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的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研究

2022-02-23王淑粉张俊梅蒋秋焕张红梅石志宜苗晓慧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护理部不合格率病区

王淑粉,张俊梅,蒋秋焕,张红梅,石志宜,苗晓慧,孔 莎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450003

血液检验结果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依据,而正确采集血标本是获得准确、可靠检验结果的关键[1]。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人员的一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不同护理人员的静脉采血操作水平存在差异[2]。何为等[3]研究显示,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合格率为63.32%,是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的重要影响因素[4]。2020 年3 月,我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卫健委)发布行业标准WS/T 661—2020《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5],该《指南》规范了静脉血标本采集前准备、采集操作过程、采集后的处理等内容。本研究将《指南》内容与我院临床情境相结合,旨在提高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保证血标本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3 108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我院在岗注册护士。排除标准:行政岗护士;未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1.2 干预方法

1.2.1 组建团队 组成以护理部主任、质量管理科副主任、质量管理科科长、检验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等7 名人员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护理部主任负责《指南》应用全程的工作安排,质量管理科副主任负责《指南》的内容调整与应用,质量管理科科长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检验科护士长负责资料收集,护理部干事负责组织会议、全程协调以及辅助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等。

1.2.2 研究步骤 以知识转化理论——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Ottawa model of research use,OMRU)[6]为理论框架,进行《指南》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主要包含以下3 个阶段。

1.2.2.1 第1 阶段 在《指南》应用前评估《指南》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研究团队将《指南》发放至全体护理人员,要求其在1 周内完成阅读学习,并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至病区护士长;1周后设计指南临床应用意愿调查表,由病区护士长负责填写,内容主要包含对《指南》内容的理解情况、应用《指南》的意愿、《指南》应用的有利因素与阻碍因素等。调查显示,《指南》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的有利因素为:①《指南》为我国卫健委下发的卫生行业标准,证据质量较高;②静脉血标本不合格时需要重新采集,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因此护理人员希望提高静脉采血合格率;③静脉血标本不合格重新采集时增加病人痛苦,造成病人满意度下降,因此护理人员希望提高静脉采血合格率;④护理部管理人员及检验科人员对《指南》的应用持支持态度。《指南》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的阻碍因素为:①《指南》中部分内容不能完全适用于我院临床实践;②《指南》中部分内容较抽象,在我院操作性欠佳;③护理人员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需一定时间;④护理人员静脉采血习惯不易改变;⑤临床工作繁忙,护理人力短缺,影响《指南》执行依从性;⑥病区护理人员与检验科人员缺乏有效沟通。

1.2.2.2 第2 阶段 依据证据的FAME 原则(可行性、适宜性、临床意义、有效性[7]),组织专家会议,针对《指南》内容调整及临床应用的阻碍因素制订综合干预策略,以促进证据应用。①针对《指南》中部分内容不能完全适用于我院临床实践的问题:将《指南》进行本土化的内容调整(见表1);制订静脉血标本采集规范及流程作为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的操作标准。②针对护理人员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需一定时间的问题:护理部组织会议,对全院护士长进行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培训,并现场解答疑问;录制《指南》解读视频,线上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培训。③针对护理人员静脉采血习惯不易改变的问题:病区护士长每日对护理人员的静脉采血过程进行督导;研究团队制订静脉采血督导表,至病区进行质量控制。④针对临床工作繁忙,护理人力短缺,影响《指南》执行依从性的问题:制订院内机动护士人力资源库管理方案,在全院范围内招募机动护士,利用护理人员个人休息时间支援其他病区日常工作,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压力。⑤针对病区护理人员与检验科人员缺乏有效沟通的问题:在各病区设立联络员,创建“检验护理沟通群”,护理部安排专职干事协调血标本等检验相关事件,实现检验科人员与临床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

表1 《指南》调整内容

1.2.2.3 第3 阶段 通过前后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分析《指南》内容调整后的临床应用效果。

1.3 评价指标 ①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在《指南》应用前及应用后3 个月分别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核,评估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试卷为20 个选择题,其中单选题15 个、多选题5个,满分100 分,内容效度指数为0.91。②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在《指南》应用前及应用后3 个月分别对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进行统计。静脉血标本仅纳入住院病人静脉血标本,1 份静脉血标本为1 个样本。不合格的静脉血标本指质量无法满足检测要求,需重新采集或进行让步检验的标本[8],主要包括标本采集时机不正确、标本类型错误、标本采集量错误、标本标识错误、抗凝标本凝集、标本溶血、血培养污染、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当等[9]原因。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统计周期内不合格静脉血标本发生数/统计周期内静脉血标本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指南》应用前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指南》应用前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指南》应用前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比较(±s) 单位:分

注:t=-10.328,P<0.001。

时间应用前应用后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78.82±6.50 89.66±10.16人数3 108 3 108

2.2 《指南》应用前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比较(见表3)

表3 《指南》应用前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比较 例次(%)

3 讨论

3.1 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指南》的内容调整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框架 促进证据向临床转化应用是当前护理领域研究的热点[10]。研究指出,证据质量高、复杂性低、与现有临床标准具有较好一致性、证据被应用后结果易被测量等可促进证据的临床实践转化[11]。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被用于指导证据的实践转化,指导研究者在证据应用前进行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分析[12]。医疗服务干预具有复杂性,单一的干预措施不能有效推动证据应用[13]。本研究针对阻碍因素制订多元、综合的干预措施,通过对《指南》内容进行调整,降低了证据的复杂性,提高了证据应用的可操作性。为促进证据的持续应用,研究团队调整《指南》内容后进一步形成了静脉血标本采集规范与流程,制订了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持续提高临床护理人员依从性。研究者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及督导促进护理人员行为转变;通过构建自上而下的支持系统等,畅通沟通渠道,多举措解决病区人力紧张现状,满足病区对人力的需求,有利于《指南》的顺利实施。

3.2 对《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及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 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知识掌握促进知识应用[14]。同时,知识应用也可促进知识掌握。护理人员是静脉采血的主要执行者,其静脉采血相关知识可直接影响标本采集行为,进而影响血标本质量[4]。培训是影响实践者知识和行为水平的重要因素[15]。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可提高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操作的规范性[16]。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静脉采血合格率,研究团队通过线上及线下形式对全体护理人员实施培训,促进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其操作的规范性及依从性。为保证《指南》内容与应用的一致性,护理管理者制订督导表对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指南》内容调整及应用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较应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3.3 对《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及应用有利于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 静脉血标本不合格时需重新采集,可导致检测结果延迟,影响诊断与治疗,同时会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病人痛苦,导致经济损失,是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17]。已有研究表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为0.50%[18],其中70%发生在分析前阶段[19]。本研究对《指南》内容调整后,规范了标本采集前病人的准备、标本采集操作流程、标本采集后保存与运送等各环节,有利于提高标本分析前标本管理质量,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本研究显示,对《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及应用后,血标本不合格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在标本溶血、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为标本溶血与标本送检人员相关性较大;标本抗凝剂比例不当主要与厂家采血管耗材有关,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操作相关性不大。

4 小结

本研究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理论指导框架对《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并进行临床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降低了静脉血液标本不合格率。但本研究仅进行了短期效果评价,缺乏长期效果评价数据;且评价指标中不包括对患者方的评价。研究团队将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进行持续探索。

猜你喜欢

护理部不合格率病区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保洁员坚守隔离病区一个多月
食品安全抽检超223万批次
我国六护士荣获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
60%网上商城成为服装质量问题的重灾区
上海工商抽检 京东天猫1号店等集体“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