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化应用探析

2022-03-02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学顾一乾

学苑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互联网+素养音乐

江苏省无锡市华庄中学 顾一乾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才是关键,因此如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音乐课程教学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塑造健全的人格。“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不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使音乐教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广大音乐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一、“互联网+”对教师和学生带来的优势和挑战分析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学生所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不仅可以从课堂获取喜欢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掌握各种音乐常识、了解不同种类的歌曲。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使得学生的知识拓展、成长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名师互动,以便于获取更多教学资源、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满足工作需求。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增加了教师的挑战性。

由于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利用网络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获得不同的音乐学习资源,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与其年龄阶段相符的音乐欣赏方法,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取正确有效的音乐知识,甚至会影响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对此,还需要音乐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假如教师在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的,而且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对于教师而言,如果没有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势必无法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无法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老师及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存在优势也存在挑战。首先,面对网络资源中的不同信息层次,需要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去甄别信息的正确性,消除不良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大多数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导致音乐教师对多媒体产生了教学依赖性,造成过度应用情况严重。此外,作为音乐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知识学习,掌握甄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以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使得身心发展受到影响。所以,作为音乐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甄别信息的能力,结合教学内容适度使用多媒体设备,强化教学创新意识,善于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辅导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互联网的到来,对音乐教学是有利有弊的。如何趋利避害,是每一位音乐教师的基本课题。音乐教师万万不可因为互联网的弊端而直接放弃对其的运用,也不可盲目地将其作为万能教学方式,任何教学都想往互联网上靠挂。作为音乐教师应当牢记互联网只是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让互联网成为“形式教学”。音乐教师应当充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有选择性地运用好互联网,科学教学,积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让其发挥出辅助的最大功效。

二、传统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学目标模糊。

初中生虽然年龄尚小,但是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范围。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强化性的音乐理论灌输,例如《音乐欣赏》这一教学环节,传统教学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常常以娱乐性的教学形式开展,而初中生正处在时代发展与多元文化交汇的时期,他们有着更加敏锐的感官,以及对新鲜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实施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们很难养成良好的音乐艺术习惯,这对于学生的艺术发展和审美培养而言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且一直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再加上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缺乏灵活性,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教学活动,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样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性。此外,音乐教师过于注重数量教学而非质量教学,一般只是以简单的音乐课件播放开展教学活动,没有基于多元化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导致学生对音乐教学的认知水平较低,教学效果不理想。

3.未能科学的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知,平时也会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来听,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他们会在网络上搜寻各种风格的音乐。而想要达到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但是音乐教师并没有注意观察学生的喜好,依然按照课本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关于《龙的传人》这首歌曲的学习时,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相关的视频,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意境、思想,使得教学过于形式化,学生无法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互联网+”时代对初中音乐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因此人们与网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与教学的紧密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网络化教学方式所取代。所以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音乐教学模式必须创新,需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音乐教学知识量。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并在教学中分享给学生,在实现课堂延展性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互联网的普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学习与工作,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时有效利用网络优势,发挥其辅助作用,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才能为提升音乐教学的整体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2.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便利性。

音乐学习需要不同的音乐知识作为基础,以此更加凸显音乐教学的意义。而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教学活动,下载、查询与音乐教学相关的资料,发挥其辅助优势。在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应用下,初中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了显著提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也因此越来越深,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时要把握好尺度,结合音乐思想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避免学生过于沉迷网络。此外,运用网络为音乐教学提供便利性的同时,也会丰富音乐教学内容,促进音乐教学发展。

3.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由于音乐教材中的内容及课堂时间有限,很难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选取的教学资源更加多元丰富,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学生学习途径也更为多样,不再单纯从课堂中获取。例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地引入教材指定内容外的知识,进行延伸学习,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学生也可以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喜好去网络上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素材,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音乐风格,寻求更多的学习资源,并建立起自身独有的知识体系。如有些学生喜欢周杰伦的歌曲,周杰伦的作品是流行音乐与中国风的代表,学生在了解周杰伦作品的同时也会丰富自身的知识视野,形成爱国情怀。

四、“互联网+”时代下初中音乐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与传统音乐课堂最大的不同便是“新”,处于大环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师,为了不落于时代、不脱离时代,不得不及时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相关先进教学资源对接,吸纳国内外更多的新思想、新思维,并将其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关于如何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音乐教师还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多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结合新的科技方法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师生间的互动性,实现理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教学的创新。另外,教师与学生分别是教与学的双方,两者的互动沟通是促进教学提质的关键,那么,音乐教师在调整或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时,可以多多听取学生予以的教学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所想所爱来选择更加利于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2.利用视频短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互联网+”背景下,更多的教学技术被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如微课、慕课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详细设计音乐教学的某一节知识,并制作出5- 10 分钟的微视频,以此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深度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由此实现师生与“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机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愉悦性。例如在《渴望春天》这首歌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分别制作出莫扎特在创作该作品时的背景以及与春天相关作品的微视频,作品作者的背景介绍往往是较为枯燥的一环,尤其是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时,通常就是直接用文字一笔带过,难以让学生引发兴趣,遑论让学生真正了解或体会作品创作背景。但是这种声音、画面俱全的短视频却是生动的、短小精悍,直接能调动学生眼睛、耳朵等感官感知的,让学生充分领略春天的美好、感受莫扎特在创作时的那种对春日的热爱之情,能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到《渴望春天》讨论中,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与教学的有效性。

3.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知识视野。

音乐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知识量有限,而传统教学方式又很难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到大量的音乐知识,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例如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学习时,教师便可以先从网上下载相关《春江花月夜》的演奏视频,在学生观赏后,让学生找出视频中运用了哪些民族乐器,譬如学生就能很快辨认找出琵琶、二胡等认知度较高的一些民族乐器,但拉阮、云锣等一些认知度偏低的民族乐器就少有学生能识认出来,此时,教师就可以插入相关乐器的视频介绍,来拓展学生的认知。此外,为了提升学生对中国古典音乐和民族乐器的认识与理解,加强学生对古典音乐魅力的感悟,教师还可以运用互联网下载一些与教学歌曲类型相似的作品,如《十面埋伏》《霓裳羽衣曲》等,引导学生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思考一下其中的区别,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悟乐曲的节奏、演奏乐器、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相同及不同之处,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着力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

4.利用互联网创设音乐情境。

音乐教学不应仅限于课本教材,教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音乐教材背景进行素材拓展,着力于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肢体表达促进学生进入到一个特定的音乐情境中,给予学生极大的感官体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情感中。例如在赏析《北京欢迎你》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音乐的资源整合,并播放与之背景相关的音乐作品。《北京欢迎你》作为2008 年北京奥运的欢迎曲,其相关曲目资源自然不缺,此时互联网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音乐教师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搜集到08 奥运相关曲目如《我和你》《Oceania》等作品以及当年的奥运开幕、闭幕和比赛相关视频资料,通过穿插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比赛影像将学生带入到歌曲的情感氛围中,进而理解奥林匹克的盛大及传承意义,并将奥运精神深深地埋入心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知不仅得到了拓展,音乐素养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初中音乐教学发生了重大变革,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更趋于多元化发展,为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与体验,从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提升了音乐素养。因此,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运用互联网技术的水平,提升自身的实操能力,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猜你喜欢

互联网+素养音乐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