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纳承诺疗法在肺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2022-02-10黄国兴林丽丽陈赛云

循证护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胸外科消极康复训练

黄国兴,林丽丽,陈赛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350014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团队(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数据显示,肺癌占据我国常见癌症病例总数首位,约占我国癌症新发病例总例数的17.9%[1]。外科手术治疗是根治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研究证实,术后早期移动、呼吸锻炼等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病人呼吸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但是由于恐惧疼痛或担心影响切口愈合等原因,部分肺癌术后病人面对康复训练采取消极逃避的应对方式[3],甚至出现了恐动症(kinesophobia)[4]。恐动症是指由于躯体疼痛或损伤而对活动或者锻炼出现一种非理性恐惧的特殊心理现象[5]。肺癌术后病人一旦发生恐动症,会严重阻碍病人术后残肺呼吸功能恢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废用综合征,促进肺癌术后病人采纳积极应对方式并降低其恐动症程度对帮助肺癌术后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和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作为第3代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的代表,已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疼痛、情绪等[6]。本研究采用接纳与承诺疗法对肺癌术后病人进行干预,观察积极应对方式及恐动症程度的改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一、二病区住院治疗的120例肺癌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为避免沾染,本研究采用类试验研究方法,以一病区收治的57例肺癌病人为试验组,二病区收治的54例肺癌病人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②病人接受肺癌外科手术治疗;③年龄18~70岁;④预计生存期>6个月;⑤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术后状态较差,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②术后2个月内因其他疾病再次入院者;③合并严重心脏疾病及传染性疾病;④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⑤患有精神类疾病及语言沟通障碍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续表)

1.2 护理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术前护理、围术期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同时对病人进行一对一术后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如呼吸锻炼的方法、康复目的意义等。

1.2.2 试验组

给予接纳承诺疗法,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成立接纳承诺疗法团队

接纳与承诺疗法团队共包括10名成员:1名胸外科护士长作为队长(负责推进试验开展和组织培训)、1名副高级职称以上的胸外科医师(负责全程指导术后呼吸训练)、3名胸外科主管职称护士(负责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开展一对一接纳与承诺疗法)、1名胸外科研究生(负责评价指标收集)、1名护士长及3名主管护师。团队内护士长参加过中美接纳与承诺疗法训练营的培训并获得培训合格证书,3名胸外科主管护师均接受过接纳与承诺疗法培训并考核通过。

1.2.2.2 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内容

结合相关文献[7],确定肺癌术后病人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步骤及细则,干预时间为病人入院第1天开始至出院前2 d,贯穿住院全程,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肺癌术后病人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内容

(续表)

1.3 评价指标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自行确定,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人口社会学资料包含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水平、吸烟情况及医疗保险类型;疾病相关资料包含手术类型、病理诊断和手术部位。②恐动症程度:采用胡文[8]修订的中文版恐动症Tampa评分表(Tampa Scale of Kinesiophobia,TSK)进行评价。该量表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强烈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计1~4分,总分17~68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恐动症程度越重。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78,重测信度为0.860,信效度良好。③应对方式:采用解亚宁[9]编制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进行评价。该问卷包括积极应对方式(12个条目)和消极应对方式(8个条目)2个维度,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法,从“不采取”到“经常采取”计0~3分。积极应对维度说明调查对象应对应激事件以积极态度和措施为主;消极应对维度说明应对应激事件以消极态度和措施为主。以分量表条目总分作为统计项,得分越高说明调查对象越倾向于该维度。SCSQ全量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0,0.89,0.78,内部一致性较好[10]。

1.4 资料收集方法

在病人入院时,由团队内的胸外科研究生负责统计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和结局指标测量,于病人出院后2周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再次测量评价指标。所有数据邀请团队其他成员双人核对后录入,数据库由胸外科研究生保管,仅用于本研究。负责测量结局指标的心胸外科研究生对研究分组不知情。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恐动症(见表3)

表3 两组TSK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 应对方式(见表4)

表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接纳承诺疗法可降低肺癌术后病人恐动症程度

本研究结果发现,接受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后,试验组肺癌术后病人出院后2周的恐动症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接纳承诺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肺癌术后病人恐动情绪并促进病人呼吸运动和康复训练,与唐丽文等[11]的研究结果相似。张婍等[12]认为接纳承诺疗法干预是心理治疗,可以帮助病人采用接纳和专注过程以及承诺和行为改变过程。在院期间为肺癌病人提供全程的接纳承诺疗法干预,通过建立信任关系和组织观看励志影片,与肺癌病人快速熟悉并有效帮助病人接纳疾病存在的事实以及手术的必要性,使病人认识到术后相对痛苦的康复训练过程是必然存在的;在“认知解离”和“专注当下”等过程中,帮助病人解离现实的自我与脑海中的自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当下需要面对的治疗过程;通过评估、鼓励和协助病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病人寻找今后生活的意义和动力,树立面对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决心和勇气,进而战胜对术后早期移动和呼吸训练的恐惧;“承诺行动”环节不是要求病人建立何种目标,而是鼓励病人遵从其“价值观”自发做出改变,并建立目标,一旦目标建立,病人不仅从心理上战胜恐动心理,而且从身体上会付诸实践,开展积极训练;在“分享体验”环节中,不仅使病人再次对目标做出承诺,也帮助病人再次坚定“价值观”,并建立和维持自我效能,进而帮助病人出院后在没有接纳承诺疗法干预的条件下,恐动症程度持续减低。

3.2 接纳承诺疗法可改善肺癌术后病人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指病人对现实环境灵活的调节行为,是心理应激过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何有效引导病人,尤其是癌症病人避免消极应对方式,采纳积极应对方式是各研究者积极探索的热点内容[13]。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普遍采纳积极应对方式,而避免消极应对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李莉等[14]的研究结果一致。肺癌病人病情较重,治疗周期长,术后疼痛严重,这些原因导致病人很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并易出现消极应对方式。曾祥龙等[15]认为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可以分为2种:①接纳与正念程序;②承诺与行为改变程序。在“接纳”程序中,通过正念目标来达到“接纳”的目的,可以帮助病人正视疾病并认可疾病是生命中正常的经历,进而逐渐避免消极应对方式;而在“承诺”程序则强调改变,病人依照自己的价值观会采纳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而做出承诺和改变。

4 小结

本研究创新点在于首次将接纳承诺疗法应用在肺癌术后病人中,结果发现,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可以改善肺癌病人术后恐动症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接纳承诺疗法干预可降低肺癌术后病人的恐动症程度。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而是采用类试验研究,严谨性欠佳;另外,随访时间较短,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

猜你喜欢

胸外科消极康复训练
消极的后果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胸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医护一体化品管圈模式的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服务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响分析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让自己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