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名言拾粹

2022-02-15

光明中医 2022年24期
关键词:有性热症外感

痘本先天,因时而发,必由外感。至若痧者,亦时疫之气所感作胀作痛。而胎元之毒,因之俱发,凡痘未见点之前痧胀,必心胸烦闷,痰涎壅塞,甚至昏迷沉重,不省人事,此其候也。其小儿滑疾之脉,类于痧症厥厥动摇之脉。虽若疑似难明,然痧有痧筋可辨,宜先刺出毒血,而后用药清理之,则痧自退,痘自起矣。若痘点既形,触秽痘隐者,诸痘科自悉,不赘。

——清·郭士遂 《痧胀玉衡·痘前痧胀》

孕妇之痧,最易伤胎;产后之痧,须防恶阻,较之平人更甚,当急为救疗。庶于痧毒未攻坏脏腑之时,可以施治。若属暗痧,发于此时,胎前痧脉;溷于有孕,产后痧脉,杂于恶阻,又无心腹痛剧,痧从暗发。须当究其症候,察其声色,看有痧筋,急宜刺破,肌肤痧拥,尤重油盐,至若痧毒横行,肆攻脏腑,莫可挽回,慎毋草草以误人也。

——清·郭士遂 《痧胀玉衡·胎前产后痧》

痧气壅盛,发为热症,或热而不凉,或日晡发热,或潮热往来,皆痧毒之气阻而不通,搏激肌表,发而为热。不识者,认为外感,传经热症,发汗温饮,即慢痧迟缓,势必痧气益盛,变出头汗发狂,种种重症。不知外感之脉浮数而紧;热症之脉,洪数有力;痧症之脉,终有不同,或有可疑,须看痧筋有无,辨之即明。

——清·郭士遂 《痧胀玉衡·痧热》

先有劳弱不足之症,或吐血时发;或微微干嗽,两颧唇口鲜红;或骨蒸发热不已,一触犯时气传染;或秽恶之气相犯,必兼痧胀。或多痰喘;或咽喉如鲠;或心腹胀闷,烦躁发热;较之平时不足之症,益觉沉重。此宜以痧为主治之,令痧毒退尽,方可治其本症,不然,劳弱未见凶危,痧祸已在目前矣。

——明·吴有性《温疫论·传变不常》

温疫舌上白苔者,邪在膜原也。舌根渐黄至中央,乃邪渐入胃。设有三阳现证,用达原饮三阳加法。因有里证,复加大黄,名三消饮。三消者,消内消外消不内外也。此治疫之全剂,以毒邪表里分传,膜原尚有余结者宜之。三消饮:槟榔 草果 浓朴 白芍 甘草 知母 黄芩 大黄 葛根 羌活 柴胡 姜、枣煎服。

——明·吴有性《温疫论·表里分传》

有局外之变者,男子适逢淫欲,或向来下元空虚,邪热乘虚陷于下焦,气道不施,以致小便闭塞,小腹胀满,每至夜即发热,以导赤散、五苓、五皮之类,分毫不效,得大承气一服,小便如注而愈者。或宿有他病,一隅之亏,邪乘宿昔所损而传者,如失血崩带,经水适来适断,心痛疝气,痰火喘急,凡此皆非常变,大抵邪行如水,惟注者受之,传变不常,皆因人而使,盖因疫而发旧病,治法无论某经某病,但治其疫,而旧病自愈。

——明·吴有性《温疫论·传变不常》

疫邪为病,有从战汗而解者;有从自汗、盗汗、狂汗而解者;有无汗竟传入胃者;有自汗淋漓,热渴反甚,终得战汗方解者;有胃气壅郁,必因下乃得战汗而解者;有表以汗解,里有余邪,不因他故,越三五日前证复发者;有发黄因下而愈者;有发黄因下而斑出者;有竟从发斑而愈者;有里证急,虽有斑,非下不愈者。此虽传变不常,亦疫之常变也。

——明·吴有性《温疫论·传变不常》

猜你喜欢

有性热症外感
流蜜期中蜂群热症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再读苏州】吴有性与淡淡斋
探秘外星人的繁衍之道
蒙医治疗慢性胆囊炎(胆陈热症)35例临床观察
女孩有性没朋友,没性有朋友
寻花问种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高热30例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