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26陈晓宁

高教论坛 2022年7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专业课专业课程

陈晓宁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教务科研处,广西 南宁 53000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以及为谁培养的根本问题息息相关。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使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如何把立德树人落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处,最重要的一个载体和平台就是课程思政。所谓课程思政,既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为思想政治课程,也不能把它理解为新增设的通识课程,而是运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一种理念创新。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一方面要抗衡国外建筑公司的竞争挤压,让我国建筑业拥有国际话语权,另一方面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成本以及进度控制也离不开技能高超、品质优秀的人才。如何通过思政教育让建筑领域的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塑造其过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未来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建设责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工作。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为例,通过分析其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实践,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类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对策。

一、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创于1958年,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建校以来,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传承一以贯之的土木工程教育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建设工程技术精英,为建设行业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专业人才,享有“八桂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等美誉。2019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被广西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在教学模式上,构建了“大数据+课程思政化”的模式

所谓“大数据+课程思政化”的模式,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不断采集社会建筑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例如各类招聘平台对项目经理、造价员、技术员等有关的任职标准、胜任力标准,将这些标准分别罗列于技能、思想之下,最终建立起建筑人才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该体系对接专业课,要求教师综合考量各个指标来具体安排授课方案,确保思政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做到全面的思想渗透。

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建筑材料是土木建筑的物质基础,从事工程建设的技术人员和专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材料知识。对应到学校教学中,“建筑材料”就是一门技术基础课,既要为学生将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也要为他们学习专业课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1]。该课程主要学习和建筑有关的各类材料的特点、性质、功能以及一些参数。通过系统授课,让学生掌握水泥、钢筋、砂石、砖石、混凝土、木材、塑料等具体使用方法以及质量评价指标。

在“建筑材料”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学院的专业教学团队主要探索出了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

“建筑材料”课直接对接建筑企业的材料采购员、项目经理、技术员等岗位。为此,通过互联网了解该专业学生的最终岗位即材料采购、项目经理、技术员的工作特征、技能标准、思想要求等。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教师要充分浏览智联招聘、58同城等知名招聘网站,对这三个岗位的胜任力标准、岗位要求等进行充分的数据采集。

2.建立清晰的综合素养评价表格

将上述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技能标准和思想标准逐一归类,建立一个清晰的综合素养评价表格。其中,技能标准主要包括材料性能掌握程度、建筑规范掌握程度、财务知识水平、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想标准主要包括乐于合作、以企为家、公正无私、廉洁自爱、信守承诺、平和待人等。

3.将该表格和“建筑材料”的每一个课时内容建立关联

比如,产品标准化是现代社会大生产的产物,是组织现代大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门课程除了要跟学生讲清楚建筑材料为什么需要有标准、如果没有标准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以及标准是怎样制定、更新和发展的等专业知识,让学生建立标准化的概念、明白标准化的优势,还要让学生明白标准不是一蹴而就的,会随着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而更新,会随着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而修改,因此要有标准,但在特殊情况下又不能受制于标准。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现实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以下问题:如果你负责为某个建筑工程选择水泥,现在有两家水泥厂的水泥可以供你选择,你该怎么选,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是否需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体系下做出正确的抉择?学生在对这类问题的思考中,会自然地建立起标准的概念以及对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培养起学生过硬的技能素养。

再如,在对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学习当中,教师在介绍混凝土的性质、功能时,不仅要将混凝土的质量优劣对工程影响表达出来,还要充分让学生认识到材料采购员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了加深其印象,教师可以融入房屋坍塌的视频,通过这种触目惊心的方式,让其充分地看到采购员一旦堕落就会为一己私利去违规采购,结果给他人生命造成巨大的伤害,从而培养学生树立“保证建筑质量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

(二)在教学方法上,融合多种方法展开具体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团队灵活利用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比赛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代师徒制等来实现建筑类专业技能授课和思想教育的融合。

1.比赛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中专门设计比赛环节,让学生分组来回答问题,让学生可以充分参与教学互动环节,打开心扉而接受思想渗透,从而改变了传统思政课的呆板印象[2]。比如,采购人员如何评价材料质量?评价标准有哪些指标?如何保证采购人员在招投标环节能够公正、公平评价所有材料供应商的材料品质?这实际上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掌握能力,更结合他们未来岗位特点展开了职业素养教育。

2.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专门设定采购员或者项目经理挑选材料的场景,要求扮演者从不同角度说服项目经理去采购自己的材料。有的同学对材料进行详细介绍,有的同学利用非常手段,通过这样的形式将生活中真正的采购工作以浓缩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其中包含的诱惑、挑战以及艰难。

3.比喻教学法

在材料学习当中,教师还开发出了用比喻的方式来警醒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材料好坏决定了一座大厦的质量,而一个人思想好坏则决定了这个人的未来。只有好的思想才能有好的未来。大家在未来将进入建筑业,将负责采购或者项目管理,你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凭良心做事,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你负责的项目通过验收完美竣工,也代表着你的人生境界高了一层。

4.现代师徒制

在阶段性实习或者毕业实习方面,建筑类专业教学团队凭借学校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这一优势,进一步提升校企联合的管理水平,或者扩大实习基地规模,给予二者足够好的软硬件条件,保证学生的实习环境和未来工作环境高度统一[3]。在实习过程中教师联合企业师父来对学生的技能、思想展开综合评价。为了提升学生对思政学习的重视程度,学校将思政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表现计入学分之内。

总之,通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探索,学校建筑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提高了教师作为知识供给侧的思想教育水平,又敦促教师结合专业课特点以及具体知识点等形成了缜密的思政教育方案。

