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

2022-02-19简晓彬

教育观察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人文思政

简晓彬

(1.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9;2.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课程思政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切入,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1]高校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应深刻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高度重视课程思政的使命担当,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理论与实践看,课程思政教育的重点是“三观”教育,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容上涵盖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宪法法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品德修养教育、综合素养教育、奋斗精神教育等多个方面,具有宽口径、多维度、系统化等典型特征。从当前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可以将课堂教学作为切入点,以教师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主导、学生为课程思政教育的主体,通过教学融入、师生互动和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鉴于此,笔者以今年承担的本科生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探讨交流高校非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个人体会,以此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专业课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专业课中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对坚持高校德育的社会主义育人底色,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现,全面提高专业知识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首先,通过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专业课程(特别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的思政内涵和价值意蕴,有利于把高校教书育人的主题、主线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专业课教学中德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通过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德育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的问题,进而创造性地将专业课与思政课结合起来、将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最后,通过把思政课和专业课及实践教学等环节密切联系起来,积极融入爱国、爱家、爱社会、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成长成才的信心,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二、人文地理学课程特征及思政元素来源

(一)人文地理学课程基本特征

人文地理学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理学科中一门专业基础性和导论性课程,也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3]本课程以人地关系为核心,内容涉及文化、人口、经济、产业、生态、语言、宗教、聚落、旅游和政治等多样性主题[4],具体包括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人口与民族、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聚落与城市化、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旅游地理、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等丰富性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等学科特性,以及文理交融、以文为主、系统集成的典型特征,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当今世界和我国人文地理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发展演化规律,以科学思维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思政教育元素来源

人文地理学与课程思政联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中的社会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指导,因此,教师可以从人文地理学中挖掘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观、人生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课程思政元素,如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等。第二,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涉及文化、人口、民族、经济、产业、城市、语言、宗教,以及旅游地理、地缘政治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本土化、人类行为等多样性、系统性主题,因此,教师可以从个人价值、人力资源、地区发展、国家归属、民族信仰、安全稳定,以及区域合作、全球合作、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和谐社会等多个领域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第三,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等学科特性,有利于让学生展示其多元人文知识储备和广泛认同情感,通过课堂讨论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师生全员参与、情感互动和教学相长。

三、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主要做法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笔者采用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文地理学》(2006年5月第2版)作为教材。该教材第一版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在2000年7月正式出版。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广泛欢迎,并荣获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后经评审又被作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教材,入选教育部首批百门精品教材(一类)。[5]为适应时代发展,2006年5月,编写组对教材进行了修订完善,该教材随之成为诸多高校人文地理教学的主要教材及学生考研的重要参考书。

根据学校安排,笔者于今年上半年承担2019级地理科学专业两个班级的人文地理学课程部分教学任务,按照几位教师的分工讲授计划,笔者具体承担本课程第3、4、5章的教学任务,下面以此为基础介绍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体会。

(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

1.第3章思政教育设计——融入经典

教材第3章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内容涉及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主要研究方法。从表面上看,这一章内容涉及的思政教育元素并不明显,但结合江苏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本科生源特点及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笔者根据需要,在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基础上探索融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这一经典思政教育元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结合课程内容,补充介绍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全面观在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中的指导性、应用性。[6]其中,实践观是指认识的基础和目的,如地理实习、课题调研等地理实践活动中需要多看、多听、多问、多记,充分了解地区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和区域差异,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学习研究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联系观是指地理现象具有普遍联系和交互影响,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影响营商环境,具体事例如河南郭亮村在陡峭的山崖上开凿挂壁公路进而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观是指地理现象的普遍发展变化,要从国家及区域发展中观察发展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矛盾观是指利用矛盾论辩证分析地理现象,正确看待地区发展中的成绩与问题、优势与劣势、主要与次要因素。全面观是指结合人文地理学的结构主义方法论,阐明结构是由各个部分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整体,而部分只能在整体上才更有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结构的整体性来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全面、系统地分析地理现象与问题,科学解释甚至预测人文地理现象,增强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系统观念和整体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观察思考问题的主观性、能动性。

2.第4章思政教育设计——融入热点主题

教材第4章为人口、人种和民族,内容涉及人口与发展,人口分布与迁移,人种和民族,民俗与流行文化。这一章内容涉及的思政教育元素较多,如人口增长、人类与疾病(特别是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的顽强抗争、人口素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人口迁移的经济社会原因、世界不同人种的差异、民俗的优劣评价与传承保护等,都是很好的思政教育元素。而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结合当前关注的人口增长主题和焦点,笔者选择人口增长、人口素质作为主题式思政教育元素,具体教学实践如下。

人口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人口、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核心。人类自出现以来,尽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很多波折,但人口增长趋势总的来看是持续增长的,且每增长10亿人口所用时间迅速缩短。[5]通过这些数据,笔者引导学生认识人口研究的意义,强调人口是人地关系协调的主体,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社会经济内容,更是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以此提高学生对我国人口增长及人口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3.第5章思政教育设计——融入社会民生

教材第5章为农业的起源和发展,内容涉及农业的起源、农业的发展与类型、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农业景观和农业区位论。这一章内容涉及的思政教育元素也较多,如农业的起源与基础性地位,狩猎社会到农耕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对动植物驯化体现出的优生优育、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农业发展与人类文明出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科技进步,世界粮食安全,农业景观、生态农业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粮食都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政治商品、社会商品、战略商品。因此,结合全球气候变化、土地资源非均衡、粮食供需格局、品种结构矛盾等民生焦点问题,笔者选择融入主要粮食作物供需与粮食安全这一重要的社会民生思政教育元素,具体教学实践如下。

目前,在全球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中,我国小麦产量、库存量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但优质小麦缺口较大,需要借助进口进行品种调剂,培育出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的优良小麦。同时,出于品种结构、价格等因素考虑,近年来我国稻米进口数量远大于出口数量。此外,在饲料玉米、玉米深加工企业(酒精、淀粉、糖、其他生物制品)等需求带动下,我国玉米消费量持续增长,供需存在一定缺口,玉米进口量呈波动性增长。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世界粮食安全标准为自给率90%,这里面的粮食包括谷物、玉米、大豆等所有主要种类,我国的粮食自给率为82.3%左右,并未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7]通过这些事实,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粮食的国际供应链可能面临的诸多风险,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既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观,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又要弘扬爱惜节约粮食、反对铺张浪费的优良传统。

四、结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平台,高校专业基础课既要传授专业知识技能,又要承担起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8]

基于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学科特征,本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较多,根据本科生源特点和具体教学任务科学合理地选择教育主题,是提高思政教育课堂教学绩效的关键。结合笔者承担的具体章节教学任务,本文探索提出融入经典、融入热点主题、融入社会民生三种课程思政教育融入方式,对推动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从未来发展看,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与人文地理专业知识的融合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切实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既有的放矢、主题鲜明,又联系实际、言之有物,同时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真正触及学生心灵,不断提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课人文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