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医院ICU护士体外膜肺氧合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

2022-02-23俞晓梅朱世超邹辉煌郑炳秀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专科条目问卷

俞晓梅,朱世超,邹辉煌,夏 明,李 龙,郑炳秀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 450000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又称体外生命支持,是采用体外循环技术进行操作和管理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可以通过完全或部分替代肺或心功能,使心、肺得以充分休息,从而为原发病的诊治争取时间。近年来,ECMO 已逐渐被应用于常规生命支持无效的各种急性循环和(或)呼吸衰竭危重病人中[1]。国际体外生命协会(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ELSO)在ECMO 指南[2]和肺移植围手术期ECMO 应用指南(2019 版)[3]中均指出,ECMO 应用中建立的多学科团队应包括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或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成人ECMO循环辅助专家共识[4]建议尽快建立ECMO 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我国目前ECMO 技术开展主要集中于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ICU,ECMO 技术难度大、操作风险高,对ICU 护士的专科理论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鉴于当前研究多集中于临床医生的ECMO 专业化培训[5-6],护士ECMO 培训及需求研究较少,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故本研究对河南省2 所三级医院ICU 护士ECMO 培训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以期为未来构建ECMO 护理培训方案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 年11 月—2021 年1 月河南省2 所三级医院的304 名ICU 护士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入职ICU 时间≥12 个月的注册护士;②工作地点为已开展ECMO 技术≥12 个月的三级医院ICU;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调查。排除标准:①非本院护士(包括进修护士和实习护士);②因休假、外出进修而不在岗的护士。

1.2 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ICU 护士ECMO 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包括3 部分内容。①基本情况调查子问卷:包括性别、年龄、ICU 类别、职务、职称、ICU 工作年限、学历、是否参与过培训。②ECMO 培训现状调查子问卷:参与过培训者填写培训形式、累积时长、级别、方案等内容。③ECMO 培训需求调查子问卷:基于ELSO 颁布的指南[7]及ECMO护理标准流程[8-9]相关文献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子问卷条目,包括ECMO 专科理论知识(7 个条目)、ECMO专科操作技能(5 个条目)和ECMO 专科护理实践(10个条目)3 个维度,共22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一般需要”“不需要”“非常不需要”依次计为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得分越高表示ICU 护士对此项培训需求越高。正式调查前,经2 名获得ECMO 专科资质的ICU 护士长、5 名临床经验丰富的ICU 护士、3 名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评议,子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60,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为0.861~0.947,表明该子问卷内容效度良好。小样本预调查显示,子问卷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具有良好信效度。

1.3 调查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调查前,将问卷内容输入问卷星软件制成电子问卷,每个条目设置为必答项,附填写要求。设置问卷填写最短时间为10 min。调查时,通过医院护理部和护士长建立微信群,群内分享电子问卷链接,由研究小组成员向群内护士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问卷填写方法,由护士自行填写。共回收问卷310 份,有效问卷304 份,问卷有效率为98.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U 护士基本情况 304 名ICU 护士中,男71 名(23.4%),女233 名(76.6%);年 龄23~50(29.26±4.01)岁;专科18 名(5.9%),本科271 名(89.1%),硕士及以上15 名(4.9%);护士35 名(11.5%),护师121 名(39.8%),主管护师146 名(48.0%),副主任护师及以上2 名(0.7%);综合ICU 护士78 名(25.7%),外科ICU 护 士61 名(20.1%),内 科ICU 护 士64 名(21.1%),呼 吸 重 症 监 护 室(RICU)护 士31 名(10.2%),心 内 科 重 症 监 护 室(CCU)护 士29 名(9.5%),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护士41 名(13.5%);ICU 工作年限1~16(7.02 3.30)年;责任护士231 名(76.0%),辅助班护士35 名(11.5%),责任组长30 名(9.9%),教学/管理岗位护士8 名(2.6%);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的护士207 名(68.1%),没有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的护士97 名(31.9%)。

2.2 ICU 护士ECMO 培训现状 304 名ICU 护士中207 名护士(68.1%)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对其具体培训情况进一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参加过培训的ICU 护士ECMO 培训现状(n=207)

2.3 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 304 名ICU 护士培训需求总分为(84.98±16.82)分,根据得分率=各条目实际得分/各条目最高得分×100%,计算得出培训需求总体得分率为77.25%,需求程度处于较高水平。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详见表2。ECMO 培训需求得分最高的前5 个条目分别为病情观察与处理、临床指标判读、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培训、ECMO 相关设备操作。

表2 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n=304)

2.4 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影响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ICU 护士ECMO 培训需求得分比较(±s) 单位:分

项目年龄统计量P分类<25 岁25~<30 岁30~<40 岁≥40 岁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5 年5~10 年>10 年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及以上<0.001得分91.79±10.92 89.51±12.78 80.32±19.05 85.33±10.07 87.39±9.64 85.38±16.44 74.87±26.14 88.93±14.42 86.21±16.78 72.19±16.77 90.84±10.62 88.88±14.40 80.25±18.67 89.50±7.78 86.01±15.78 81.61±19.63 84.31±17.36 86.40±15.62 0.051 F=9.216学历F=3.010 ICU 工作年限F=22.057<0.001职称F=8.052<0.001性别t=1.939 0.053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女男是否人数34 110 157 3 18 271 15 136 115 53 35 121 146 2 233 71 207 97 t=-1.009 0.314

