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研究概况

2022-02-28郭姝璇汤敏婧韦雨露廖健明秦祖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壮药壮医鼻炎

郭姝璇 汤敏婧 郑 玲 韦雨露 廖健明 秦祖杰

1.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0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以鼻痒、阵发性喷嚏、多清涕、鼻阻塞为主要临床表现,是多由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研究[2]显示该疾病影响到了25%的患儿及家庭。同时,患儿在患该类疾病期间极容易出现焦虑和情绪困扰、社会限制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3]。指南[4]指出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推荐的药物治疗以抗组胺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为主;余治疗有鼻腔冲洗、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壮医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其独特之处,因此,本文尝试从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病因病机、全国名中医黄瑾明常用内服方药及外治疗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壮医病因病机

壮医基础理论主要有气血均衡学说、毒虚致病学说、三道两路学说、阴阳学说、三气同步学说等[5]。儿童过敏性鼻炎在壮医中属于气道疾病,由虚致病,是疾病发生的内因。虚使体内运化能力和防卫能力相对减弱,易招致邪毒的侵袭,壮医认为“毒”有瘴、痧、蛊、毒等;邪毒留于人体的“三道”“两路”,三气不能同步、气血不均衡而产生疾病,出现毒虚并存的复杂症状[6]。

2 治疗方法

壮医内服与外治的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调气解毒补虚为壮医儿科主要治疗原则[7]。

2.1 壮医特色论治 壮医基于丰富的壮药和长期的医疗实践形成了系统的壮医理论,近代壮医先贤根据壮医阴阳理论,《广西通志·卷十七》(明)称:壮族民间“笃信阴阳”。壮医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平衡、阴阳转化的反映和结果,将壮药分为公药与母药。在壮医组方形式中,一种药物组成的药方叫单方,两种药物以上组成的药方叫复方,主药是方中的核心药物,地位最重要,所以也称为头药;帮药是方中的辅助药物,帮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地位仅次于主药;带药在方中起引导、调和作用,是方中最次要的药物[8]。

国医大师黄瑾明教授在多年的临证施治中基于补中益气汤(组方:人参、白术、黄芪、当归、甘草、陈皮、升麻、柴胡)结合壮药化裁出调神理气的经验方,即壮药调气汤(组方:五指毛桃、红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枳壳、陈皮、甘草等)[9],辨证施治常用于需条畅气机、补虚益气的过敏性鼻炎患儿。

2.1.1 主药分析 方选五指毛桃、红参、白术和当归为主药。五指毛桃性甘,微温,归肺脾经,为岭南地区药食同源特色壮药。潘远安等[10]认为五指毛桃和黄芪均有益气功效,且五指毛桃健脾效果优于黄芪,能更好地调节“三道两路”。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虚弱,肺开窍于鼻,以五指毛桃为君培土以生金,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的恢复[11],亦有抗炎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的机理[12-13]。红参为人参熟制品,药性甘温,微苦,归肺脾心经,《本经》言人参:“止惊悸,除邪气”,《滇南本草》载其“治阴阳不足,肺气虚弱”。黄丽等[14]研究发现红参在一定剂量下实验组IL-4、IL-5、IL-14、TGF-β1、VEGF水平及血清IgE此类炎症因子比对照组低,对气道炎症反应有治疗作用。岭南地区多瘴毒,而《日华子本草》谓白术:“治一切风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当归为“血中气药”,《日华子本草》言其:“治一切风,一切血”,四者兼顾调气驱邪解毒,亦有温补益气、均衡气血之效。

2.1.2 帮药分析 帮药选用升麻、柴胡、桔梗、陈皮和枳壳,升麻、柴胡均有透邪外达之用,《本经》记载升麻可:“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亦言柴胡主“寒热邪气,推陈出新”。枳壳、陈皮均可理气,前者亦可配合桔梗一升一降调节气机,佐以驱邪外达,也可使主药补而不滞。

2.1.3 带药分析 《本经》言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解毒。”《名医别录》亦云甘草可“解百药毒”,甘草为带药,可调和诸药。笔者认为带药亦可选用壮药岗梅,岗梅入肺胃经,可清热解毒,民间亦有“百解”之称。

2.2 选方小结 补中益气汤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多基因、多靶点、多通路的网络调节机制[15],壮药调气汤在此基础上结合壮医理论,用岭南地区道地药材和特色壮药,补虚驱邪兼顾,组方严谨,有推广意义。年自强[16]认为补中益气汤治疗秋季肺气虚型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刘建辉[17]发现小青龙汤合补中益气汤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能抬高IL-12、TNF-γ的水平,降低IgE的水平,相较于对照组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免疫水平,且复发率较低。笔者认为壮药调气汤可以结合祖国医学的辨证思想,化裁出更多经验方。

