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22-02-17吴振铭赵利娟南海洋张难花

科技风 2022年4期
关键词:自发性学习共同体互联网

吴振铭 赵利娟 南海洋 张难花

摘 要: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多样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目睹周围的一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内在动力不强,这与我们当初选择职业院校的初衷相违背,也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现代高职学生特点,本项目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构建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自我肯定和认同意识,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自发性;学习共同体

一、研究背景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

过去的两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都超过百万人,这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绝无仅有。随着职业院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进入大学校园,学习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据不完全统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等领域,从事一线工作的新增人员中,有70%左右的人员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可见,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显著提升。

伴随着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的提高,以及高职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愈发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学生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大部分同学是由于分数不足难以进入普通本科院校,才不得不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自卑心理。此外,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欠缺、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自主投入性偏低,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和出现较为严重的学习倦怠现象[1]。

高职学生的学习普遍缺乏计划性,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极为模糊。高职学生容易在行为上自我设限,加上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监督,身边缺少同伴和同学的鼓励支持,导致他们行为上出现绕行或者逃避,更有部分学生会给自己贴上“我不会”的标签。长此以往,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这与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相违背。

因此,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教育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国内外目前关于学习共同体研究状况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大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感觉比较吃力,难以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相互融合,对互联网背景和课堂教育的有效融合设计和思考不够,忽略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本质,从而形成了本末倒置的教育问题[3]。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不强,国家急需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当今社会,大学生应学会合作,并且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新课改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要我学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达到我要学的境界。

国内也开展了一些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1999年,黑龙江南岗区教育局开始探索用学习共同体理论管理学校,并开展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一定成效。2000年,首都师范大学开发虚拟学习社区智能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该系统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让学习者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形成虚拟学习社区,帮助合作者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满足学习者的认同感以及尊重感,提高网络学习的高效性。2006年,为促进我国城市和农村整体教育改革,推出“21世纪未来学校构想”,中国未来研究院和中国未来研究会教育分会共同组建了中国未来教育学习共同体研究所[2]。

“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职业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不仅要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大部分高职学生被动学习,不能够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等情况,积极开展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建设很有必要。构建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就是让学生自己管控自己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够全身心、高效率、轻松欢快地投入学习。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越来越普及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的高职学生对计算机充满好奇,对互联网带来的软件技术比较熟悉,对电子产品的驾驭能力极强,他们更倾向于借助互联网软件、资源和平台进行学习。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大幅度提升教育水平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借助互联网背景,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二、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共同体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学习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效率,它可以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和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3]。

(二)学习共同体概念

学习共同体最早由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中提出。它由学生作为学习者,教师作为助学者共同组成,以完成共同任务为载体,成员全面成长进步为目的。它重在人际关系、心理相容,通过群体的动力来辅助学习。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主要包含三点:一是要有目的性,以共同目标为目的;二是要有有序性,即活动平衡性,权力责任分配的平衡性,活动的协调性及程序性;三是要有系统性,要有一定的层次结构[4]。

三、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

以我院为例,对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有关共同体的现状进行调研。关于师生有效沟通方式的调研结果表明,有73.37%的学生认为师生面对面交流比较有效,这部分学生比较依赖教师,比较习惯传統的教学模式。有74.87%的同学认为QQ交流比较合适,并能及时得到老师的信息反馈。对共同体中组员信息一致程度进行调研表明,同学之间经验交流不多,特别情况下,组员信息一致程度仅达57.59%。对学习理解的共同体成员沟通方式和资源共享意义的调研结果如图1和图2。

由此可知,高职学生希望共同体内各成员间有共同目标及追求,能通过互联网学习或传播经验,比较认可学习共同体。

(二)原因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平台、资源和软件为构建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也为新的教改提供强大辅助功能。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积极性不高,反而对许多新兴软件和APP等好奇心很强,互联网学习和适应能力很强。

