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2-02-23李忠莲余跃生秦素霞舒正菊莫才云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黔南慢性病主观

李忠莲,余跃生,秦素霞,舒正菊,王 敏,莫才云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558003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全人群的4.2 倍[1]。我国73.7%的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35%[2]。慢性病是指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癌症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3],其病程长、预后欠佳,后遗症、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易导致老年人出现各种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进一步加重疾病严重程度。邢华燕等[4]的研究表明,70%以上的老年疾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改善和提高农村慢性病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重要保障[5]。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个人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认知和情感的主观评价,是目前评价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6]。本研究通过调查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探讨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按地理方位于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抽取贵州省黔南都匀市、三都县、平塘县、龙里县、瓮安县等5 个县(市)作为一级抽样群,从每个县(市)抽取1 个或2 个乡(镇),再从抽取的乡(镇)中随机抽取1 个或2 个村,将抽取的村中1 728 名慢性病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60 岁;已建立健康档案卡;经乡镇及以上级别医疗机构确诊;意识清楚,能进行语言或文字沟通;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调查。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楚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沟通障碍;有痴呆、精神病史。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一般情况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子女孝顺程度、子女每年外出务工时长、家庭成员关系、居住情况、居住满意度、个人月收入、收入来源、经济满意度、患慢性病种数、就医便利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参保情况、医保满意度等。

1.2.2 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7]MUNSH 由24 个条目组成,其中正性情感(PA)和负性情感(NA)各5 个条目,正性体验(PE)和负性体验(NE)各7 个 条 目,主 观 幸 福 感 总 分=PA 得 分-NA 得分+PE 得分-NE 得分+24;总分0~48 分,≤12 分表明主观幸福感低,13~35 分表明主观幸福感中等,≥36分表明主观幸福感高。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0.8,重测信度>0.7。

1.3 调查方法 采取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保证调查质量,调查时调查员告知老年人调查目的并指导老年人独立填写或根据老年人回答代为填写问卷,问卷填写完成后当场收回。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750 份,收回有效问卷1 728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7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频数表示,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MUNSH 总分为(26.41±10.29)分,其中,主观幸福感高的有391 人(22.6%),得分为(39.64±2.94)分;主观幸福感中等的有1 140 人(66.0%),得分为(24.96±6.25)分;主观幸福感低的有197 人(11.4%),得分为(8.60±2.76)分,3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2.1 人口学变量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1)

表1 人口学变量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 单位:分

表1 人口学变量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 单位:分

2.2.2 居住生活关系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项目性别类别P男 女统计值t=2.705 0.007年龄F=0.715 0.490文化程度F=29.428<0.001婚姻状况F=32.767<0.001子女个数60~69 岁70~79 岁≥80 岁小学以下小学初中及以上未婚在婚离婚、丧偶无1~3 个≥4 个人数854 874 758 705 265 895 635 198 17 1 123 588 28 914 786 MUNSH 总分27.09±10.40 25.75±10.13 26.62±9.91 26.45±10.45 25.74±10.89 24.84±10.38 27.36±9.97 30.46±9.39 17.82±5.37 27.79±9.96 24.04±10.47 19.96±6.97 25.56±10.35 27.64±10.14 F=14.475<0.001

表2 居住生活关系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表2 居住生活关系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注:子女孝顺程度中已剔除28 例无子女老年人。

项目家庭成员关系统计值P类别很好比较好一般不好很孝顺比较孝顺一般孝顺不孝顺0 个月>0~6 个月≥7 个月独居仅与配偶同住与配偶、子女同住仅与孙子女同住满意不满意人数655 583 444 46 617 665 394 24 830 202 696 273 679 673 103 1 528 200 MUNSH 总分30.44±9.07 26.90±9.52 20.83±9.83 16.83±9.90 30.98±9.07 25.65±9.66 21.93±10.01 11.33±8.35 26.94±9.97 28.00±10.21 25.33±10.58 19.62±8.50 27.24±10.08 28.48±10.00 25.29±10.27 27.10±10.01 21.17±10.88 F=107.723<0.001子女孝顺程度F=77.365<0.001子女每年外出务工时长F=7.373 0.001居住情况F=-44.141<0.001居住满意度<0.001 t=2.663

