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与个性化表达

2022-03-02汤旭坤

今古文创 2022年7期
关键词:潜意识个性化心理

【摘要】 在视听语言的创作过程中,包括感受、思维、情感等与创作有关的种种心理活动,无不受着创作者人格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与制约。本文从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个性化的表达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论述视听创作的心理机制,旨在挖掘个性化的价值观、潜意识、创作者性格对艺术表达的影响。

【关键词】 心理;视听;潜意识;个性化

某种程度上,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是由包括导演、摄影师等在内的创作者们创造出来的。尽管视听语言表意的无限可能性导致视听语言难以归纳出固定的符号系统和语法模式,但对于创作者个人来说却是可能的,这就是所谓的创作风格,即视听作品所带有的创作者个人的印记。

一、视听语言的创作心理

阿恩海姆(R·Arnheim)是德裔美国人,毕生从事美学研究和教育,在柏林获博士学位,因不满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于1940年移民美国,1946年入美国籍,1956—1960年曾任美国美学协会主席。他的两本巨著:《美术和视知觉》和《视觉思维》都有中译本,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艺术美学,并把视觉上升为思维的一种。后一本的中译本译者藤守尧为该书写一遍长达36页的译者前言,扼要介绍了阿恩海姆的学术思想。他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艺术美学。他把视觉考虑为思维的一部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对意识的问题产生强烈兴趣时,诺贝尔奖获得者Crick提出视觉是意识研究之窗的看法,不能认为视觉是一个简单的精神活动。首先,视线的扫视是个主动的探寻过程,然后他还要把看到的东西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赋予意义。如果看到的东西中缺失了某一环节和成分,还会加以填充和补缺,如Kanizsa就是主观轮廓的最好例子。

这种推想现在已被神经电生理所证实。在一幅五彩缤纷的一幅图画中,把目标对象与背景分离开来似乎是眼睛的一种本能行为,但是这种行为却是异常复杂的分析综合过程,他需要动用过去已经认知和学习过的东西,比较和判定,后做出决策,而且这个过程是本能、无意识进行的,观察者不可能明白地用言语告诉你这个过程细节。所以这个过程与以往的学习记忆有关,需要分析、比较、决策的过程的参与,是真正的思维,这是一个“无声”过程,具备思维的一切要素。

其次,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常常依靠于视觉意象。对于头脑中是如何产生新的观点时,左脑擅长逻辑思维和語言表达,而右脑却擅长形象思维和创造灵感。这个结果似乎印证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同居于右半球,他们在神经生理学上是相通的。

最后,人识别事物的最后阶段,需要形成概念。赫德认为:“系统地将格式塔心理学应用于视觉艺术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美术心理学的各个专题在书中第一次获得了科学的基础,它势必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阿恩海姆理论的核心是视知觉在脑中产生的力、能和场决定美感的产生。而这个“力”“能”和“场”究竟是什么东西,能否具体给出,如何精确测量等,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对知觉,尤其是视知觉的研究之后,感官“理解”周围环境时所涉及的典型机制与思维心理学中所描写的那种作机制是极为相同的。[1]反过来,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中,真正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都是通过“意象”进行的。

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心理现象既有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认知、情绪、意志等内容,又有表现个体独特性的心理动力特征、人格特征等内容,而且又与个体过去的经验、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即时情境等因素有关,从而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心理学中所讲的个性与人格是可以通用的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2]二者的区别于个性强调个体之间的差异,认为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而人格突出的是个体心理特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但无论个性或人格的结构如何,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个性结构或人格结构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从对个性和人格的界定来看,所谓视听语言的个性化表达,是就创作者与其他创作者的区别而言的。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李安的《卧虎藏龙》与张艺谋的《英雄》就是差异巨大的科幻电影与武侠电影。就创作者自身而言,他的视听语言又是其自身人格某种程度上的呈现与表征。视听语言外显的是影像与声音本身,而内隐的则是创作者的心灵世界。视听语言个性化的过程是对视听语言和创作心理相互影响与促进的过程。创作者的人格塑造了视听语言的形态,而视听语言又使创作者与他人区别开来,从而使视听语言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个性。

