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

2022-03-01张艳艳庞宁宁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血糖值动机产妇

张艳艳 庞宁宁

聊城市妇幼保健院 252000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特殊糖尿病,由妊娠期间孕妇糖代谢异常引起,如果未能将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仅产妇容易发生羊水过多等并发症,对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如胎儿畸形、巨大儿等,因此,控制血糖水平对妊娠糖尿病产妇极为重要〔1〕。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从产妇动机出发,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通过互相交流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自护能力,引导产妇完成行为改变并自觉持续实施,具有良好的行为干预效果〔2-3〕。本文拟探讨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糖尿病产妇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纳入标准〔4〕:①符合妊娠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经葡萄糖实验,空腹、进糖1 h后及进糖2 h后的血糖水平分别≥5.1 mmol/L、10.0 mmol/L和8.5 mmol/L;②经超声检测为单胎妊娠;③年龄20~40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病情稳定;⑥产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4〕:①多次流产者,②过敏体质者,③合并精神障碍者,④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⑥不配合研究者。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30.31±4.58)岁;孕周24~33周,平均(29.36±3.11)周;其中初产妇37例,经产妇3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5~37岁,平均(29.6±4.8)岁;孕周25~33周,平均(30.22±3.12)周;其中初产妇40例,经产妇35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同意。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进行为期6 w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叮嘱产妇遵守医嘱,每次进行2次血糖测量,定期进行产检,根据产妇情况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叮嘱产妇保持少糖多维生素的饮食习惯。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由产科医生1名、内分泌科医生1名及产科护士2名组成护理小组,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动机交流及行为干预等,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设置相应的护理方案,并在护理过程中不断完善。①健康教育。由护理小组成员通过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妊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加深其对疾病危害的了解程度,并发放相关健康宣传资料。同时,向产妇及家属讲解正确日常生活习惯和相关护理方法,并对产妇及家属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健康教育在1~2 w每周进行2次,1 h/次,并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由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②动机干预。调动产妇自身动机和家庭支持动机,由于妊娠糖尿病的心理压力较大,因此产妇自身动机是重点。医护人员与产妇进行交流,专注倾听,鼓励产妇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产妇的不良情绪表示理解并进行疏导。列举成功案例,帮助产妇建立信心,增强患者对护理效果的信心。鼓励并指导产妇学习自我护理技能,和产妇协商共同制定自我护理方案,阶段性评估方案,对产妇的方案实施情况进行肯定,并与产妇家属沟通,建立有利于产妇的家庭环境,进一步增强产妇自我护理的信心。③互相交流。召开病友会,产妇及家属均参加,告知产妇妊娠期的饮食原则,选择适合种类和强度的运动方式。邀请病情控制较好的产妇从血糖管理、运动饮食、心理状态等方面讲解经验,帮助其他产妇。④行为技巧干预。由医护人员指导产妇进行自我护理行为,如指导产妇的饮食、活动方式等,发放自我护理管理手册,鼓励并指导产妇将自我护理情况记录在手册中。⑤随访。出院后,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电话随访,对产妇行为进行评估,保证血糖监测方式正确,帮助解决产妇遇到的问题。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叮嘱其要对产妇给予心理支持,关注产妇心理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在干预前后的平均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包括自我概念、自我技能、自我责任感及健康知识4项),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评估〔5〕,共43个条目,每条目0~4分,共172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护能力越强;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胎盘早剥、剖宫产、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干预前,两组孕妇的平均血糖值、血糖≥7.8 mmol/L 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产妇的平均血糖值、最高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

2.2 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产妇的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孕妇干预前后的自护能力比较(分,

2.3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早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胎盘早剥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比较〔n(%)〕

3 讨论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血糖水平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状态,与婴儿的状态也息息相关。血糖水平控制不好,会给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且血糖监测是判断产妇病情的重要指标〔6-7〕。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通过多方式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进行鼓励并指导,帮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的正确方法,同时注重对产妇心理状态的调整以及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的干预,从多方面增强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实现产妇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8-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干预后,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组产妇的平均血糖值、最高血糖值、血糖≥7.8 mmol/L时间占比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该结果表明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增强产妇血糖监测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产妇的自护能力。自我护理是产妇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行为表现,即产妇在遇到身体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时,通过信息掌握、动机干预和行为干预,帮助其建立个性化的自护方案〔10〕。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其掌握疾病的相关信息,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并纠正产妇及家属对疾病的错误认知;医护人员通过交流了解产妇的内心想法,和产妇共同努力下加强患者的行为改变动机,激励其实现自我护理,并实现产妇家属的家庭动机支持;通过行为干预,使产妇做到自我监测血糖、健康运动与合理饮食,达到行为转化的最终目的〔11-12〕。妊娠糖尿病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均较大,通过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引导产妇逐步构建自我管理动机,增强自护能力〔13〕。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组产妇的自我概念、自我技能、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评分以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由于体内糖代谢异常,糖分过分,使得机体内分泌失调,对产妇和婴儿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如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等〔14-15〕。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中,由医护人员通过多方式进行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产妇及家属对妊娠糖尿病有全面准确的认识,包括基本知识和不利后果。此外,整个护理过程均强调产妇心理、饮食习惯以及运动方式的重要性,促使产妇改变饮食和运动喜欢,保持积极心态,产妇通过这些方面能够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16-1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组产妇的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剖宫产、早产及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产妇实施基于动机行为转化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控制产妇的血糖水平,提高其自护能力,并有效改善妊娠结局。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血糖值动机产妇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餐后高血糖”引发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