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里奇去学校化社会的批判理念与现实意义

2022-02-14杜赫娜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

杜赫娜

内容摘要: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去学校化社会”教育理念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这一理念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可概括为三方面,即对现代学校教育过度制度化的批判、对学校教育垄断教育资源的批判、对学校教育充斥着“隐性课程”的批判。他提出的这一系列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带有浓烈激进色彩的“去学校化社会”的构想为我们全面认识学校以及推动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伊里奇 学校化社会 去学校化社会 教育改革

伊万·伊里奇在《去学校化社会》一书中希望通过批判学校教育,提醒人们反思学校教育的同时进而剖析整个社会。他认为学校和医院等社会机构是社会制度极度垄断下的产物,都将面临“消亡”的巨大挑战,随着人们对社会制度一系列的反思和批判,会不断的尝试各种社会变革的路径。如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处于深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影响的大环境,“去学校化社会”的教育理念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我们不得不从这一“人道的激进主义”(humanist radicalism)思想理念出发,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制度的初衷和其不断出现的弊端。

一.伊里奇去学校化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世界刚刚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一段和平稳定的大发展之后,到60年代,一系列的阶级矛盾、种族矛盾、性别矛盾都日益凸显,人们对教育结构改革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欠发达”(underdevelopment)的标识,美国各社会阶层的贫富差距尤为突出,引起了弱势贫困群体的强烈不满,并为了获得相对公平进行一系列的反抗和斗争。当时的美国政府也斥巨资打造一场“向贫困宣战”(The War on Poverty)的声势浩大的教育行动,然而以失败告终。同一时期,美国还发生了一场影响至今的反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波及了美国文化和政治各大领域。其中主力是青年,也从侧面表现了青年一代对学校教育制度以及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物质需求满足的情况下他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满足,然而当时传统的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伴随着反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及世界各国教育危机的出现,人们对学校教育开始失去信心,对学校教育到底能为人们带来多少教育效果开始反思。

伊里奇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个“学校消亡论”的代表,他的思想在《去学校化社会》一书中表现得尤为深刻,他以学校教育为突破口,以其激进的批判态度对待当时的社会再生产机制,并且在书中也提出了“学习网络”等一系列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教育思想。

二.伊里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

吴康宁教授在《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一文中将伊里奇对“学校化社会”的批判观点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对现代学校的批判、对学校与社会关系的批判和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本文结合当代“学校消亡论”以及《去学校化社会》原著,将伊里奇对学校教育的批判划分为三个维度,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教育活动层面。

1.现代学校教育过度制度化的批判

伊里奇在书中将“学校”与“学校教育”作区分,他认為学校是基于学生学和教师教这一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学校教育将人类的教育活动专门化和制度化,将学习和娱乐割裂开来,让学习成为一种被动灌输和被动刺激下的行为,不能够发挥人的主动性。以至于人们认为不接受这样正规专业的学校教育就无法适应社会,学校就利用人们对其依赖的程度之深,不断加重课程负担。然而这样过度制度化的学校教育模式使得教育越来越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使得学生的学习变成对知识测量和评估结果的最终追求。学生对真实生活中的经验和兴趣都被学校教育所取代,他们没有必要思考自己想学什么,能学什么,只需要在这种高度集中的学校教育体制下按部就班的掌握似乎是人们都应该拥有的基础知识。伊里奇对学校这一高度集中的制度机构的批判一针见血,他认为学校教育将儿童与社会文化隔离,把儿童塞进更加原始的、不可思议的和极度严酷的环境之中。学校教育制度本身就是学校通过一系列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在人们观念中建构其严格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这种制度建构是荒唐的,背离人性发展的,现实中学校教育过度制度化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的需求。他认为儿童不属于学校,儿童并不是必须接受学校教育,人们对学校的“制度性常识”本身就是学校自己为其发展设定的冠冕堂皇的标志。

