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与老年文学

2022-02-09汪政

芳草·文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个体老年人文学

汪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理论研究,发表论文、评论、随笔数百万字,独著、合著有《涌动的潮汐》《自我表达的激情》《我们如何抵达现场》《无边的文学》《解放阅读》《新时期小说艺术漫论》《言说的历史风景》《人与自己的内心有多远》《悲悯与怜爱》等。先后主编、参编大、中学教材多种,并获多种文学奖项。

是不是将张慧兰的《无回应之地》列为“老年文学”,我还在犹豫之中,原因很多。一是在中国,老年文学还是一个边缘化的非常小众的文学,甚至还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这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与国外同类型文学的差距,比如我们邻国日本和韩国。韩国与日本的老年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他们分类很细,涉及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不同年龄、性格与生活方式的老年形象的塑造更是极为丰富,从心理到身体,到疾病,可以说应有尽有。我们知道,文学史实际上是对人类生活的描写史,正是对人类生活描写的不断开拓,才使得我们的文学不断丰富。文学史也是对人类各种形象的塑造史,性别的、职业的、文化的、民族的、阶层的,当然也包括年龄的。从这方面说,文学史也可以说是对人类形象塑造不断拓展、深入,不断提供新的人物形象,特别在分类塑造上不断精细化的历史。而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对人类生活的描写,还是对人类形象的塑造,不仅是面上的拓展与量上的增多,还是质上的深入,它都是人类文明程度的反映。说得绝对一点,人类生活的描写史与人类形象的塑造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它们都是检验人类文明的尺度,比如劳动者形象、弱者形象、儿童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在这些形象身上鲜明地留下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老年形象也是如此。不过就老年文学与老年人物形象来说,情况有点复杂。近代以前,社会认知与老年人物形象是匹配的,比如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老年形象一般是受到尊崇的。在农业文明社会,长者优先,他们是引路人、知识的拥有者与技能的传授者。农业文明时代,知识更新慢,可谓千年不变,所以,老人地位就比较高,再加上老人或长辈处在生命生产的上游,在人口也即生产力宝贵的时代,生命生产者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对老人或长者的尊敬在中国古代被法律与道德等多重肯定,甚至是强制执行。这些社会状况与生活理念都反映在文学的老年形象中。但是,工业文明使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因素、知识更新等等使年轻人的地位大幅上升,古代强调不变与传承,现代社会强调变化与创新,这样,老年形象一下子被请下了神坛。作为象征,老年形象承担着负面的文化意义,保守、顽固不化等等,这样的文化象征反映到文学中就形成了年轻与年老对立的叙事结构,承担着保守与革命、反动与进步的重大主题。这样的叙事结构在目前的文学中依然存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生命哲学等学科内涵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理念的发展,人们对老年有了新的认识,仿佛经过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样,现在又回到了尊重老年的时代,当然,这与古代社会的尊老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老年社会的到来使全社会都在思考老年、老年人、老年生命、老年价值等重大问题,如何让老年人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如何让老年人融入社会,提高老年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如何从理念、政策、制度、服务、产品、供给等方面建设一个全域性老年生活保障系统,成为当今世界非常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正是在这些方面,当今社会的老年文学与老年工作严重不相适应。社会高度重视老年问题,而老年文学却相当滞后。究其原因,也许与老年文学只能是一种代言体文学不无关系,因为由于体能的原因,处于生命末端的老年人已无力自己书写,所以只能由比自己年轻的人来代言。正如人类对生命、对死亡了解甚少一样,人对自己的老年状态其实知道得也不多,因此,老年文学也不过是一种想当然,再加上情感上的因素,老年文学的创作力量相对较弱。而从市场的角度说,老年是消费水平较低的群体,这种消费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包括阅读,由于身体与生理的原因,同时也是精神需求内驱力的衰减,老年文学在老年群体中的接受一直不乐观。各种因素,形成了老年文学在当今中国的尴尬状态,相应的,老年文学要与社会相适应,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培育与进步,要赶上国外老年文学的水平,中国还有许多的路要走。

