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十二针联合加味茵陈蒿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对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2-02-19赵香君

陕西中医 2022年2期
关键词: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

宋 丽,石 蕊,赵香君

(1.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1;2.秦皇岛军工医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3.香河县人民医院,河北 廊坊 06540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D)是较为显而易见的损肝因素,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的临床综合征[1-2]。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递增,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在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城市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10%~30%,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威胁[3-4]。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西药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方案,主要改善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等。但有研究表示,进行西药治疗的整体疗效不尽理想,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于此,多数专家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研究,寻找更具疗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手段[5-6]。肝郁脾虚证型为常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证型。本研究通过手足十二针与加味茵陈蒿汤联合,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我院接受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患者共115例,通过完全随机法对115例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联合组58例。对照组男30例,女27例;年龄42~63岁,平均(52.51±8.42)岁;病程13~19个月,平均(16.57±2.54)个月;腹胀28例,纳差29例。观察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43~63岁,平均(53.02±8.52)岁;病程14~20个月,平均(17.01±2.42)个月;腹胀31例,纳差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7],且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肝郁脾虚中医证型诊断标准[8],病例资料齐全;②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无病毒性肝炎者;④无药物性肝病史者。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有精神疾病史者;③治疗期间依从性较差者;④有严重冠心病、高血压且无法停药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服用加味茵陈蒿汤进行治疗,方剂组成:茵陈60 g,栀子、银花、龙胆草、泽泻、茯苓、鸡内金各15 g,大黄、黄柏、连翘、黄芩各10 g,板蓝根30 g,生山楂20 g。加水800 ml进行文火水煎两次,共30 min,取药汁400 ml,分早、晚饭后温服。

1.2.2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手足十二针进行联合治疗,针灸组方: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内关、三阴交。依照不同患者体质类型进行具体施针方案调整,偏实体质以泻法为主,偏虚体质以补法为主。气虚体质者进行补足三里穴、泻阳陵泉穴,其余穴位用补法;阳虚体质者进行补足三里穴,同时加入艾灸;湿热体质加泻阴陵泉,补三阴交穴,其余穴位用泻法;气郁体质者加泻太冲穴,补三阴交穴,其余穴位用泻法。每次留针30 min,共行针3次,3次/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评分:将患者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等中医证候评分项目按照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将其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正常4种标准,分别计6、4、2、0分,进行组间比较。

1.3.2 肝功能、血脂水平评价:于入院次日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10 min(离心半径10 cm,转速2500 r/min),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 Olympus公司,型号:AU400型)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酸转移酶(Gamma-glutamate transferase,GGT)、总胆固醇(Total chorest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

1.3.3 炎性因子水平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标记酶标板、稀释标准品,设置标准、空白检测孔,标准孔添加标准品,空白孔添加终止液、显色剂,检测孔添加血清标本及抗体后封膜,封膜并晃匀,37 ℃保温箱静置60 min后去膜清洗,空白孔为基准,使用酶标分析仪(上海酶联生物技科技有限公司,型号:ML-dr3518)450 nm处测吸光值,计算IL-8、TNF-α、TGF-β水平。

1.3.4 肠道菌群水平检测:采用改良TIANamp Stool DNA Kit方法进行粪便细菌基因组总DNA提取。取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样品2 g以上,分装于2 ml无菌离心管中,-80 ℃保存待用。离心管中加入1.4 ml缓冲液,间歇振荡1 min至样品彻底混匀,满旋15 s于高速离心机12000 r/min离心1 min,转移上清液1.2 ml至新的灭菌离心管中。加入Inhibit EX(抑制剂吸附片),室温孵育1 min,使吸附片与样品充分作用,加入4 μl 100 mg/ml RNA酶,静置5 min,收集管壁滴液,加入200 μl无水乙醇,摇匀并加入到收集管吸附柱CR2中,室温放置5~10 min,向吸附膜中间滴加50 μl TB洗脱缓冲液,离心2 min后,弃掉吸附柱CR2,并将其溶液进行无菌离心管收集,记录DNA质量和产率进行检测,计算肠道菌群水平。

