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新技术下搭建的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的应用

2022-02-07孙晶磊SUNJinglei刘瑶华LIUYaohua

价值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精益价值链管控

孙晶磊SUN Jing-lei;刘瑶华LIU Yao-hua

(①军委装备发展部价格评审中心,北京100034;②陆装驻重庆地区第五军代室,重庆400060)

0 引言

成本管控的核心思想是,成本管理不是一味的削减成本,而是应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经营模式,并确保成本与战略、组织、流程等协同。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是以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为牵引,牵动外部价值链,对标标杆价值链,深度参与公司经营活动,为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分析,以价值创造、服务经营、消除浪费为目标,建立的一套从事前、事中、事后进行成本效益管控的体系。从产品设计、采购、工艺设计、制造、销售等内部价值链成本效益分析,优化设计方案、采购体系、制造及销售业务流程,强化对外部价值链供应商、客户管理,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1 背景分析

1.1 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工业前身为1889 年张之洞创建的被誉为“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枪炮厂,2009 年,建设工业从九龙坡区谢家湾搬迁至重庆巴南区花溪工业园区。2009 年7 月,实行军民分立。2014 年10 月,建设工业与重庆长风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合并。2015 年1 月,公司江津基地整体搬迁至德感新区。2017 年底,重庆珠江光电公司并入建设工业,公司进入光电领域。2018 年初,公司收购重庆青山公司特品业务。2018 年12 月,公司与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资源整合,从而地跨成渝两地,占地1000 余亩,拥有花溪、德感、九龙、彭州四大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特品应用研究与制造基地,工厂为国家陆海空三军、公安、武警及驻港澳部队等研制生产大量优良装备,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党的十九大以来,建设工业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一核两翼”发展战略进行部署,坚持以“建成世界一流的特品应用研究制造基地和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的发展目标进行创新驱动,加快企业产品转型升级,对老产品的改造、新产品开发、单一产品向系统集成的转变,大力推进“产品专业化、技术标准化、制造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增强军工核心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但随着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下行压力大,且国家大力推进军队改革、装备竞争性采购、“民参军”等,企业竞争压力剧增。并受“十三五”大批量订货和新老产品交替影响,公司将面临老产品停止订购,订单将呈稳中趋降状态的挑战。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基于企业产品转型升级过程中应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四新技术条件下,建设工业搭建了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一是对成本管控进行了顶层设计、体系构建、三年成本管理规划等,为成本管理明确了思路和方向;二是建立了成本节约共享机制,通过组建跨职能成本管理团队,搭建成本管控文化宣传平台,营造全员进行成本管控的氛围;三是输出了成本标准化管理成果,包括“零部件工艺改进前后成本效益经济性评价模型”、“外贸产品价格指导手册”等管理标准。

1.2 成本管理现状与问题

①缺乏体系化成本管控思维。企业成本管理实践经验没有系统的总结、沉淀、积累,未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缺乏体系化思维,成本管控的好方法、好思路在不成体系的模式下,面临丢失。

②成本管控与企业战略支撑不足。成本管理还偏重于事后分析,对事前成本策划和成本过程管控不够。公司成本管控重心还放在短期的经营性成本上,缺乏全局性、长期性成本规划,对企业战略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③业财融合度仍有提升空间,成本控制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与业务的融合度不够深入,对显性成本的控制关注度较多,对隐性的成本关注较少,比如:翻工返修的质量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物流成本、设计成本等。

④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成本管理不只是财务人员的事,这一意识还没有被广泛地认同,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仍有一段路要走。

1.3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的必要性

①支持战略决策。产品盈利要经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全价值链流程,每个业务单位只对自己的价值链负责,但最终利润需要由全价值链创造,要从多个维度对成本进行管控和利润状况进行评价,进行全价值链成本管控可实现协同效应,支持企业战略发展。②提升管理水平。运用体系化思维,建立全价值链环节成本管理标准、流程、评价体系等,将成本管控成果固化提升成本管控水平。

2 总体设计

2.1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的目标

①定量目标。实现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逐年降低2-5%,利用3 年的时间,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控制在85%以内,达到行业优秀水平。

②定性目标。搭建全价值链流程成本管控体系,构建成本管控标准、标准工作流程及表单等。

2.2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搭建的总体思路

以“成本设计、设计成本、运营成本、成本运营”为思路,搭建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思路。

①成本设计。即公司战略成本策划、顶层设计。通过对投资、研发、采购、生产、质量、销售全价值链环节进行成本管控方案设计,规划成本控制目标,落实公司短、长期的经营目标。

