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赏读

2022-02-19张华张永辉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田园生活浣溪沙苏轼

张华 张永辉

摘 要:苏轼《浣溪沙》 (麻叶层层檾叶光)明媚清新,在农作物茁壮成长,农村即将丰收的背景下,描绘了络丝娘煮茧飘香、杖藜叟捋青尝新的田园生活。词作画面感强,人物形象灵动,富有生活情趣,深藏作者的喜悦之情。

关键词:苏轼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田园生活

苏轼才情奔放,词作独树一帜且千姿百态,既有激昂雄浑、大气磅礴的豪放之作,又不乏清新自然、平易质朴的农事田园佳品。1078年,也就是北宋元丰元年,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春旱。苏轼当时任徐州太守,应徐州父老的请求,他曾率众前往石潭求雨。得雨后,苏轼又在夏初季节再次前往石潭,感谢天降甘霖,沿途经过农村,写下了五首《浣溪沙》来记录自己途中的见闻和感受。这五首词都清新明快,自然质朴,描绘了兰芽桑麻、枣花古柳的田园风光和煮茧缫丝、收麦祭神的农村生活,表达了作者欢欣愉悦、期盼丰收、热爱田园的美好心情。其中的第三首《麻叶层层檾叶光》因其明媚清新的格调、朴实自然的手法、生动传神的刻画、醇厚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备受后人喜爱。

一、上阕:络丝娘煮茧飘香

词的上阕“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主要描绘了农妇煮茧缫丝的农事活动。

麻是我国古老的农作物,被列为“五谷”之一。早在《诗经》时代,它就出现在农民耕种的土地上,如《丘中有麻》“丘中有麻,彼留子嗟”,《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都体现了我国种植麻的历史由来已久。“檾”通“苘”,即苘麻。麻的茎皮纤维色白,富有光泽,经沤制可以做麻衣、麻绳等。《诗经·蜉蝣》中就有“蜉蝣掘阅,麻衣如雪”的诗句。第一句“麻叶层层檾叶光”,描绘的是麻叶茂密茁壮,叶子一层覆盖着一层,密密匝匝,层层叠叠,每片叶子都水润光滑,肥美舒展,透露出生命的光泽。这句使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农作物的茎叶茂盛,长势茁壮。“层层”,使用了叠音词,展现了麻叶层出叠现、浓密繁盛的样子。“光”,指的是光滑润泽,麻叶因水分充足而叶片肥美,富有色泽。整首词都没有出现“雨”字,但农作物的茁壮茂盛、叶片的润泽肥美,都体现了上天给予农民雨水充沛、甘霖灌溉的恩惠。第一句以健康茁壮、清新明媚的生命力拉开了全词的序幕,为诗词奠定了勃勃生机。

词人一进村庄,就闻到了煮茧的香气,不禁十分好奇,禁不住询问一声:“谁家煮茧一村香?”随后明白,原来煮茧的真是“隔篱娇语络丝娘”。煮茧是制丝过程中的一道关键性工序。初夏时节,春蚕已老,茧子丰收,村子里女人们开始煮茧缫丝,筹备衣物。“一村香”,描绘了浓郁的香气在整个村落之间飘荡萦绕,袅袅蒸腾,芳香四溢。词人由先前描写农作物,马上转到描写煮茧缫丝的农事活动。二者由一句问话过渡,之间的转换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又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显得摇曳多姿,趣味盎然。词人循着香气找寻,哦,原来是一群缫丝的女子正在煮茧,她们正隔着篱笆墙,娇声细语,欢乐地谈笑着。络丝娘,原本是一种虫子,也叫络纬,又名纺织娘,是螽斯类昆虫中重要的鸣虫之一。宋代罗愿《尔雅翼·释虫》中说它“连夜札札不止,其声如纺丝之声,故一名梭鸡,一名络纬,今俗人谓之络丝娘”。这种虫子能发出悦耳响亮的声音,所以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宠物饲养。作者在这里用络丝娘来借指缫丝的女子,一取纺丝之意,二喻缫丝女的声音悦耳动听。

词的上阕一共三句,可谓有声,有色,有香,有事,有情:声,是络丝娘娇语谈笑的悦耳之声;色是层层麻叶茂盛润泽的碧光之色;香是满村飘荡、袅袅蒸腾的煮茧之香;事,是缫丝女愉快劳动的农家之事;情,是作者满纸都掩抑不住的感恩上天赐雨,期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愉悦之情。

二、下阕:杖藜叟捣麨微醺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词的下阕主要写了杖藜老翁捋青尝新,酒后醉眼朦胧,急切地盼望大豆成熟的生活情景。

“垂白”,表明老人年事已高,须发似雪,垂挂而下。“杖藜”,原指用藜茎做成的手杖。藜,是一种野生植物,它的茎粗挺坚硬,支撑力强,可以用来做手杖。词中用杖藜借代拄着“杖藜”的老人。苏轼在《鹧鸪天》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同样也用杖藜借代拄着杖藜的老人。捋青,指從没有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捣”,意为碾碎。“麨”,在这里指将麦粉炒熟。

