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于连主动受刑的原因

2022-03-02李亚方

今古文创 2022年7期
关键词:反抗

【摘要】 《红与黑》中的于连是文学长廊中魅力四射的人物。本文主要探讨于连为何主动接受法院宣判的死刑。于连主动受刑是因其犯下蓄意谋杀之罪,同时也是他对黑暗封建社会的反抗和控诉;此外,出于维护个人尊严的考虑,以及一些“死亡”事件使之形成沉稳智慧的哲人心态,这一切促使于连坦然走向刑场。事实上,于连放弃逃狱却主动接受死刑判决正是源于其澎湃的生命激情和对生命的热爱,这是司汤达人文主义的深刻表达。

【关键词】 于连;主动受刑;反抗;哲人心态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成名作,主人公于连是文学长廊中魅力四射的人物。读罢文本,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困扰读者,那就是——在有机会逃避死亡处境时,于连为何如此被动或者说主动地接受死刑?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于连主动受刑

于连有许多机会逃离监狱。他的情人德·拉莫尔小姐在其被捕入狱后,积极展开解救行动。她通过德·费尔瓦克夫人掌握圣职任免权的亲戚游说德·弗里莱尔先生,德·弗里莱尔先生在主教职位的应承下“不怀疑自己能够救出于连”①。于连本可顺水推舟接受这个安排,顺利获释。但他却慷慨激昂地发表一大段公开敌对当权贵族的演说,正是这个具有反抗性的演说导致其被判死刑。从这个角度看,是于连主动激起封建统治阶级的仇视和宣判,如德·弗里莱尔先生所说,“他的死等于是一种自杀”②。被判刑后,玛蒂尔德和富凯以及律师都鼓励于连上诉,连德·雷纳尔夫人也以原谅他为条件恳求他在上诉书上签字,但于连不为所动。他放弃一切为逃避死亡所做的努力,坚决认为自己被判死刑是公正的;且享受狱中安静,沉浸在有关死生、自由和幸福等形而上话题的思考中。

由此可见于连入狱后面对死亡的坦然之态,甚至可以说于连着享受死亡给他的心灵和生活带来的电力波冲击。枪杀德·雷纳尔夫人之后,他就判定自己“半个月之后上断头台”③。即使当他得知德·雷纳夫人没有性命之虞时,他还是决绝地相信自己该被处死。在法庭上,他不像其他罪犯努力自辩以图减轻或逃脱刑罚。被判死刑后,于连也丝毫不想为自己上诉,甚至对前来劝诉的玛蒂尔德和富凯表现出很大的不耐烦。他坚持说,“我认为我被公正地判了死刑”④。更让人奇怪的是: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于连愉快抽着玛蒂尔德买的上等雪茄烟,开列书单让人寄书,还和所爱的德·雷纳尔夫人在狱中度过“从来不曾这么幸福”⑤的日子。甚至在行刑那天,他为看到狱外灿烂的阳光心觉美妙。按于连的说法是,“直到我看见生活的尽头离着我这么近的时候,我才学会了怎样享受生活。”⑥总之,面对死刑的判决,于连没有采取歇斯底里的逃避和讨饶之态,而是主动欣然地接受。

可以说,于连在有机会逃避死亡时依旧选择甚至助推自己的死刑判决,且十分享受死亡前不多的平静日子。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心理路程和行为表现。作者司汤达曾说,“这颗脑袋(于连)曾经干过许多荒唐事,这些荒唐事虽然令人吃惊,却又始终是很自然的。” ⑦也就是说,作者认为于连的所作所为都是有迹可循的,包括其“自杀”行为。那么于连所做的这件类似“自杀”的荒唐事之原因是什么呢?