②设计成本。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环节的成本管控。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决定后续制造环节的总成本。公司将成本管控重心前移,以产品目标成本为导向,倒逼公司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创新,进行成本管控。

③运营成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实际的成本消耗。通过对各项消耗数据的收集、整理、价值分析等,进行成本改善、控制。

④成本运营。运用工序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作业成本等成本管理的方法、工具,建立全价值链成本各环节的管理工作标准、评价体系。

2.3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的主要内容

全价值链成本管控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控、成本管理工具方法设计及成本管控体系搭建规划。

①企业内部价值链成本管控。包括研究开发成本管理、采购成本管理、生产制造成本管理、流通销售成本管理等。

1)研究开发成本管理,是企业对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在不影响产品性能、质量等条件下,通过对产品的用料、加工工艺进行优化设计,控制企业采购物资品种、批量、供应商数量等,对后续的采购成本及加工成本进行事前控制。

2)采购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投入前采购环节的成本管理。包括供应商体系管理、采购价格最优、资金占用最低等方式进行采购环节成本控制。通过制定“一主一辅一备”供应商体系管理模式,删选、控制采购供应商数量及质量,推进集中采购等模式控制采购价格,并按生产计划匹配采购计划,控制采购资金占用等。

3)生产制造成本管理,是企业对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成本管理。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材料、人工及各项费用等,通过工艺优化改进,如毛坯精化、工艺集成、工序自动化加工、新工艺应用等。控制材料消耗定额,辅料、刀具、量具等物料消耗品种,提升加工效率及合格率等,对生产制造环节成本进行管控。

4)流通销售环节成本管理,是企业对销售产品价格的确定、售后服务的确定及客户管理等相关成本的优化管理。包括对均订产品审价方案的策划、外贸产品价格指导手册发布等,以快速应对销售市场,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等。

②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工具方法的设计。从成本规划、成本管控、成本评价等方面,设计了“1251N”成本管控工具方法。

1)“1”即一套成本策划。按照公司战略发展、经营决策需要,制定公司级、专业级或单位级的成本策划方案。

2)“2”即两级会议管控。定期召开公司级、单位级两级工作会议,对全价值链成本管控进行工作点检及分析。

3)“5”即五大平台。一是成本执行监控平台,该平台借助OA 信息系统,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对成本费用执行情况、两金占用管控情况进行预警及通报,并建立KTM 表,对关键任务管控问题进行跟踪及关闭管理;二是文化宣贯平台,该平台利用生产班组看板及OA 信息系统,对成本管控思路、工具方法等进行宣传,并对典型成本管控做法及效果进行展示,加强全员参与成本管控的意识;三是项目管理平台,财务部梳理的4 大类、12 项、28 个降本创新项目课题的跟踪管理,按“课题负责单位周点检,课题牵头单位两周点检,分管领导月度点检,季度办公会进行报告”工作机制。从成本项目的立项、监控、评估、考核、总结等五个方面建立了闭环化的管理流程,全面实现成本项目管控的精细化;四是工具方法平台,具体指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DFC、投资决策分析等成本管控工具方法,需掌握各项成本管控工具方法的核心要点,并对各项工具方法进行宣传培训;五是数据共享平台,借助预算系统、物流系统、在制品系统、实际成本系统、标准成本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建立原材料、配套、外协设计选用标准数据,工装、试验、辅料等各项标准消耗,使成本数据与预算、报价、工艺改进相融合,实现成本信息集成化管理,建立成本信息数据共享平台。

4)1”即一套考评体系。建立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分类、分版块,针对性设计成本激励约束机制,以奖为主、罚为辅,充分激发成本管控活力,完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

5)“N”即N 套输出物。在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过程中,输出成本管控各环节N 套制度办法、标准评价模型、标准流程规范、标准表单体系等。

③成本管控体系搭建规划。从公司战略成本的顶层设计出发,进行了成本管控三年规划。2019 年,深入推进班组工序成本管理,同步建立彭州基地班组工序成本体系,推进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及优化的DFC 成本控制模型,完善采购环节、制造环节、质量管理环节成本管控模型及标准工作表单,建立完善“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理体系1.0版本”。2020 年,深化开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质量管理管理体系,建立投资管理、销售环节成本管控体系,即深化“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理体系2.0 版本”。2021 年,输出开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质量、销售及投资等全价值链环节各项成本管控标准及规范,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各项标准、流程及规范。即固化“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理体系 3.0 版本”。

2.4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的创新点

①聚焦战略。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重心更多的放在战略成本管控方面,同时加强成本事前策划和过程控制。

