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2-02-15胡大山刘欢宣佶

肝脏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卡韦

胡大山 刘欢 宣佶

随着核苷类似物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及肝硬化(CIR)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患者的乙型肝炎迁延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肝硬化晚期及肝衰竭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但临床中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患者出现停用核苷(酸)类似物的情况,其中有少数患者出现了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本文通过对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停药后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乙型肝炎发展不同阶段的预后差别。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资料

收集东部战区总医院2005年5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停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CHB及CIR患者40例。停药原因:自觉无身体不适,自行停药者23例;觉药物费用较高,长期服用经济负担重,停药者10例;按疗程服用停药后发病者4例;随访中与医生失联自行停药者3例。按疗程服用的停药指征分别参照2010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执行[1-2]。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断参照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发生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符合《肝衰竭诊治指南(2012年版)》[3],ACLF诊断标准: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迅速加深,血清TBil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 μmol/L;③出血倾向,PTA≤40%(或INR≥1.5),并排除其他原因者;④失代偿性腹水;⑤伴或不伴有肝性脑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②合并药物、中毒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肝衰竭;③伴有肾脏基础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④存在其他脏器严重疾病、晚期肝癌及其他晚期恶性肿瘤等情况;⑤妊娠。

二、研究对象

按起病住院时基础肝病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chronic hepatitis B, CHB)和肝硬化组(liver cirrhosis, LC)。参考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患者影像学检查未提示有肝硬化,但病史大于6个月,收入慢性肝炎组;影像学检查提示有明确肝硬化形态学改变,或既往明确存在肝硬化及或并发症者,归入肝硬化组。

三、观察指标

收集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患者资料,包括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总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白细胞、甲胎蛋白(AF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肝功能,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采用综合检测法(日本希森美康),AFP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SR及其配套试剂)。

四、疗效判断

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肝功能等各项指标好转或转至正常,具体为总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氨基转移酶、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白细胞、甲胎蛋白(AFP)回归正常值范围或明显好转,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进一步加重,治疗后肝功等各项生化指标无好转,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五、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引起ACLF的停药种类与临床分组间的关系

引起ACLF的停药种类中,停用恩替卡韦的比例最高(52.5%),其次为阿德福韦酯(25%),拉米夫定(22.5%)。乙型肝炎组患者停药后引起ACLF的患者中,停用恩替卡韦的比例最高(65.2%),其次为拉米夫定(21.7%),阿德福韦酯(13%)。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停药后引起ACLF的患者中,停用阿德福韦酯(41.2%)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恩替卡韦(35.2%),拉米夫定(23.5%)。

二、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停药后引起ACLF临床指标比较

本研究40例停药患者中,乙型肝炎组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17例,乙型肝炎组患者的CHE、AFP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t=0.381,0.402,P<0.05),乙型肝炎组的TBA、TBil、DBil、PT水平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t=0.034,0.300,0.417,0.476,P<0.05)。见表1。

表1 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临床资料比较

三、治疗有效组与未愈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本研究40例停药患者中,治疗有效组29例,未愈组11例,治疗有效组患者的ALB、CHE、AFP水平显著高于未愈组患者(t=0.312,0.371,0.256,P<0.05),治疗有效组的TBA、TBIL、DBIL、PT水平显著低于未愈组(t=0.028,0.507,0.429,0.49,P<0.05)。见表2。

表2 治疗有效组与未愈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四、治疗与转归

引起ACLF的40例患者在治疗后有17例发生了不良事件,乙型肝炎组3例发生了失代偿肝硬化,1例 发生了肝癌,1例死亡;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7例发生了失代偿肝硬化,4例 发生了肝癌,1例死亡。治疗有效组患者后期随访中2例发生了失代偿肝硬化,1例 发生了肝癌;未愈组中,8例发生了失代偿肝硬化,4例 发生了肝癌,2例死亡。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治疗有效组和未愈组在病情转归上比较,发生失代偿肝硬化的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40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讨 论

随着核苷类似物应用于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各阶段的抗病毒治疗,不管从根除病毒还是延缓病情进展上观察,ACLF的发生率已明显降低。但有部分患者因不同原因停用核苷类似物后发生了ACLF,停药后引起ACLF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报道较少。

停药引起的ACLF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停用阿德福韦酯发生ACLF的比例最高,这与恩替卡韦2010年左右上市价格高应用的患者少有关,随着恩替卡韦的广泛应用,乙型肝炎组停用恩替卡韦后发生ACLF的比例最高,但这不代表服用恩替卡韦停药后发生ACLF的比例高于服用阿德福韦酯的病例,因为目前服用恩替卡韦的病例基数远远超过服用阿德福韦酯的患者,阿德福韦酯半衰期短,约9 h,常规一天一次服用,抑制野生型效力不如其他核苷类似物[4],有报道服用阿德福韦酯停药后如病情复发,发生越早肝损害越重,与此药在体内代谢较快、抑制病毒弱有关[5]。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酸)类似物,亦具有竞争性抑制作用,通过将磷酸转化为三磷酸盐,半衰期为15 h,达到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效果[6],停药后临床症状轻于阿德福韦酯,仍是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发展各阶段的抗病毒治疗的首选[7-8]。

本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组的CHE、AFP水平显著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乙型肝炎组的TBA、TBil、DBil、PT水平显著低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者的ALB、CHE、AFP水平显著高于未愈组患者,治疗有效组的TBA、TBil、DBil、PT水平显著低于未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得出:①停药发生ACLF后,乙型肝炎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组;②发生ACLF的患者黄疸高或治疗过程中仍在上升,总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17.1 μmol/L的,治疗效果差,说明黄疸越高治疗效果越差,退黄往往是治疗效果的关键[9];③血清胆碱酯酶来自肝脏组织中的拟胆碱酯酶(PCHE),肝脏受损害后,此酶合成下降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一致[10]。④排除肿瘤后,即使发生ACLF,AFP高的患者提示肝细胞的修复再生能力强[11-13],往往提示治疗有效率高[14]。

乙型肝炎组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治疗有效组和未愈组在病情转归中,发生失代偿肝硬化的病例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得出:停用抗病毒药发生ACLF的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受损严重[15],治疗效果差,更易发生失代偿肝硬化,擅自停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的CHB及CIR患者,发生ACLF后,病情进展恶化的概率大大增加。因此,停药参照2010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执行相对安全,注意密切随访。

猜你喜欢

核苷类似物卡韦
Hepatology Research|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何时停用核苷(酸)类似物及停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一测多评法测定混合核苷片中核糖核苷含量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一新型他达拉非类似物的含量
HPLC法测定美洲大蠊药材中五种核苷类成分含量
口服降糖药联合不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