所以,我都不能肯定张慧兰自己是否认为《无回应之地》是老年文学,她是不是在自觉地将这部小说当老年文学来创作?但从作品的内容看,将其作为老年文学来解读起码是一个可以成立的视角。小说的主人公之一是中学老师辜庆荣。老年最主要的社会特征之一就是从社会生活中逐步退出,社会活动半径慢慢缩短,连同生活半径也渐渐缩短。辜老师病休了,也不住在学校,就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寓所里,几乎足不出户。如果不是微信,她大概与社会就没有什么联系。学生也大多将她忘记了,所以,当她的学生周晓磊大老远去看望她时,她好长时间才似是而非地记起来。社会活动与生活半径的缩短实际上是老年人人际关系简化的反映,这种简化是多方面的,比如建立在工作与职业关系上的社会关系的消失,再比如代际间关系的疏远,特别是当代社会,已经没有了几代同堂的家户格局。辜老师只有一个女儿,还去了西班牙。再比如丧偶,如果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倘若再遭遇丧偶的情况,那老年人就完全失去了人际交往,而不幸的是辜老师恰恰就是这样的老年状况。丈夫去世,女儿出国,本人病休,辜老师现在只能与一只白猫生活。

社会活动半径与生活半径缩短的另一种表述就是个体的孤独。而孤独、对孤独的恐惧和对孤独的反抗是老年生活与心理的主要构成,以至孤独成为老年文学的重要主题。当然,孤独不仅在老年文学中,甚至不仅在文学中,因为孤独是人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况。而且,复杂的是,孤独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当孤独是主体的主动追求时,它意味着主体对人的理解,对自我的充分肯定与自信,更是他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一种独特的认知,他也因此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建立与世界的联系。这个世界是与自我同化的,自我将自己对象化,在自我的内部建立起对话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体验情感,探讨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享受这种状态带给自己的内心的宁静,特别是对人性意义与世界本质的哲学性的确认。但是,从日常生活来说,被动式孤独居多,而且与主动孤独不同,它基本上是一种负面人际状态与情感体验。被动性孤独,意味着主体被疏离,被孤立,甚至被抛弃。因此,对作为社会性动物与群居性动物的人而言,孤独是最具打击性的。在孤独状态中,主体失去了交往对象,失去了行动的目的与意义,也失去了人生的参照,失去了他者和环境的评价,这每一项对个体来说都是大失败。而老年人正是这样一种孤独的群体。过去,老年的孤独还伴随着物质生活的匮乏,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以及社会保险等制度的实施,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正在得到改善,但是,这越发突显出精神生活与心理的孤独。老年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孤独呈抛物线发展。当个体渐入老年时,他的孤独感就会慢慢产生。不同的职业、身份与人际关系可能会影响孤独感的产生时间与感受程度,一般而言,大概从个体意识到自己即將从社会退出,或者意识到自己的人际关系会发生大的改变时,它的孤独感就会产生,比如公职人员退休前,这样的孤独感就会产生,他会变得很敏感,并且时时怀疑别人及团体是不是在疏远他、看轻他。而到了退休,或者社交萎缩后,这种孤独感就会大幅度提升,并渐渐达到峰值。在经过努力,状况还得不到改善后,个体会默认自己的状态,接受自己的处境,学会调适自己,习惯于一个人或小群落的独处,这时候,个体的孤独感的烈度会慢慢下降。在西方,老年心理学的研究还会受到宗教的影响,并在生理学与脑科学上得到支持,比如上帝的安排会让老年进入到彼岸世界的向往,进入冥想的精神状态,从而减轻自己的孤独感。而生理特别是脑科学则证明,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感受会迟钝,对周围世界越来越不敏感,同时也无力处理事务,更无法与社会交往,这时,个体的孤独感也会不断下降、衰减甚至消失。这种抛物线孤独模式在许多老年文艺作品中都得到了表现,或全程,或阶段性。但是,文艺作品为了突出老年的孤独,又常常突破这种普遍性的状态而更愿意表现特殊性的、个性化的孤独感。比如《无回应之地》就属于这类作品。为了表现辜老师的孤独,作品特地为她设计了相应的人际关系、家庭状况、人生经历与带有偶然性的情节,集孤独与不幸于一身。在小说中,辜老师搬出了学校,从而远离了她原先因工作而建立起来的熟悉环境与人际关系,作品没有写辜老师有什么亲戚和朋友,为人物设置了孤立的、无社交的生活状态。再写她丈夫因病去世,又写她的女儿出国留学并且与她常无联系,甚至后来让女儿掉入无法查证的恐怖凶杀案中,使得辜老师在世上最后一个、哪怕是若有若无的依靠也失去了。为了强化辜老师的孤独,作品将人物设计成一名老师。老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的职业特点就是群体、交往,它的工作性质不是封闭的、个体的,而是在与他人甚至是与群体的交往中实现的。生活方式与职业的差异在个体对社会依赖性的影响非常重要,而长年的固定职业甚至会塑造出相应的性格和人格。辜老师做了一辈子老师,她此前的人生就是在与人打交道中度过的,现在,她成了孤身一人,这种人际交往的落差必然会使她的孤独感更为强烈。

