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沂市桃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2022-03-01王延书李淑厚胡长军唐鹏刘燕李明丽

落叶果树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桃临沂市果品

王延书,李淑厚,胡长军,唐鹏,刘燕,李明丽

(1.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 276000;2.临沂市罗庄区盛庄街道办事处,山东临沂 276000;3.费县果茶中心费城果树站,山东费县 264300;4.沂南县农业农村局,山东沂南 276300;5.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济南 251000)

1 临沂市桃产业现状

临沂市位于山东东南部,为农业大市,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各占三分之一,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北方落叶果树生产,是全国果品重点产区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市桃园面积为5.9万hm2,产量为220.6万t,桃产量自2000年开始一直为全国地级市第一位,2009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桃业第一市”。桃产业已成为临沂市的果品行业的支柱型产业,面积和规模均超过全市果园的65%以上,其中蒙阴、沂水、费县、平邑为桃生产大县。近几年,临沂桃主要销往上海、嘉兴、昆山、杭州、厦门、广州等南方的一些大中城市,网上销售逐渐兴起,销售数量和收入都相当可观。

2 临沂桃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成熟期过于集中,市场销售压力大

桃具有早果、易丰产、产量高、不耐贮运、货架期短等特点,临沂桃主要集中在6~8月成熟上市,鲜食桃的市场销售压力非常突出,甚至个别年份、个别地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卖果难”、有潜在“季节烂市”的现象。

2.2 栽培技术总体水平低,果品质量差

临沂桃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很多县区盲目发展桃树,栽培技术脱节。土壤管理以清耕为主及偏重施用化肥造成桃园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严重,土壤酸化,严重制约了桃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栽培密度过大,生产者为了片面追求大果而大量施用化肥使桃果含糖量不高,风味淡,病虫害加重,树体衰弱,影响第二年的花芽质量和产量。

2.3 生产规模小,产销组织化程度低

临沂市桃园大多单家独户管理,规模化程度低,用工多而机械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上不去。生产者未能直接进入市场,不能准确获取市场需求信息,果品行业组织差。

2.4 名优品种偏少,采后处理水平较低

临沂现有桃栽培品种近200个,但在市场上缺乏认知度高的品种,和周边桃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临沂桃的采后处理不够,桃采后大多没有进行选果、分级等处理,加上保鲜能力不强,简单包装便运往市场,销售价格不高。

2.5 成本上升,效益下降

随着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人工、农资成本不断上升,桃种植效益不断下降。调查发现,随着劳动力价格的提高,人工费用成本占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2.6 品牌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力度不够,临沂桃“三品一标”认证较少,品牌打造、宣传力度不够,市场认知度不高。临沂桃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品牌意识较差,知名企业品牌少,产品附加值较低。

3 临沂桃产业发展建议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果业发展现场会议精神,2020年9月临沂市果业部门制定并发布了《临沂市果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实施落实好规划,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1 调整桃品种结构,适当提高黄桃种植比例

临沂桃栽培在品种结构上应调整蜜桃、黄桃、油桃的比例,加大黄桃发展力度,可大力发展锦绣、锦香(图1)、锦春(图2)等鲜食黄桃品种,以供应上海、杭州等长三角大中城市高端市场。

图1 锦香黄桃

图2 锦春黄桃

3.2 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创新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开展全方位推进临沂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家一户的果农无法完全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去操作,导致果品大小颜色、含糖量差距很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当前迫切需要。争取财政设立相关桃产业专项投资基金,用于扶持经营状况好、信用佳

的桃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统一规划和种植管理,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保障安全、优质的果品生产和供给。

3.3 建设现代桃产业标准化产业园区

建设桃业标准化生产园,做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配套,实现“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桃产业链条涵盖生产贮藏、生资供应、运输包装、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把桃生产与旅游、观光、采摘体验结合起来,培育和发展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桃村镇。注重开发美好寓意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桃木剑、桃木梳等桃木工艺制品,实现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加附加值。

3.4 以市场建设为保障,提高果农流通收益

市场分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产地市场只是零散的路边、地头的分散收购场所,方便百姓,节约时间,但客商果农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利于精细化分级包装和长途的冷链运输。提倡在桃主产区建立大型的果品交易中心,拓展销售空间。

3.5 加强桃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临沂桃加工企业大多以加工桃罐头为主,企业的加工能力远不能符合需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通过招商、引进外资等形式,建立一些大型龙头深加工桃企业,拓宽桃的产业链,提高桃农的经济效益。

3.6 加强人才队伍,壮大技术推广力量

大力引进果树专业技术人才,推进果业技术人员队伍年轻化、专业化;将编制在基层果树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安排到基层一线从事果树技术推广工作,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政府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培育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当地桃农致富。

3.7 运用科研平台,解决桃产业中的突出问题

充分运用好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果品创新团队临沂试验站等平台,把提升桃果品质作为首要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进一步加强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解决桃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带动临沂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3.8 提升桃果的商品价值

一是多渠道开拓桃果营销渠道。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扩大广州、福建、云南、海南等省份的市场销售份额;积极对接阿里巴巴、盒马生鲜、百果园等鲜果销售平台,扩大线上销售份额;把果品品质提升作为基础工程,对接高端市场;借助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直播技术,扩大桃果市场影响力。二是做好精细化分级包装。根据品种外形、贮运方式和销售渠道,鼓励经营主体和个人开发美观、实用、经济环保的包装物,并通过产业联合体、果业协会等组织进行统一规范使用,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真正代表临沂桃果品牌的产品。

3.9 加强桃品牌建设

加强桃品牌建设推动临沂桃产业发展。一是制定品牌宣传规划,赋予桃果品牌文化内涵。聘请专业人员对临沂桃的品牌标志、果品包装进行完美设计;并对品牌推广进行充分规划。二是发挥多媒体优势,发动全民参与临沂桃品牌宣传工作。坚持“专业设计、全民参与、自媒体推广”的理念,利用较小的投入收到最好的桃宣传效果。三是落实分级包装措施,坚持品牌化销售。精细化分级包装是品牌化销售的必备条件,好果选出来,品牌打出去,效益提上来,提高高端市场占有率。四是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营造浓厚的果品文化氛围,在新闻媒体、电视栏目、网站等做好临沂桃品牌的宣传。五是通过举办桃花节、赛桃会,采摘节,到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举办一系列的临沂桃推介活动,提高临沂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黄桃临沂市果品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做强果品生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炎陵黄桃促增收
山东省临沂市:田园“调色板”
果品也有气候品质证书了!
小馋嘴
桃之夭夭
山东省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李作良涉嫌受贿罪被决定逮捕
炎陵黄桃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