艺路幼儿园,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大班幼儿幼儿教育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例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的多元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