相比较于传统的学习模式,现在的学生更喜欢时间地点灵活、较为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网络学习打破了原有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上课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目标等选择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此外,学生可多次、重复进行学习,及时消化疑难知识點。学习好的同学也可录制视频等,及时分享给其他同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同学及时消化疑难知识点,另一方面,在帮助其他同学的时候,感觉自己被需要,久而久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越强,热情越来越高涨,效果越来越好。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当今网络诱惑性强,学生自控能力又较弱,很容易受网络因素的影响,学习容易分心。

四、借助互联网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案

(一)建设学习共同体的条件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建设学习共同体,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共同体学习者要有相同追求,有助于学习者形成共同知识体系。二是共同体成员间要相互依赖。它以成员团结为基础,成员间要相互关联。三是共同体成员要积极分享经验。共同体是一种基于价值观、道德情感的互相认可或吸引的状态,其最好的标准是为了共同目标的经验学习。

构建学习共同体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发表见解、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5],最终发展学生。

通过“共同体”,要学生学习,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成为主人的过程中,完成自己教自己(自主学习)、学生教学生(互相学习),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共同体中,来自不同成长背景的学生相互学习,一起探讨,共同成长。这样不仅让学生之间有共同话题,而且学生之间在同一个层面上沟通,交流理解起来也比较方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交流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发展。共同体成员之间,对于学习上的困惑,大家共同思考,共同应对这种思维和理智的挑战。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学习共同体

借助于互联网背景构建的学习共同体,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学习组织,成员间有共同学习目标,并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围绕问题沟通、合作、共享,共同提高。其构建的核心要素是助学者、学习者和研修过程。

助学者是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的组织者和经营者,包括教师等。助学者要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资源、咨询、反馈和指导,调动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新旧知识的反思和迁移。助学者也可通过及时沟通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学习者舒缓学习压力,排除一些负面情感[6]。

学习者是互联网背景下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体中的学习者需有较强信息素养,能主动借助网络获取学习资源,学习主观能动性强,可通过彼此间的交流缓解压力。

研修过程包括知识学习过程和助学者与学习者、学习者间的互动过程。互动有助于加深学习者理解和应用特定知识,加强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个体的身份和地位,最终实现“1+1>2”的效果[7]。

借助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利用MOOC、微课、网络微视频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通过微信、QQ等平台向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同学解决困惑,在帮别人答疑解惑的同时,产生自信,感觉自己被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进行过程性考核,譬如,借助学习通平台,让学生在线提交作业。通过平台可以看到作业的优秀率、及格率等数据,以及哪些同学没有按时提交作业,询问原因,找到解决办法。通过查看学习通平台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事半功倍。

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基于信息资源库的环境,学习者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学习,不但可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个性化学习。共同体内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互动形式和方法较多,沟通方式多样化,为了共同的目标,开展相应的活动,实现共同发展。

(三)学习共同体运行的效果预测

当今教育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使得各校能便捷地共享资源,打破学校、学科间界限,拓展教育空间与机会。人们未来将会改进传统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形态,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共同体将会极大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

结语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常见的社交软件、网络平台以及相关调查问卷,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设计,帮助高职学生形成自我肯定和认同意识,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自我提升。此外,建设学习共同体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不断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刘在花.中学生学习投入发展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6):7177.

[2]刘月玲.应用学习共同体 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发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3):134136.

[3]梁桂萍.“互联网+”时代大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8):2021.

[4]孙莉,陈路宏.高职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1(07).

[5]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6]刘奇,陈长虹.网络学习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27131.

[7]刘厚萍.构建“互联网﹢”教师学习共同体[J].中国教育报,2019(第3版).

基金项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自发性学习共同体构建与研究”(yxkc202133);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改研究课题(2019KCSZ018);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Yr210003);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最优化问题的信赖域算法研究及其应用”(21KJB110018);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20、2021);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目(2020、2021)

作者简介:吴振铭(2002— ),男,福建三明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学生,研究方向:数学教育;赵利娟(1986— ),女,河南洛阳人,理学博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值最优化,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自发性学习共同体互联网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