二、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

视听语言是作为沟通交流的符号系统而存在的。因而,不管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在多大程度上带有着创作者个性化的成分,对于观众而言却并不意味着照单全收。也就是说,观众的观看行为不是完全被动的。明斯特伯格等电影研究者一致认为:“电影银幕上运动着的影像不完全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主动的心理参与下,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

观众并非被动地接受创作者提供的内容,而是带着自身的经验与情感来接受。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只有在观众那里、为观众所接受才算最终完成,否则只能是创作者的一种自娱自乐行为。也就是说,视听语言虽然是创作者的一种个性化表达,但如果不能建立在观众的心理接受的基础上,它便也达不到传情达意的目的。因此,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接受心理,不仅有效地参与着视听语言的生成过程,也对创作者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视听语言的接受心理,指观众个体和群体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达成心理认同的过程,包括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积极态度的形成、观看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和意义建构等,从而表现为观影行为的重复发生(从开始被动或主动的观看到主动观看、从观看创作者的一种作品到观看其大部或全部作品等)。这种不断重复的行为形成了对创作者的正向反馈,从而进一步促进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完善。

关于正向态度的形成,尽管也存在着喜欢与否的问题,但观众对单个状态的视听元素很难说是否有接受与否的情况。只有对于创作者有意识、成系统创作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观众接受与否才是其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否得以实现的主要标准之一。当然,影响观众是否接受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及其创作者积极态度的形成,是其心理接受和认同的开始。

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由人的态度出发,向内可以探究其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在不同程度上预测其行为表现。而且,人通过价值观赋予态度对象以主观价值,直接影响态度,并最终影响人的行为。同样,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持有积极而正向的态度,也是决定其接受视听语言和实施观看行为的主要因素。根据美国学者凯尔曼的态度形成理论,观众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正向态度的形成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一)表现出参与行为。凯尔曼认为,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作为一种印象管理策略,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得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也就是说,此时的行为参与有被动的成分,还谈不上态度积极与否。但只要有了行为,尽管不是由积极的态度推动的,却有可能形成积极的态度。因此,不管由于什么原因、出于什么目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只要观众参与了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创作相关的活动,就有可能形成对该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积极的态度。如果说当前影视市场上制作方和发行方、院线等组织的选秀、试映、试评等活动还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态度,那么,所谓的粉丝电影的成功就更是建立在粉丝们的行为参与基础之上了。

(二)产生情感认同。情感因素对态度至关重要。态度主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一般来说这三种成分是统一的。当它们出现冲突和矛盾时,情感成分往往起主导作用,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可见,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态度的形成。凯尔曼也认为,认同是态度形成的第二个阶段。在认同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个体因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此时,个体已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对观众而言,无论是创作者本人具备足够的个人魅力,还是其创作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本身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都会唤起观众的积极情感,从而产生心理认同。

(三)实现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个体原有的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在这一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将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理性内化,可能更多的是对其创作者个性化表达内容的接受。而这种理性内化必然会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参与和观照。

从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来看,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正向态度的形成,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是一个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趋向的过程。而且,形成了的正向态度,又会促使观众产生进一步的观看行为,从而不断巩固和加深观众的正向态度。

