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水平棚架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2022-03-01韩真宫小敏李秀杰张庆田朱自果李勃

落叶果树 2022年1期
关键词:杂菌棚架出菇

韩真,宫小敏,李秀杰,张庆田,朱自果,李勃*

(1.山东省葡萄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100;2.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泰安 271000)

大球盖菇具有营养价值极高,栽培技术简单,抗逆性、适应性较高等特点,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其列入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菇种之一[1]。葡萄水平棚架下种植大球盖菇不仅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2,3],提高葡萄的品质和收益。二者搭配种植,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生物种群的果菜兼顾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复种指数及果园收益。陈红星等研究大树冠葡萄园套种大球盖菇每666.7 m2可增加收益12 500元[4]。本课题组于2019—2020年在避雨栽培葡萄水平棚架下间作大球盖菇,示范面积约2 000 m2(3亩)。2019年11月播种,从2020年4月8日出菇,每666.7 m2产量1 075 kg,每千克市场售价8~12元,产值10 750元,扣除栽培料、菌种等成本2 800元,收益7 950元。现将葡萄水平棚架下栽培大球盖菇技术进行总结,供参考。

1 大球盖菇生长特性及栽植后效果

大球盖菇(Strophariarugoso-annulata)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幼菇为白色,菌盖随着长大变成红褐色、暗褐色,菌肉白色,肥厚。大球盖菇生长有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两个阶段,分别要求基质相对含水量65%~80%和85%~95%,对湿度要求高,在出菇期间增加喷水次数和喷水量。两个阶段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4~28 ℃、12~25 ℃。大球盖菇生长需要适当遮阴,散射光可以促进子实体的形成。若长时间的阳光直射易造成菇柄龟裂,影响商品外观。对种植土壤的要求为偏酸性(pH值5~7)、肥沃、略带沙土。

葡萄棚架下栽培大球盖菇后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提高葡萄单穗重、维生素C和氨基酸含量[4,5]。出菇后的菌渣对盐碱土改良有良好效果,可以降低盐碱土pH值、可溶性盐浓度(EC值)、含盐量和土壤容重,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酶活性[5,6]。大球盖菇栽培过程中分泌的3 种胞外纤维素酶对木质素有较强的降解能力[7],可以降解秸秆、木屑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大球盖菇栽培的养分,栽培后的菌料还田,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修剪的枝条可作为栽培大球盖菇的基质成分。杨琦智等[8]利用桃木屑与玉米芯混合栽培大球盖菇产量可达11.97 kg/m2,性状优良。

2 种植

大球盖菇适宜的播种气温为8~28 ℃。若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9~10月底可出菇,1~2潮菇后进行越冬管理,春季再出菇。若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播种,需要覆盖保证越冬,翌年3月出菇,5月上中旬结束。

2.1 栽培料配方及处理

大球盖菇栽培料,可利用玉米秸秆、玉米芯、木屑、稻壳等,也可将葡萄枝条粉碎后使用。原料复合栽培能促进高产,可以根据园区资源灵活选用。山东地区常用的配方有:①玉米秸秆50%、木屑50%。②玉米秸秆33%、玉米芯33%、木屑33%。③葡萄枝条50%、玉米秸秆50%。将秸秆、葡萄枝条粉碎成3~5 cm,玉米芯3~4 mm。混合拌匀,含水量达65%,用料为每平方米10~15 kg。

2.2 整畦与播种

在行距4~6 m的棚架葡萄下,距离主干0.8~1 m处用栽培料做畦,畦宽80 cm、高25~30 cm、畦间距40 cm。将菌种(济南贝斯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掰碎成3 cm大小进行穴播,穴距10~12 cm,播深4~6 cm,菌种的用量每平方米0.4~0.6 kg。

播种后立即覆土,厚度3~4 cm,宜选用有机质丰富、疏松、保水强的沙壤土。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诱导形成子实体,如果不覆土,出菇时间延迟且产量低。覆土之上再覆盖秸秆或草帘。

3 管理

3.1 发菌管理

播种后的20 d内适度喷水,保持表面覆盖物湿润即可。当畦面覆土干燥发白即菌丝明显增加时,适当喷水,使栽培料相对含水量保持在68%~70%,温度要控制在20~28 ℃。10~11月发菌的需要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越冬前进行1次灌水。

3.2 出菇管理

菌丝长出覆土层时,温度要保持12~25 ℃,早春可以加盖地膜提高温度且保湿。每天喷水保持覆盖物处于潮湿状态,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0%~90%。发菌期需要充足的散射光,避免直射光照射,此时正值葡萄萌芽期,可搭盖遮阳网。

3.3 采收

大球盖菇主要是鲜菇销售,以菇盖肥厚、光洁、不开伞、酒红至浅红褐色、菇柄粗壮的子实体为优质菇。在现蕾(菌床上露出白点)后5~8 d,当子实体的菌盖呈钟形尚未平展,菌幕(包裹在幼小子实体外面或连接在菌盖和菌柄间的那层膜状结构)未破裂时,及时采收[9]。用手指抓住菇脚基部轻轻扭转一下,松动后再用另一只手压住基物向上拔起,切勿损伤周围小菇。采收的成品菇按菌柄粗细、是否开伞等分级标准装箱,及时送入0~5 ℃冷库预冷。大球盖菇常温下不易保存,可进行速冻、盐渍、干制加工等。

3.4 转潮管理

种植大球盖菇后可以采收3~5潮菇,间隔为15~20 d。采收第1潮菇后,清理料面,补充覆土,养菌3~5 d,再持续喷水2~3 d,促使下一潮大球盖菇菌原基形成。采收结束后的栽培料可以翻拌到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3.5 病虫害防控

大球盖菇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轻。主要杂菌有鬼伞、木霉、毛霉、粘菌等,预防杂菌要选择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合理控制温湿度,促进大球盖菇菌丝旺盛生长,抑制杂菌生长。一旦发现鬼伞等,及时清除杂菌子实体。主要害虫有跳虫、菌蝇、菌蚊、蠼螋、螨类等,可以悬挂粘虫板、杀虫灯、糖醋液盆、蜂蜜水等诱杀害虫。菇床周围定期撒施石灰粉,结合葡萄萌芽前喷洒波尔多液全面杀菌杀虫。出菇期不得向子实体喷洒任何化学药剂。

猜你喜欢

杂菌棚架出菇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熟料生产双孢蘑菇基质培育过程中杂菌防控措施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三种常见杀菌剂对白僵菌纯化以及生产中作用研究
垂直绿化施工技术
交换生的计谋
绩溪县食用菌产业现状及香菇棚架生产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夏黑葡萄单主干双主枝整形及二芽修剪技术
适宜的保水剂浓度可提高食用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