3 壮医外治法

壮医外治法即基于壮医理论形成独具特色的壮医针灸疗法,有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和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均为用针具或灸具刺激“龙路”“火路”在人体表面的穴位,被誉为壮医针灸“三剑客”[18]。

3.1 壮医药线点灸

3.1.1 操作方法 壮医药线是用苎麻线为原材料,经多种壮药制备液浸泡并贮存而成,通过一定的点灸手法依靠圆珠状炭火星,作用于三道两路在体表的一定穴位,使药效及热量渗透入相应穴位,产生刺激作用,通过龙路、火路的传导,疏通三道两路之瘀滞[19]。

3.1.2 临床研究 李珪[20]对45名实验对象进行分组,30名患者为治疗组,15名患者为对照组,以虚证咳喘选穴,分别对免疫因子血清IgA、IgM、IgE和白介素IL-1β进行实验采集和免疫学测定,2次治疗后,壮医药线点灸明显增高血清IgG含量,降低IgG、IgA水平(P<0.05)。张晨光[21]认为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选取21例年龄在5~15岁之间的过敏性患者,常规选穴并随证配穴。选用3号苎麻线行点灸治疗,10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5%。并认为井穴的选取较面部取穴行点灸治疗,儿童的接受度和安全性更高。

3.1.3 联合其他疗法 滕春光[22]以背腰部穴位为主,每年三伏天行3次治疗,3年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且治疗组机体免疫功能C1、C3从治疗前不足提升至正常范围。陈莲[23]认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雷火灸治疗更具有舒适性、安全性、耐受性。可快速改善鼻部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使之精神舒畅。卢晶晶[24]发现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电针治疗与单纯电针治疗均可显著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且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组。张喜娟等[25]研究认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埋线治疗,相较于单一的埋线治疗疗效更佳,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3.2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3.2.1 操作方法 壮医理论指导下,使用壮医临床思维和现代诊疗技术,将莲花针叩刺与拔罐疗法结合起来,在人体表面的一定穴位用针刺刺激,传导,激发、通畅三道两路,借助拔罐来抽吸瘀血,消除瘀滞,再以壮医通路酒涂抹擦扣刺于拔罐部位,增强活血调理,逐瘀通路的功效[26]。

3.2.2 临床研究 桂熊斌[27]选取背部夹脊穴和壮医特色穴位叩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安全性较高。王琳娜等[28]研究发现叩刺壮医特定背廊穴,治疗组相较于对照组纠正血清TH1/Tp型细胞平衡的效果优于西医对照组,调节“三道两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力;杨培培[29]证实莲花针叩刺背廊穴治疗前后S-IgE水平的和VAS评分的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壮医针刺疗法 此针法以壮医“三气同步”理论和天阴阳理论为指导,“三道两路”学说为基础,调气为法,调神为本浅刺脐环穴为主的针刺疗法[30],本疗法可用于体虚患儿,在静息状态下针刺使用。

4 小结

先贤云:医书以幼科为哑科,更有《慈幼新书·胎病》中载:“黄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亦唯小儿脏腑娇嫩,血气懦弱,肌体不密,精神未充,而用药消息之难耳。”亦有《幼科切要》云:“不知胎婴元气微薄,用药一误,变证百出矣,岂不慎乎。”儿童用方用药多需谨慎。若论针法,《灵枢·逆顺肥瘦》载:“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针灸在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时,亦需要慎重对待。尽管壮医在临床治疗上有丰富的经验,但仍需辨证论治,灵活选取适合患儿的治疗方法。壮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目前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壮医学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发掘整理和文字记载。临床上针对儿童过敏性鼻炎设定的研究较少,部分外治实施起来有局限性,缺乏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西医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多推荐抗组胺类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副作用大,治疗后恢复期长,壮医治疗更为灵活、便捷、多样,患者接受度较高,施治者的可操作性较强,亦可结合中医学不同辨证及耳穴压豆、推拿、热敏灸等疗法[31-33],联合壮药调气汤或壮医特色疗法进行诊治,以期未来有更好发展。

猜你喜欢

壮药壮医鼻炎
壮药莪术油对卵巢癌miR-223-3p的调控机制研究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葱汁治鼻炎
壮药两面针化学成分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正交试验优选壮药三裂叶葛藤中葛根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