对于“软饥肠”,人们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最普遍公认的一种,是“软”繁体为“輭”, “輭”通“餪”,古礼,女儿嫁后三日,娘家送食物给女儿。在词中,即为送食的意思。“软饥肠”意为充饥。而另外一种看法,“软”为饮酒的意思。持这种看法的学者引用了苏轼诗《发广州》“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的诗句,诗中苏轼特意为“软饱”和“黑甜”做了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针对这两种解释,诗词的意思也有了很大的差异。

第一种理解,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杖藜,抬起醉眼,将青青的麦穗捋下,捣碎炒熟,制成干粮,聊以充饥。此种解释说明,即使天降甘霖,缓解了旱灾,但百姓的境况仍不乐观,人们依旧不能拥有充足的粮食储备,在麦子没有成熟之际,只能提前捋青捣麨,暂时缓解眼前的饥荒。因此,作为地方官,苏轼关切地询问老人,大豆何时成熟?距离下一个丰收季节还有多久呀?诗词体现了苏轼对百姓疾苦的关心和牵挂。

第二种理解,杖藜老人并不是被迫捋青捣麨,而是愉快地捋青尝新。这种理解认为,将“软饥肠”解释为充饥是不正确的,理由有三:第一,久旱得雨,天降甘霖,旱情缓解,丰收在望,词人和百姓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全词充满了喜迎丰收的愉悦,而老人被迫捋青而聊以充饥的境况与诗歌整体格调形成了极大的偏差。第二,“垂白杖藜抬醉眼”,表明老人饮了酒,微醺迷离。结合苏轼《浣溪沙》五首中的另外一首词句“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翁卧黄昏”,说明此时百姓生活平静祥和,村中老翁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心中喜悦,不禁多喝了两杯。而忍饥挨饿、处于饥荒状态的老人是不可能有酒可饮或有心情饮酒的。第三,徐州稍东的地区,有捋青尝新的习俗。“麦之将熟,捋下青穗,用火微爖,轻捣揉搓,去掉糠壳,粗磨煮食,谓之妈糊,香味喷喷,极其可口”a。捋青捣麨,是百姓品尝新麦,急于尝鲜的一种做法。从全词的气氛格调上来说,笔者比较赞成第二种说法。

而对于“问言豆叶几时黄”,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这是苏轼在问,也有人说这是杖藜老叟在问。笔者认为,无论是苏轼还是老叟,两者都不是有疑而问。对于苏轼而言,虽是读书人出身,但生活在以农业为主业的时代,作为一个关心民生疾苦的父母官,他不可能不知道大豆丰收成熟的时间。而作为长期和土地、农作物打交道的乡下老叟来说,他更是熟稔各种作物的习性特点和种植养护的技巧。“问言豆叶几时黄”,与其说表达的是一个疑问,不如说展现的是一种期待和愿望。这种情感,好比一个孩子着急吃饭,他不断往厨房跑,反复问妈妈,饭什么时候熟啊?孩子问的,并不是饭菜成熟的具体时间,他表达的是一种希望饭菜马上做好的急切愿望。因此,“问言豆叶几时黄”蕴藏着一种急切的企盼,一种迫不及待的憧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笔者认为,问话更像是杖藜老叟微醺后的自言自语。天降甘霖,庄稼茁壮,丰收在即,杖藜老叟内心愉悦,他品尝了捣麨的新麦,舌尖萦绕着粮食的清香,想到一捆捆,一匝匝的麦子就要收获到家,粮食就要装进粮仓,心中越发喜悦,不禁多喝了几杯,酒后他醉眼迷离,期盼着下一个丰收的季节,于是便自言自语地问道:“大豆什么时候丰收啊?”想必此刻,杖藜老叟的舌尖一定充盈着大豆煮熟或煎焙后软糯甘美的味道吧。

词的下阕主要写人、记事。第一句“垂白杖藜抬醉眼”,廖寥七个字,就把老叟的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这七个字,如同一幅简笔画,几笔线条简单勾勒,便栩栩如生,生动传神。“垂白”“杖藜”“醉眼”都是人物部位的呈现,但一个动词“抬”,便让这几个部位合成了一个整体,有了生命的灵动,具有了情感的成分,人物形象立刻就活了。杖藜老人捣麨尝新,微醺问话,使词篇富有情趣,这种农村生活中的小场景温暖朴实,词作清新的田园之风扑面而来。

吃穿是百姓安居乐业的头等大事,苏轼的这首词,上阕写络丝娘煮茧缫丝,百姓预备衣物,解决穿衣问题;下阕写杖藜叟捋青捣麨,品尝新麦,解决吃饭问题。“麻叶层层”“檾叶光”“煮茧香”,还有绿叶掩映的篱笆墙,这些田园风物都是背景舞台。在这个舞台上,络丝娘娇声细语,辛勤劳作;杖藜叟捋青尝新,微醺问话。故事一帧帧展开,质朴而清新,温暖而朴实,画面感极强,像一部农村风物的微电影,又像一本田园风情的连环画。词人的情感不着一字,而得雨后的快乐,丰收在即的欣慰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饱蕴其间。

a 程芳銀:《苏词“捋青捣麨软饥肠”正解》,《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4月期,第100页。

作 者: 张华,文学硕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张永辉,文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研究。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田园生活浣溪沙苏轼
从善如流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苏轼错改菊花诗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苏轼吟诗赴宴
浣溪沙·夏日
浣溪沙
浣溪沙·小院春深
论陶渊明式的生活态度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