1.4 疗效标准 显效为肝功能正常,主症、次症基本消失,中医证候评分下降70%以上;有效为肝功能改善,主症、次症有效缓解,中医证候评分下降30%~70%;无效为肝功能无改善,中医证候评分下降30%以下。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前,两组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评分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评分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 见表2。治疗前,两组ALT、AST、G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LT、AST、GGT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ALT、AST、GGT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水平比较(U/L)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前,两组IL-8、TNF-α、TGF-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IL-8、TNF-α、TGF-β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IL-8、TNF-α、TGF-β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见表4。治疗前,两组TC、TG、HDL、LD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TC、TG、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TC、TG、LDL水平降低,HDL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mmol/L)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见表5。治疗前,两组乳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埃希菌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埃希菌水平均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埃希菌水平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比较

2.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6。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6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 论

在当下,非酒精性脂肪肝已经成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临床表现为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血脂紊乱等非特异性症状[9-10]。在中医学理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归属于“胁痛、痰浊”等范畴,其中医证型为肝郁脾虚证[11-12]。在中医治疗中,手足十二针和加味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疗效。加味茵陈蒿汤由茵陈、栀子、黄柏、生山楂、茯苓等中药组成[13]。方中茵陈清热利湿;栀子、黄柏清热燥湿;山楂消食化积、散瘀行滞;茯苓健脾和胃。诸药合用,能够清热利湿,调理肝脾[14]。而手足十二针对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刺激,这一针灸治疗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刺激肠胃蠕动、降低血脂等,而且对比中药所具有的伤及人体正气的一面,其针灸治疗则相对更为直接、安全[15-16]。于此,本文研究手足十二针联合加味茵陈蒿汤进行治疗,通过内服外用,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以上这一联合治疗方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结果显示,患者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评分降低。据相关学者研究证实,非酒精性脂肪肝基本病机为阻滞不通,临床常见为肝郁脾虚证,治疗则需要疏通经络、活血化瘀[17]。据相关研究指出,使用针灸联合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能够使脾得健运、肝能疏泄、通里攻下、疏肝利胆[18]。本研究结果说明,手足十二针联合加味茵陈蒿汤,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右胁胀闷、周身困重、脘腹胀满、倦怠乏力等中医证候严重程度,治疗效果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使用本联合方案进行临床治疗,能够降低ALT、AST、GGT水平。据临床研究指出,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的发生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肝功能出现异常。改善机体肝功能是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19]。ALT、AST、GGT为常用评价肝功能变化情况的指标,ALT、AST、GGT水平能够对各类肝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进行有效反映。于此,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运用这一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由研究结果显示可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使用联合方案进行临床治疗,能够降低IL-8、TNF-α、TGF-β水平。经相关研究指出,IL-8、TNF-α、TGF-β指标参与炎症反应,自身的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IL-8、TNF-α、TGF-β作为评价炎症反应的重要相关指标,其水平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0]。本研究结果说明,应用手足十二针联合加味茵陈蒿汤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能够显著抑制炎性因子活性,减轻机体内炎症反应,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具有显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使用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降低TC、TG、LDL水平,升高HDL水平。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上,TC、TG、HDL、LDL为常用检测血脂水平异常的指标,其水平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21]。本研究结果说明,使用该联合方案能够改善血脂水平,发挥治疗效果。

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进行手足十二针与加味茵陈蒿汤的联合治疗,使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升高,肠球菌、埃希菌水平降低。相关研究指出,乳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埃希菌为临床常用评价肠道菌群水平的指标[22]。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紊乱,导致肠球菌、埃希菌水平上升,乳杆菌、双歧杆菌水平下调。由此得出,肠道菌群各细菌属的上下波动变化,能够有效反映病情严重程度[23]。本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联合方案进行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能够调节肠道菌群水平,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实施手足十二针与加味茵陈蒿汤的联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中医证候评分,使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改善,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治疗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酒精性脂肪肝肝功能
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脂肪肝 不简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王迎春:非肥胖脂肪肝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脂肪肝治疗误区须谨防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