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探析

2022-03-02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甘宏

学苑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送桥初级中学甘宏

数学是学生必学科目,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习得不同的数学知识,理解生活中的道理,促进学生不断发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前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增加教学难度与教学压力,要想获得良好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应该制定长远教学计划,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教学任务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概念简述

所谓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够保证学生长远健康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意见》当中界定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且明确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换而言之,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改革推进过程中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表现,其中连接了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宏观教育目标、微观培养目标和实际的教学环节。通过核心素养的连接,将以上三大元素转化为可用于教学实践、教育工作者能够简化理解的具体要求,并且在“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指导下,引领了教育系统的课程全面改革。

二、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1.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化是为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其最终的目标是改变落后的应试教育,转变学生在现行教育阶段当中的被动地位,要求发挥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为调整和优化教育改革做出贡献。强化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意味着需要教育工作者调整自身机械化、套路化、模式化的教育方法,通过素质教育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促使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教育工作当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2.是学生长远发展的支撑。

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求教师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化特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化特征,采取针对性、可取的教育手段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在这种大环境的背景下,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引领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初中数学教师挖掘教学内容当中的文化元素,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内容的理解,拓宽自身的学习视野,是帮助初中学生实现个体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

3.是教师提升能力的保障。

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初中数学教师通过挖掘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优势、学习劣势,改进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互动和教学组织等多个环节,达到全面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能够帮助初中教师时刻自省、及时反思、针对性调整和优化,所以对于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有着重要帮助作用,也为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

三、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

1.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看,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影响较深,难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发展需要。单一的教学模式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死板的教学方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上课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别说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教学内容具有局限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难以给学生拓展数学知识面,仅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习题练习,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课堂教学内容就是教师给学生讲授新知识,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如果练习效果不好,再讲解,再练习,如此循环往复,课堂教学内容太局限,没有给学生拓宽数学知识视野,从而导致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数学学科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从而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3.过于注重教学成绩与升学考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成绩与老师的职称等利益方面挂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因此,导致学生在课本上学习的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只停留在应试能力中,无法提升实践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不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诸多教学问题。

四、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思维。

数学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具备数学思维,那么数学这一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难学的,遇到比较难的问题,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解决问题,从而觉得数学难学,困难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才能学会数学,并运用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此外,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活力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人的发展也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通过新颖教学方式科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提出质疑与疑问,并且根据提出的疑问能够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如此,要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解决该类问题,学会融会贯通。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时,教师利用温差导入有理数的减法,某一城市的温差为3-(-3)=6为例,让学生探讨温差是6,你是怎么理解的?有的同学可能利用温度计上所显示的刻度得出来的,有的同学可能利用数轴得出来的,有的学生可能利用相反数得出来的,还有的学生可能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得到的,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学过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进行创新,扎实基础,提高能力。

2.提升应用能力。

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合理的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导致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比如,通过列方程掌握实际“配套问题”,并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建模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应用能力。比如通过螺钉与螺母配套问题,让学生掌握审、设、列、解、答这五个步骤,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实际问题过程。提升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氛围。在实际教学情况中,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状态,再加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新颖的教学方式,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阻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通过灵活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师生进行良好互动,渲染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差异性。

目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还是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听讲,学生接受效果差。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上课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特点,不断优化与调整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一视同仁,初中生虽然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但由于家庭环境不同,性格爱好不同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这种差异性,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级别,采取不同教学方案,提出不同教学要求,从而让学生在各自的学习水平上都有显著提高,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5.提高教师综合素,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首先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教师资源,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初中数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通过通俗易懂、灵活多变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相关教学信息通过动画或图片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提升自己的设计教案能力,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教学重点与难点。另外,教师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位学生都负责任,都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教师自己不能怎么简单怎么来,怎么轻松怎么教学,要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操守,提高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恪尽职守,努力钻研教学,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容易受不良诱惑影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真正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学生德育也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在学习过程中,具备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不骄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内涵,体会数学的神奇与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积极探索能力,严谨的思考问题能力,真正地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传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6.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不具备较强的总结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和以前学的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小学的解方程联系起来和学生一块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初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后期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将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发现其中的学习规律,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否则学生就会产生依赖性,从而降低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体系结构,让学生自己进行填充,这样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课改教学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显而易见,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现有的数学基础上学会创新与拓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其次,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差异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各项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从而为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供良好教学基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最后,教师还要提升自身能力与素质,提高自身魅力,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与亲近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任务,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成长为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