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26邓国斌王显轩

高教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邓国斌,王显轩,沈 萍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一、前言

教学质量监控是高职院校针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进行的监督与控制,是高职院校实现自我诊断、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的管理机制。所以,构建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进行研究与实践。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一)组织体系的构建

组织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基础,应由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强的团队构成。因此,学校应组建由分管教学副校长、校级的质量控制部门、二级学院的质量控制网络与教学基本单元教研室以及学生信息员组成的四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各级组织依据不同的管理职能,在不同层面实行质量监控,校级的权威性常设监控机构是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室,教务处是监控实施中心,主要职责是组织与协调、分析与反馈;二级学院是教学部门,是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主体,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机构,在校级质量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编制教学质量标准,负责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教学实施等实行质量监控;教研室是教学与管理的最小单元,是质量监控运行最直接最关键的组织;学生信息员负责对教学活动进行适时监控和反馈。

(二)标准体系的构建

标准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核心,为此,学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组织编制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规范所有教学行为,包含目标系统、过程系统和质量系统的标准[1-2],其中目标系统标准的主要监控点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及专业建设与改革等;过程系统标准的主要监控点为教师配备、设施配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应用、教学效果评价等;质量系统标准的主要监控点为试卷及毕业设计质量、课程合格率优秀率、专业比赛获奖率及获奖等级、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率、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用人单位评价等。

(三)方法体系的构建

方法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重点,学校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等手段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其中包含日常教学运行监控、专项评估监控、教学督导监控、院系交叉监控、第三方监控等方法[3-4]。教学运行监控是通过对日常教学的常规实时检查、各学期初教学准备工作的检查、期中教学授课情况检查、期末教学效果的检查以及信息员信息收集与反馈等来实施,适时了解和掌握教学动态,便于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督导监控是校级督导员对各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各教学环节实施、各类教育教学改革、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及各教学活动开展等情况,实行经常性随机检查、督导和反馈。专项评估监控是通过对校级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材评估、实训基地评估、实习评估、试卷评估、毕业设计评估等来实施,采用目标监控与过程监控相结合,运用评估与诊断功能,促进教学工作改进和教学质量提高。院系交叉监控是二级学院之间相互监督检查。

(四)制度体系的构建

制度体系的构建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关键,为此,学校组织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教学质量监控的管理制度[5],包含有教职工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同行互评制度、双向选课制度、新教师上岗和新开课程考核制度、第三方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明确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教师、辅导员等岗位的监控职责,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做实。听课制度对校级领导、督导、全校中层干部、辅导员、教师等制定了听课规定及要求。学生评教制度规定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网上评价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由学生作为教学评估的主体,对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教师同行互评制度规定同一专业教研室的教师从专业角度和教学角度对同行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双向选课制度是学生可按班级选择任课教师,教师也有选择授课班级的权力。新教师上岗和新开课程考核制度规定新上岗教师要实行教学能力测试及考核,对教师新开课程要实行开课试讲等。

三、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运行

(一)强化全员质量责任,营造质量文化氛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主体是学校,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其目的是要发挥学校质量保证的主体作用和落实主体责任,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把学校的工作重点和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和提高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一支承担监控、运行、改进等任务的专兼职质量保证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把握质量保证目标,掌握各类质量标准,开展各项质量评价,提出质量保证的改进举措,把质量提升作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激发全体人员追求质量提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保证的质量文化,发挥全员在教学全过程的主动性,使质量保证成为所有员工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监控的考核机制,强化主体责任,将责任从上到下层层压实,加大质量监控工作在年终考核中的权重,增强质量保障的主体责任意识,调动全体师生在教学质量监控与改进中的主体作用,以创新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质量标准

所谓教学质量监控,是指根据设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监测和调控,对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确保教学的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行为或活动。因此,科学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学校要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调研,依据行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并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为基本遵循,构建完备的专业、课程及学生发展等质量标准,形成完整、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开放多元的质量保证机制,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课堂教学标准、专业技能评价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命题质量评价标准以及各教学环节质量评价标准等,使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有标可依,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展开评价,坚持统一标准,也为教师规范教学行为起标杆作用,确保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效运行。