2.2.3 经济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 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3)

表3 经济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表3 经济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位:分

项目个人月收入F 值P类别≤500 元501~1 000 元1 001~2 000 元>2 000 元自己、配偶工作收入子女供给养老金、低保退休金满意大致满意不满意人数962 514 143 109 348 924 379 77 545 684 499 MUNSH 总分24.54±10.44 28.52±9.85 28.45±8.97 30.35±9.02 25.59±10.20 27.03±9.98 24.30±10.64 33.16±8.90 30.21±8.89 27.77±9.58 20.40±10.01 26.188<0.001收入来源18.798<0.001经济满意度150.573<0.001

2.2.4 健康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 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见表4)

表4 健康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 单位:分

表4 健康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s) 单位:分

项目健康状况自评F 值P类别良好一般差1 种2 种≥3 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完全自理部分自理不能自理人数297 1 159 272 1 301 317 110 563 930 235 1 495 214 19 MUNSH 总分31.88±8.22 26.79±9.94 18.82±9.33 27.76±10.25 23.39±9.16 19.22±8.93 29.36±9.90 26.61±9.89 18.59±8.62 27.16±10.06 22.08±10.51 16.47±8.30 135.179<0.001患慢性病种数54.910<0.001疾病严重程度101.810<0.001生活自理能力32.940<0.001

2.2.5 医疗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 幸福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见表5)

表5 医疗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单位:分

表5 医疗状况对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单因素分析单位:分

项目就医便利程度统计值P类别很便利一般便利不便利未参保新农合城镇医保完全自费部分自费完全报销满意不满意人数854 729 145 18 1 670 40 21 1 680 27 1 602 126 MUNSH 总分28.69±9.89 25.48±9.78 17.74±9.77 23.61±6.79 26.35±10.33 30.40±8.81 24.52±5.41 26.41±10.35 28.11±8.79 26.77±10.19 21.87±10.50 F=82.603<0.001参保情况F=3.719 0.024医疗支付方式F=0.722 0.486医保满意度t=5.194<0.001

2.3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MUNSH 总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方式见表6。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变量中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居住生活关系中的子女每年外出务工时长、家庭成员关系、居住情况、居住满意度,经济状况中的收入来源、经济满意度,健康状况中的健康状况自评、患慢性病种数、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医疗状况中的就医便利程度均进入回归方程,自变量可解释因变量的56.7%,见表7。

表6 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7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

本研究显示,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低于齐明山等[8-11]报道的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的患病情况、地方经济水平、医疗条件、文化背景、健康意识等不同有关。本次调查的慢性病老年人中,大部分老年人患病程度为中度及以上,慢性病病程较长、预后欠佳、疾病程度加重及后遗症、并发症较多、经济负担较重,会令老年人在心理、精神和社交上产生悲观的消极体验,进而导致慢性病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降低。同时,贵州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人数占比较高,农村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较多、地处偏远,老年人多使用本族语言,造成其与外界交流存在一定障碍、健康意识淡薄、经济状况有待提高,也可进一步降低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3.2 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3.2.1 人口学变量 表7 显示:慢性病老年人文化程度越低,主观幸福感越低,与已有研究结果[12-13]一致。本研究的慢性病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51.8%的老年人为小学以下,11.5%的老年人为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低的老年人,信息更新慢,接受新的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困难,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不足,就诊不及时,治疗依从性低,易加重身体、心理负担,主观幸福感随之下降。