二、于连主动受刑的原因

(一)蓄意谋杀的事实

首先,于连确实犯下蓄意谋杀的罪行。这是他被判刑的官方说法,也是于连自己承认应当被处死的原因。他多次说,自己被判死刑是公正的:“我认为我被公正地判了死刑” ⑧“我是作为死刑犯……这是公正的” ⑨“我犯了一桩谋杀罪,我公正地被判了死刑” ⑩。他对法官和律师坦言,“这是杀人,而且是预谋杀人” ⑪。他在那段即席漂亮的法庭发言中也承认他向慈母般的德·雷纳尔夫人开枪是残酷且有预谋的。于连认为自己该当死刑是因他蓄意杀人,这个事实是他接受法院宣判死刑的直接原因。

(二)对黑暗社会的反抗

于连主动受刑也是对封建贵族统治下黑暗社会的反抗和控诉。《红与黑》的副标题“一八三〇年纪事”充分表明此小说是一部记录当时社会现实的作品。于连成长在拿破仑时期,具有很强的拿破仑情结。他“最爱读的书是卢梭的《忏悔录》和拿破仑的《出征公报节略》《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卢梭的学说激起他不安于被奴役的思想和对社会不公平的反抗意识;拿破仑的经历激起了他的英雄梦,更激发了他狂热的功名进取之心。”⑫但于连的这些反抗思想和英雄梦与以出身及财富划分等级的复辟王朝背道而驰。阿尔塔米伯爵的话让人深思,“我会作为一个嗜血成性的雅各宾怪物受到鄙视,几乎还会受到憎恨。而您呢,仅仅作为一个闯入上流社会的平民百姓受到鄙视。”⑬这是于连在其所处不公时代的悲哀命运,也是他法庭发言中自承的罪名之一——混迹上流社会企图反抗等级制度的贱民。司汤达曾慨叹,“社会好比一根竹竿,分成若干节。一个人的伟大事业就是爬上比他自己的阶级更高的階级去,而那个阶级则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他爬上去。”⑭他在文中也不无同情地说,于连“是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⑮。于连的眼睛总散发出憎恨的可怕目光,这正是出于对压制人们自由发展、剥夺人们追求幸福权利的封建阶级的仇恨。所以“只有充分认识了浸透着这个人物内心世界中的对复辟时期社会环境之敌对情绪,以及他高度紧张时刻为战的精神状态……才能理解他最后在法庭上不做任何求得赦免的努力,反倒不顾后果,只求痛快地大发泄一次,作了一篇与复辟社会公然对立的演说。”⑯其次,于连“对自己的裁判是意味深长的:‘我是野心勃勃;我按时代的规侓来行动’”⑰。于连认为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促使他做出这些罪恶的行为,他给自己宣判的死刑其实也是给规约他举止的封建复辟时代宣判的死刑。他以死亡控诉“这个如此道德的,如此虚伪的,因而也是如此使人厌倦的世纪”⑱。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瓦尔诺在晚宴进行时残忍地禁止外面的穷人唱歌,并处处压榨贫苦人民以获取财富。于连说“判我死刑的瓦尔诺对社会要比我有害一百倍”⑲。“他鄙视贵族阶级的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痛恨耶稣会教士的伪善、贪婪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寡廉鲜耻。”⑳于连“自己判处了自己死刑……判刑只不过从旁协助他为了使自己摆脱一个不能忍受的生活所做的徒然的努力。”㉑可以说,于连坦然接受死刑判决是出于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厌恶和反抗,也是他对虚伪不公社会的判刑和控诉。