②做好成本管理长短期规划。加强公司投资、研发、采购、生产、质量、销售等各环节的内部价值链成本管控,牵动外部价值链,对标标杆价值链,对公司成本管理进行长远规划。

③成本管理体系化、标准化。通过成本管控体系,建立一套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成本管控标准化体系。

3 取得成效

3.1 改善了经营运行效益

自2019 年开展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理以来,截止目前公司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为91.84%,较开展前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98.6%降低了6.76 个百分点。

3.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从全价值链环节输出成本管理标准、标准工作流程及表单等。

①设计环节,建立了特品材料选用标准。研发部门系统梳理在产、在研产品材料消耗类别、规格、型号等,对性能相同或相似的材料进行整合删减,制定特种产品材料选用目录,建立设计团队材料优先选择序列,形成企业材料选用标准。②采购环节,优化供应商管理手册、建立采购零件定价模型、优化采购业务商务支持政策等。

采购部根据设计环节材料整合、删减,以及推进集中采购模式等,优化整合采购供应链体系,2020 年减少供应商400 多家。并拟定供应商准入标准、评价标准,优化供应商管理手册。财务部对外购外协零件按材料性质将零件划分为精铸件、粉末件、塑料件、木制件、机加件等,并根据各零件特征,分类建立零件定价模型,统一供应商报价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并优化采购业务商务支持政策,制定多元化商务政策,提高价格谈判能力,控制采购成本。

③制造环节,输出零部件工艺改进前后成本评价模型。在工艺设计优化改进过程中,包括毛坯精化模具的设计、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工艺集成优化等,需要企业进行设备、工艺改造费、模具设计费等投入,其工艺优化改进经济性及效益需进行评价。通过对零部件工艺改进前后产能、人员效率、产品质量、设备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成本测算,分析工艺改进经济性与可行性,输出了零部件工艺改进前后成本评价模型。

④销售环节,输出均订产品审价模型及外贸产品价格指导手册。

根据新的特品议价定价管理办法、产品竞标管理、审价标准等,搭建均订产品审价模型,在产品审价前,按审价模型提前策划审价方案,以获得产品价格最优,提高产品盈利能力。

外贸市场,统筹市场、客户、销售批量、产品成本、,产品配置等不同视角维度,分别制定销售价格,并输出外贸产品价格指导手册,快速应对市场,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4 经验总结

通过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体系的构建及实施应用,建立了产品目标成本管理,为公司经营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公司管理水平提升,经营能力持续增强,经营业绩持续向好。

4.1 全价值链精益成本体系的基本应用条件

成本颗粒度细化至最小单元。在全价值链精益成本管控过程中,对成本管理颗粒度越细,越有利于成本管理事前管理、过程控制和事后分析,保证成本效益改善方案的目标实现。

4.2 应用的关键因素

①集团公司正确引导。在集团公司成本管理质量提升的正确引导下,坚定了企业价值链成本推进信心,获得了从领导班子到业务人员各层级的重视与支持,形成了全价值链精益成本推进的强大动力。

②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推进降本创新管理,构建成本体系化管控方案,统一思想、行动,保证全价值链精益成本体系建设自上而下贯彻执行。

③组建跨职能成本管控团队。全价值链成本管理涉及公司各个业务环节,成本管控不只是财务的事,需各个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共同参与管理,推动财务与业务的伙伴关系,实现跨职能团队成本管控。

4.3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采购降本指标较项目进度存在差距。在采购环节,由于供应商加工成本高,降本空间受限,实际完成与目标存在差异。通过对供应商工艺优化进行帮扶指导,降低供应商制造成本,提升降价空间,实现采购降本目标。

②降本成效验证进度滞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优化等降本手段实施后,其降本成效无法及时跟踪验证。通过加强业财融合,在降本手段实施过程中,跟踪产品零部件成本,运用成本分析方法工具,及时测算降本成效。

③需进一步加强管理成果输出。在专项降本工作推进过程中,缺乏对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及规范等提炼、总结及固化推广。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将管理成果输出纳入考评指标,提高员工总结、提炼、成果输出的积极性。

4.4 改善方向或未来展望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细化成本核算颗粒度后,相应业务数据需同步进行细化,成本核算基数量增加,成本核算难度提升,且人为核算成本的标准、口径不固化,在成本管控方案实施后,无法准确对比方案实施前后成本效益,影响企业管理者决策。因此,企业应建立成本核算系统,运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将成本核算细化到班组、工序,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固化成本核算标准,支撑经营决策。

猜你喜欢

精益价值链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精益管理实践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失控还是管控?
创业从精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