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脑肠轴”探讨腹针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2-03-02张彩云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腹针奈哌轻中度

张彩云

(福建省漳浦县中医院,漳浦,363200)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率逐年提高,AD属于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1]。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目前AD患病人数位居全世界前列,预估至2050年我国AD患病人数将突破2 800万,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2]。根据AD的发病机制,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是目前治疗AD的主要途径,其中多奈哌齐成为治疗AD的一线用药,但是由于长期服用多奈哌齐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甚至有导致QT间期延长的报道,影响了用药依从性[3]。由此探寻有效、安全的其他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而实现治疗各类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以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被广泛应用于周身疾病的治疗,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脑肠轴在神经疾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4-6]。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双向通路,因此刺激肠道神经系统以实现改善认知成为可能,基于此本研究以腹针为干预手段,选取70例轻中度AD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水平、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及睡眠质量的改变,旨在探讨腹针对轻中度A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科学数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康复医院及漳浦县中医院收治的轻中度AD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6~87岁,平均年龄(71.29±7.38)岁;病程10个月至9年,平均病程(4.23±1.12)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1.98±7.02)岁;病程9个月至10年,平均病程(4.89±1.23)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诊断标准 所有入组患者诊断参照2018年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制定的《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有关AD的诊断标准[7]。

1.3 纳入标准 1)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10分的患者;2)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评分1~2分的患者;3)年龄60~90岁的患者;4)听力、视力及语言能力正常的患者;5)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方案知情同意,并签字证实。

1.4 排除标准 1)同时参加2个或以上临床研究项目的患者;2)已接受改善认知药物治疗者;3)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1)治疗过程中出现晕针等不适,无法继续针刺治疗者;2)自行退出者;3)依从性差,不按规定进行治疗者。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81]和银杏叶片(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20043536)治疗,盐酸多奈哌齐片服用方法:5 mg/次,1次/d,连续服用4周后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后更改为10 mg/次,1次/d。银杏叶片服用方法:1片/次,3次/d。共服药3个月。

1.6.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在此基础上加用腹针干预,穴位选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双侧天枢,双侧大横。上述穴位的定位参考2012年版薄智云主编的《腹针疗法》。嘱患者采用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用75%乙醇消毒后依照患者腹部脂肪层厚度决定进针深度,约2~5 cm,随后进行捻转,不提插。留针30 min/次,得气后每10 min行针1次,1次/d,6 d/周,连续治疗3个月。

1.7 观察指标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MoCA量表是由加拿大Nasreddine等在MMSE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编制而成,该量表涵盖注意力、执行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计算力、定向力、视结构等8个认知领域,共30分,评分低于26分视为存在认知障碍。2)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单词回忆、物品及手指命名、执行命令、画图、习惯性动作的完成、定向、单词再认测试、对测试指令的记忆、语言表达、语言理解、找词困难程度、注意力等环节对患者认知进行评定,总分7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认知障碍越严重。3)记忆与执行筛查(Memory and Executive Screening,MES)评分。该量表共100分,其中满分100分,记忆因子分50分,执行因子分50分,测评结果不受教育程度影响,共10个项目,包括即刻回忆、间隔3 min回忆,间隔5 min回忆、执行能力等,分数越高表明认知与执行力越强。4)ADL评分。采用改良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对日常生活能力水平进行测评,该量表从日常生活内容如进食、梳妆、洗漱、洗澡、如厕、穿衣、翻身、坐站转移、行走、使用轮椅、上下楼梯等方面对患者的能力进行评估,共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强。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患者睡眠质量采用PSQI进行测评,该量表从7个方面分别对患者的睡眠时间、入睡时长、安眠药服用情况、日间功能水平等维度对睡眠质量进行测评,总分21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差。6)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握力:采用电子握力测试仪器对患者的握力进行检测,嘱其采用站立位,双臂自然下垂,单手抓握握力器,每只手测试3次后取平均值。2 min步行距离:嘱患者按照日常步速进行步行,测量持续走2 min的路程距离。

2 结果

2.1 2组患者认知水平的变化 治疗后,2组患者的MoCA评分、ME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ADAS-Cog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认知水平比较分)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提高,PSQ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比较

3 讨论

认知能力受损是轻中度AD的核心症状,与正常人群相比,轻中度A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未受到明显损害,但如若不及时干预,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累及记忆、语言、执行等功能,最终严重影响正常生活[8]。多奈哌齐是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内胆碱酯酶的损耗,增加乙酰胆碱在神经元突触间隙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延缓AD的进展,大量研究从临床及动物实验途径均证实多奈哌齐是改善AD的有效药物[9-10]。本研究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多奈哌齐干预后,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MoCA、M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ADAS-Cog评分低于治疗前,由此提示,经过多奈哌齐干预后轻中度AD患者认知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一结果与国内诸多文献一致。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奈哌齐对部分轻中度AD疗效不明显,或有患者服用多奈哌齐后出现心电图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因此探寻新的、安全有效的改善轻中度AD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迫在眉睫的任务。

腹针是近20年逐渐兴起的一种针灸方式,以刺激腹部特定的穴位发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脏腑理论与经络理论是腹针形成的理论依据,创始者薄智云提出“神阙布气说”,将神阙穴作为腹部穴位的中心向四周疏布气血精气,最终实现阴阳平和的目的[11]。本研究采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合称“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均处于胃脘部,调节中焦运化,气海、关元位于下焦处,有滋下焦、充元气、益精填髓的作用,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均位于任脉上,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刺激上述穴位可实现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实现滋后天养先天的目的。双侧滑肉门、双侧外陵组成“腹四关”穴组,位于神阙之上下,是调运脾气的经典组合,可健脾益气生血,双侧天枢隶属于胃经,双侧大横隶属于脾经,共奏健脾养胃、益精填髓之功效。中医中的“肠”并非仅限于现代医学“大肠”的概念,胃、肠均包含于内,与脾密不可分,而脾主思,是大脑思维、认知的充分体现,因此刺激胃肠改善认知充分体现“脑肠轴”“脑肠相通”的作用[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加用腹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认知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进一步改善了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睡眠质量,进而改善其生命质量。有研究显示,肌肉萎缩、运动耐力差是AD患者的常见功能障碍,肌少症好发于AD患者,因肌肉萎缩导致的摔伤事件是诱发AD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改善肌营养,提高运动功能是治疗AD患者的另一艰巨任务。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握力及2 min步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加用腹针后患者肌肉力量得到提高,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可进一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基于“脑肠轴”理论的腹针可明显改善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水平,并进一步改善ADL评分及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针奈哌轻中度
1565nm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超分子水杨酸治疗面部轻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水杨酸联合果酸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有精神和行为障碍采用奥氮平联合多奈哌齐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多奈哌齐的不良反应
腹针疗法临床应用新进展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多奈哌齐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首发精神行为症状的老年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