强烈的孤独感会引发个体的应激反应,表现为个体对孤独的反抗,这种反抗最常见的就是自暴自弃,或者对他人、对社会的求助,希望有更多的、稳定的社会交往,希望自己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能得到改变,起码是改善。辜老师养猫,千方百计甚至低声下气地巴望女儿回来,哪怕时不时给她打个电话,这都是她试图摆脱孤独的努力。所以,当她当年的学生周晓磊毕业多年来看望她时,这不啻是一根救命的稻草,她岂能轻易放过?这成为这篇小说的中心情节。

孤独可以从许多角度予以理解,它可以是个体的生活状态与人际状态,可以是一种精神状态,也可以是一种心理感受,还可以是一种心理疾病。当辜庆荣千方百计想攥住周晓磊的时候,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老年的孤独生活状态,而是一种心理疾病了,也就因为这个原因,我又倾向于将这篇小说看成是一篇心理分析小说。当然,是将其看作老年文学,还是将其看成心理文学,两者并不矛盾。因为事实上,老年人的生活确实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物质保障特别是医疗等等,但对于一个正在走向生命尽头的个体而言,任何问题都会归结到心理问题,无论什么问题都会在老年人那更变成心理感受。事实上,说到底,当一切手段对于生命的终结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只有心理的慰藉能使个体的灵魂得到安逸。因此,对于老年个体而言,如何处理自身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也就可以简化为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正是在这方面,老年个体表现出千差万别,也因此而形成不同的生活与生命状态,显示出不同的生活与生命质量。如果老年个体因为特别的遭遇,又缺乏应有的外力支撑,是可以出现相当激烈的心理反应,甚至酿成悲剧。《无回应之地》中的辜庆荣恰恰成为这样的悲剧角色。她心理支撑太匮乏了,除了一只猫,可以说一贫如洗。在这样的生活与生命状态中,辜庆荣无法将自己从孤独中解脱出来,又无法承受对她来说那巨大的孤独,向许多孤独老人常见的选项一样,她首先的反抗是自暴自弃,即选择了死亡。这中间经过了怎样的心理过程,小说中没有展开,而许多相近的老年心理文学不少都是以此为题材进行深入的心理分析。简单地说,那就是一个从孤独走向抑郁再选择死亡的经过。对个体来说,它是渐进的,艰难的,这并不是他们一开始的生命选项,而是他们绝望后的必然,到最后,这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是他们生命中最向往的结局。正如自杀后被救回来时辜庆荣所说的,她自虐、她自残,她得了抑郁症,她没有亲人与朋友,她没有未来,女儿有等于无,远水救不了近火,唯有死去的丈夫在另一个世界里向她频频招手……这是辜庆荣对孤独的第一种反抗,也是第一重悲剧。《无回应之地》没有止于此,而是以此为另一个情节起点,开始书写辜老师的另一重悲剧,并在这一重悲剧中拓展出更多的关系与意义。自杀后被救回来的辜庆荣开始了另一个反抗孤独的计划。她开始重新认识周晓磊对她的意义与价值。周晓磊不仅是一个懂得感恩于她的学生,也是她生命中的诺亚方舟。她如同一个穷人遇到了一大笔财富,她不知如何使用,又不愿意放弃。作为一名老师,她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一开始,辜老师是理性和节制的,除了与周晓磊微信交流,她并没有向周晓磊提出过高的要求。但死亡重生后的辜庆荣不这样看了,她自以为是地赋予了周晓磊许多的职责,她把他看成是她的亲人,她的陪伴者,她的监护人。她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也不顾及他人的生活,她因为太需要而使自己变得贪婪和自私。辜老师先是编造谎言让周晓磊去帮她找猫,接着要求周晓磊留下来陪她,到了这个时候,辜庆荣已经离不开周晓磊了,她每天都要给周晓磊发几十条微信,又说谎让周晓磊去和她一起过生日……她不是不知道周晓磊已经是一个三口之家的丈夫与父亲,也不是不知道他是一个工作繁忙的企业高管,也知道周家与她相隔几十公里的高速路程,但她只知道她需要他。她不知道她这样的要求已经超越了正常的师生关系,已经对他人的生活、他人的家庭构成了严重的困扰,她不知道,或者更准确地说,丧失了理智的辜老师已经顾及不到这一切,她眼中只有周晓磊,只有周晓磊才能护住她自杀后的第二次生命,所以,她自己的事,她找周晓磊,她想给女儿钱,她找周晓磊,她那不靠实的女儿失联的事她也要周晓磊去调查。当周晓磊不胜其烦到处躲她时,她甚至到周家蹲守、跟踪,闹得满城风雨,最后竟然扑向了周晓磊行驶中的汽车……小说以这样的结局为这个孤独的老人画上了生命的句号。

