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

2022-02-15郭莉娟郑诺莹宋朝晖

海南医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督脉偏瘫评分

郭莉娟,郑诺莹,宋朝晖

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康复科1、神经内科2,陕西 铜川 727000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和中风,是一种多发的神经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技术都明显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其死亡率,但其致残率却相对较高,因其严重损伤高级神经中枢,从而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导致偏瘫[1-3]。偏瘫患者半侧肢体本体感觉减退,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肢体无法保持平衡,极易跌倒,从而引起软组织损伤、骨折等二次伤害,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同时,偏瘫导致患者生活无法自理,会严重影响患者心理健康[4-5]。因此,寻求有针对性、有效的干预手段来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运动功能,减少跌倒风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此,本研究运用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并观察其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且符合以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9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5~72岁,平均(61.23±5.49)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9例;病变位于左脑28例,右脑20例;病程24~47 d,平均(38.96±7.25)d。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龄47~71岁,平均(62.23±4.47)岁;脑梗死30例,脑出血18例;病变位于左脑26例,右脑22例;病程22~51 d,平均(36.74±7.78)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头颅核磁或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②依据Berg平衡量表[6]评定为平衡功能障碍者;③无认知及理解障碍者;④单侧病灶者;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2)排除标准:①脑肿瘤患者;②认知障碍或理解障碍者;③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④病情恶化出现昏迷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后,对照组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观察组则实施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对照组Pro-Kin平衡训练过程:(1)由一名专业医师指导Pro-Kin平衡仪的正确使用并讲解注意事项;(2)静态平衡功能训练:患者在静态站立下根据显示屏上的重心移动轨迹,进行各个方向的重心移动训练,也可进行重心保持或单腿负重训练等;(3)动态平衡功能训练:患者在康复训练师指引下,根据仪器已经设置好的重心标记利用踝关节做移动训练,以达到改善脑卒中平衡功能的作用。训练一般由静态逐渐转变成动态;由双腿稳定转变到单腿负重训练,由双手支撑转变到单手支撑训练,还可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睁眼及闭眼情况下平衡训练,以达到改善偏瘫侧本体感觉的效果。每次训练30 min,1 d训练2次,持续训练4周。观察组在Pro-Kin平衡训练基础上选取头部上星透百会,背部督脉至阳透大椎、神道透腰阳关、腰俞透腰阳关等穴位。进行常规消毒后,选用天协牌7~11寸芒针,患者呈俯卧位,术者右手拇指、食指捏住针身下1/3处,中指抵住针身,快速斜刺进针,选用11寸芒针用于神道透腰阳关,金针9寸;选9寸芒针用于至阳透大椎,沿皮向上进针6~9寸;选用7寸芒针腰俞透腰阳关,沿督脉斜刺向上进针5~7寸。得气后留针30 min,隔15 min行1次针,1天进行2次,疗程与平衡训练保持一致。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4.1 平衡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6]和Fugl-Meyer量表[7]评估。Berg平衡量表包括14项评定内容,每项分值最高4分,最低0分;Fugl-Meyer量表一共7项评定内容,最低0分,最高14分。

1.4.2 步行运动能力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8]来评定患者运动能力,从低到高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步行能力越强。

1.4.3 跌倒风险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9]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跌倒风险越大。

1.5 疗效评定标准[10]参照Holden步行能力等级评价,痊愈:按等级标准评定达正常;显效:较前提高两个等级:有效:较前提高1个等级;无效:同前比等级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量表评分、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评分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步行运动能力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临床疗效采用例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erg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erg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步行运动能力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运动能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543,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olden步行能力等级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跌倒风险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or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orse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rse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rse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63,P=0.02<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死亡率有所下降,但脑卒中后70%~80%患者仍会出现不同程度偏瘫[11]。偏瘫患者存在严重的平衡和运动功能障碍,常常表现为躯体两侧负重不平衡,重心向健侧偏移,躯体稳定性降低,无法保持躯体的正常姿势控制和合理的重心分布,从而严重影响步行能力,也增加了跌倒风险,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基本不能自理[12-13]。因此,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预防跌倒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目标。

目前,康复训练和传统中医治疗是改善平衡功能的主要治疗手段。康复训练主要调节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中医治疗主要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刺激血管、神经,起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进而有助于肢体运动功能恢复[14-15]。康复训练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可充分发挥其双重协同作用,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显著,已受到广大医师的认可[16-1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器械的体验感和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新兴康复训练仪器逐渐涌现。Pro-Kin平衡训练仪与传统康复训练仪相比,制定了更加个性化训练模式和更加精准的评定体系,其利用感觉输入系统中视觉反馈和本体感觉两种传入系统,使患者可以根据屏幕上的重心标记来调整重心,改变姿势,纠正错误,从而更好地控制肢体达到稳定状态,预防摔倒,提高安全性。此外,训练过程中仪器会根据患者平衡能力,自动调整平台的稳定性,增强本体感受,以此提高兴奋性和敏感度;同时,多种人机互动任务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患者重复练习的积极性[18-19]。芒针透刺督脉组穴疗法是将麦芒般长针按一定方向刺入督脉的一种透刺方法,因督脉对全身阳脉具有统帅、主导作用,督脉通则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皆通,起到一针多穴的效果[20-22]。故刺激督脉可起到开窍醒脑,通络化瘀,舒筋活血的功效,有利于改善机体平衡能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本研究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施以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法,结果表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9.58%vs62.50%,P<0.05),提示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较单纯的Pro-Kin平衡训练治疗效果更佳。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Berg、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步行运动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Mor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说明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治疗在改善偏瘫患者平衡能力,提高其运动水平,减少患者跌倒风险等方面较单纯Pro-Kin平衡训练的效果更佳。究其原因,芒针透刺是以较强的外周感觉形式传入,可显著提高神经反射通路中各个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改善肌张力,缩短软瘫期,具有良好的疏通气血、经络、解痉的作用,有助于促进肢体平衡;加之Pro-Kin平衡训练的多次重复全方位肢体移动和位置转换,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控制正常姿势及合理分布重心的能力,且可以减轻肌肉萎缩,提高运动能力。

综上所述,Pro-Kin平衡训练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法操作简便、副反应小、绿色经济、患者接受度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其运动能力,较少跌倒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督脉偏瘫评分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我给爸爸评分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