3 讨论

近年来,ECMO 技术发展迅猛,我国接受ECMO治疗的病人数量及开展ECMO 的医疗机构呈现暴发式增长。2018 年,我国接受ECMO 治疗的病人达2 655 例(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73 例),较2017 年增加了32.6%,增速较快[10]。一般而言,接受ECMO 治疗的病人疾病进展快、并发症多,护理工作繁重,护士在整个ECMO 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病情监护、转运、手术配合、重症护理、早期康复、出院随访等[11]。

3.1 亟待建立ECMO 护理专项培训体系 本研究显示,304 名ICU 护士中仅207 名护士(68.1%)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表明在已开展ECMO 技术的三级医院中,ICU 护士ECMO 培训覆盖率不高。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的ICU 护士中,78.8%培训累积时长≤4 周,由于培训时间较短,调查对象对ECMO 技术相关内容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专科护理服务。当前,大多数ICU 护士在护理ECMO病人时主要依据自身或他人临床经验,缺乏对病人整体病情的掌握,照护过程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未来需扩大ECMO 培训范围,特别是需加强对入职时间短的低年资护士的培训。专科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护理质量,最终推动专科护理发展[12],且定期培训有利于护士整体职业素养的持续提升。本研究中,参加过ECMO 相关培训的ICU 护士中,66.2%为不定期培训,且仅23.2%有具体培训方案,培训级别以院级、科室培训为主,与韩凯丽等[13]研究结果相似。可见,目前临床尚未形成专科化、系统化、规范化的ECMO 培训方案,对培养高素质的ECMO 专职护士仍有较大限制。护理管理者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护士外出研修学习,不断提升ECMO 专科护理水平。本研究还发现,现阶段ICU 护士ECMO 培训以理论讲授为主。ECMO 的成功实施需具备过硬的技术,护士做好护理配合需要反复练习与实践,通过模拟训练提升专业技能[14]。本调查显示,ICU 护士参加的ECMO 培训中,仅16.9%的培训专门针对护士,多数以医生为培训主体,ECMO 护理重要性和专业性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故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在ECMO 相关技术操作中的实践参与度,提升其参与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关于能否满足临床需求,44.9%的护士认为一般,说明ECMO 培训质量参差不齐,提升空间较大,建议结合临床实际和人员需求,探索针对护理人员的ECMO 护理专项培训体系。

3.2 ICU 护士对ECMO 培训需求处于较高水平 本研究显示,304 名ICU 护士培训需求总分为(84.98±16.82)分,得分率为77.25%,总体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三级医院ICU 护士对ECMO 培训需求较高。原因可能如下:①快速、经济、有效地实施ECMO 需要特有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的管理策略支撑,ECMO 技术水平是危重症急救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提高ECMO 护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意义。②ECMO 临床实施难度大,对象均为病情复杂的危重病人,需要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临床大多数ICU 护士认为自身ECMO 认知水平偏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15],故需进一步加强学习。③通过掌握ECMO专科知识与技术可以为医疗机构成功实施ECMO 提供高质量的专科护理服务,也能使护士自身获得同行,特别是管理者的认可,拓宽职业方向,增强对护理行业的认同感。表3 显示:不同年龄、ICU 工作年限、职称的护士ECMO 培训需求得分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较小、工作年限较短、职称较低的护士培训需求较高,这部分护理人员正处于职业发展上升阶段,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旺盛,也是未来从事ECMO 护理的中坚力量。提示可优先选择年龄较小、入职时间较短、职称较低的ICU 护士作为培训对象,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专科ECMO 护理培训,从而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质量。

3.3 ICU 护士ECMO 护理培训内容需求分析 本研究显示,ICU 护士在病情观察与处理、临床指标判读、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培训、ECMO 相关设备操作方面培训需求得分较高。这5 个条目均属于ECMO 专科护理实践维度。初级职称护理人员承担着大量临床护理任务,其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与处理是其面临的首要工作重点,因此对这一临床实践能力需求较高。临床指标判读是ICU 护理人员临床思维、分析判断能力的体现,是专业精通型护士的首要培训重点[16]。因此,护士对接受ECMO 治疗的病人的各类指标判读知识需求较高。不良事件是衡量护理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ECMO 病人病情危重,自身基础条件较差,与一般病人相比更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事件[17-18],故掌握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是ICU 护士的必备技能。应急预案是指对突发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案,在照护ECMO 病人过程中,护士需及时采取积极的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规避风险,保证病人生命安全[19]。ICU 护士对于ECMO 设备的操作演示与应用培训需求较高,ECMO 相关设备操作流程较复杂,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方法是护士高效、有序照护病人的前提条件。

4 小结

本研究显示:ICU 护士对ECMO 培训的需求水平较高,目前的培训质量有待提升,需求重点侧重于ECMO 专科护理实践。应依据护士的自身专业特点,结合病人需求,探索适合护理人员的ECMO 护理专项培训体系,保证培训内容的系统化、专业化,提升护士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为重症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照护服务。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仅对河南省三级医院进行调查,未来研究应扩大调查范围,同时,研究者也可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护士对ECMO 培训内容、方式、形式等的需求,以补充量性研究的不足。

猜你喜欢

专科条目问卷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