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探讨

2022-02-06□陈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育者政治思想

□陈 炀

基于新媒体视域下,对高校学生思想所具有的影响,同时为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创新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在此新环境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相一致的道德素养。但是在此过程中,需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思想,特别是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升级发展,展现其在思想引导、培养等方面所具有的价值。

一、新媒体定义及其特征

(一)新媒体的定义。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了新媒体的概念,而新媒体的主要载体为网络,其是实现信息传送的重要媒介。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在对信息进行传输时具有多样化的形式,诸如有线、无线等传输方式。而与之相关的接收终端种类也具有非常繁多的类型,诸如电脑、手机等。而随着技术水平及时代的发展,新媒体的定义也发生着不断的改变。不同的时代,其信息载体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媒介形态也因此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现阶段,从我国的技术发展来看,新媒体主要有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等。

(二)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具有较高的交互性、时效性、接受度以及覆盖面等优势,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并且习惯于快速浏览内容浅显且引人入胜的资讯。这些特点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优势。

1.交互性强。新媒体利用其实时互动的方式实现了对于信息的快速传播,推动了信息的开放。在思想政治工作当中,能够进一步强化师生间的观点表达,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以较强的亲切力。

2.时效性快。新媒体能够帮助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掌握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信息,了解学生们的思想方向。教师不仅可以发挥其思想导向功能,同时还能够实现及时互动,高效处理问题。

3.覆盖面广。比如新媒体当中常见的微信公众号,其中的信息能够直接发送至到用户的手机终端,保证全体学生能够百分之百且同时接收到完整的讯息,这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中能够实现信息覆盖面的扩宽。

4.接受度高。新媒体可结合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设计并创作出学生能够接收的思想政治作品,进而满足学生发展对于信息的多样化需要。

二、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的机遇

(一)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新媒体背景之下,实现了对于旧媒体当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的优化,从根本上改善了旧媒体在传播方面的范围窄、效率低等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全新的思想理念和工作模式,逐步营造出了信息化、独特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与此同时,新媒体自身所具有的显著特征,使得其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率及成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结合学生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育内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突破了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通过音频、图文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将无趣的思想政治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深化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信仰。总体而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有助于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优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提供保障,对未来的思政工作展开及改进有着正面的推动作用。

(二)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媒体技术由网络技术衍生而来,因此其功能的发挥需要依靠于互联网技术平台。因此,在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逐渐由课堂教学转移到了网络平台。这样多元化、独特化技术所展示出的教学内容,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有着非常强大的适用性。此外,现阶段的高校几乎都具有教生比例不合理的情况,教师难以兼顾众多学生的不同思想问题。为此,网络平台的创建,可为学生提供倾诉、互动的有效平台。在平台之上,学生可充分表达自身的意见、困惑,与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可进行实时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者可利用此机遇,积极引导学生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实现对于学生思想变化的实时观察。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保证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新媒体的应用,可为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并对教育路径实现有效的扩宽。此外,新媒体视域之下,网络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高校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长久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及政府均高度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开展中,依旧具有严重的形式化情况,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贯彻落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始终未获得理想的效果。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可扩宽思想政治教师对于丰富教育资源获取的途径,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及学习最新的思想政治,在此方面极大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当下,新媒体已完全融入了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之中,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契合,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动性、趣味性的进一步强化,使得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更具主动性。此外,通过新媒体技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辨识力的提升,使其在网络世界中不被消极思想所影响,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提升。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线上线下教育结合。

1.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观念。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主要扮演的是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着被动接收的状态。教育者掌握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学生思想被局限,学习缺乏学习积极性。为此,亟需突破传统教育观念,让教师走入学生当中,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为了实现对于学生生活状态的实时掌握,可通过班级群或公共论坛的创建,实时掌握学生的感情变化,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接收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

2.整合线上线下教育。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教师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线上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技术特点,通过新媒体教学设备,如微博、微信等平台,将正面、积极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凭借网络的虚拟性,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以及心理情况。另外,在线下教学中,教师以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并形成同等的师生氛围,为学生的困惑及心理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提升教育团队水平,完善服务管理。

1.培养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者。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其工作中也需要与时俱进、共同提升,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行不断的提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对新媒体技术进行积极的了解,同时掌握相关网络技术的运用方法及技巧。二是对网络资源合理利用,相关课程教育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并通过PPT的形式为学生进行展示。三是教育者还需要深入掌握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成长现状及发展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实现“对症下药”,确保学生可以最大化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

2.完善服务管理体系。党组织、团组织在其所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方面存在着不谋而合的情况,所以可通过学校自身所具有的党政工作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强化。一是完善学校的党组织、团组织结构,健全党员、团员监管机制,并落实相应的制度政策,强化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二是在对制度进行完善的前提之下,按时组织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党政活动,在丰富的教学氛围中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逐步提升。

(三)创新教学模式,加强网络监管。

1.建立交互式网络平台。常见的交互式平台主要有微博、百度贴吧、知乎等公众性网络平台,高校可通过相似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时政讨论的工作当中。院办以及学校相关部门应积极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官方网站,不仅要保证学生可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内外的时政要闻,同时还需要在网页中设置讨论区,让学生能够在线参与讨论活动。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讨论中解答学生的疑惑,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求异的思维。另外,学生还可在国家层次的交互平台上参与活动,从而保证自身的权利能够得到正确的行使并提出相关的诉求。

2.加强网络监管。由于新媒体所依附的网络环境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为此需积极强化相应的监管工作。一是构建并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并按照所制定的制度监管网络平台的运行,确保信息在其传输过程中不被其他因素所影响。二是思想政治教育需充分运用舆论,在校园当中积极进行正能量的传播,让学生形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防控意识。对阻碍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予以及时制止,情节严重的需进行必要的惩处。真真切切地将监管制度落实到位,营造健康、向上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四、结语

总之,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管理紧密融合新媒体技术开展工作思想、工作模式、工作机制的创新,是新时代下“互联网+思政”理念的必然体现和客观要求,有利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切实开展,更好地将大学生培育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猜你喜欢

教育者政治思想
品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