2.现代学校教育垄断教育资源的批判

伊里奇在书中揭露全世界的学校教育都是用于再生产的有组织的事业,这一项事业本身就不能体现教育公平,而且是资产阶级进一步通过这种专门化的教育形式来垄断教育资源甚至是教育权利的手段之一。学校教育在垄断教育资源的同时遏制了一切其他可行的教育形式的发展,体现了极强的排他性,这便使教育在学校的框架下背离了最初的意义,使教育价值随之异化严重。学生受教育更多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再生产,学校教育顺理成章的将学习与文凭认定和职业选择合为一体,学生只能服从“被教育”(schooled)的学习方式,否则就会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机。学校教育就是借这一机制,不断扩大对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垄断,其中包括优秀的教育人力以及大量的教育财力等。这样循环下去,学校自然拥有了无穷力量,让受教育者更加难以摆脱其束缚,在不得不的情况下自愿接受“被教育”的学习方式。知识被学校教育换为一种商品,人们要想拥有知识,就要走进学校,用一定的教育资金投入才能换来想要的知识,学生成了消费者,学校享受人们自愿的教育投入。

3.现代学校教育充斥着“隐性课程”的批判

伊里奇认为学校教育之所以能给人们不断灌输各种社会神话,并且让人们对其信服的原因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特殊机制,这一机制存在于学校教育对人们异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他将其命名为“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一种结构稳定且对人影响深远的学校教育机制,这一机制不需要特定的教师或机构来组织,通过一系列的仪式或者编造神话来对受教育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将师生关系异化,老师和学生不再是纯洁的社会关系,分别被定义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样便使得他们之间的权利关系发生转变。甚至将适龄儿童需要接受学校教育上升为法律层面,认为不上学是一种违法之事,理所当然的将学校教育机制赋予了合法化的制度约束,通过这种形式将学校教育对人的压迫变成合法性的操作。然而知识本身是不能受法律约束的,更何谈其经济价值呢?正是这些隐性课程将知识变成商品,将教育目的扭曲,从而将教育形式转化为通过商业手段获得财富的机制。由于这些隐性课程对人们的影响是潜在的,不易被人发现的,所以学校教育越来越理所当然的不断实施压迫。

三.伊里奇去学校化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

伊里奇控诉了现代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后,创造性的提出了构建网络学习系统的设想。这一新的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打破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时空限制,承认学校之外的任何形式的教育的前提下,他充分肯定人的自我学习能力,认为教育和学习可以在人成长和生活的任何一个时期,这与如今我们提倡的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学习网络的提出对于现代学校教育改革在思想上有一定的冲击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唤醒大家重新审视学校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师生关系等观念。但这一理念在真正用于实践时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学习网络的构建需要学习者具有高度自主性和极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但是否所有学习者都能够自主学习是值得深思的;其次,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已经成为社会固有的社会机构,去学校化教育意味着废除学校,这一措施会牵动的社会制度太多,可实施性相对较低;最后,学习网络根据四种服务所提出,在构建时过于理想化。

弗拉纳根这样评价伊里奇:“他对反教育机构的响亮声音非常敏感;他向存在于我们中间的教育危险分子发出了呼吁。如果你对伊里奇的呼吁完全无动于衷,那么,你的一部分已经死亡,或者你根本就不曾活过。如果伊里奇的解决方案是错误的,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分析是错误的”。伊里奇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彻底批判的确振聋发聩,他的這一激进的思想唤醒了安于平静和现实的人们,他用自己的方式激励着人们不断反思教育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最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项贤明.作为建构之前提和基础的批判——20世纪中叶美国“学校消亡论”的当代思想价值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07):3-12.

[2]康鑫淳.浅析伊里奇“非学校化”教育[J].现代交际,2016(06):230-231.

[3]吴康宁.破除学校神话 走向学习化社会——《去学校化社会》译者导读[J].教育学报,2017,13(05):121-128.

[4]Ivan Illich (1971), Deschooling Society [M]. Reissued in United States and Great Britain in 2002, New York: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td.

[5]爱尔兰弗兰克弗拉纳根著,卢立涛、安传达译最伟大的教育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23.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
浅谈高中生物的教育教学改革
国内移动语言学习与大学英语教学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动漫专业教育该如何变革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