上面只是从辜庆荣的视角去分析的,其实,作品中还有另外一条线索,是周晓磊和他家庭的视角。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分析这一条线索,因为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在老年文学这一创作意图下去创作这部作品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条线索的意义也就应该在这一视角下进行读解,如果只是一篇普通的现实题材小说,那可能就是另外的意义了。我暂时从前者入手做一些约略的分析,这样也可以使本文前后一致。老年文学一直有两大创作主题,一种是着眼老年角色,去反映他们的生存状况特别是精神与心理状况,一条是从老年人物的生活与生存环境着眼,探讨作为社会问题的老年困境的解决之道。由此看来,《无回应之地》应该是这两种主题的结合。第一个主题由辜庆荣这一人物来承担,第二个主题则由周晓磊家庭来承担。小说设计了辜老师与周晓磊的师生关系,又在周晓磊的性格中植入了善良与感恩的特征,所以,才有了幾十年之后周晓磊去辜老师处的看望感谢之行,也才有了周晓磊对辜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体恤与帮助。但是,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社会问题的老年问题是不是应该由私人间的帮助来解决?解决老年问题的动力是个人的善意,也就是个体的道德与良心还是社会管理的必然?是个体间的偶发的行为还是政策支持下的长效机制?……小说虽然对此没有展开,但其背后的立场无疑倾向于后者。当老年个体将自己的困境都全部托付于另一个个体或家庭时,后者实际上是无力承担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所以,当辜老师对周晓磊说出“晓磊,我知道你瞧不起我,可你不觉得一切都是天意吗?当初我帮助你就是为了今天你帮助我,要不,为什么上天会安排你救我?既然你救了我,你就要对我负责任。我只希望你不要不理我,能多陪陪我,难道我这个要求过分吗?”这番话时,本来对老师满怀感激的周晓磊在感情上发生了倒转:“周晓磊望着辜庆荣,突然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他没想到自己好心救人却掉进了一个深坑,现在想抽身已来不及了。”果然,伴随着周晓磊善举的是家庭的矛盾,是同事的误解……小说抽出部分空间以简略的家庭叙事举重若轻地表达自己对一个严肃而严峻的问题的思考。

回到开头,即使到现在,我还不能认定《无回应之地》是不是一部老年问题小说,但我愿意从这个角度对作品做如上解读。因为对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太需要老年文学了,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日益紧迫的老年问题不要沦为“无回应之地”。

(责任编辑:王倩茜)

猜你喜欢

个体老年人文学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文学小说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文学
老年人的“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