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然化习作下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块研究

2022-03-02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实验小学

学苑教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情感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实验小学 张 艳

一直以来,语文习作都是教学重难点内容,但老师在精心准备的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学生自主体验过程,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将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自然化习作,就是要求学生从自身生活中,观察、发现,在习作过程中体现学生的想象力、情感与内心活动,展现小学生自然习作效果。老师应该转变习作教学观念,树立自然化习作的教学目标,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成长学习规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组织多元化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观察、体验不同事物、生活、情感,从而能够激发学生习作乐趣,找到习作灵感,积累习作素材与资源,在习作中灌输个人情感与态度,从而让习作更加充实、个性化。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利用体验式教学活动提升学生自然化习作能力呢?

一、组织观察类体验活动,发现习作素材

习作素材缺乏是学生们习作水平难以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问老师,我能写什么,我觉得没有什么值得写的东西,不仅觉得没有素材,更不会找素材。其实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有着丰富的习作素材,如身边的景色、人物、小事件很多,但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学生们却因为缺乏观察,忽视了生活中的美景与事物。首先,老师可以利用观察类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关注、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利用笔、照片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美好,让学生在热爱生活的同时,发现并收集习作素材,从而让学生们在习作过程中不再因为缺乏素材而无法下笔。然后,再告诉学生如何甄别什么样的素材适合写作,怎么样处理这些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很平凡的人事物,使之变得有意义,变成习作的素材。对于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习作时,利用长期观察积累形成自然化语言习惯、思路,自然而然进行创作。

比如,老师在教学《观潮》《走月亮》这一单元时,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主题与单元内容一致,在刚拿到习作题目时,很多学生一筹莫展,不知推荐什么样的地方,不知道如何去推荐一个地方等。面对学生的困惑,老师应该分析、了解学生,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注意观察生活,像观潮、走月亮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当中融合了作者的浓厚情感与心理活动,让简单的生活小事变得更加充实、有趣。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走出教室,走到附近的公园等地方来一次户外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们在户外过程中注意观察公园中的景色、人物以及发生的趣事,用心、用笔、用相机记录眼中的美好事物,通过这样的观察类活动积累,让学生们丰富自身见识,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在这个积累过程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将案例、故事记录到脑海,在未来习作中能够自然运用。在相应的活动后,引导学生就此次户外观察活动以及生活中的观察事物等,完成单元习作,为大家推荐一个心中的好地方。

自然化习作是引导学生们通过体验实践活动,自然积累习作素材,让习作水到渠成。但由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观察、体验,在习作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老师通过组织观察体验类活动,为学生擦亮发现美的眼睛,通过长期的观察、积累,自然而然积累习作素材,为习作提供灵感。

二、组织生活化体验活动,丰富习作情感

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陶行知曾说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习作的情感更是学生对于生活的一种感悟,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情绪的表达,情感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能捕捉的,而是需要细心观察和有益思考才能获取。在小学生习作过程中,缺乏习作灵感时候,可以回顾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受生活中的情感与美好,激发学生表达自身情感,让习作内容更加充实感人。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较少,在不同题材下习作内容也表现出质量高低参差不齐。首先,老师可以结合当下小学生的生活现状,为学生组织生活化、多元化的体验活动,如针对城镇小学生组织农作体验活动,为学生们组织尊老敬老活动,组织环保与卫生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体验不同的生活,从而能够扩充社会认知,增加情感体验,能够感受不同生活背后的喜怒哀乐。其次,教师需要教授给学生捕捉这些情感和表达这些情感的技巧,让学生能够在感知这些情感的前提下,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将这些情感体现在习作作品中,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说,环保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重点问题,气候变暖、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清洁能源等都成为热点环保话题。老师可以结合环保问题进行一次习作活动,安排学生们一起走到社会各个角落去担任环保卫士,去观察我们生活中人们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了解垃圾分类,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时间、内容。通过扮演环卫工人,让学生们体会环卫工人早出晚归为城市作出的贡献,了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通过不同的生活体验,让学生们了解社会工作中劳动人民的职责以及劳动精神,了解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资源,在生活中做好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做好力所能及的环保宣传工作。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能够不再生搬硬套案例,可以结合自身的体验活动,自然习作,将所有活动经历积累成个人习作思路。有的学生写了自身经历,有的则表达了对环卫工人的感恩之情,有的在描述周边生态环境变化时增加了遗憾、痛惜的情感表达,让环保主题习作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习作内容空洞,缺乏情感是大部分小学生存在的习作问题,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习作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情感,老师可以组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能够增加社会阅历,提升认知与情感体验,从而在习作过程中能自然而然,有感而发,让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组织个性化体验活动