三、个性化表达的内容与方式

视听语言创作者的人格是在其神经系统和脑成熟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包含有创作者的成长经历和体验,也体现着他对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并具体表现在创作者的需要、动机、性格、自我等人格结构成分中。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作为创作者的创作行为,是社会环境刺激经由创作者的人格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因此,这种视听语言个性化表达的内容就是指创作者力图通过视听语言所要传达的、附着在其人格成分上的信息,主要是创作者人格结构的具体内容。无论是蕴含在视听作品的主题思想中,还是投射于视听作品中的人物角色上,创作者的自我与价值观都是视听语言个性化表达的主体内容。成功的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归根结底展现的是创作者的自我认识与价值选择,自我与价值观一样,人格特征的稳定性为创作者对视听语言的个性化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作者对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进行个性化表达时,如果说价值观的表达侧重在思想观念阐释的层面上,那么,性格特征的展示则主要表现为态度与行为层面,并直接具体化视听语言的形态与特点,以及体现在视听作品中所塑造人物的行为方式中。

作为个性倾向性,需要与动机体现的是个体之间在心理活动动力上的差异。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容动力。一方面,创作者的需要的满足与动机的激发,是个性化视听语言的内部驱动力;另一方面,个性化的视听语言又体现着创作者的需要与动机的內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满足的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生理需要指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系发展的需要。[4]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来判断其创作者处于上述五个需要层次的某一阶,并不是指创作者本人在生活中所处的需要层次,而是指推动其进行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创作时的需要。

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来看,总体上那些一味地为市场和票房而作的所谓大片和“俗”片,尚未脱离缺失性需要的驱动;而那些所谓的文艺片应该是由生长需要来驱使的。当然,在当前的消费主义时代,综合了多种需要,试图在迎合商业口味与保持个人情怀之间寻求某种平衡,进行视听语言创作时,又往往掺杂着兴趣、爱好和亲合动机、成就动机等社会性动机因素,而这些动机因素更可能是较为直接的心理动力。创作者的潜意识与自我与价值观、性格、需要与动机等内容相关,都是属于人的意识范畴之内的,即在觉醒状态下能够觉知或觉察到的心理现象。弗洛伊德提出的潜意识就是其中之一。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同社会道德准则相悖,因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只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潜意识范围更广,既包括弗洛伊德意义上涵盖本能冲动与童年经验的潜意识,也包括荣格提出的以人类祖先经验积淀物为主体的集体潜意识。

潜意识层面的内容是人心理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以至于弗洛伊德用隐在水里的冰山来形容它的巨大与边界的不确定性。而且,它又像活火山一样,时刻不停地在运动着,试图冲破意识的阻拦而表现出来。对于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的创作者来说,其艺术创作就提供了一个很好地表达渠道,它也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积极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的升华。因此,视听语言的个性化内容也应该包含着创作者的潜意识心理,尽管有时候连创作者本人都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潜意识内容更多可能是以渗透在其他意识层面的内容中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的。

创作者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画面元素构建视听语言的存在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从而赋予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以创作者的个性。这一过程中,除了视听语言形态构建自身的特点规律外,创作者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来对视听语言进行个性化的呢?换句话来问,视听语言个性化表达的方式主要有什么呢?从个性结构成分来看,创作者的自我概念、价值观、性格、潜意识、需要、动机等主要是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个性化表达的内容;创作者的能力水平、气质类型、个人旨趣、行为习惯等就决定了个性化表达内容所取的方式与能够达到的程度。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将创作者的个性结构割裂成两个没有关联的部分。只不过在视听语言个性化中,视听语言和视听作品既承载了创作者的人格内涵,又被创作者的某些个性特点决定了其人格内涵是以何种形式的视听语言呈现以及如何被呈现的。可以说,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契合的。

参考文献:

[1]刘畅.感官与心灵:中西方的不同命运——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谈起[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59-66.

[2]叶炜.体像综合评定问卷的编制及个性和体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黄万获.视觉文化视域中的“视觉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李艳艳,鲍丙刚,吴珊珊.大学生病理性上网的性别差异成因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3):105-107.

作者简介:

汤旭坤,女,汉族,河北人,硕士,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猜你喜欢

潜意识个性化心理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梦境是链接潜意识的捷径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潜意识研究的现实意义
同桌宝贝
我喜欢你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