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2017-07-15刘万震

新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潮菇木屑出菇

刘万震

香菇“暴发式”出菇指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加大有效菌龄即菌丝体营养充分积累、生理充分成熟和掌控补水、惊蕈和拉温差刺激等措施,实现香菇前两潮出菇达到基本产量和缩短出菇周期的一种栽培管理技术。在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暴发式”水帘降温大棚出菇的技术是可行的。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香菇生产已采用“暴发式”出菇技术。

1香菇“暴发式”出菇生产技术

1.1栽培菌种及设施条件

栽培品种为香菇808,菌种来自三明市真菌研究所。栽培原料以南方资源较为丰富的松木屑(马尾松)为主要培养基。栽培设施为尤溪县安农公司水帘控温设施大棚。栽培产季为2016年4月中旬至2017年2月底。

1.2原料处理与配方

鲜生松木屑(马尾松)要堆积发酵6个月,并配入1%石灰,去除或降解松木屑中的松脂、单宁、萜烯类等有害物质成分,期间翻堆2次。栽培配方:松木屑40%、杂木屑36%、麸皮22%、石膏2%;含水率55%~57%;pH值5.5~6.5。

1.3茵筒制作与灭菌接种

香菇菌筒制作为机械设备拌料、装袋,每袋装干料重1公斤。灭菌设备为自动温控高压柜,菌筒采用空调房冷却、净化室接种。2016年4月19日接种,单边接四穴,每袋菌种接25个菌筒。

1.4菌丝培养与翻堆刺孔

接种后的菌筒直接进入水帘控温大棚,先堆放在铺好的塑料布地面上堆叠养菌,控温在21~22℃,湿度74%~76%。4月底开始第一次翻堆,即将堆叠在地上的菌筒搬到各层架(共5层)上,摆好继续养菌。5月上旬脱去菌筒外套袋,脱袋后3天菌筒刺小孔通氧,再养菌40天,刺大孔通氧。4月下旬至6月底,棚内温度控制在23~26℃,湿度在70%~75%。

1.5菌筒转色与温差刺激

进入6月底,气温升高,开始开启棚顶喷淋水和水帘控温设施,至8月中旬水帘控温设施关闭。在这段时间里,菌筒开始转色,提高棚内光照达500勒克斯左右,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在75%~76%。8月中旬后,气温开始下降,至10月底转为自然气候培养菌丝。10月底准备催蕾出菇,开始在棚内预喷水,使湿度提高到90%~95%,菌筒预湿3天,剥去塑料菌袋,白天关闭棚门和塑料薄膜至晚上8点后掀开大棚四周塑料薄膜。同时,每天拉起大棚两头塑料薄膜通风3次,每次约30分钟,直至菇蕾形成。在这段时间里,温度保持在18~21℃,湿度在90%~96%,光照在500-800勒克斯。

1.6出菇采收

11月中旬,香菇子实体生长成熟,采收第一潮菇。第一潮菇采收后,菇棚停喷水并掀开大棚下部塑料薄膜进行通风,让菌筒“休养”恢复菌丝生长,直至菌筒菌丝营养充分积累。由于这段时间温度较低,养菌时间持续至12月中旬,才能转入第二潮出菇管理。第二潮出菇管理即菌筒逐筒注水后,开始拉温差刺激直到菇蕾形成,并转向雾化喷水保护菇蕾正常生长,于12月下旬采收第二潮菇。

2香菇“暴发式”与常规出菇的产量、品质对比情况

2.1出菇产量

第一潮菇“暴发式”与常规菌筒出菇都比较整齐、一致,菇形较圆整,菌肉较厚。“暴发式”出菇每个菌筒平均产量439克,朵数77.9个,而常规出菇产量为322克,朵数29.11个,比“暴发式”出菇产量减少117克,减少26.26%,朵数减少48.79个,减少62.63%。第二潮菇“暴发式”与常规菌筒出菇也都比较整齐,菇形也都较圆整,菌肉也较厚,但菌筒与菌筒之间的出菇产量与朵数有一定差异。“暴发式”出菇每个菌筒平均产量达274克,朵数35个,而常规出菇产量为200克,朵数23.33个,比“暴发式”出菇产量减少74克,减少27.01%,朵数减少11.67个,减少33.34%。两潮合计达713克,生物学转化率达71.3%,比常规522克,先多收191克(产量和菌盖直径为随机抽取测产,产量测3组,每组10个菌筒,共30筒;菌盖直径测9个,每组3个菌筒。第二潮菇产量和菌盖直径同第一潮菇的菌筒)。

2.2出菇质量

“暴发式”出菇质量良好,整齐一致,菇形较圆整,菌肉较厚,每个菌筒出菇朵数都较均衡。从第一潮菇菌盖直径测9个菌筒看,“暴发式”出菇子实体3厘米以下、3~5厘米和5厘米以上分别占26.85%、58.76%和14.39%,而常规出菇分别为6.49%、50.0%和43.51%;第二潮菇“暴发式”出菇3厘米以下、3~5厘米和5厘米以上,分别占6.98%、72.06%和20.95%,而常规出菇分别为26.19%、57.14%和16.67%。从朵型情况看,“暴发式”出菇第二潮菇子实体个头明显比第一潮菇大得多,质量比第一潮好,而常规出菇第一潮和第二潮质量都比较好。

3“暴发式”出菇技术重点与优缺点

3.1技术重点

菌丝培养期间不能遇高温;菌丝培养要成熟,即生长的营养积累要充分,否则,“暴发式”出菇将受影响;菌筒转色要正常,菌皮不宜太薄或太厚,太薄第一潮菇朵多、小,菌皮厚“暴发式”出菇力量不足,第一潮菇产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催蕾出菇时的拉温差技术要到位,否则,难以做到菌筒整齐、出菇一致。

3.2优缺点

可减少菌筒长第三、第四潮菇时间(约40天),节省第三、第四潮菇所需补水、催蕾、管理等人力成本,且产量集中,利于市场批发供应。但菌丝培养要比常规长1个多月(本批次菌齡约190天,而对照145天左右)。

猜你喜欢

潮菇木屑出菇
不同菇潮香菇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变化研究
工厂化高产优质栽培茶树菇培养料配方试验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木屑
不同注水处理对香菇产量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香菇白棒出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油页岩与木屑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橡胶木屑基活性炭—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