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程性评价在护理本科生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2-23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习者教学效果实训

柳 彦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 030001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护理技能实训是护理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在传统的教学和评价方式下护生对于实践技能掌握度较低,学习主动性以及临床思维转换能力较差[1]。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要兼顾学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3个领域的各个层次,才能对护生学习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2]。学习阶段包含前期准备、中期思考和活动、后期效果巩固,这三个阶段缺一不可[3],评价不仅要关注后期成果,还要重视学习的动机以及方式方法[4]。过程性评价方法注重目标和过程双向价值取向,针对学习成果、过程以及与学习相关的非智力原因等进行全方位评价[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表述“改进结果评价,增强过程评价,需要对增值评价进行探索,建立一个综合评价体系”[6]。本研究尝试在护理技能实训过程中增加以护生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以期将教学评价和护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关联,以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校2015 级222 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选取我校2016 级21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制作过程性评价表 自行制订过程性评价表,包括训练意义、练习计划、训练记录、练习成绩、训练自评和训练反思6 部分。

1.2.2 实施干预

1.2.2.1 对照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随机分为36 个组,每组6 人或7 人,每组选定1 名组长。护理技能实训课程采用教师示教、护生自行练习的传统方法教学,教师对护生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错指导。护理技能实训结束后采用抽签方式完成终结性考核。

1.2.2.2 观察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护生随机分为36 个组,每组6 人或7 人,每组选定1 名组长。在无菌技术基本操作、穿脱隔离衣、生命体征监测、心肺复苏4 个项目中实施过程性评价,训练前对护生集中进行过程性评价相关内容培训,向护生说明过程性评价旨在提升技能操作水平,练习成绩仅用于过程性学习指导和记录,不计入终结性考核。护生根据护理技能实训项目考核要求,自主制订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错指导。护理技能实训结束后采用抽签方式完成终结性考核。

1.3 观察指标 ①终结性评价成绩:以护理技能终结性评价成绩作为最终成绩,满分100 分。②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参考相关量表[7-8]自行设计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问卷,实训结束后对观察组护生进行调查,了解过程性评价实施的教学效果。问卷共包括8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能”“一般”“不能”3 个级别。问卷统一发放并当场填写、收回。共发放问卷214 份,回收有效问卷214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如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量资料如不服从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终结性评价成绩比较 经检验,两组护生终结性评价成绩不服从正态分布,故采用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生终结性评价成绩为83(77,95)分,观察组护生终结性评价成绩为85(77,9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4,P<0.05)。2.2 观察组对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1)

表1 观察组对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n=214) 单位:人(%)

3 讨论

教育教学评价追求的目标是护生的发展和成长[9],在以“护生为中心”的理念下,本科教学评价需要将以“评教”为中心逐渐转换为以“评学”为中心,学习成效比教学成效更能直接反映教学水平,也能有效增加护生学习积极性与发展动力[10]。精准地对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对评估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 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护生内驱力 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的Nancy Falchikov 和Judy Goldfinch 对同伴互评定量研究发现,互评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升积极性;还能发现他人之长,接受他人建议,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小组学习[11]。本研究中,通过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发现,95.79%的护生在学习阶段可以收获满足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的动手实践,按照标准与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并指出小组成员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更能及时与自己的实际操作手法对照,借鉴别人长处,主动改进。

3.2 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投入度学习投入度是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观察指标,提高学习投入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路径[12]。周小兰等[13]认为,过程性评价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正向影响具有普适性。但何春梅[12]研究显示,过程性评价对成绩回避目标定向的影响不显著,对学习投入的影响因人而异。学生学习任务动机、习惯和在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情感等一些非智力因素会对其学习成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14]。本研究尝试实施不计分的过程性评价,指导过程中适时融入思想教育,告知护生练习成绩仅用于过程性学习指导和记录,不计入终结性考核,护生在无压力中自觉纠错,通过互相观察发现问题,通过互相评价共同提高,有利于形成无压力评价→学习获得感→自主投入的正向发展。

3.3 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及时反馈护生训练效果 评价需要贯穿于学习的全部过程,其应注重及时性、动态性。学习任务完成后再进行评价会使学习者没有办法就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改正。此外,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学习者对其进行动态反馈可以有效帮助学习者深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习方向[15]。过程性评价具有动态性,发挥着提供参照、方法指导、动机刺激等作用,有利于形成动态评价→学习获得感→改进感知→自主投入的良性循环。

3.4 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调动低水平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低水平学习者多依赖外界监督,外部监督力量有利于使低水平学习者调节自身行为[16]。而本研究将护生自身作为参考依据,因人而异确立其发展阶段的内差性评价指标,有利于使护生明确自身情况,对之前、现在以及今后进行客观评价,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强化自信,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17]。在过程性评价实施前告知护生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技能训练的有效性,互相评价,共同进步,评价成绩不计入技能考核终末成绩,强调评价的指导意义,护生在互帮互助中不自觉地投入训练,能在无压力中真实评价,训练效果显著提高。

3.5 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利于培养护生科学的探究精神 有研究者提出,有效合作学习需要具有5 个要素,即彼此依赖、促进性交互、个体责任、社交能力与组内反思[18],其中彼此依赖是关键[19-20]。本研究通过无压力的过程性评价,小组成员之间认真观察,主动交流,彼此依赖,真实评价,在评价交流中经常会研究实训技能中包括的原理、操作手法注意事项和技巧、操作不规范的后果等,促进了护生主动思考,有利于护生全面进步。

4 小结

本研究尝试在护理技能实训过程中实施以护生为主体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成绩,使用不计分形式,突出了评价的指导功能,淡化了评价的判断功能,有利于提高低水平学习能力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评价中适时实施过程性评价干预,将评价和教学有效融合,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教学效果实训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