(三)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此外,于连主动受刑是于公众前对自我尊严的维护。于连极其看重自己的声誉。当看到审判庭中一些外省人对他表现出的同情和怜爱时,“他眼看着就要心软下来了”㉒,但是德·瓦尔诺男爵瞧不起他的傲慢目光又激起了于连维护自尊的斗志。所以他那段慷慨激昂发言的第一句就是“对会遭受到的蔑视使我发言,我原以为我在临死前能够无视这种蔑视”㉓。他告诉玛蒂尔德他之所以不愿上诉是“因为现在我感到我有去死的勇气,不至于太让人笑话我。”㉔在欲听他忏悔的伪善教士离开后,于连心中涌出面对死亡的软弱和恐惧,但他一想到行刑时“公众的眼睛会激励我的光荣感”㉕,他就得到一丝安慰。他说“我的名声是我的全部财产,我仅仅靠它活着。” ㉖在于连看来,人格尊严被践踏是比死亡还大的不幸。他甚至打算在行刑的路上扔金币以获得众人的敬重。这充分说明“于连最重视个人尊严并将‘人格’视为高于一切的品质” ㉗。于连这种观念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受到注重荣誉的法兰西民族心理的影响。司汤达说,“法国人的性格是什么都能忍受的,唯独不能忍受当众表示出来的蔑视” ㉘“虚荣心差不多变成了这个城市(巴黎)的唯一热情” ㉙。法国人对名声和荣誉的看重可见一斑。此外,于连这种过于自尊的性格还来源于他的自卑心理。他在以体力为傲的锯木家庭中因不能干重活受到鄙视,他在富贵华丽的德·雷纳尔市长家里因简陋的穿着被瞧不起,他在德·拉莫尔侯爵府上因无足轻重的秘书身份被轻蔑。“自卑感作为深层动机,促使于连追求具体的优越和荣誉。” ㉚总的来说,于连耳濡目染的民族性格和他的平民体验使其形成过度、甚至是病态的自尊感和荣誉感。于连说“一个人可以凭着对生死的态度立即取得与之相对应的地位” ㉛,他认为“只有死刑判决才能使一个人与众不同” ㉜。所以于连选择和时代英雄博尼法斯·德·拉莫尔相似、足以彰显其勇气和高贵品性的死亡之路。

(四)俯瞰人生的哲人心态

于连在狱中表现出哲人般的思想境界和高贵灵魂,这种俯瞰人生的思想境界使他对幸福自由及永恒的思考超越人世和死亡。于连一直汲汲追求社会的尊重和肯定,最后他发觉生命的自由是很容易实现的,那就是走出别人的眼光和视域,做回“真情之我”㉝。“离着死亡近了,他变得比他一生中任何时候都正直”㉞。他对积极营救他的玛蒂尔德心感愧疚,不让律师因辩护说虚伪之词,又为前来探监的谢朗神父和老父亲流下眼泪。于连说,“沉默是尊敬我的唯一方式”㉟“像我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可以肯定用不了半个月就会被人忘得一干二净” ㊱。很难想象之前那个自卑又自傲的人坦然承认自己的平凡。“我爱过德·雷纳尔夫人,但是我的所作所为是残忍的” ㊲,这是于连对自己谋杀行为的客观评价。在死亡前夕,于连“像一个看清自己灵魂深处的人那样,感到自己既坚强而又果断”㊳。他喜欢安静,不喜别人打扰;他向往安息,嘱托富凯把他安葬在可以俯视维里埃尔高山上的山洞里,“它的位置连一个哲学家的灵魂都会羡慕” ㊴;他珍惜幸福,于连怀念曾经和德·雷纳尔夫人在维尔吉树林散步的日子,珍视在狱中与心上人共处的不多时光。

这种大彻大悟类似哲人的思想境界首先源于几件“死亡”之事对他的影响。看到前来探望的年迈麻木的谢郎神父,于连被时间对人身心的巨大摧毁力击中。“他刚刚看到了死亡……所有那些高尚和英勇的幻想,都像在暴风雨前面的一片云彩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㊵这使于连意识到他之前拼命追求的成功之幻象性,甚至还产生“正当年轻力壮的时候死去,正好可以使我逃避这种悲惨的衰老”㊶的想法。同时德·克鲁瓦泽努瓦侯爵的突然死亡也“对于连逐渐衰弱的心灵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病态的影响。”㊷这个本应是玛蒂尔德丈夫的年轻人或许对抢走其心上人的于连有着疯狂的仇恨,但是这些仇恨随其死亡而散去。此事使于连意识到死亡的强大足以消融许多无谓的爱恨。除此之外,于连曾经在英国监狱看过大名鼎鼎却被判刑的哲学家菲利普·文。他发现这个哲学家虽然“受到羞辱,受到诽谤”,但却是他“在英国看到的绝无仅有的一个快乐的人”㊸。于连受审时优雅的哥特式建筑使“他觉着好像到了英国”㊹。或许那时他想起菲利普·文不应被世俗事物束缚而应无限追求道德的犬儒主义思想。这三个“死亡”事件促使于连对成败、爱恨及道德产生深刻认知,一定程度上帮助其形成智慧超脱的哲人心态。