二、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不断的探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在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方面做出了众多成绩,学生的课堂满意率平均为90.7%。但因多种原因,仍然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在理念上,部分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建筑行业从业环境较差,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工作劳累,风餐露宿、日晒雨淋,这对于年轻一代的从业人员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而建筑行业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需要大批专业性强、吃苦耐劳的热血青年投入其中,这就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4]。为此,建筑类专业教师应积极承担课程思政教育责任,充分发挥载体传播作用,让思政教育与建筑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发挥好协同效应,让立德树人的培养工作不再只是思想政治教师的事情。但现实中很大一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仍然将其看作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专业学习,认为无法将这些专业理论融入专业课教学当中。他们没有意识到职业素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也属于思政教育范畴之内,个人主观地将思政教育等同于专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5]。

(二)在对象上,思政教育未能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

从高校学生发展现状来看,当代“00后”学生呈现出了较强的“Z”时代群体特征,即多维价值观念、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强烈且丰富的自我认识等[6]。因此,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还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岗位标准、工作特征、技能标准、思想要求以及课程内容来科学合理策划授课方案,这样的思政教育才能让学生有顺势而为的感觉,而并非是为了说教。但部分教师由于缺乏对学生的充足了解,在课堂教学中仍然以技能传授、知识传授为主,不能很好地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思政教育。

(三)在内容上,思政教育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

专业课教师需要将思政内容转化为生动的情境,或者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有所感悟。生动的思政内容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更有趣,而且还能培养出人品、知识、技能兼优的学生。最为主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具有独特魅力。以建筑材料的概念、种类一节为例,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给出中国古代的木质建筑和欧洲古老的石材建筑的图片或视频,并提出问题:拥有 5000 年文明史的中国,为什么保留下来的远古建筑,没有欧洲多?由此引出建筑材料的种类及性能特征,并继续展开建筑材料概念和作用的讲述[7]。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特别是年长的教师由于信息化素养不高,思政教育素材少、内容干枯,融合起来没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致思政教育的效果不佳。此外,个别教师在进行融合时,缺乏具体的策划,导致授课节奏不佳,技能知识和思政教育的时间安排上存在明显的冲突性。

三、推进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议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中,建筑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更需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不仅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途径、破解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孤岛化”困境,而且可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由于专业知识学习在学生学习中占了很大部分,因此,专业教师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真正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要以系统、适度、匹配为原则,有序推进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所谓系统原则,即必须不断坚持,能够于不同专业课的不同内容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或者说具有动态授课特点,而这种动态在于教师坚持总结分析,不断地提升思政教育手法。所谓适度原则,即需要控制单独思政教育时间的占比,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既要保证点到为止,又能保证其被学生内化。只有这样思政教育才能真正地体现出对人的思想改良作用。而匹配原则是指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思政内容教育,避免教师思政教育的“普遍洒水”现象,能够给予学生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这也考查了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水平以及观察力。

在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优化。

(一)进一步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建筑类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

在专业的学习中融入思政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养。为此,建筑类专业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态度,对课程思政的教育概念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应用,加强对思政元素的认知,并且主动了解建筑施工专业课程与所有思政元素的联系,通过课程教学,将二者充分融合。在课程融合初期,可以积极寻求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帮助,让思政教师提出融合建议,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要注意课程思政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才能确保教学成功。

仍以建筑材料课程为例,该课程是该专业的主要核心内容,在课程教学前期教师可为学生布置相应作业,让学生对章节内容进行查找及预习,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首先要对混凝土原有施工技术进行了解,便于后续课程学习,预习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学生文献查阅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其次,通过实际施工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重视规则制度,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行事。在这章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班内学生进行角色划分,让学生扮演建筑过程所涵盖的施工人员以及各种技术人员,通过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以及责任担当。

(二)加强教师灵活运用互联网的能力和素养

以建筑材料为例,在介绍材料的作用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作为案例,介绍不同材料的不同作用以及适用的部位、材料的选用原则等。例如,可以万里长城在不同区域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为典型案例,讨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的就地取材原则;用古代建筑物图片和现代桥梁、高层建筑、大坝等的施工修建场景剪辑为例,形象地为学生展现古代和现代所用建筑材料的种类、作用和差异,等等。通过互联网把和专业课有关的思政素材采集过来,利用其具有的生动性、教育性来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

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来实现翻转课堂,将思政内容于课前发送到群里,让学生围绕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例如,如何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这一话题涉及材料采购、工程管理等问题,学生们在讨论过程里,会清晰地认识到严格选择材料的重要性,更体会到了采购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因为翻转课堂将思政教育环节前置,无需担心其挤占课堂时间,教师们可以尽力去创新话题。话题越具有争议性越好。因为问题不辩不明,只有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才会让教师了解其心中所想,能够于课堂上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9]。

(三)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政教育的效果

作为建筑材料学教师,首先应密切关注世界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并鼓励学生经常查阅资料,翻看有关文献,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混凝土这一材料时,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完成关于混凝土材料的变革与创新、欧标下使用Dreux-Gorisse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尾调闸门槽二期混凝土缺陷处理技术应用分析等论文。实践证明,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网络资源和文字资料,很好地掌握了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现状,并逐步认清了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最终提高自身能力。

其次,学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思政课程化研究小组,对如何全面实现专业课的思政融合展开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形成各类有创新的办法,将这些办法提供给教师们,让他们不断地去实践,根据实践结果来选出比较好的系列方案。此外,还可以收集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就业企业对其思想、能力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思政教育。

总之,专业课融入思政教育是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需要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就业标准来形成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对教师的思想、教学技能、信息素养都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考验了高校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毅力。相信在高校重视下,在教师的努力下,这种教学模式将逐渐成熟,对未来的人才培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专业课专业课程
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废旧建筑材料在室内外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