传统习作教学中,老师会强调习作要求、习作规范、习作结构及技巧等,这也导致同一个班级习作作品都显得公式化、统一化,但是这样的习作虽然看起来整齐划一,花团锦簇,但是实际上却是人云亦云的复制粘贴。而这样的习作往往无法彰显学生自然个性,且扼杀了学生的习作创意。对于小学生而言,还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习作思维、想象力与成人、老师存在客观差异。老师如果按照自身习作思维来要求学生,会让学生的创意与想象力被遏制。因此,在自然化习作教学理念下,老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小学生的创意,在习作指导与评价中做到因材施教,组织个性化体验活动,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与习作题材,从而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让习作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趣事。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在体验活动中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表达自己,让学生能够从模仿别人到尝试去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

比如说,在教学《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女娲补天》时,该单元主要是中外神话故事单元,这对于小学生而言,充满了吸引力,老师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喜爱主题,进行一次体验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情景剧演绎,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情景剧目,老师负责准备道具与场地,让学生们通过情景剧中的角色扮演了解人物心理活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及喜好准备衣服,也可以改编情景剧内容,根据自身的创意、想象力去进行作品改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开动脑筋,自然而然根据自身想象以及活动安排去创作,锻炼习作能力,能够形成全新的习作作品。老师引导学生们根据自身情景剧体验以及改编等进行习作记录,不规定习作命题,学生们可以创作与这次活动相关的感受,可以是对情景剧的改编,也可以创作充满想象力的神话故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能够锻炼学生习作能力,又尊重了学生想象力、个性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尽情想象,自由创作。

小学生由于学习背景、兴趣爱好、教育环境等不同,存在习作能力差异,老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学生习作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要求学生公式化写作,而从习作的完整性、创意性方面思考,给予针对性评价与改善建议,从而为每个学生点亮习作灯塔,鼓励学生不断尝试突破,保护小学生的童言童心,让学生们大胆表达,呵护学生快乐习作。

四、利用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自然化习作习惯与思维

习作习惯与思维培养,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学生和家长不断地坚持,让学生愿意参加体验活动,更愿意将自然化习作习惯与思维运用到体验活动中。不仅对于当下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有着极大帮助,还可以养成学生积累习作资源,定期完成习作任务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多读多写拓展自身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对于小学生而言,习作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可以为日后习作水平提升奠定扎实的基础,但目前很多小学生尚未形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与思维,无法将生活中的趣事、情感通过习作方式记录下来,也无法做到习作与知识的融会贯通。作为小学语文老师,首先在习作活动组织时,可以在活动中渗透习作教学,引导学生将活动体验与习作联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养成在活动中积累习作资源的良好习惯,以及将活动体验记录创作为习作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要和家长联合起来,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展自然化习作教学。教师给家长布置任务,家长督促学生去参加活动,并随时询问学生在参加活动时的一些想法和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自然化习作习惯与思维。

比如说,老师结合传统节日中秋节,组织一次以《欢度中秋》为主题的习作,老师组织中秋节活动,带领学生们一起做月饼,让学生们通过活动了解月饼及中秋节的关系、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庆祝方式以及学生们对中秋节的美好记忆。引导学生们通过围绕中秋去进行创作,在活动中需要指出,“大家好好体验月饼制作过程,看看活动后你是否可以将月饼制作方法记录下来呢?你在过去的中秋节中有些什么美好回忆?你理解的中秋节元素有哪些?你是否可以创作与中秋节相关的习作呢?”激发学生边思考边活动,通过活动思考如何去创作,在创作中回忆活动过程等,从而引导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习作创作紧密联系,为习作输送资源,引导学生能够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点滴,形成每日记录的良好习作习惯,既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又让习作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提升水平。

习作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积累与练习,那么如何让学生自然而然练习呢?老师需要花费一定经历巧妙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明白习作与生活密切相关,形成自然积累习作资源的习惯,养成每日习作的良好习惯,为日后学习与提升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开展基于自然化习作下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块的研究,需要从体验活动出发,让学生能够从组织观察中体验活动,发现习作素材从而找到什么是能够写入作文中的东西;让学生能够组织生活化体验活动,从而丰富习作情感,获得更多需要抒发的情感,为作文增色。教师更需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组织体验活动时主要挖掘学生的个性化。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利用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自然化习作习惯与思维,让学生从体验活动中获得更多对习作有意义的事情。最后,让我们努力使习作教学逐步走向生活化,改变学生作文的成人化和模式化,让他们走出习作公式化、习作素材缺乏、习作内容空洞的困境,从多元化的体验活动中找到习作的乐趣,激发习作灵感,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呵护小学生的童言童心,尊重学生自然化生长,保护学生创意与想象力,能够结合活动自然思考创作,让作品更加真实感人,让习作回归自然化。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