(三)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对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等都需要数据的支撑,随着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技术的成熟,通过捕捉教学信息并进行专业化的分析处理,适时提出教学预警和干预,为教学诊断和改进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6-7]。对此,近年来学校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技术应用软件,加大了质量监控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力度,结合智慧校园建立了数字高清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课堂教学录播系统、教室多媒体触控系统、日常教学管理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听课管理系统等相关的质量监控平台,推进了教学状态数据库的建设,使数据采集、管理运行、效果评价、结果反馈等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从而能对教学活动展开全面、动态的监督、考核和评价,实现教学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以及交换共享,实现多措并举、点面结合、凸显时效以及互联互动的监控效果,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高效性、客观性、准确性和即时性。在实现教学质量全程化监控中,基于大数据的决策分析,精准数据的反馈促进教师开展精准教学、优化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诊断与改进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积极作用。

(四)强化实践教学监控,突显职业教育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的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突显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深化产教融合,实行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育人的全过程,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由于实践教学的开设方式、指导教师、教授手段、学习地点以及考核评价等诸多因素与理论教学不尽相同,致使实践教学的过程监控相对薄弱,更多地注重前期准备和后期结果,针对管理重前后期轻中期的情况[6-7],学校加大管理和监督力度,强化实践环节的过程监控,根据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制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各实践环节的教学标准以及实践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规定,建立学生实习管理平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实时监控和反馈,细化日常管理,严格执行“建立标准—落实细化—检查反馈—改进提升”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强化过程监督,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五)强化学生学业评价,转变重教轻学观念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和帮助教师不断改善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学业评价结果对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反馈、导向和激励作用,学业评价制度直接影响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倾向, 科学客观的学习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成为学校重点研究问题。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人们对教师授课比较重视,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教师授课质量,而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业评价等相关问题没有开展深入研究,重教轻学是传统教育的痼疾。针对质量监控中重评教轻评学的状况,学校把评学工作纳入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成怎样为核心,设计教与学的内容、教的手段与学的方法以及效果评价,既要注重教师教得好,更要注重学生学得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灌输性学习转向研究性学习,实行多元考核评价和多主体评价,注重阶段评价和整体评价的结合,学业考核向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扩展,课堂评定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比重,加大学生学业的跟踪分析,实行学业预警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从评“教”转向评“教与学”。

(六)引入第三方评价,突显监控客观性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第三方的主体是与学校之间无隶属关系,也非直接利益关系的社会组织机构,一般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第三方咨询公司构成,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监控。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评价指标的制定和标准的设计,评价内容涵盖三个层面[2]:学校顶层设计层面、教学运行层面、教学出口层面。第三方从用人角度针对这三个层面每一项内容的质量标准进行细化,针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从教学条件、教学实施及教学效果等环节,依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以及各项内容的质量标准,精准设计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达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效果。学校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实施教学跟踪与评价,基于监测体系采集的大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教学质量改进、学生成长评价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提供了相应反馈报告,有助于提升质量监控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对自身而言能更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用人单位乃至社会也产生积极的效应。

(七)采取常规与专项结合,实现质量全面监控

全面综合的监控手段是保障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为此,学校采用常规性监控和专项性监控相结合的手段来实行质量监控。抓好教学常规性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果学校对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不重视、教学监督不到位、教学工作没有正常开展、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因此,对日常教学及其管理的常规性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如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性检查,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开学前的准备情况、期中教学进度及程度的执行情况、教师授课情况、学生学业情况、期末考试考风考纪情况等,不定期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人员听课评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信息员意见反馈、学生座谈会意见反馈等,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和平稳运行。教育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因此,对各类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专项性监控和评估检查,如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践基地评估、教研室评估等。专业评估观测点是专业发展规划、目标定位、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改革、教学效果等。课程评估观测点是课程资源、教学特色、教学方法、师资配备、教材建设以及考核方式等,以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标准进行评价。实践基地评估观测点是校企合作深度、实训项目开发、学生技能培养、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教研室评估的观测点是教研活动、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探究、教研课题设计等。通过专项评估,推动学校教风学风的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结语

本文从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构架层面以及相关的实施工作内容提出了思考和建议,但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是一个探索无止境的课题,无论是从有效监控的内容、要素、措施和策略,还是从有效监控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原则性,抑或是从有效监控自身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投入精力长期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作为教学管理工作者,有责任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