老年人配偶是老年人生活上、感情上最亲密的伴侣[14-1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婚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离婚、丧偶及未婚慢性病老年人,与崔红志等[16-18]研究结果一致。有配偶的老年人在情感和生活上能得到更多照料,生病时能得到依靠、支持,得到更多精神慰藉,从而增加其主观幸福感。而离婚、丧偶及未婚慢性病老年人由于缺少配偶在生活上的互助和精神上的慰藉,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较差,易产生绝望等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还显示:无子女的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低于有子女的慢性病老年人,有子女的慢性病老年人中子女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强,与聂建亮[19]的研究结果不同,与崔红志[16]研究结果一致。在农村,慢性病老年人子女越多,意味着越能获得经济、生活和精神支持,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而没有子女的老年人多独居,受到的关心和照顾较少,经济来源较少,身体机能衰退加之疾病折磨,行动不便,生活艰难,这类慢性病老年人内心有更强的无望感、孤独感,其主观幸福感偏低。

3.2.2 居住生活关系 本研究显示:与子女、配偶同住以及家庭关系和谐的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高。仅与配偶同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高于与孙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独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低,与刁春婷等[20-21]研究结果一致,与田凤娥等[9]研究结果不同。与配偶、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生活、情感、经济等方面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支持,主观幸福感最高。而本研究调查发现,黔南地区农村有52%的慢性病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子女外出务工时间越长,对老年人的照护时间和精力越少,而老年人机体防御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减弱,加之慢性病的长期困扰,生活中需要更多照顾,若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照料需求不能被满足,精神慰藉和情感支持缺乏,落空感、孤独感会明显增高,主观幸福感会显著降低。与配偶同住能得到一定的情感支持,但老年人配偶通常年龄较大,照顾能力有限,使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对低。仅与孙子女同住的慢性病老年人孤独感减少,但常需负责照看孙辈并承担一定家务,增加了慢性病老年人的心理及身体负担,导致老年人对现居住环境不满意,降低了慢性病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

3.2.3 经济状况 本研究显示:有退休金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高,其次是子女供给和自己、配偶有工作收入,而仅靠养老金及低保维持生计的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最低。这是由于慢性病病程长、花费多,对有退休金等固定收入的老年人来说心理压力小,主观幸福感高,而仅靠低保和养老金生活的慢性病老年人难以承担慢性病长期带来的经济压力,主观幸福感降低。

经济满意度越低的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越低。本次调查的慢性病老年人中仅有31.5%感觉经济满意,39.6%大致满意,而28.9%不满意,且55.7%的老年人月收入≤500 元,经济限制可导致救治率、服药率、治愈率低,发病率、致残率高,从而给老年人身体、心理造成更多的不适,降低其主观幸福感。

3.2.4 健康状况 健康是主观幸福感高的基础[22]。表7 显示:健康自评状态越差、患慢性病种数越多、疾病程度越重、生活自理能力越弱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越低,与已有研究结果[7,11,23-24]相似。健康自评状态差的老年人,自我效能感更低、心理负担更重,呈现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患慢性病种数越多、疾病程度越重,越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差,越容易导致身心无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也易导致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越少,远离近邻亲友,更易产生寂寞、空虚、孤独感,进而导致较低的主观幸福感。

3.2.5 医疗状况 表7 显示:就医越不便利主观幸福感越低。随着新农村建设深入,农村交通较之前有了较大改善,但黔南地区农村地处偏远,山多路窄,进出车辆少,加上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年人就医困难,又因乡镇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很多急、重的疾病无法真正得到治疗,需向上级医院转院,增加了老年人看病难度、经济压力和焦虑情绪,进而降低了主观幸福感。

4 小结

总之,贵州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子女每年外出务工时长、家庭成员关系、居住情况、居住满意度、收入来源、经济满意度、健康状况自评、患慢性病种数、疾病严重程度、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就医便利程度。社会、地方政府、家庭和个人应高度重视,针对主要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进黔南地区农村慢性病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提高。

猜你喜欢

黔南慢性病主观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黔南文艺界3-4月大事记
图解黔南五年 高歌猛进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