当然于连这种性情的转变也与作者有密切的关系。司汤达在写《红与黑》时已年近五旬。此时的他历经拿破仑战场上的叱咤风云,也历经因反封建思想被复辟社会弃绝的落魄。作者将这种生命起伏的沧桑赋予于连,使其身上散发出超脱沉着的智慧光芒。司汤达“固然是一个关心政治关心时局的人,但他首先是一个关心个人自由关心个人幸福的人。”㊺可以说,狱中于连自然真实的性情也是作者本人的心灵反映㊻,于连对生死和永恒的思考正是司湯达的思考。

综之,于连主动选择受刑是因他犯下蓄意谋杀之罪,同时也是对不平等的封建复辟社会的反抗和控诉。再加上出于维护个人尊严的考虑,以及狱中一些“死亡”事件使之形成沉稳智慧的思想境界,这一切促使于连坦然走向刑场。准确地说,于连主动选择受刑源于他对生命本身的热爱。于连身上的生命激情一方面促使他热烈地追求自己理想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使他坦然面对自我行动的结果。在这意义上,于连主动受刑是司汤达“将资产阶级思想家关于‘人’的学说与反封建的革命意识融合在一起……的高度概括” ㊼,同时也寄予作者对生命、自由及幸福的思考和追求,传达出司汤达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⑬⑮⑱⑲㉑㉒㉓㉔㉕㉖㉘㉙㉜㉞㉟㊱㊲㊳㊴㊵㊶㊷㊸㊹司汤达著,郝运译:《红与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36页,第454页,第415页,第443页,第451页,第436页,第472页,第443页,第457页,第444页,第435页,第270页,第299页,第471页,第457页,第498页,第441页,第442页,第447页,第455页,第55页,第467页,第471页,第262页,第431页,第416页,第436页,第445页,第460页,第465页,第445页,第422页,第462页,第253页,第440页。

⑫㉗傅守祥:《〈红与黑〉:世俗人生的激情冒险与高贵终结》,《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120页,第120页。

⑭㊼张冠尧:《〈红与黑〉的魅力》,见艾珉主编:《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01页,第303页。

⑯柳鸣九:《司汤达论》,见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大师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

⑰马修·约瑟夫森著,包承吉译:《司汤达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

⑳郭成芳:《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3期,第101页。

㉚㉝鲁新轩:《走上灵魂祭坛的孤独者——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新议》,《名作欣赏》1998年第6期,第74页,第75页。

㉛司汤达著,张冠尧译:《红与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㊺㊻司湯达著,郭宏安译:《红与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第7页。

参考文献:

[1]司汤达.红与黑[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傅守祥.《红与黑》:世俗人生的激情冒险与高贵终结[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04):119-123.

[3]张冠尧.《红与黑》的魅力[A].艾珉.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4]柳鸣九.司汤达论[A].柳鸣九.法国文学大师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马修·约瑟夫森.司汤达传[M].包承吉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6]郭成芳.自我实现与悲剧人生——析《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社会隐喻意义[J].山东外语教学,2004,(03):100-102.

[7]鲁新轩.走上灵魂祭坛的孤独者——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新议[J].名作欣赏,1998,(06):74-78.

[8]司汤达.红与黑[M].张冠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9]司汤达.红与黑[M].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李亚方,女,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反抗
浅析《亚细亚孤儿》中的孤儿形象
浅析《孔雀东南飞》悲剧之因
压抑与反抗
精神与苦闷
从“黑色人”形象看鲁迅内心的“鬼气”
疯癫女人的反抗
自古英雄多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